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机电设备评估基础-机器设备寿命估算、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机器设备的质量检测与试验(一)及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正常的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急剧磨损阶段。下列各项中,_具有初期磨损阶段的特点。 A.磨损量与时间或加工数量成正比 B.磨损速度慢,磨损情况比较稳定,磨损量基本随时间均匀增加 C.磨损速度快,各零部件表面的宏观几何形状和微观几何形状都发生明显变化 D.磨损速度快,磨损量急剧上升,机器设备的精度、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明显下降(分数:2.00)A.B.C.D.2.设备从开始使
2、用直到由于有形磨损等原因造成不能继续使用为止所经历的整个时间称为_。 A.自然寿命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疲劳寿命(分数:2.00)A.B.C.D.3.下列关于设备磨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材料的磨损强度数值越大,材料的耐磨性越差 B.设备在进入急剧磨损阶段后,应开始考虑安排修理 C.设备的正常磨损寿命是指正常磨损阶段的磨损寿命,即第阶段的磨损寿命 D.设备在使用初期,零部件表面的粗糙度比较小,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磨损而逐渐增大(分数:2.00)A.B.C.D.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 A.磨损强度是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 B.磨损寿命等于初期、正常、急剧磨损阶段之和 C.磨
3、损率是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 D.在整个磨损过程中,磨损量与时间成直线关系(分数:2.00)A.B.C.D.5.下列关于疲劳寿命曲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 A.应力寿命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统称为 S-N 曲线 B.S-N 曲线是根据与实际零件相同试件的疲劳实验数据得到的 C.条件疲劳极限大于疲劳极限 D.当 N 小于循环基数时,根据该区域的疲劳寿命曲线所做的疲劳强度计算称为有限寿命计算(分数:2.00)A.B.C.D.6.某机器设备零部件之间的最小配合间隙为 0.3mm,磨损强度为 0.006mm/月,则该设备使用 18 个月以后的配合间隙为_。 A.0.108mm B.0.3mm C.0.
4、306mm D.0.408mm(分数:2.00)A.B.C.D.7.某轴类零件原始直径 120mm,允许最大磨损量 4mm,目前该轴已经使用了 2 年,测得轴的直径为119mm,由此可知:该轴的磨损强度为_mm/年。 A.1 B.0.5 C.2 D.025(分数:2.00)A.B.C.D.8.某轴类零件原始直径 120mm,允许最大磨损量 4mm,目前该轴已经使用了 2 年,测得轴的直径为119mm,由此可知:该轴的磨损率为_。 A.1 B.0.5 C.2 D.0.25(分数:2.00)A.B.C.D.9.在应力小于_的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 A屈服极限 B比例极限 C强度极限 D疲劳
5、极限(分数:2.00)A.B.C.D.10.在静强度设计中,脆性材料的失效应力以_表示。 A.弹性极限 B.屈服极限 C.强度极限 D.疲劳极限(分数:2.00)A.B.C.D.11.在疲劳强度设计中,已知某构件的疲劳极限为 300MPa,若安全系数取 1.5,如此可知该构件在_的工作应力使用是安全的。 A.小于或等于 200MPa B.大于或等于 200MPa C.小于或等于 300MPa D.大于或等于 300MPa(分数:2.00)A.B.C.D.1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时的疲劳极限最大。 A.r=+1 B.r=0 C.r=0.5 D.r=-1(分数:2.00)A.B.C.D.13.以
6、设备或部件输出参数作为故障特征参数_。 A.一般难以发现早期故障 B.不但能查出有无故障还能查明故障原因 C.可以判断出故障的形式 D.可以判断出故障的部位(分数:2.00)A.B.C.D.14.按部件损坏程度可分为_。 A.功能停止型故障、功能降低型故障和商品质量降低型故障 B.临时性故障和持久性故障 C.实际故障和潜在故障 D.突发性故障和渐进性故障(分数:2.00)A.B.C.D.15.控制系统中,在时间和数值上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被称为_。 A.模拟量 B.时间量 C.数字量 D.功率量(分数:2.00)A.B.C.D.16.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称为故障。这里所
7、说的规定功能是指_。 A.新设备的实际功能 B.国家标准规定的功能 C.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功能 D.用户认为应具备的功能(分数:2.00)A.B.C.D.17.下列_与振动状态无关。 A.振幅 B.位移 C.频率 D.相位(分数:2.00)A.B.C.D.18.只要把振动信号输入到_,便可将其中的不同频率成分区分开来。 A.涡流位移传感器 B.磁电式速度传感器 C.压电式加速度计 D.动态分析仪(分数:2.00)A.B.C.D.19.下列裂纹的无损探测法中,_不适于有色金属制件表面裂纹的探测。 A.目视一光学检测法 B.渗透探测法 C.磁粉探测法 D.涡流探测法(分数:2.00)A.B.C.
8、D.20.对设备故障率影响最大的人为因素是_。 A.设计不良 B.制造不精 C.检验不严 D.使用不当(分数:2.00)A.B.C.D.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9,分数:27.00)2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 A.磨损强度是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 B.正常磨损寿命等于初期和正常磨损阶段之和 C.磨损率是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 D.在正常磨损阶段中,磨损量与时间成直线关系 E.磨损寿命等于最大允许磨损量与磨损强度之比(分数:3.00)A.B.C.D.E.22.下列关于许用应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许用应力是机械设计中允许零件或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B.零件或构件中的工作应力
9、如果不超过许用应力,这个零件或构件在工作中是安全的,否则就是不安全的 C.许用应力一般是由设计部门根据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按材料的强度、载荷、环境情况、加工质量、计算精度和零件或构件的重要性等加以规定 D.许用应力等于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经适当修正的材料失效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E.塑性材料以强度极限除以安全系数作为许用应力(分数:3.00)A.B.C.D.E.23.设备零件在受到_作用时产生疲劳损伤。 A.数值相等、方向不变的正应力 B.数值相等、方向变化的正应力 C.数值变化、方向不变的正应力 D.数值方向均变化的正应力 E.数值相等、方向不变的正应变(分数:3.00)A.B.C.D.E.24
10、.存在表面裂纹的金属零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速度与加载频率的关系为_。 A.在强度因子 K 较低时,加载频率对裂纹扩展速度影响很大 B.在强度因子 K 较低时,加载频率对裂纹扩展速度影响很小 C.加载频率越高,裂纹扩展速度越快 D.加载频率越高,裂纹扩展速度越慢 E.加载频率与裂纹扩展速度无关(分数:3.00)A.B.C.D.E.2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 A.结构钢材料承受的应力超过时发生屈服 B.零件所承受的应力超过该零件的疲劳极限时,立即发生疲劳破坏 C.试件所能承受应力的最大值称为强度极限 D.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是评价材料静强度的重要指标 E.在制造或使用中形成了裂纹,意味着
11、设备已经丧失其使用价值(分数:3.00)A.B.C.D.E.26.在强度诊断技术中,状态监测参数有_。 A.变形 B.力 C.扭矩 D.应力 E.应变(分数:3.00)A.B.C.D.E.27.下列关于噪声测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 A.噪声的响度与人的主观感觉相应 B.声压与声压级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C.A、B、C 计权网络中,A 网络对低频噪声衰减最强 D.使用声级计测量噪声时,声级计必须经常校准 E.利用噪声的变异及其程度进行故障诊断有三个标准,即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类比标准(分数:3.00)A.B.C.D.E.28.热能会引起_等故障。 A.电气性能变化 B.润滑性能降低 C.机械强度降
12、低 D.磨损加剧 E.过量变形(分数:3.00)A.B.C.D.E.29.可采用_对机器零件内部裂纹进行探测。 A.渗透探测法 B.磁粉探测法 C.射线探测法 D.超声波探测法 E.声发射探测法(分数:3.00)A.B.C.D.E.三、B综合分析题/B(总题数:4,分数:32.00)30.某高强度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 400MPa,强度极限为 500MPa,断裂极限为 480MPa,比例极限为320MPa,设计安全系数为 5,若用此材质的圆钢承受 Q=6.5104N 的拉伸载荷,试问圆钢的直径至少要多少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分数:8.00)_31.若已知 n=4,当与裂纹平面垂直的应力为 300
13、MPa 时,相应的寿命为 15000 次。根据 Paris 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求当与裂纹平面垂直的应力增加到 500MPa 时相应的寿命是多少?(K=0.66 (分数:8.00)_32.何谓设备故障?何谓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分数:8.00)_33.试述压电式加速计的工作原理。(分数:8.00)_(A)机电设备评估基础-机器设备寿命估算、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机器设备的质量检测与试验(一)答案解析(总分:9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20,分数:40.00)1.正常的磨损过程分为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急剧磨损阶段。下列各项中,_具有初期磨
14、损阶段的特点。 A.磨损量与时间或加工数量成正比 B.磨损速度慢,磨损情况比较稳定,磨损量基本随时间均匀增加 C.磨损速度快,各零部件表面的宏观几何形状和微观几何形状都发生明显变化 D.磨损速度快,磨损量急剧上升,机器设备的精度、技术性能和生产效率明显下降(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选项 A、B 属于正常磨损阶段的特点,选项 D 属于急剧磨损阶段的特点。2.设备从开始使用直到由于有形磨损等原因造成不能继续使用为止所经历的整个时间称为_。 A.自然寿命 B.经济寿命 C.技术寿命 D.疲劳寿命(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自然寿命也称物理寿命,是指设备在规定
15、的使用条件下,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物质损耗而报废所经历的时间。3.下列关于设备磨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 A.材料的磨损强度数值越大,材料的耐磨性越差 B.设备在进入急剧磨损阶段后,应开始考虑安排修理 C.设备的正常磨损寿命是指正常磨损阶段的磨损寿命,即第阶段的磨损寿命 D.设备在使用初期,零部件表面的粗糙度比较小,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磨损而逐渐增大(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选项 A,材料的磨损强度数值越大,材料在单位时间内的磨损量就越大,材料越不耐磨损;选项 B,设备在进入急剧磨损阶段之前就应进行修理;选项 C,正常磨损寿命是指初期磨损阶段和正常磨损阶段的磨损寿命之和;选项
16、D,在初期磨损阶段,零部件表面具有一定的粗糙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磨损而逐渐减小。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 A.磨损强度是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 B.磨损寿命等于初期、正常、急剧磨损阶段之和 C.磨损率是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 D.在整个磨损过程中,磨损量与时间成直线关系(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磨损率指零件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如第阶段忽略不计,按简化的磨损方程则磨损率的计算公式为:a m=(s-s0)/(Smax-s0)=s/S max,式中: m磨损率;s实际磨损量。5.下列关于疲劳寿命曲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 A.应力寿命曲线和应变寿命曲线统称为
17、S-N 曲线 B.S-N 曲线是根据与实际零件相同试件的疲劳实验数据得到的 C.条件疲劳极限大于疲劳极限 D.当 N 小于循环基数时,根据该区域的疲劳寿命曲线所做的疲劳强度计算称为有限寿命计算(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选项 B,S-N 曲线是由疲劳试验获得的,在疲劳试验中,除少数试件与实际零件相同外,一般使用小直径、规定表面粗糙度的光滑标准试件。6.某机器设备零部件之间的最小配合间隙为 0.3mm,磨损强度为 0.006mm/月,则该设备使用 18 个月以后的配合间隙为_。 A.0.108mm B.0.3mm C.0.306mm D.0.408mm(分数:2.00)A.B
18、.C.D. 解析:解析 根据磨损方程公式,计算的配合间隙=0.3+180.006=0.408(mm)。7.某轴类零件原始直径 120mm,允许最大磨损量 4mm,目前该轴已经使用了 2 年,测得轴的直径为119mm,由此可知:该轴的磨损强度为_mm/年。 A.1 B.0.5 C.2 D.025(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磨损强度=实际磨损量/实际磨损时间=(120-119)/2=0.5(mm/年)。8.某轴类零件原始直径 120mm,允许最大磨损量 4mm,目前该轴已经使用了 2 年,测得轴的直径为119mm,由此可知:该轴的磨损率为_。 A.1 B.0.5 C.2 D.0
19、.25(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磨损率=实际磨损量/极限磨损量=(120-119)/4=0.25。9.在应力小于_的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 A屈服极限 B比例极限 C强度极限 D疲劳极限(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在应力小于比例极限的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10.在静强度设计中,脆性材料的失效应力以_表示。 A.弹性极限 B.屈服极限 C.强度极限 D.疲劳极限(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静强度设计中,脆性材料的失效应力用强度极限表示,塑性材料用屈服极限表示。11.在疲劳强度设计中,已知某构件的疲劳极限为 300MPa
20、,若安全系数取 1.5,如此可知该构件在_的工作应力使用是安全的。 A.小于或等于 200MPa B.大于或等于 200MPa C.小于或等于 300MPa D.大于或等于 300MPa(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最大许用应力=疲劳极限/安全系数=3001.5=200(MPa)。1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时的疲劳极限最大。 A.r=+1 B.r=0 C.r=0.5 D.r=-1(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当 r=-1 时,即最小应力等于最大负应力,此时疲劳极限最小;当 r=+1 时,疲劳极限最大。13.以设备或部件输出参数作为故障特征参数_。 A.一般难
21、以发现早期故障 B.不但能查出有无故障还能查明故障原因 C.可以判断出故障的形式 D.可以判断出故障的部位(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设备或部件的输出参数可以判断设备所处的运行状态,可以预示故障的存在,但设备主要零件在影响设备性能之前就可能存在缺陷,但不一定反应在输出参数上,因此以设备或部件输出参数作为故障特征参数一般难以发现早期故障。14.按部件损坏程度可分为_。 A.功能停止型故障、功能降低型故障和商品质量降低型故障 B.临时性故障和持久性故障 C.实际故障和潜在故障 D.突发性故障和渐进性故障(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按部件损坏程度分为功能停止型
22、故障、功能降低型故障和商品质量降低型故障;按故障持续时间分为临时性故障和持久性故障;按故障是否发生分为实际故障和潜在故障;按故障发生时间分为突发性故障和渐进性故障。15.控制系统中,在时间和数值上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被称为_。 A.模拟量 B.时间量 C.数字量 D.功率量(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控制系统中,连接各环节间的信号分为两种,一种是模拟量,即时间上和数值上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另一种是数字量,即在时间上和数值上不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振动位移是研究强度和变形的重要依据,振动速度决定了噪声的高低。16.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称为故障。这里所说的规
23、定功能是指_。 A.新设备的实际功能 B.国家标准规定的功能 C.产品技术文件中规定的功能 D.用户认为应具备的功能(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称为故障。这里所指的设备可以是元件、零件、部件、产品或系统。这里所指的规定功能是在产品技术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功能,显然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功能要求。17.下列_与振动状态无关。 A.振幅 B.位移 C.频率 D.相位(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振动三要素即振幅、频率和相位。18.只要把振动信号输入到_,便可将其中的不同频率成分区分开来。 A.涡流位移传感器 B.磁电式速度
24、传感器 C.压电式加速度计 D.动态分析仪(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频谱分析仪,又称动态分析仪。是一种将时域信号(描述信号的坐标图中横坐标为时间 t)变换为频域信号(描述信号的坐标图中横坐标为频率 f 或圆频率 )的分析仪器。19.下列裂纹的无损探测法中,_不适于有色金属制件表面裂纹的探测。 A.目视一光学检测法 B.渗透探测法 C.磁粉探测法 D.涡流探测法(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 有色金属属于非磁性材料,因此不能用磁粉探测法。20.对设备故障率影响最大的人为因素是_。 A.设计不良 B.制造不精 C.检验不严 D.使用不当(分数:2.00)A.B
25、.C.D. 解析:解析 一台设备,在其整个生存周期内合理的运输和保管条件、使用条件和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和修理制度以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对实际故障率将产生很大影响。在各项人为因素中,对故障率影响最大的人为因素是使用不当。二、B多项选择题/B(总题数:9,分数:27.00)2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 A.磨损强度是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 B.正常磨损寿命等于初期和正常磨损阶段之和 C.磨损率是实际磨损量与极限磨损量之比 D.在正常磨损阶段中,磨损量与时间成直线关系 E.磨损寿命等于最大允许磨损量与磨损强度之比(分数:3.00)A.B. C. D. E. 解析:解析 选项 A,磨损强度是指
26、单位时间内发生的磨损。22.下列关于许用应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 A.许用应力是机械设计中允许零件或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值 B.零件或构件中的工作应力如果不超过许用应力,这个零件或构件在工作中是安全的,否则就是不安全的 C.许用应力一般是由设计部门根据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原则,按材料的强度、载荷、环境情况、加工质量、计算精度和零件或构件的重要性等加以规定 D.许用应力等于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经适当修正的材料失效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E.塑性材料以强度极限除以安全系数作为许用应力(分数:3.00)A. B. C. D. E.解析:解析 选项 E,塑性材料以屈服极限除以安全系数得到许用应力。23.设备零件在
27、受到_作用时产生疲劳损伤。 A.数值相等、方向不变的正应力 B.数值相等、方向变化的正应力 C.数值变化、方向不变的正应力 D.数值方向均变化的正应力 E.数值相等、方向不变的正应变(分数:3.00)A.B. C. D. E.解析:解析 在数值和方向只要有一个产生变化的正应力情况下,设备零件就会产生疲劳损伤。24.存在表面裂纹的金属零件,在循环载荷作用下,裂纹扩展速度与加载频率的关系为_。 A.在强度因子 K 较低时,加载频率对裂纹扩展速度影响很大 B.在强度因子 K 较低时,加载频率对裂纹扩展速度影响很小 C.加载频率越高,裂纹扩展速度越快 D.加载频率越高,裂纹扩展速度越慢 E.加载频率与
28、裂纹扩展速度无关(分数:3.00)A.B. C.D. E.解析:解析 一般在 K 值较低时,加载频率对裂纹的疲劳扩展速度影响很小。但当 K 值较高时,加载频率影响增大。裂纹扩展速度与加载频率成反比关系,加载频率降低,裂纹扩展速度增大。2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_。 A.结构钢材料承受的应力超过时发生屈服 B.零件所承受的应力超过该零件的疲劳极限时,立即发生疲劳破坏 C.试件所能承受应力的最大值称为强度极限 D.屈服极限和强度极限是评价材料静强度的重要指标 E.在制造或使用中形成了裂纹,意味着设备已经丧失其使用价值(分数:3.00)A. B.C. D. E.解析:解析 选项 E,在制造或使用中形成
29、的裂纹并不意味着设备已丧失其使用价值。26.在强度诊断技术中,状态监测参数有_。 A.变形 B.力 C.扭矩 D.应力 E.应变(分数:3.00)A.B. C. D. E. 解析:解析 选项 A,变形属于无损诊断技术参数。27.下列关于噪声测量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 A.噪声的响度与人的主观感觉相应 B.声压与声压级是完全相同的概念 C.A、B、C 计权网络中,A 网络对低频噪声衰减最强 D.使用声级计测量噪声时,声级计必须经常校准 E.利用噪声的变异及其程度进行故障诊断有三个标准,即绝对标准、相对标准和类比标准(分数:3.00)A. B.C. D.E. 解析:解析 选项 B,声波的声压级是声
30、波与基准声压之比以 10 为底的对数的 20 倍;选项 D,声压计在每次测量开始和结束都应该进行校准。28.热能会引起_等故障。 A.电气性能变化 B.润滑性能降低 C.机械强度降低 D.磨损加剧 E.过量变形(分数:3.00)A. B. C.D. E. 解析:解析 选项 E,过量变形是机械能引起的故障。29.可采用_对机器零件内部裂纹进行探测。 A.渗透探测法 B.磁粉探测法 C.射线探测法 D.超声波探测法 E.声发射探测法(分数:3.00)A.B.C. D. E. 解析:解析 渗透探测法可以检验钢铁、有色金属等制件表面的裂纹,以及疏松、针孔等缺陷,但不能检验机件的内部缺陷。同理,磁粉探测
31、法也不能探测缺陷的深度。三、B综合分析题/B(总题数:4,分数:32.00)30.某高强度钢,材料的屈服极限为 400MPa,强度极限为 500MPa,断裂极限为 480MPa,比例极限为320MPa,设计安全系数为 5,若用此材质的圆钢承受 Q=6.5104N 的拉伸载荷,试问圆钢的直径至少要多少才能满足使用要求?(分数:8.00)_正确答案:(高强度钢的失效应力是强度极限 500MPa。 * 由此可知:圆钢的直径至少要大于 29mm 才能满足使用要求。)解析:31.若已知 n=4,当与裂纹平面垂直的应力为 300MPa 时,相应的寿命为 15000 次。根据 Paris 定理,在其他条件不
32、变的情况下,求当与裂纹平面垂直的应力增加到 500MPa 时相应的寿命是多少?(K=0.66 (分数:8.00)_正确答案:(根据 Paris 定理可知: * 当 =300MPa 时,N=15000。 即: * 当 =500MPa 时 * 式除以式,得到 * 得到 N=1944 次。)解析:32.何谓设备故障?何谓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分数:8.00)_正确答案:(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某种原因丧失规定功能的现象称为故障。这里所指的设备可以是元件、零件、部件、产品或系统。这里所指的规定功能是在产品技术文件中明确规定的功能,显然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测取设备在运行中和相对静止条件下的状态信息,
33、通过对所测信号的处理和分析,并结合设备的历史状况,定量识别设备及其零部件的实时技术状态,并预知有关异常、故障和预测未来技术状态,从而确定必要对策的技术即为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解析:33.试述压电式加速计的工作原理。(分数:8.00)_正确答案:(压电式加速度计是基于压电晶体的压电效应工作的。所谓压电效应即是压电晶体在机械应力作用下其表面产生电荷的现象。压电式加速度计的核心是压电晶片。加速度计随被测对象一起振动时,质量块加在压电晶片上的惯性力也随之变化。当被测振动频率低于加速度计的固有频率时,力的变化与被测振动加速度成正比。压电晶片在力的作用下,无论是拉伸力、压缩力还是剪切力,其极板上都会出现与力成正比的电荷,显然,所产生的电荷与振动加速度成正比,通过电荷量的测量就可以得到振动加速度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