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分析师上午(综合知识)试题章节练习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118.00)1.选择题()下列各题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_2.声卡中常采用 Wave 音效合成和 MIDI 音效合成来播放声音,其中 MIDI 音效合成有(48)两种方式。(分数:2.00)A.FM(调频)和 Wave Table(波表)B.FM(调频)和 AM(调幅)C.AM(调幅)和 Wave Table(波表)D.FM(调频)和功率放大3.JPEG 压缩
2、编码算法(49)。(分数:2.00)A.使用 DPCM 对直流系数(DC)和交流系数进行编码(AC)B.使用 DPCM 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使用 RLE 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C.使用 RLE 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使用 DPCM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D.使用 RLE 对直流系数(DC)和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4.下面有关流媒体的描述,(50)是错误的。(分数:2.00)A.流媒体的传输一般基于 UDP 协议和 RTP 协议B.流媒体文件是压缩文件,其格式与其他多媒体压缩文件相同C.流媒体基本特征是浏览者可以边下载边观看、收听D.流媒体文件在客户端完成解压和播放过程5.
3、对于 MPEG 视频中的空间冗余信息可以采用(51)的方法来进行压缩编码。(分数:2.00)A.帧间预测和变换编码B.霍夫曼编码和运动补偿C.变换编码和帧内预测D.帖内预测和运动补偿6.(52)不是 MPEG-7 中定义的内容。(分数:2.00)A.采用 XML 作为内容描述的可选语言B.3D 模型的描述标准C.多媒体对象中的目标识别与特征提取D.MPEG-7 参考软件7.在选择多媒体数据压缩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53)。(分数:2.00)A.数据质量和存储要求B.数据的用途和计算要求C.数据质量、数据量和计算的复杂度D.数据的质量和计算要求8.在计算机输出的声音中,不属于合成声音的是(54)。
4、(分数:2.00)A.频率调制声音B.波表声音C.波形声音D.MIDI 音乐9.在 MPEG 系列标准中,(55)最适合在共用电话交换网(PSTN)上实时传输视频数据。(分数:2.00)A.MPEG-1B.MPEG-2C.MPEG-4D.MPEG-710.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创作的主要步骤为(56)。(分数:2.00)A.应用目标分析、脚本编写、媒体数据准备、设计框架、制作合成、测试B.应用目标分析、脚本编写、设计框架、媒体数据准备、制作合成、测试C.应用目标分析、设计框架、脚本编写、媒体数据准备、制作合成、测试D.应用目标分析、媒体数据准备、脚本编写、设计框架、制作合成、测试11.JPEG 压缩
5、编码算法中,(57)是错误的。(分数:2.00)A.JPEG 算法与图像的彩色空间无关B.对变换后的系数进行量化是一种无损压缩过程C.量化后的交流系数(AC)使用行程长度编码(RLE)方法D.量化后的直流系数(DC)使用差分脉冲调制编码(DPCM)方法12.在选择数据压缩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58)。(分数:2.00)A.数据质量和存储要求B.数据的用途和计算要求C.数据质量、数据量和计算的复杂度D.数据的质量和计算要求13.(59)图像通过使用彩色查找表来显示图像颜色。(分数:2.00)A.真彩色B.伪彩色C.直接色D.矢量14.RGB 4:4:2 表示一幅彩色图像可生成的颜色数是(60)种。
6、(分数:2.00)A.256B.1024C.4096D.6553615.按照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 CCITT 的定义,(61)属于表现媒体。(分数:2.00)A.图象B.编码C.硬盘D.扫描仪16.传输一幅分辨率为 640480,6.5 万色的照片(图像),假设采用数据传输速度为 56kb/s,大约需要(62)秒钟。(分数:2.00)A.34.82B.42.86C.85.71D.87.7717.相同屏幕尺寸的显示器,点距为(63)的分辨率较高,显示图形较清晰。(分数:2.00)A.0.24mmB.0.25mmC.0.27mmD.0.28mm关系 R(A,B,C)满足下列函数依赖:P=BC,B
7、A,ABC),关系 R 的候选关键字为(42),该关键模式属于(43)。(分数:4.00)A.ABB.A 和 BC.A 和 BCD.AC 和 ABA.INFB.2NFC.3NFD.BCNF从结构的角度看,数据仓库有 3 种模型:企业仓库、(44)和虚拟仓库。数据挖掘就是要智能化和自动化地把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目前已有多种数据挖掘方法。如果需要一个示例库(该库中的每个元组都有一个给定的类标识)做训练集时,该方法称为(45)。(分数:4.00)A.用户仓库B.产品仓库C.关系型 OLAPD.数据集市A.关联规则挖掘B.特征描述C.聚类分析D.分类分析设 p=(A1,A2),(A1,A3)是
8、关系 R(A1,A2,A3)上的一个分解,表 8-3 是 R 上的一个关系实例 r,R 的函数依赖集为(52),分解 p(53)。 (分数:4.00)A.F=A1A2,A1A3B.F=A1A2C.F=A1A3D.F=A1A3A2,A1A2A3A.是无损连接的B.是保持函数依赖的C.是有损连接的D.是否保持函数依赖是无法确定的学生选课关系模式为 SC(Sno,Cno,Grade),其中 Sno 为学号,Cno 为课程号,Grade 为成绩,SQL 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 Sno FROM SC SCX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SCY WHERE
9、 SCY.Sno=1042 AND NOT EXISTS (SELECT * FROM SC SCZ WHERE SCZ.Sno=SCX.Sno AND SCZ.Cno=SCY.Cno); 与该查询等价的元组演算表达式为t|(54)(Sc(u)SC(v)(55)t1 =u1)。(分数:4.00)A.B.C.D.A.B.C.D.关系 R(A,B,C,D)和 S(B,C,D)进行笛卡尔运算,其结果集为(72)元关系。三个实体及它们之间的多对多联系至少应转换成(73)个关系模式。(分数:4.00)A.4B.3C.6D.7A.3B.4C.5D.6同一型号的 1000 台计算机,在规定的条件下工作 10
10、00 小时,其中有 10 台出现故障。这种计算机千小时的可靠度 R 为(24),失效率 为(25)/小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为(26)小时。(分数:6.00)A.0.999B.0.995C.0.99D.0.9A.110 -4B.110 -5C.110 -6D.110 -7A.10 5B.10 6C.10 7D.10 8动态规划是对于一类(46)问题,提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化原理。试用动态规划解下列问题;有 n 种不同类型的科学仪器要装在人造卫星中,对于第 j 种仪器,每个科学价值为 c j ,重量为即 a j ,卫星允许装载仪器的最大重量是 b,这里 b,c j ,a j 都是正整数
11、。设第 j 种仪器放进 x j 个,求 x j 等于多少使得卫星装载的科学仪器总的科学价值最大。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是(47)。记本问题为 K n (b),设 f k (y)是 K k (y)的最优值,然后作(48),则 f n (b)就是 K n (b)的最优值。当 k=1 时,f1(y)的求法是(49)。(分数:8.00)A.递阶决策B.多人决策C.多阶段决策D.统筹方法A.设 ,求 maxZ,约束条件:B.设 ,求 maxZ,约束条件:C.设 ,求 maxZ,约束条件:A.令 k=n,y=1,2,b;逐次求出 f k (y)B.令 y=1,2,b;A=1,2,n;逐次求出 f k (y)C
12、.令 y=b,k=1,2,n;逐次求出 f k (y)A.f1(y)=c1(y/a1),a1x1y,x10 且为整数B.f1(y)=c1x1,a1x1y,x10 且为整数C.f1(y)=c1x1,x1=y/a1D.f1(y)=c1(y/a1)在汉字处理系统中,每个汉字的编码占(4)字节:汉字字模采用 1616 点阵时,每个字模需用(5)字节;若将一级字库中 3840 个汉字都存放到存储器中,它将占用(6)字节;若在荧光屏上显示汉字,一屏 24 行,每行 40 字,需使用约(7)字节的汉字编码;为显示整屏信息,需要存储容易约(8)字节。(分数:10.00)A.2B.4C.8D.16A.32B.2
13、KC.10KD.30KA.90KB.120KC.150KD.256KA.16B.2KC.10KD.90KA.2B.2KC.10KD.30K决策支持系统 DSS 是为支持决策管理而实现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应用系统。一般,决策管理的行为过程大致可按先后次序排列为:确定目标,(9),(10),和(11)。为了实现决策过程,DSS 需要具备三个要素,即为了(9),DSS 需具有(12);为了(10),DSS 需要建立(13);为了便于用户使用,DSS 还需具有人机对话系统。这些要素构成了现代决策行为所需具备的重要成分。(分数:10.00)A.做出选择B.寻求不同方案C.明确决策条件D.方案论证A.做出选择
14、B.寻求不同方案C.明确决策条件D.方案论证A.做出选择B.寻求不同方案C.明确决策条件D.方案论证A.大容量存储系统B.系统程序库C.系统资料库D.系统模型A.大容量存储系统B.系统程序库C.系统资料库D.系统模型在办公事务信息处理中,目前正开展着对文档体系结构的规范化研究, ODA 已成为开放系统在该领域内的国际标准。它的研究目标是提供一种通用的文档体系结构,能够在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信息处理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信息交换。这种 ODA 体系结构的特点是它可以支持(14)、(15)的文档,包括正文、图像、图形、声音等文件,且对这些文档提供三种形式:(16)、(17)、(18),以满足用户各种不同
15、信息交换的需要。它在开放系统互联环境下的一体化办公事务处理中起重要作用。(分数:10.00)A.高安全性B.多类型C.多媒体D.多系统A.高安全性B.多类型C.多媒体D.多系统A.可读型B.可修改格式型C.可修改内容型D.不可修改型A.可读型B.可修改格式型C.可修改内容型D.不可修改型A.可读型B.可修改格式型C.可修改内容型D.不可修改型支持决策管理的设计,有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就是人机分工的合理程度,如何恰当地将人与计算机分工安排,随不同的决策问题,难易程度有很大差异,它们往往取决于决策问题本身的结构化程度。5 种可反映结构化程度的主要因素是(19)、(20)、(21)、(22)和(23
16、)。(分数:10.00)A.相关变量B.变量关系C.有关规则D.控制步骤A.相关变量B.变量关系C.有关规则D.控制步骤A.相关变量B.变量关系C.有关规则D.控制步骤A.相关变量B.变量关系C.有关规则D.控制步骤A.相关变量B.变量关系C.有关规则D.问题目标在下列体系结构中,最适合于多个任务并行执行的体系结构是(4)。流水线控制方式下,(5)是全局性相关,流水线机器对全局性相关的处理不包括(6)。静态流水线是指(7)。假设并行(阵列)处理器的 16 个处理器编号为 015,采用单级 Cube3 网络互联时,与 13 号处理器相连的处理器的编号为(8)。在下列几项中,不符合 RISC 指令
17、系统特点的是(9)。(分数:12.00)A.流水线向量机结构B.分布存储多处理机结构C.共享存储多处理机结构D.堆栈处理机结构A.转移指令引起的相关B.先写后读相关C.先读后写相关D.写一写相关A.猜测法B.提前形成条件码C.设置相关专用通道D.加快短循环程序的执行A.只有一种功能的流水线B.功能不能改变的流水线C.可同时执行多种功能的流水线D.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完成一种功能的流水线A.1B.5C.7D.14A.指令长度固定,指令种类少B.寻址方式种类丰富,指令功能尽量增强C.设置大量通用寄存器,访问存储器指令简单D.选取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些简单指令软件水平考试(高级)系统分析师上午(综合知识
18、)试题章节练习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11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118.00)1.选择题()下列各题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此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_解析:2.声卡中常采用 Wave 音效合成和 MIDI 音效合成来播放声音,其中 MIDI 音效合成有(48)两种方式。(分数:2.00)A.FM(调频)和 Wave Table(波表) B.FM(调频)和 AM(调幅)C.AM(调幅)和 Wave Table(波表)D.FM(调频)和功率放大解析:解析:MIDI(Musical Instrumen
19、t Digital Interface,乐器数字接口)格式的声音文件的扩展名是MID。MIDI 泛指数字音乐的国际标准,它始创于 1982 年。MIDI 描述了音乐演奏过程的指令,利用 MIDI 文件演奏音乐,所需的存储量最少。MIDI 标准规定了不同厂家的电子乐器与计算机连接的电缆和硬件。作为音乐工业的数据通信标准,MIDI 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语言,它能指挥各音乐设备的运转,而且具有统一的标准格式,能够模仿原始乐器的各种演奏技巧甚至其无法演奏的效果。MIDI 依赖于回放设备,为了避免这种缺点,网络上出现了“软波表”之类的软音源。采用专业音源的波表,利用 CPU 对网络上传来的MIDI 数据进行
20、回收,其效果能够被制作者预测。MIDI 的另一个缺点就是不能记录人声等声音。MIDI 文件回放需要通过声卡的 MIDI 合成器合成为不同的声音,而合成的方式有 FM(调频)与 Wave Table(波表)两种。早期的声卡及目前大多数廉价的声卡都采用 FM 合成方式。FM 合成是通过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然后再叠加成各种乐器的波形。由于振荡器成本较高,即使是 OPL3 这类高档的 FM 合成器也只提供 4 个振荡器,仅能产生 20 种复音。因此 MIDI 音乐听起来生硬呆板,带有明显的人工合成色彩,即所谓的电子声。为了使MIDI 合成产生的音乐更具真实感,目前高档的声卡都采用了波表合成技术。与 FM
21、 合成不同,波表合成是采用真实的声音样本进行回放。声音样本记录了各种真实乐器的波形采样,并保存在声卡上的 ROM 或RANI 中。因此,要分辨一块声卡是否为波表声卡,只需看卡上有没有 ROM 或 RANI 存储器即可。无可否认,通过波表合成的声音比 FM 合成的声音更为丰富和真实,但由于需要额外的存储器储存音色库,因此成本也较高。而且音色库越大,所需的存储器就越多,相应地成本也就越高。3.JPEG 压缩编码算法(49)。(分数:2.00)A.使用 DPCM 对直流系数(DC)和交流系数进行编码(AC)B.使用 DPCM 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使用 RLE 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 C.
22、使用 RLE 对直流系数(DC)进行编码,使用 DPCM对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D.使用 RLE 对直流系数(DC)和交流系数(AC)进行编码解析:解析: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联合成立的专家组 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经过 5 年艰苦细致的工作后,于 1991 年 3 月提出了 ISO CDIO918 号建议草案:多灰度静止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通常简称为 JPEG 标准)。这是一个适用于彩色和单色多灰度或连续色调静止数字图像的压缩标准。它包括基于 DPCM(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CT(离散余弦变换)和
23、 Huffman 编码的有损压缩算法两个部分。前者不会产生失真,但压缩比很小;后一种算法进行图像压缩时信息虽有损失,但压缩比可以很大,例如压缩 20 倍左右时,人眼基本上看不出失真。JPEG 标准实际上有三个范畴。(1)基本顺序过程(Baseline Sequential Processes)实现有损图像压缩,重建图像质量达到人眼难以观察出来的要求。采用的是 88 像素自适应 DCT 算法、量化及 Huffman 型的熵编码器。(2)基于 DCT 的扩展过程(Extended DCT Based Process)使用累进工作方式,采用自适应算术编码过程。(3)无失真过程(Lossless Pr
24、ocess)采用预测编码及 Huffman 编码(或算术编码),可保证重建图像数据与原始图像数据完全相同。其中的基本顺序过程是 JPEG 最基本的压缩过程,符合 JPEG 标准的硬软件编码/解码器都必须支持和实现这个过程。另两个过程是可选扩展,对一些特定的应用项目有很大实用价值。(1)JPEG 算法 基本 IPEG 算法操作可分成以下三个步骤: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CT)去除数据冗余;使用量化表对 DCT 系数进行量化,量化表是根据人类视觉系统和压缩图像类型的特点进行优化的量化系数矩阵;对量化后的 DCT 系数进行编码使其熵达到最小,熵编码采用 Huffman 可变字长编码。(2)离散余弦变换
25、JPEG 采用 88 子块的二维离散余弦变换算法。在编码器的输入端,把原始图像(对彩色图像是每个颜色成分)顺序地分割成一系列 88 的子块。在 88 图像块中,像素值一般变化较平缓,因此具有较低的空间频率。实施二维88 离散余弦变换可以将图像块的能量集中在极少数系数上,其他系数的值与这些系数相比,绝对值要小得多。与 Fourier 变换类似,对于高度相关的图像数据进行这样变换的效果使能量高度集中,便于后续的压缩处理。(3)量化 为了达到压缩数据的目的,对 DCT 系数需做量化处理。量化的作用是在保持一定质量前提下,丢弃图像中对视觉效果影响不大的信息。量化是多对一映射,是造成 DCT 编码信息损
26、失的根源。JPEG 标准中采用线性均匀量化器,量化过程为对以个 DCT 系数除以量化步长并四舍五入取整,量化步长由量化表决定。量化表元素因 DCT 系数位置和彩色分量的不同而取不同值。量化表为 88 矩阵,与 DCT变换系数一一对应。量化表一般由用户规定 JPEG 标准中给出参考值,并作为编码器的一个输入。量化表中元素为 1 到 255 之间的任意整数,其值规定了其所对应 DCT 系数的量化步长。DCT 变换系数除以量化表中对应位置的量化步长并舍去小数部分后多数变为零,从而达到了压缩的目的。(4)行程长度编码(RLE)64个变换系数经量化后,左上角系数是直流分量(DC 系数),即空间域中 64
27、 个图像采样值的均值。相邻 88块之间的 DC 系数一般有很强的相关性,JPEG 标准对 DC 系数采用 DPCM 编码方法,即对相邻像素块之间的L 系数的差值进行编码。其余 63 个交流分量(AC 系数)使用 RLE 编码,从左上角开始沿对角线方向,以 Z字形(Zig-Zag)进行扫描直至结束。量化后的 AC 系数通常会有许多零值,以 z 字形路径进行游程编码有效地增加了连续出现的零值个数。(5)熵编码 为了进一步压缩数据,对 DC 码和 AC 行程编码的码字再做基于统计特性的熵编码。JPEG 标准建议使用的熵编码方法有 Huffman 编码和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4.下面有关流媒体的描述,
28、(50)是错误的。(分数:2.00)A.流媒体的传输一般基于 UDP 协议和 RTP 协议B.流媒体文件是压缩文件,其格式与其他多媒体压缩文件相同 C.流媒体基本特征是浏览者可以边下载边观看、收听D.流媒体文件在客户端完成解压和播放过程解析:解析:流(Streaming)是近年在 Internet 上出现的新概念,其定义非常广泛,主要是指通过网络传输多媒体数据的技术总称。流媒体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广义上的流媒体指的是使音频和视频形成稳定和连续的传输流和回放流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协议的总称,即流媒体技术;狭义上的流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回放方式而言的,指的是一种从 Internet 上获取
29、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数据的新方法,它能够支持多媒体数据流的实时传输和实时播放。通过运用流媒体技术,服务器能够向客户机发送稳定和连续的多媒体数据流,客户机在接收数据的同时以一个稳定的速率回放,而不用等数据全部下载完之后再进行回放。目前实现流媒体传输主要有两种方法:顺序流(progressive streaming)传输和实时流(real-time streaming)传输,它们分别适合于不同的应用场合。(1)顺序流传输 顺序流传输采用顺序下载的方式进行传输,在下载的同时用户可以在线回放多媒体数据,但给定时刻只能观看已经下载的部分,不能跳到尚未下载的部分,也不能在传输期间根据网络状况对下载速度进行调
30、整。由于标准的 HTTP 服务器就可以发送这种形式的流媒体,而不需要其他特殊协议的支持,因此也常常被称作 HTTP 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输比较适合于高质量的多媒体片段,如片头、片尾或者广告等。(2)实时流传输 实时流式传输保证媒体信号带宽能够与当前网络状况相匹配,从而使得流媒体数据总是被实时地传送,因此特别适合于现场事件。实时流传输支持随机访问,即用户可以通过快进或者后退操作来观看前面或者后面的内容。从理论上讲,实时流媒体一经播放就不会停顿,但事实上仍有可能发生周期性的暂停现象,尤其是在网络状况恶化时更是如此。与顺序流传输不同的是,实时流传输需要用到特定的流媒体服务器,而且还需要特定网络协议的
31、支持。在流媒体传输中,使用的主要协议如下。(1)PNM(Progressive Networks Audio)Real 专用的实时传输协议,它一般采用 UDP 协议,并占用 7070 端口,但当服务器在防火墙内且 7070 端口被挡,服务器把SmartingNetwork 设为真时,则采用 HTTP 协议,并占用默认的 80 端口。(2)MMS(Microsoft Media Server Protocol)微软的流媒体服务器协议,MMS 是连接 Windows Media 单播服务的默认方法。(3)实时传输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在 Inter
32、net 上处理多媒体数据流的一种网络协议,利用它能够在单播或者多播的网络环境中实现流媒体数据的实时传输。RTP 通常使用 UDP 来进行多媒体数据的传输,但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 TCP 或者 ATM 等其他协议,整个 RTP 协议由两个密切相关的部分组成:RTP 数据协议和 RTP 控制协议。(4)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CP) RTCP 控制协议需要与 RTP 数据协议配合使用,当应用程序启动一个 RTP 会话时将同时占用两个端口,分别供 RTP 和 RTCP 使用。RTP 本身并不能为按序传输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保证,也不
33、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这些都由 RTCP 来负责完成。通常 RTCP 会采用与 RTP 相同的分发机制,向会话中的所有成员周期性地发送控制信息,应用程序通过接收这些数据,从中获取会话参与者的相关资料,以及网络状况、分组丢失概率等反馈信息,从而能够对服务质量进行控制或者对网络状况进行诊断。(5)实时流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最早由 Real Networks 和 Netscape 公司共同提出,它位于 RTP 和 RTCP 之上,其目的是希望通过 IP 网络有效地传输多媒体数据。作为一个应用层协议,RTSP 提供了一个可供扩展的框架,它的意义在
34、于使得实时流媒体数据的受控和点播变得可能。总的说来,RTSP 是一个流媒体表示协议,主要用来控制具有实时特性的数据发送,但它本身并不传输数据,而是必须依赖于下层传输协议所提供的某些服务。RTSP 可以对流媒体提供诸如播放、暂停、快进等操作,它负责定义具体的控制消息、操作方法、状态码等,此外还描述了与 RTP 间的交互操作。流媒体文件格式经过特殊编码,不仅采用较高的压缩比,还加入了许多控制信息,使其适合在网络上边下载边播放,而不是等到下载完整个文件才能播放。5.对于 MPEG 视频中的空间冗余信息可以采用(51)的方法来进行压缩编码。(分数:2.00)A.帧间预测和变换编码B.霍夫曼编码和运动补
35、偿C.变换编码和帧内预测 D.帖内预测和运动补偿解析:解析:视频图像本身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包含许多冗余信息,分别称为时间冗余信息和空间冗余信息。对于空间冗余,目前用的主要方法是变换编码和预测编码,对于时间冗余,常用的方法是帧间预测和运动补偿。6.(52)不是 MPEG-7 中定义的内容。(分数:2.00)A.采用 XML 作为内容描述的可选语言B.3D 模型的描述标准C.多媒体对象中的目标识别与特征提取 D.MPEG-7 参考软件解析:解析:1996 年 10 月,运动图像专家组开始着手一项新的研究课题来解决多媒体内容描述的问题,即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简称 MPEG-7)。MPEG-7 将扩大
36、现今在识别内容方面存在的能力限制,将包括更多的数据类型。换言之,MPEG-7 将规定用于描述各种类型的多媒体信息的一组标准描述符集、描述符的结构和反映它们之间关系的描述图。MPEG-7 也将标准化描述定义语言(DDL),用它来定义新的描述图。MPEG-7 的目标是支持多种音频和视觉的描述,包括自由文本、N 维时空结构、统计信息、客观属性、主观属性、生产属性和组合信息。对于视觉信息,描述将包括颜色、视觉对象、纹理、草图、形状、体积、空间关系、运动及变形等。MPEG-7 标准由下列部分组成:(1)MPEG-7 系统 用于产生 MPEG-7 描述以便高效传送和存储并允许在内容和描述之间同步的标准结构
37、和工具。该部分也包括与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有关的工具。(2)MPEG-7 描述定义语言(DDL)用来定义新的描述图,或许最终还可用来定义新的描述符及 DDL 表达式的二进制数据表示。(3)MPEG-7 音频 处理音频描述的描述符和描述图。(4)MPEG-7 视觉 处理视觉描述的描述符和描述图。(5)MPEG-7 多媒体描述图 处理类特征和多媒体描述的描述符和描述图。(6)MPEG-7 参考软件 MPEG-7 标准相关部分的软件实现。(7)MPEG-7 一致性 用来测试 MPEG-7 实现一致性的指导和过程。自从 1998 年 10 月 MPEG-7 征集提议以来,MPEG-7 DDL AHG 收
38、到了大量的有关 DDL 设计的提议和文件。DDL 的设计也受到 W3C(万维网联盟)的 XML Schema 语言和 RDF(资源描述框架)的极大影响。开始的时候,DDL 工作组决定开发自己的语言,同时追踪 W3C 的 XML Schema 的开发。2000 年 4 月,W3C 的 XML Schema工作组发布了最后一轮的 XML Schema 1.0 规范工作草案。该 XML Schema 语言改进后的稳定性、其潜在的应用范围、可用的工具和解析器以及能满足 MPEG-7 大多数要求的能力,使 DDL 工作组决定采用 XML Schema 作为其 DDL 的基础。虽然在 2000 年 3 月
39、召开的第 51 次国际 MPEG 会议上已决定采用 XML Schema作为 MPEG-7 的 DDL,但 DDL 需要对 XML Schema 做一些专门的扩充(如数组和矩阵)来满足 MPEG-7 的全部要求。因此,在逻辑上可以把 DDL 分解成下列的标准组成部分:XML Schema 结构部分;XML Schema 数据类型部分;MPEG-7 对 XML Schema 的扩展部分。在 MPEG-7 处理链中包含 3 个高度抽象的过程:特征提取、标准描述和检索工具。其中特征提取和检索工具都不包含在 MPEG-7 标准中,而是留给大家去竞争,以便得到最后的算法和工具。7.在选择多媒体数据压缩算
40、法时需要综合考虑(53)。(分数:2.00)A.数据质量和存储要求B.数据的用途和计算要求C.数据质量、数据量和计算的复杂度 D.数据的质量和计算要求解析:解析:通常在选择数据压缩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质量、数据量和计算的复杂度。(1)数据质量好是指恢复数据失真较小。(2)数据量越小,代表压缩比越大,压缩算法越好。(3)压缩算法对计算复杂度的要求是压缩算法简单,速度快。另外,选择压缩算法时还应考虑硬件实现的可能性。8.在计算机输出的声音中,不属于合成声音的是(54)。(分数:2.00)A.频率调制声音B.波表声音C.波形声音 D.MIDI 音乐解析:解析:MIDI 是用于在音乐合成器、乐器和计
41、算机之间交换音乐信息的一种标准协议。MIDI 音乐是一种合成音乐,产生 MIDI 音乐的方法很多,现在用的比较多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频率调制(Frequency Modulation,FM)合成法,另外一种是乐音样本合成法,也称为波表(wavetable)合成法。波形声音文件的扩展名为 WAV,这种格式记录了声音的波形,即模拟信号的采样数值。WAV 文件所记录的声音文件能够和原声基本一致。9.在 MPEG 系列标准中,(55)最适合在共用电话交换网(PSTN)上实时传输视频数据。(分数:2.00)A.MPEG-1B.MPEG-2C.MPEG-4 D.MPEG-7解析:解析:请参考试题 610
42、的分析。10.多媒体电子出版物创作的主要步骤为(56)。(分数:2.00)A.应用目标分析、脚本编写、媒体数据准备、设计框架、制作合成、测试 B.应用目标分析、脚本编写、设计框架、媒体数据准备、制作合成、测试C.应用目标分析、设计框架、脚本编写、媒体数据准备、制作合成、测试D.应用目标分析、媒体数据准备、脚本编写、设计框架、制作合成、测试解析:解析: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媒体,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与现代出版业相结合的产物,其创作的主要步骤如下。(1)应用目标分析,又称为选题论证和总体策划。(2)脚本设计与编写。(3)媒体数据准备,又称为资源的组织与编辑。(4)设计框架与系统集成
43、。(5)制作合成。(6)测试。11.JPEG 压缩编码算法中,(57)是错误的。(分数:2.00)A.JPEG 算法与图像的彩色空间无关B.对变换后的系数进行量化是一种无损压缩过程 C.量化后的交流系数(AC)使用行程长度编码(RLE)方法D.量化后的直流系数(DC)使用差分脉冲调制编码(DPCM)方法解析:解析:请参考试题 49 的分析。12.在选择数据压缩算法时需要综合考虑(58)。(分数:2.00)A.数据质量和存储要求B.数据的用途和计算要求C.数据质量、数据量和计算的复杂度 D.数据的质量和计算要求解析:解析:请参考试题 53 的分析。13.(59)图像通过使用彩色查找表来显示图像颜
44、色。(分数:2.00)A.真彩色B.伪彩色 C.直接色D.矢量解析:解析:真彩色图像是指在组成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值中,有 R、G、B 三个基色分量,每个分量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这样产生的彩色称为真彩色。直接色图像中把每个像素值分为 R、G、B 分量,每个分量作为单独的索引值对它做变换,通过变换表找出基色强度,用变换后得到的 R、G、B 强度值产生的彩色称为直接色。伪彩色图像是将像素值当作彩色查找表的表项入口地址,去查找一个显示图像时使用的 R、G、B 值,用查找出的 R、G、B 值产生的彩色称为伪彩色。矢量图像中使用一系列计算机指令来表示一幅图像,如画点、线、曲线、矩形等,其中,颜
45、色属性表示了这些形状的颜色。14.RGB 4:4:2 表示一幅彩色图像可生成的颜色数是(60)种。(分数:2.00)A.256B.1024 C.4096D.65536解析:解析: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中,用得最多的是 RGB 彩色空间表示。因为计算机的彩色监视器的输入需要 R、G、B 三个彩色分量,通过三个分量的不同比例,在显示屏幕上可以合成所需要的任意颜色,所以不管多媒体系统采用什么形式的彩色空间表示,最后的输出一定要转换成 RGB 彩色空间表示。在本题中,因为 RGB 为 4:4:2,因此一共是 10 位,所以可生成的颜色数是 210=1024 种。15.按照国际电话电报咨询委员会 CCITT
46、 的定义,(61)属于表现媒体。(分数:2.00)A.图象B.编码C.硬盘D.扫描仪 解析:解析:CCITT(目前已被 ITU 取代)曾对媒体做了如下分类。(1)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例如,人类的各种语言、音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图形、图像,计算机系统中的文字、数据和文件等都属于感觉媒体。(2)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是为了加工、处理和传输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构造出来的一种媒体,目的是更有效地将感觉媒体从一地向另外一地传送,便于加工和处理。表示媒体是指各种编码,例如,语音编码、文本编
47、码、图像编码等。(3)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是指感觉媒体和用于通信的计算机之间的转换用的一类媒体。例如,如键盘、摄像机、光笔、话筒、显示器、喇叭、打印机、扫描仪等。表现媒体又分为输入表现媒体和输出表现媒体。(4)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用于存放媒体,以便计算机随时处理加工和调用信息编码。例如,软盘、硬盘和 CD-ROM 等。(5)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是用来将媒体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处理载体。传输媒体是通信的信息载体,例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16.传输一幅分辨率为 640480,6.5 万色的照片(图像),假
48、设采用数据传输速度为 56kb/s,大约需要(62)秒钟。(分数:2.00)A.34.82B.42.86C.85.71 D.87.77解析:解析:图像的分辨率为 640480,6.5 万色(16 位色),则其大小为 640*480*16/1024=4800kb 因为传输速度为每秒 56kb,因此大约需要 4915.2/56=85.71 秒。17.相同屏幕尺寸的显示器,点距为(63)的分辨率较高,显示图形较清晰。(分数:2.00)A.0.24mm B.0.25mmC.0.27mmD.0.28mm解析:解析:点距是指屏幕上两个相邻荧光点的距离,点距越小,显示器显示图形越清晰。我们可以通过点距直接计
49、算显示器的最大分辨率:用显示区域的宽和高分别除以点距,即得到显示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最高可以显示的点数。以 1024768 为例,它在水平方向最多可以显示 1024 个点,在竖直方向最多可显示 768 个点,因此极限分辨率为 1024768。超过这个模式,屏幕上的相邻像素会互相干扰,反而使图像变得模糊不清。目前,高清晰大屏幕显示器通常采用 0.24mm、0.25mm 的点距,某些产品甚至达到0.21mm。关系 R(A,B,C)满足下列函数依赖:P=BC,BA,ABC),关系 R 的候选关键字为(42),该关键模式属于(43)。(分数:4.00)A.ABB.A 和 B C.A 和 BCD.AC 和 AB解析:A.INFB.2NFC.3NFD.BCNF 解析: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