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二级 JAVA-113及答案解析(总分:8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83.00)1.用来实现 Java虚拟机的语言是_。(分数:1.00)A.JavaBCC.C+D.汇编2.在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中,数据共享最好的是_。(分数:1.80)A.人工管理阶段B.文件系统阶段C.数据库系统阶段D.3个阶段相同3.为判断字符变量 c的值不是数字也不是字母时,应采用下述表达式_。(分数:2.00)A.c=48|c=57c=65|c=90c=97|c=122B.!(c=48|c=57c=65|c=90c=97|c=122)C.c=48c=57|c=65c=
2、90|c=97c=122D.!(c=48c=57|c=65c=90|c=97c=122)4.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无限循环语句的是_。(分数:1.00)A.for(;)B.for(int i=0;i10000;T+)C.while(false)D.dowhile(false)5.下列描述中,不是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特征的是_。(分数:1.80)A.不便于插入和删除B.需要连续的存储空间C.可随机访问D.需另外开辟空间来保存元素之间的关系6.软件生命周期是指_。(分数:2.00)A.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B.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到测试完成的过程C.软件的开发过程D.
3、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7.在顺序表(3,6,8,10,12,15,16,18,21,25,30)中,用二分法查找关键码值 11,所需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_。(分数:2.00)A.2B.3C.4D.5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线程与进程在概念上是不相关的B.一个线程可包含多个进程C.一个进程可包含多个线程D.Java中的线程没有优先级9.某二叉树有 5个度为 2的结点以及 3个度为 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共有结点数为_。(分数:1.80)A.11B.12C.13D.1410.设有定义:double x10,*p=x;,以下能给数组 x下标为 6的元素读入数据的正确语句是_。(分
4、数:2.00)A.scanf(“%f“,x6);B.scanf(“%1f“,*(x+6);C.scanf(“%1f“,p+6);D.scanf(“%1f“,p6);11.有如下程序 public class Test int a,b; Test() a=100; b=200; Test(int x,int y) a = x; b = y;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Obj1=new Test(12,45); System.out.println(“a = “Obj1.a+“ b= “+Obj1.B) ; Test Obj1=new Te
5、st(); System.out.println(“a = “Obj1.a+“ b= “+Obj1.B) ; 程序的运行结果为_。(分数:1.00)A.a=100 b=200a=12 b=45B.a=12 b=45a=100 b=200C.a=12 b=200a=100 b=45D.a=100 b=45a=12 b=20012.内部类不可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成员是_。(分数:2.00)A.静态成员B.实例成员C.方法内定义D.以上 A、B、C 都不是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1.80)A.对长度为 n的有序链表进行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nB.对长度为 n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
6、,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2)C.对长度为 n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log2n)D.对长度为 n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log2n)14.下列方法中,不属于 WindowListener接口的是_。(分数:2.00)A.windowOpened()B.windowClosed()C.window Activated()D.mouseDragged()15.下列代码段执行结果为_。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
7、“abc“+3+4+5); System.out.println(3+4+5+“abc“); (分数:2.00)A.编译出错B.abc345 abc345C.abc和 12D.abc345和 12abc16.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 Public class su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int x=4, y=0; if (Math. pow (x, 2)=16) y=x; if (Math. pow (x, 2)15) y=1/x; if (Math. pow (x, 2)15) y=(int)Math. pow (x, 2)+1; sy
8、stem. out. println(y); (分数:1.80)A.4B.17C.18D.0.2517.下列方法中与 Applet显示无关的是_。(分数:1.00)A.update()B.draw()C.repaint()D.paint()18.执行下列程序之后,变量 n的值为_。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y=2; int z=3; int n=4; n=n+-y*z/n; System.out.println(n); (分数:2.00)A.3B.-1C.-12D.-319.数据流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
9、示的是_。(分数:1.00)A.控制流B.事件驱动C.模块调用D.数据流20.为了提高软件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最好是_。(分数:2.00)A.控制耦合B.公共耦合C.内容耦合D.数据耦合21.在编译 Java程序时,用于指定生成 class文件位置的选项是_。(分数:2.00)A.-gB.-dC.-verboseD.-nowarn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B.顺序存储结构只针对线性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只针对非线性结构C.顺序存储结构能存储有续表,链式存储结构不能存储有序表D.链式存储结构比顺序存储结构节
10、省存储空间23.按 Java语言规则,下列赋值语句中不合法的是_。(分数:2.00)A.float a=2.0B.double b=2.0C.int c=2D.long d=2L24.下列循环执行的次数为_。 int y=2,x=4; while(-x!=x/y)(分数:1.00)A.1B.2C.3D.0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1.80)A.在栈中,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C.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26.对排序文件的初始状态不作任何要求的排序方法有
11、_。(分数:2.00)A.直接插入和快速排序B.直接插入和归并排序C.归并和快速排序D.归并和直接选择排序27.数据库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它们是_。(分数:1.80)A.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B.模式设计和内模式设计C.内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D.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28.Class类的对象由_自动生成,隐藏在.class 文件中,它在运行时为用户提供信息。(分数:1.80)A.Java编译器B.Java解释器C.Java new关键字D.Java类分解器29.下列运算符中,与+具有相同优先级的是_。(分数:2.00)A.*B./C.%D.-30.软件需要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 4个方
12、面,即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及_。(分数:2.00)A.阶段性能报告B.需求评审C.总结D.都不正确31.如果线程调用下列方法,不能保证使该线程停止运行的是_。(分数:1.00)A.sleep()B.stop()C.yield()D.wait()32.下列属于反斜杠字符的正确表示的是_。(分数:1.00)A./B.*/C./D.“33.String、StingBuffer 都是_类,都不能被继承。(分数:1.00)A.staticB.abstractC.finalD.Drivate34.下列关于 Applet 生命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void init
13、()在 Applet 下载前调用B.void start()只在初始化之后调用C.void stop()在关闭浏览器时调用D.stop()总在 void destroy()之前被调用35.下面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结果是_。 for(int j=10; j3; j-) if(j%3! =0) j-; -j; -j; System. out. println(j); (分数:1.80)A.63B.74C.62D.7336.下列表达式中,类型可以作为 int型的是_。(分数:1.80)A.“abc“+“efg“B.“abc“+“efg“C.“a“+“b“D.3+“4“37.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
14、确的是_。(分数:1.00)A.数据处理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的过程B.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数据的存储结构不变C.关系中的每一列称为元组,一个元组就是一个字段D.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并非该关系的关键字,但它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其为本关系的外关键字38.下列代码的下画线处应填入的方法名是_。 import java. awt. * ; import java. applet. * ; public class Hello extends Applet public void_(Graphics g) g. drawString(“How are you!“, 1
15、0,10); (分数:1.80)A.repaintB.printlnC.paintD.show39.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 public class Su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9; switch (i)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case 0: System.out.println(“zero“); break; case 1: System.out.println(“one“); case 2: System.out.println(“two“); (分数:1.0
16、0)A.defaunB.defauh, zeroC.error default clause not definedD.no output displayed40.下列方法中,不属于 Throwable类的方法是_。(分数:1.80)A.printMessageB.getMessageC.toStringD.fillStackTrace41.要得到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名,在下列代码的下划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两个下划线的填写内容相同) _pathName=new_(args0); StringfileNames=pathname.list();(分数:2.00)A.FIlelnputStreamB
17、.FileOutputStreamC.FileD.RandomAccessFile42.下列语句序列执行后,k 的值是_。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m = 3, n = 6, k = 0; while (m+) (n-) +k; System.out.println(k); (分数:2.00)A.0B.1C.2D.343.设有如下程序: public class Su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y; x=(int)Math.sqrt(2)
18、/2+(int)Math.random()*2/2; y=(int)Math.sqrt(3)/3+(int)Math.random()*3/3; if (xy) System.out.println(“xy“); else if (x=y) System.out.println(“x=y“); else System.out.println(“xy“); 程序运行的结果为_。(分数:1.00)A.xyB.x=yC.xyD.以上都不对44.下列变量名中合法的是_。(分数:2.00)A.CHlNAB.byte-sizeC.doubleD.A+a45.循环语句的循环体部分,不可以是_。(分数:1.0
19、0)A.单一的一条语句B.大括号 括起的代码块C.复合语句D.汉字语句46.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80)A.系统总体结构图支持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B.软件设计是将软件需求转换为软件表示的过程C.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设计是软件设计的任务之一D.PAD图是软件详细设计的表示工具47.在设计程序时,应采纳的原则之一是_。(分数:2.00)A.不限制 goto语句的使用B.减少或取消注解行C.程序越短越好D.程序结构应有助于读者理解48.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 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_。(分数:2.00)A.可行性分析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程序编码49.下列属于合法的
20、 Java标识符是_。(分数:1.80)A.“ABC“B.;) B.for(int i=0;i10000;T+)C.while(false)D.dowhile(false)解析:解析 本题中的 while循环和 do-while循环中当布尔表达式的值为 true时,执行循环体中的语句。若某次判断其值为 false,则结束循环。选项 B的 for循环中当 i的值小于 10000,则执行循环语句,当 i的值大于 10000时结束循环。只有选项 A的 for循环语句可以作为无限循环语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A。5.下列描述中,不是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特征的是_。(分数:1.80)A.不便于插入和删
21、除B.需要连续的存储空间C.可随机访问D.需另外开辟空间来保存元素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析 线性表特点是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数据元素之间逻辑上的先后关系自动隐含在物理位置的相邻元素之中,因此不需要另外开辟空间来保存元素之间的关系。6.软件生命周期是指_。(分数:2.00)A.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 B.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到测试完成的过程C.软件的开发过程D.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解析:解析 软件生命周期(SDLC,Systems Development Life Cycle,SDLC)是软件的产生直到报废的生命周期,周期内有问题定义、可行性分析、总
22、体描述、系统设计、编码、调试和测试、验收与运行、维护升级到废弃等阶段。7.在顺序表(3,6,8,10,12,15,16,18,21,25,30)中,用二分法查找关键码值 11,所需的关键码比较次数为_。(分数:2.00)A.2B.3C.4 D.5解析:解析 二分法查找,首先用要查找的关键字 k与中间位置的结点关键字相比较,这个中间结点把线性表分成了两个子表。若比较结果相等,则查找完成,若不等,再根据 k与中间结点关键字的大小比较确定下一步查找哪个子表,这样递归下去,直到找到满足条件的结点,或者,该线性表中没有这样的结点。本题中第 1次和 15比较:第 2次和 7比较;第 3次和 10比较:第
23、4次和 12比较;比较后结束,没找到。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线程与进程在概念上是不相关的B.一个线程可包含多个进程C.一个进程可包含多个线程 D.Java中的线程没有优先级解析:解析 线程和进程在概念上是相关的,一个进程可包含多个线程,Java 中的线程是具有优先级的。9.某二叉树有 5个度为 2的结点以及 3个度为 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共有结点数为_。(分数:1.80)A.11B.12C.13D.14 解析:解析 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 2的结点多一个。所以,具有 5个度为 2的结点的二叉树有 6个叶子结点。总结点数=6 个叶子结点+5 个度为 2的结点+3 个度为
24、 1的结点=14 个结点。10.设有定义:double x10,*p=x;,以下能给数组 x下标为 6的元素读入数据的正确语句是_。(分数:2.00)A.scanf(“%f“,x6);B.scanf(“%1f“,*(x+6);C.scanf(“%1f“,p+6); D.scanf(“%1f“,p6);解析:11.有如下程序 public class Test int a,b; Test() a=100; b=200; Test(int x,int y) a = x; b = y;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 Obj1=new Test(1
25、2,45); System.out.println(“a = “Obj1.a+“ b= “+Obj1.B) ; Test Obj1=new Test(); System.out.println(“a = “Obj1.a+“ b= “+Obj1.B) ; 程序的运行结果为_。(分数:1.00)A.a=100 b=200a=12 b=45B.a=12 b=45a=100 b=200 C.a=12 b=200a=100 b=45D.a=100 b=45a=12 b=200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构造方法及构造方法重载。在上面的程序中,类 Test类有两个构造方法,即使用了方法重载技术。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
26、对类的实例变量进行特定数值的赋值,而带参数的构造方法根据参数对类的实例变量进行赋值。12.内部类不可直接使用外部类的成员是_。(分数:2.00)A.静态成员B.实例成员C.方法内定义D.以上 A、B、C 都不是 解析:解析 内部类可以使用它所在的类的静态成员变量和实例成员变量,也可使用它所在类的方法中的局部变量。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1.80)A.对长度为 n的有序链表进行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nB.对长度为 n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2)C.对长度为 n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log2n) D.对长度为 n
27、的有序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次数为(nlog2n)解析:解析 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对于长度为 n的有序线性表,最坏情况只需比较log 2 n次。14.下列方法中,不属于 WindowListener接口的是_。(分数:2.00)A.windowOpened()B.windowClosed()C.window Activated()D.mouseDragged() 解析:15.下列代码段执行结果为_。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abc“+3+
28、4+5); System.out.println(3+4+5+“abc“); (分数:2.00)A.编译出错B.abc345 abc345C.abc和 12D.abc345和 12abc 解析:解析 Java 语言对“+”运算符进行了扩展,使它能够进行字符串的连接。但是一般来说,如果“+”运算符的第一个操作数是字符串,则 Java系统会自动将后续的操作数类型转换成为字符串类型,然后再进行连接;如果“+”运算符的第一个操作数不是字符串,则运算结果由后续的操作数决定。16.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是_。 Public class su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
29、rgs) int x=4, y=0; if (Math. pow (x, 2)=16) y=x; if (Math. pow (x, 2)15) y=1/x; if (Math. pow (x, 2)15) y=(int)Math. pow (x, 2)+1; system. out. println(y); (分数:1.80)A.4B.17 C.18D.0.25解析:解析 本题是考查对 if-else分支结构和几个标准函数的理解。pow(x, y)方法是 x的 y次幂,程序中 pow(x, 2)满足第 1个 if语句和第 3个 if语句,条件变量 y将被赋值两次,但对于同一个变量来说,只能存
30、储最后一个所赋的值。17.下列方法中与 Applet显示无关的是_。(分数:1.00)A.update()B.draw() C.repaint()D.paint()解析:解析 和 Applet显示相关有 3个方法:(1)paret()方法,具体执行 Applet的绘制。(2)update()方法,用于更新 Applet的显示,该方法将首先清除背景,再调用 paint()方法完成 Applet的具体绘制。(3)repaint()方法,主要用于 Applet的重新显示,它调用 update()方法实现对 Applet的更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18.执行下列程序之后,变量 n的值为_。 p
31、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y=2; int z=3; int n=4; n=n+-y*z/n; System.out.println(n); (分数:2.00)A.3 B.-1C.-12D.-3解析:解析 程序段 main( )方法中的前 3行是基本的赋值语句,第 4行是算术运算语句,此语句的执行过程是:首先对 y取负值,得到-2,然后乘以 z得到-6,再除以 n得到-1,最后和 n做加法得到 3,从而根据赋值运算将 3赋值给变量 n。19.数据流图中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是_。(分数:1.00)A.控制流
32、B.事件驱动C.模块调用D.数据流 解析:解析 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的意思:矩形表示数据的外部实体;圆角的矩形表示变换数据的处理逻辑;少右面的矩形表示数据的存储;箭头表示数据流。20.为了提高软件模块的独立性,模块之间最好是_。(分数:2.00)A.控制耦合B.公共耦合C.内容耦合D.数据耦合 解析:解析 耦合性与内聚性是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标准,一般的程序设计都会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21.在编译 Java程序时,用于指定生成 class文件位置的选项是_。(分数:2.00)A.-gB.-d C.-verboseD.-nowarn解析:解析 在编译 Java程序时,-
33、g 选项可以输出文件中加行号及局部变量信息,调试程序时使用;-d选项可以指定生成 class文件位置;-verbose 选项可以显示源代码文件和字节码文件的相关信息;-nowam选项可以关闭警告信息,只显示错误信息。2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顺序存储结构的存储一定是连续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存储空间不一定是连续的 B.顺序存储结构只针对线性结构,链式存储结构只针对非线性结构C.顺序存储结构能存储有续表,链式存储结构不能存储有序表D.链式存储结构比顺序存储结构节省存储空间解析:解析 在顺序存储结构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而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
34、不连续,因此选项 A是正确的。线性表在计算机中的存放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采用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都是既可用于线性结构,也可以用于非线性结构,因此选项 B、C 是错误的。采用链式存储结构,不仅要存储元素的值,元素间的逻辑关系还需要通过附设的指针字段来表示,因此,链式存储结构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23.按 Java语言规则,下列赋值语句中不合法的是_。(分数:2.00)A.float a=2.0 B.double b=2.0C.int c=2D.long d=2L解析:24.下列循环执行的次数为_。 int y=2,x=4; while(-x!=x/y)(分数:1.00)A
35、.1B.2C.3 D.0解析:解析 首先判断终止条件,执行-X 之后, x=3,x/y=1,满足条件,执行第 1次循环;再判断终止条件,执行-x 之后,x=2,x/y=1,满足条件,执行第 2次循环;依此类推可知一共执行了 3次循环。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1.80)A.在栈中,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C.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解析:解析 栈是限制仅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的运算的线性表,通常称插入、删除的这一端为栈顶,另一端称为栈底。26.对排
36、序文件的初始状态不作任何要求的排序方法有_。(分数:2.00)A.直接插入和快速排序 B.直接插入和归并排序C.归并和快速排序D.归并和直接选择排序解析:解析 只有归并排序要求待排序文件“部分排序”(把待排序的文件分成若干个子文件,每个子文件内的记录是已排序的)。27.数据库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它们是_。(分数:1.80)A.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 B.模式设计和内模式设计C.内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D.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解析:解析 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两个方面的内容。28.Class类的对象由_自动生成,隐藏在.class 文件中,它在运行时为用户提供信息。(分数:1.8
37、0)A.Java编译器 B.Java解释器C.Java new关键字D.Java类分解器解析:class 文件是由编译器生成的。29.下列运算符中,与+具有相同优先级的是_。(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运算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元加,这时它的优先级高于*、/和%;另一种是二元加,这时它的优先级低于*、/和%,这里*、/和%具有相同的优先级。但是对于运算符而言,无论是一元还是二元,它的优先级都和+运算符相同。30.软件需要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 4个方面,即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及_。(分数:2.00)A.阶段性能报告B.需求评审 C.总结D.都不
38、正确解析:解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可以概括为 4个方面: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评审。31.如果线程调用下列方法,不能保证使该线程停止运行的是_。(分数:1.00)A.sleep() B.stop()C.yield()D.wait()解析:解析 sleep 方法可以使低优先级的线程得到执行的机会,当然也可以让同优先级和高优先级的线程有执行的机会。而 yield()方法只能使同优先级的线程有执行的机会。stop()方法可以使线程停止,但是不推荐使用该方法。当线程执行了对一个特定对象的 wait()调用时,那个线程被放到与那个对象相关的等待池中。此外,调用
39、wait()的线程自动释放对象的锁标志。本题选择 A。32.下列属于反斜杠字符的正确表示的是_。(分数:1.00)A./ B.*/C./D.“解析:33.String、StingBuffer 都是_类,都不能被继承。(分数:1.00)A.staticB.abstractC.final D.Drivate解析:解析 在 Java中,字符串是作为对象出现的,由 java.lang.String和 java.lang.StringBuffer定义,分别用来处理长度不变可变字符串,这两类都被定义为 final,final 最终类指明该类不能有子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C。34.下列关于 Apple
40、t 生命周期的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void init()在 Applet 下载前调用B.void start()只在初始化之后调用C.void stop()在关闭浏览器时调用D.stop()总在 void destroy()之前被调用 解析:35.下面 for循环语句的执行结果是_。 for(int j=10; j3; j-) if(j%3! =0) j-; -j; -j; System. out. println(j); (分数:1.80)A.63B.74 C.62D.73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对 for循环的理解。当 j=10时,满足条件 j3,由于 for循环中 j-执
41、行了 1次,j 的值为 9,执行 if语句,j%3=0 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 2次-j,j 的值为 7:当 j=7时,满足条件 j3,由于 for循环中 j-执行了 1次,j 的值为 6,执行 if语句,i%3=0 不满足条件,继续向下执行 2次-j,j 的值为 4。36.下列表达式中,类型可以作为 int型的是_。(分数:1.80)A.“abc“+“efg“B.“abc“+“efg“C.“a“+“b“ D.3+“4“解析:解析 字符型可以转为 int型,但字符串不可以。37.下列有关数据库的描述,正确的是_。(分数:1.00)A.数据处理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的过程B.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
42、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时,数据的存储结构不变C.关系中的每一列称为元组,一个元组就是一个字段D.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并非该关系的关键字,但它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其为本关系的外关键字 解析:解析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故选项 A叙述错误。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数据的物理结构的改变,不会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故选项 B叙述错误。关系中的行称为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记录,关系中的列称为属性,对应存储文件中的字段,故选项 C叙述错误。所以本题选 D。38.下列代码的下画线处应填入的方法名是_。 import java. awt. * ; import java. applet.
43、* ; public class Hello extends Applet public void_(Graphics g) g. drawString(“How are you!“, 10,10); (分数:1.80)A.repaintB.printlnC.paint D.show解析:解析 这里使用一个继承自 Applet的类来显示字符。主要方法是在 paint()方法中使用 System. out.println()显示。39.下面程序的输出结果是_。 public class Su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i = 9; sw
44、itch (i) default: System.out.println(“default“); case 0: System.out.println(“zero“); break; case 1: System.out.println(“one“); case 2: System.out.println(“two“); (分数:1.00)A.defaunB.defauh, zero C.error default clause not definedD.no output displayed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对 switch-case-break的理解。每个分支语句后面必须有 break语
45、句,否则程序向下执行,直到遇到 break语句或程序结束。所以该题 i=9时没有匹配的 case语句,执行 default 分支语句,而 default分支语句后没有 break 语句,程序继续向下执行 case 0分支语句,case 0 分支语句后有 break语句程序结束。故本题答案是 B。40.下列方法中,不属于 Throwable类的方法是_。(分数:1.80)A.printMessageB.getMessageC.toString D.fillStackTrace解析:解析 toString 是 Object类的方法,所有类都从 Object类继承。41.要得到某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名,
46、在下列代码的下划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两个下划线的填写内容相同) _pathName=new_(args0); StringfileNames=pathname.list();(分数:2.00)A.FIlelnputStreamB.FileOutputStreamC.File D.RandomAccessFile解析:解析 该题考查 File类提供的方法,File 类中提供的 list()方法返回一个字符串数组,为该文件所在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名列表。42.下列语句序列执行后,k 的值是_。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47、 int m = 3, n = 6, k = 0; while (m+) (n-) +k; System.out.println(k); (分数:2.00)A.0B.1C.2 D.3解析:解析 本题程序采用的是循环结构,但考查的重点却是自加、自减的应用。在循环第 1次执行时,m=3,n=6,mn 成立,会执行循环体的内容。第 2次执行时,m=4,n=5,mn 仍成立,所以再次执行循环。第 3次执行时,m=5,n=4,mn 不成立,则退出循环,k=2。43.设有如下程序: public class Su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y; x=(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