1、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经济法基础(判断题)模拟试卷 23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判断题本类题共 10 小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王某自 1988 年 3 月无偿占有了李某的私人房屋,李某一直不知此事,直到 2006 年 5 月,李某才得知此事,于是要求王某支付占用期间的房租,王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李某此时的诉讼时效期间应截止到2008 年 3 月。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一人犯数罪的,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按最重刑执行;附加刑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 )(分数:2.00)A.
2、正确B.错误3.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4.用人单位自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5.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在 12 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6.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7.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缴存票款的,承兑银行可以向持
3、票人拒绝付款。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8.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无效。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9.采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取销售款的当天。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0.增值税的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1.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2.在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除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之外,其他一律不
4、得采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相结合的混合计税方法。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3.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除按照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外,还可以按照规定比例加计扣除。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4.我国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仅限于在我国境内书立、领受有关凭证的单位和个人。(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5.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是指实际缴纳“三税”的单位和个人,但不包括外国企业和个人。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6.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 20的,予以免税;超过 20的
5、,应按全部增值额缴纳土地增值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7.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缴纳土地增值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8.几个人或几个单位共同拥有同一块土地使用权的,应轮流缴纳这块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19.某球员转会国外一家俱乐部,在出境时,税务机关以其尚未结清应纳税款,又未提供担保为由税务机关通知海关阻止其出境,税务机关的做法是正确的。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
6、0.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1.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纳税人,在减税、免税期间可以不办理纳税申报。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2.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3.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时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4.某有限责任公司 2013
7、 年的实发工资薪金总额为 950 万元,支出的职工福利费为 150 万元,在计算该公司 2013 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支出的职工福利费用应据实扣除。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25.在外国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分数:2.00)A.正确B.错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初级经济法基础(判断题)模拟试卷 23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判断题本类题共 10 小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王某自 1988 年 3 月无偿占有了李某的私人房屋,李某一直不知此事,直到 2006 年 5 月,李某才得知此事,
8、于是要求王某支付占用期间的房租,王某不同意,双方发生争议。李某此时的诉讼时效期间应截止到2008 年 3 月。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诉讼时效期间。应注意两点问题:一是诉讼时效与保护时效的关系,前者的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 2 年,保护时效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 20 年,本例中李某权利被侵害的时间为 1988 年 3 月,其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时间为 2006 年 5 月,保护时效截止到 2008 年 3 月,意味着李某的诉讼时效期间仅剩不到 2 年:二是关于普通诉讼时效与特别诉讼时效的规定,本例中王某拒付租金的争议,适用特别诉讼时效期间 1 年的规定,因此保护
9、时效截止到 2008 年 3 月,而拒付租金的诉讼时效期间截止到 2007 年 5 月。2.一人犯数罪的,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按最重刑执行;附加刑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一人犯数罪的,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3.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造成损害的,有权请求赔偿,赔偿诉讼可以调解。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4.用人单位自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
10、。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用人单位自用工(而非劳动合同订立)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5.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在 12 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用人单位裁减人员后,在 6 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栽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6.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最低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11、7.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缴存票款的,承兑银行可以向持票人拒绝付款。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银行承兑汇票中承兑人的义务。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于汇票到期日未能足额缴存票款的,承兑银行仍应向持票人无条件付款。8.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所附条件无效。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票据法规定,付款人承兑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9.采取委托银行收款方式销售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取销售款的当天。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采取委托银行收款方
12、式销售货物,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发出货物并办妥托收手续的当天。10.增值税的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未分别核算的,一并征收增值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之后,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11.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本题考核增值税兼营的计税依据。纳税人兼营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应分别核算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和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
13、定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销售额。12.在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除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之外,其他一律不得采用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相结合的混合计税方法。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消费税的计税方法。消费税有三种计税方法,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相结合的混合计税方法只适用于卷烟、粮食白酒、薯类白酒三种应税消费品。13.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除按照实际发生额据实扣除外,还可以按照规定比例加计扣除。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企业所得税中加计扣除的相关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
14、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14.我国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仅限于在我国境内书立、领受有关凭证的单位和个人。(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印花税的征税范围。印花税的征税范围,不仅限于在我国境内书立、领受,而且包括在境外书立、领受,但在我国境内使用、在我国境内具有法律效力、受我国法律保护的凭证。15.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是指实际缴纳“三税”的单位和个人,但不包括外国企业和个人。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是指实际缴纳“三税”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各类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
15、体及其他单位,以及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自 2010 年 12 月 1 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16.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 20的,予以免税;超过 20的,应按全部增值额缴纳土地增值税。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普通标准住宅是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标准建造的居住用住宅。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 20的,予以免税;超过 20的,应按全部增值额缴纳土地增值税。17.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开发产品用于职工福利、奖励、对外投资、分配给股东或投资人、抵偿债务、换取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非货币
16、性资产等发生所有权转移时应视同销售房地产缴纳土地增值税。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18.几个人或几个单位共同拥有同一块土地使用权的,应轮流缴纳这块土地的城镇土地使用税。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土地使用权共有的,共有各方都是纳税人,由共有各方按比例确定占用面积后分别纳税。19.某球员转会国外一家俱乐部,在出境时,税务机关以其尚未结清应纳税款,又未提供担保为由税务机关通知海关阻止其出境,税务机关的做法是正确的。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欠缴税款的纳税人出境前未结清应纳税款,又不
17、提供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20.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未按照税法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申报,逾期仍未申报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21.享受减税、免税待遇的纳税人,在减税、免税期间可以不办理纳税申报。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纳税申报。纳税申报是法定手续,免税、减税的纳税人都要进行纳税申报。22.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和行政
18、诉讼的关系。纳税人对因征税、滞纳金问题引起的争议,应当首先申请税务行政复议,只有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才能提起税务行政诉讼,未经税务行政复议不能起诉。23.同一作品出版、发表后,因添加印数而追加稿酬的,应与以前出版、发表时取得的稿酬合并计算为一次,计征个人所得税。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本题考核每次收入的确定。24.某有限责任公司 2013 年的实发工资薪金总额为 950 万元,支出的职工福利费为 150 万元,在计算该公司 2013 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支出的职工福利费用应据实扣除。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 14的部分,允许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扣除。在本题中,职工福利费的扣除限额=95014=133(万元),实际发生额 1 50 万元,超过了扣除限额,只能在税前扣除 133 万元,而非据实扣除。25.在外国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考核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按照国际惯例一般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在外国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的企业,是企业所得税的非居民纳税义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