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YD 1251.1-2003 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 .pdf

    • 资源ID:133945       资源大小:2.42MB        全文页数:10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YD 1251.1-2003 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 .pdf

    1、Yu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丫D/T 1251.1-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The conformance testing specification for intermediate system to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 exchange protocol (IS-IS)2003-01-22发布2003-01-2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YD/T 1251.1-2003目次前言. II1范围. I2规范性引用文件,13定义与缩略语。14测试配置。25 IS-IS Levell路由广播测试36 IS

    2、-IS Leve。路由广播测试117 IS-IS Levell点到点链路侧试。,158 IS-IS Leve12点到点链路测试279 IS-IS Levell/2点到点测试。-3810 IS-IS Ll IP认证. 4111 IS-IS L2 IP认证. 4612 LS-LS Ll OSI认证,5113 IS-IS 12 OSI认证5514 IS-IS L1广播6015 IS-IS L2广播测试(19)79丫D,汀1251.1-2003前言本部分是“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及名称如下:1. YD/T 1251.1-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

    3、由交换协议(IS-IS)2. YD/T 1251.2-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3. YD/T 1251.3-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边界网关协议(BGP4)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魏亮刘宇丫D/T 1251.1-2003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范围本部分规定了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S-IS)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包括Levell和Leve12的路由广播测试,点到点、点到点链路测试、IP

    4、认证、OSI认证以及广播测试。本部分适用于运行IS-IS协议的高、低端路由器或其他设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子本部分。YD/T 1096-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低端路由器YD/T 1097-2001路由器设备技术规范高端路由器YD/r 1098-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低端路由器YD/r 1156-2001路由器测试规范高端路由器ISO/IEC 10589

    5、信息技术系统间的远程通讯和信息交换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的用于连接在无连接方式网络服务(ISO 8473)下协议的域内路由交换协议RFC 1195 OSI IS-IS用于TCP/IP和双重环境下的路由的使用3定义与编略语3.1定义点到点子网:只能进行点到点通信的子网,子网上只有两个通信对端。广播子网:支持任一数量主机和路由器的通信子网,对应SN_UNrFDATA只传输一个SNPDU.伪节点:广播子网上存在多个中间系统时,广播子网本身作为伪节点。区域:维护内部详细路由信息的路由子域。邻居:PDU可以通过一个子网到达的系统。路由子域:在同一路由域中中间系统和端系统的子集。3.2缩略语AFTCINPCS

    6、NPDBOLDFIESES-ISAuthority and Format IdentifierConnection-Less Network ProtocolComplete Sequence Numbers Protocol Data UnitDatabase OverloadDSP Format IdentifierEnd SystemEnd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 RoutingExchange ProtocolInternational Code DesignatorInternetwork Protocol授权和格式标识符无连接网络协议完全序列号协

    7、议数据单元数据库溢出DSP格式标识符终端系统终端系统和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CDIP国际编码设计互联网协议YD/T 1251.1-2003ISIS-ISIntermediate SystemIntermediate System to Intermediate SystemRouting Exchange ProtocolAn Hello packet defined by the IS-IS protocolAn Hello packet defined师ISO 9542Link State PacketNetwork Layer Protocol IDNetwork Service Acc

    8、ess PointNetwork Service Data UnitNetwork Protocol Data UnitNSAP SelectorSequence Numbers Protocol Data Unit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Protocol Data UnitRouting DomainPartial Sequence Numbers Protocol Data UnitSubnetwork Point of AttachmentSubnetwork Protocol Data UnitSubnetwork Service Data UnitTr

    9、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Zero Remaining Lifetime中间系统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IIHISHISPNLPIDNSAPNSDUNPDUSELSNPOSIPDURDPSNPSNPASNPDUSNPDUTCPZRLTIS-IS协议定义的Hello包ES-IS协议定义的Hello包链路状态包网络层协议ID网络服务接人点网络服务数据单元网络协议数据单元NSAP选择符序列号协议数据单元开放系统互联协议数据单元路由区域部分序列号协议数据单元子网接人点子网协议数据单元子网服务数据单元传输控制协议剩余生存时间为04侧试配里注:测试端口1用作流量发生,测试

    10、端口2用作模拟路由器.1侧试连接1注:测试端口1用作流盘发生,测试端口2, 3用作模拟路由器圈2侧试连接2YD/T 1251.1-2003注:侧试端口1模拟路由器用作验证,侧试端口2, 3用作模拟路由器皿3洲试连接3注:测试端口1模拟路由器用作验证,测试端口2用作模拟路由器曰4洲试连接45 IS-IS Level 1路由广播洲试(1)与Level 1直连主机通信1测试编号:1测试项目:IS-IS1_c_mute_direct to_direct connected host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到达11H中发布的直连IP地址,该地址不包含在MP中可达地址。测试依据:RFC1195 3.1测试配

    11、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端口2收到流量发生器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厅1251.1-2003(2)与Level 1直连主机通信2测试编号:2测试项目:IS-IS I-c_mute to_rechable_host entry测试目的:确保DUT能访问发布为可访问的主机。该信息包含在测试中擂人的ISP中。测试依据:RFC1195 3.1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测试端口2不向DUT

    12、发送包含Nl信息的LSP.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4)从测试端口2向DUT发送包含H1信息的LSP.5)从测试端口1向H1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地网络,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3)与Level 1可达网络通信1测试编号:3测试项目:IS-IS1-c-mute-to-reachable-network-entry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向发布为可达的网络发送数据。该信息包含在侧试中擂人的ISP.测试依据

    13、:RFC1195 3.1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4)从测试端口2向DUT发送包含N1信息的LSP.5)从测试端口1向N1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地网络,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4) Level I路由器不同metrics测试测试编号:4测试项目:IS-ISl-c route-diffe

    14、rent-metrics测试目的:验证当存在2条路径时,DUT能通过较低代价的路径发送数据。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7.2.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侧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发送一个新的ISP使通过接口2到达的代价增加。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通过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致5中通过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5) Level路由器DBOL测试1测试编号:5测试项目:IS-IS1

    15、c一ont- route thruwe dhol测试目的:验证DUT选择穿过设置DBOL的路由器(直连)的路径。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7.3.23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4)将测试端口2置于DBOL状态。5)从测试端口1向Nl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的直连网络,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YD/T 1251.1

    16、-2003(6) Level路由器DBOL测试2测试编号:6测试项目:IS-IS1 c_ dont_route_thru_dbol2测试目的:验证DUT不选择穿过设置DBOL的路由器(远端)的路径。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3.23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4)发送LSP将逻辑上连接在测试端口2上的DUT置于DBOL状态。5)从测试端口1向N1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

    17、所模拟地网络,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7) Level l路由器att标志测试测试编号:7测试项目:IS-IS1 c- route_LI to_L2_attatched_flag测试目的:验证DUT能正确向L2路由器转发目标是Area外的数据。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2.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Area外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在测试端口2设置att比特。5)从测试端口I向A、外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

    18、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YD/T 1251.1-2003(8) Level 2路由器产生L2标志测试测试编号:8测试项目:IS-IS_L2-attatched-flag测试目的:验证DUT能作为L2路由器发送L2标志。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2.12侧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配置DUT为L12路由器。4)从测试端口1验证携带U标志。预期结果:测试步骤4中测试端口1收到L2标志。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

    19、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9) Level I路由器对多个L2标志选择测试编号:9测试项目:IS-ISI-c- route-Ll to- cheapest L2-attatched-flag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在多个有att属性的12路由器正确选择恰当的路由器转发目标是Area外的数据。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2.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提高到达接口2的metnc a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

    20、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10)外部metric测试测试编号:10测试项目:IS-IS1_c_inv-ignore_external-metric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忽略外部metric正确选择恰当的路由器转发目标是Area外的数据。测试依据: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初始时端口2 metric较小。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提高到达接口2的L2的外部metric,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

    21、中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11) L1路由器LSPO测试测试编号:11测试项目:IS-IS1ee ces noes routees woes ISPO测试目的:验证DUT不向没有发送ISP#0的路由器转发数据。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2.5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在测试端口2发送虚拟路由器的LSP#0,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

    22、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12)非0 ISP中att标志测试测试编号:12测试项目:IS-IS1_c-inv-reject attachedJrom_ISPx测试目的:验证DUT忽略非0 ISP中att标志。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7.2.5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在测试端口2发送虚拟路由器的LSP#O.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

    23、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13) L1路由器非0 LSP中DBOL标志测试测试编号:13测试项目:IS-IS1es c_inv-ignore_dbol-from-LSPx测试目的:验证DUT忽略非0 ISP中DBOL标志。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2.8.1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在测试端口2发送虚拟路由器的ISP#0,包

    24、含DBOL标志。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14) IS-IS L1广播网全0优先级时小MAC地址选举失败测试测试编号:14测试项目:IS-IS1-c-DUT_Opriority-loses-MACaddr-election测试目的:验证优先级相同为0时较大的MAC地址能够获胜选举。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8.4.6.1测试配置:测试连接3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配置

    25、优先级为0,接口1 MAC地址较大。2)待接口1与DUT建立邻接关系。预期结果:步骤2后验证DUT不发送伪节点ESP.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15) IS-IS路由选择测试测试编号:15测试项目:IS-IS-select_best route测试目的:验证is-is路由器能够选择最佳路由。测试依据:RFC 1195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将端口1, 2, 3与DUT建立邻接关系。2)由端口2, 3发送同一个虚拟网络(通过端口2是最佳路由)。3)由端口1向虚拟网络发送流量。预期结果:端口2收到所发送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

    26、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YD/T 1251.1-20036 IS-IS Level 2路由广播测试(1)与Level 2直连主机测试通信1测试编号:16测试项目:IS-IS-c-route to-direct connected_host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到达IIH中发布的直连IP地址,该地址不包含在LISP中可达地址。测试依据:RFC1195 3.1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端口2收到流量发生器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2)与L

    27、evel 2直连主机通信测试2测试编号:17测试项目:IS-IS2-c-mute_to-reachable-host entry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向主机发送数据,通告其可达性。测试依据:RFC1195 3.1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测试端口2不向DUT发送包含N1信息的ISPo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4)从测试端口2向DUT发送包含H1信息的ISP.5)从测试端口1向H1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步骤3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步骤5中测试端口2可以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地网

    28、络.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YD/T 1251.1-2003(3)与Level 2可达网络通信1测试编号:18测试项目:IS-IS1 c route to_reachable_network entry测试目的:验证DUT能向发布为可达的网络发送数据,该信息包含在测试中插人的ESP.测试依据:RFC1195 3.1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4)从测试端口2向DUT发送包含N1信息的ESP.5)从测试端口1向N1发送流量。预期结果:侧试步骤3中测试

    29、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地网络,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4) Level 2路由器不同metrics测试测试编号:19测试项目:IS-LS2-c_route-different-metrics测试目的:验证当存在2条路径时,路由器能通过较低代价的路径发送数据。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7.2.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2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发送一个新的E

    30、SP使通过接口2到达的代价增加。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侧试步骤3中通过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通过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YD/T 1251.1-2003(5) Level 2路由器DBOL测试1测试编号:20测试项目:IS-IS2一 cJont- routewe thrues dbol测试目的:验证DUT不选择穿过设置DBOL的路由器(直连)的路径。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7.3.23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

    31、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4)将测试端口2置于DBOL状态。5)从测试端口1向N1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地网络,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6) Level 2路由器DBOL测试2测试编号:21测试项目:IS-IS2_c_ dont route_thru_dbol 2测试目的:验证DUT不选择穿过设置DBOL的路由器(远端)的路径。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7.3.23测试配置:测试

    32、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测试端口2发送流量。4)发送ESP将逻辑上连接在测试端口2上的路由器置于DBOL状态。5)从测试端口1向N1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N1指测试端口2所模拟地网络,H1指模拟网络上的模拟主机。判定原则:侧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7) 12路由器1SP0测试侧试编号:22测试项目:IS-IS2es c_ noee routees wo一 ISPO测试目的:验证DU

    33、T不向没有发送ISP#0的路由器转发数据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2.5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I)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在测试端口2发送虚拟路由器的LSP#O.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8) L2路由器外部metric测试测试编号:23测试项目:IS-IS2_c-inv-ignore_extemal_metric测试目的:验

    34、证DUT能忽略外部metric正确选择恰当的路由器转发目标是Area外的数据。测试依据: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提高到达接口2的12的metric.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3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YD/T 1251.1-2003(9)L2路由器非0 LSP中DBOL标志测试测试编号:24测试项目:IS-IS2-c-inv-ignore dbol

    35、-from_LSPx测试目的:验证DUT忽略非0 ESP中DBOL标志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2.8.1测试配置:测试连接1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4)在测试端口2发送虚拟路由器的LSP110,包含DBOL标志。5)从测试端口1向目标子网发送流量。预期结果:测试步骤3中测试端口2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送的流量。测试步骤5中测试端口2无法收到测试端口1所发流量。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7 IS-IS Levels点到点链路侧试(1) Ll路由器发送CSNP测试测试编号:2

    36、5测试项目:IS-ISI cp_send_CSNP-on_init测试目的:验证DUT在点到点链路上只在链路初始化时发送一次CSNP,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7.3.20.2.e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等待足够长的时间。预期结果:测试端口2收到一次CSNP.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2)与Ll路由器建立保持邻接关系测试测试编号:26测试项目:IS-IS1 cp_ LlDUT_w_noUsage_gets_Ll_g0一 UPL1测试目的:验证DUT和

    37、另一个Ll路由器能建立并保持邻接关系。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6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测试端口与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等待足够长的时间。预期结果:测试端口与DUT到达UP NRML状态。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3) Ll路由器拒绝L2 IIH测试测试编号:27测试项目:LS-ISlcp_ LIDUT_w_noUsage-gets_L2-reject侧试目的:验证Ll路由器拒绝L2链路类型的IIH o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6侧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设置DUT为Ll路由器

    38、。2)接口2发送砚IIHo3)等待足够长的时间。预期结果:测试端口1与DUT建立邻接关系。测试端口2没有与DUT建立邻接关系。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4) Ll路由器与L12路由器邻接测试侧试编号:28测试项目:IS-IS1 cp_ LlDUT_w_noUsage- gets L12-UPLI测试目的:验证Ll路由器与L12路由器建立并保持邻接关系。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6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接口2设置为levell/2路由器。3)等待足够长的时间。预期结果:测试端口2与DUT

    39、建立邻接关系。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5) Ll路由器洪泛ISP测试测试编号:29测试项目:IS-IS1_c_fload_new_ISP测试目的:验证Ll路由器能够洪泛所收到新的LSPo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3.17.4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接口1, 2和被测设备建立邻接关系。3)从接口1向DUT发送有效的LSP.预期结果:测试端口2收到洪泛的ISP.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6) Ll路由器能够请求较新的LSP测试测试编号:30测试项目:

    40、IS-ISI c-request replacement LSP测试目的:验证Ll路由器能够请求较新的LSP.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3.20.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建立接口2与DUT邻接关系。3)在接口2插人序号为10和100的ISP.4)将接口1与DUT建立邻接关系。预期结果:测试端口2收到PSNP,DUT将较新的LSP洪泛到接口1e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7) L1路由器能够请求丢失的LSP测试测试编号:31测试项目:IS-ISI-c-request nussinp ISP测试目的:验证Ll路由器

    41、能够请求丢失的LSP.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3.20.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建立接口2与DUT邻接关系。3)再接口2插人序号为10和100的LSP.4)将接口1与DUT建立邻接关系。预期结果:测试端口2收到PSNP.DUT将较新的ISP洪泛到接口to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丫D/T 1251.1-2003(8) L1路由器洪泛邻接路由器缺少的ESP测试测试编号:32测试项目:IS-IS1 c_request replacement LSP测试目的:验证L1路由器能够将相临路由器缺少的ISP洪泛出去。测试

    42、依据:ISO/EEC 10589 7.3.20.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将接口1与DUT建立邻接关系。3)在接口1数据库中插人2个ISPo4)在接口2数据库中插人带NO_SET_SRM_FLAG选项的ISP.5)等待接口1与DUT建立邻接关系。预期结果:测试端口2收到缺少的ISP.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9) L1路由器忽略相同的LISP测试测试编号:33测试项目:IS-ISI_c-requestreplacement LSP测试目的:验证Ll路由器能够忽略相同的ISP.测试依据:ISO/EEC 10589 7.3.20.

    43、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建立接口1与DUT邻接关系。3)在接口2插入相同的ESP.4)将接口2与DUT建立邻接关系。预期结果:DUT没有向接口2请求LSPo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YD/T 1251.1-2003(10) Ll路由器忽略旧ISP测试测试编号:34测试项目:IS-IS1 c ignore older_ISP侧试目的:验证Ll路由器能够忽略较老的LSP,并且传输自身较新的ISP.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3.20.1.2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建立接口1与DUT邻接关系

    44、。3)在接口1插人较新的ISP并且洪泛到DUT.4)将接口2与DUT建立邻接关系。5)在接口2中插人相同的ISP,使用较小的序列号。预期结果:DUT没有向接口2发送PSNP请求较老的ISP.接口2中较老的LSP被更新。测试说明:判定原则:测试结果符合预期结果则通过,否则不通过。(11) Ll路由器CSNP产生测试测试编号:35测试项目:IS-ISIee c CSNP Generation测试目的:验证Ll路由器能够产生有效的CSNP来描述所有的ISP.测试依据:ISO/IEC 10589 7.3.20测试配置:测试连接4测试过程:1)正确连接设备。2)建立接口1与DUT邻接关系。3)在接口1插人新的Lsp.4)将接口2与DUT建立邻接关系。预期结果:接口1数据库中所有的ISP出现在接口2数据


    注意事项

    本文(YD 1251.1-2003 路由协议一致性测试方法---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交换协议 .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