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二级 Access 考试 7+2015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40.00,做题时间:90 分钟)单选1.算法的有穷性是指( )。(分数:1.00)A.算法程序的运行步骤是有限的B.算法程序所处理的数据量是有限的C.算法程序的长度是有限的D.算法只能被有限的用户使用2.VBA 程序的多条语句写在一行中时其分隔符必须使用的符号是( )。(分数:1.00)A.冒号B.分号C.逗号D.单引号3.可以连接数据源中OLE类型的字段的是( )。 (分数:1.00)A.非绑定对象框B.绑定对象框C.文本框D.组合框4.在一个宏中可以包含多个操作,在运行宏时将按( )的顺序来运行这些操作。(分数:1.00)
2、A.从上到下B.从下到上C.随机D.A 和 B5.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对于 Double 类型数组,不可以直接用数组名对数组进行整体输入或输出B.数组名代表的是数组所占存储区的首地址,其值不可改变C.当程序执行中,数组元素的下标超出所定义的下标范围时,系统将给出下标越界的出错信息D.可以通过赋初值的方式确定数组元素的个数6.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核心和基础是( )。(分数:1.00)A.结构化分析方法B.结构化设计方法C.结构化设计理论D.结构化编程方法7.在宏的调试中,可配合使用设计器上的工具按钮( )。 (分数:1.00)A.调试B.条件C.单步D.运行8.软件设计中
3、模块划分应遵循的准则是( )。 (分数:1.00)A.低内聚低耦合B.高内聚低耦合C.低内聚高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9.设变量 X 是一个整型变量,如果 Sgn(x)的值为 1,则 X 的值是( )。(分数:1.00)A.1B.大于 0 的整数C.0D.小于 0 的整数10.有 3 个关系 R、S 和 T 如下: (分数:1.00)A.并B.自然连接C.笛卡儿积D.交11.以下是宏 m 的操作序列设计: (分数:1.00)A.屏幕会先后弹出三个消息框,分别显示消息AA、BB、CCB.屏幕会弹出一个消息框,显示消息AAC.屏幕会先后弹出两个消息框,分别显示消息AA和BBD.屏幕会先后弹出两个消息框
4、,分别显示消息AA和CC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Access 具备模块化程序设计能力B.Access 不具备程序设计能力C.Access 可以使用系统菜单创建数据库应用系统D.Access 具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并有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13.排序时如果选取了多个字段,则结果是按照( )。(分数:1.00)A.最左边的列开始排序B.最右边的列开始排序C.从左向右优先次序依次排序D.从右向左优先次序依次排序14.关于通配符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有效的通配符?表示问号所在的位置可以是任何一个字符;*表示星号所在的位置可以是任何多
5、个字符B.使用通配符搜索星号、问号时,需要将搜索的符号放在方括号里C.在一个日期字段下面的准则单元中使用表达式:Like6/*/98,系统会报错日期类型不支持*号通配符D.在文本的表达式中可使用通配符15.已知一个学生数据库,其中含有班级、性别等字段,若要统计每个班男女学生的人数,则应使用( )查询。(分数:1.00)A.交叉表查询B.选择查询C.参数查询D.操作查询16.在 Access 中已建立了学生表,表中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等字段。执行如下 SQL 语句后的结果是( ) (分数:1.00)A.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B.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
6、值C.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D.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17.关于查询设计视图中设计网格中行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字段表示可以在此添加或删除字段名B.总计表示对查询的字段求和C.表用于字段所在的表或查询的名称D.准则用于输入一个准则来限定字段的选择18.下列数据结构中,能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的是( )。(分数:1.00)A.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B.结性链表C.二叉链表D.有序线性链表19.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分数:1.00)A.详细设计B.软件编码C.软件测试D.软件维护20.在一个数据库中已经设置了自动
7、宏 AutoExec,如果在打开数据库时不想执行此自动宏,正确的操作是( )。(分数:1.00)A.按 Enter 键打开数据库B.打开数据库时按住 Alt 键C.打开数据库时按住 Ctrl 键D.打开数据库时按住 Shift 键21.在窗体中添加了一个文本框和一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 tText 和 bCommand),并编写了相应的事件过程。运行此窗体后,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字符,则命令按钮上的标题变为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能实现上述操作的事件过程是( )。 (分数:1.00)A.B.C.D.22.视图设计一般有 3 种设计次序,下列不属于视图设计次序的是( )。(分数:1.00)A.自顶向下
8、B.由内向外C.由外向内D.自底向上23.在报表设计的工具栏中,用于修饰版面的控件是( )。(分数:1.00)A.直线和圆形B.矩形和圆形C.直线和矩形D.直线和多边形24.下列有关选项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如果选项组结合到某个字段,实际上是组框架本身而非组框架内的复选框、选项按钮或切换按钮结合到该字段上B.选项组可以设置为表达式C.使用选项组,只要单击选项组中所需的值,就可以为字段选定数据值D.使用结合性选项组,只要单击选项组中所需要的值,就可以为字段选定数据值25.下列关于字段属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格式和输入掩码是一样的B.可以对任意
9、类型的字段使用向导设置输入掩码C.有效性规则属性是用于限制此字段输入值的表达式D.有效性规则和输入掩码是一样的26.在深度为 5 的满二叉树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 (分数:1.00)A.32B.31C.16D.15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在一个函数中,只能有一条 return 语句B.函数的定义和调用都可以嵌套C.函数必须有返回值D.不同的函数中可以使用相同名字的变量28.设 Student 为学生关系,SC 为学生选课关系,Sn0 为学生号,Sname 为学生姓名,Cn0 为课程号,执行下列 SQL 语句的查询结果是( )。 SelectStudentS
10、name FromStudent,SC WhereStudentSno=SCSno AndSCCn0=C1(分数:1.00)A.选出选修 c1 课程的学生信息B.选出选修 C1 课程的学生姓名C.选出 Student 中学生号与 SC 中学生号相等的信息D.选出 Student 和 SC 中的一个关系29.若要在子过程 P1 调用后返回两个变量的结果,下列过程定义语句中有效的是( )。(分数:1.00)A.SubPl(n,m)B.SubPl(ByValn,m)C.SubPl(n,ByValm)D.SubPl(ByValn,ByValm)30.在报表中,要计算数学字段的最高分,应将控件的控件来源
11、属性设置为( )。(分数:1.00)A.=Max(数学)B.Max(数学)C.=MaxE 数学D.=Max(数学)31.在 IfEndIf 选择结构中,允许可嵌套的深度是( )。(分数:1.00)A.最多 32 层B.最多 64 层C.最多 256 层D.没有严格限制32.一棵二叉树中共有 70 个叶子结点与 80 个度为 1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总结点数为( )。(分数:1.00)A.219B.221C.229D.2313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B.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C.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数
12、据库系统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3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分数:1.00)A.为了建立一个关系,首先要构造数据的逻辑关系B.表示关系的二维表中各元组的每一个分量还可以分成若干数据项C.一个关系的属性名表称为关系模式D.一个关系可以包括多个二维表35.如果输入掩码设置为L,则在输入数据的时候,该位置上可以接受的合法输入是( )。(分数:1.00)A.必须输入字母或数字B.可以输入字母、数字或空格C.必须输入字母 AZD.任意符号36.定义字段默认值的含义是( )。(分数:1.00)A.不得使该字段为空B.不允许字段的值超出某个范围C.在未输入数据时系统自动提供的数值D.系统自动把小写字母
13、转换为大写字母37.在窗体上画一个按钮 Command1,编写如下代码: (分数:1.00)A.1234B.12C.34D.432138.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为( )。 (分数:1.00)A.1357B.3579C.7531D.975339.设有如下程序: (分数:1.00)A.1+1/Z+Z/3+3/4+4/5B.1+1/2+1/3+1/4+1/5C.0/1+1/2+2/3+3/4+4/5D.1/2+1/3+1/4+1/540.以下程序结束后,变量 X 的值为( )。 x=1 y=2 Do x=X*Y y=y+1 Loop While y1。由于 tt=1,所以第二个宏操作不执行,第三个
14、宏操作也不执行,最后结果为显示消息“AA”。1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Access 具备模块化程序设计能力B.Access 不具备程序设计能力 C.Access 可以使用系统菜单创建数据库应用系统D.Access 具备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并有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解析:【解析】Access 关系数据库具备比较强大的程序设计能力,不仅具有传统的模块化程序设计能力,还具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能力。Access 可以使用系统菜单以及程序命令等多种方式创建复杂的数据库应用系统。13.排序时如果选取了多个字段,则结果是按照( )。(分数:1.00)A.最左边的列开始排序B.
15、最右边的列开始排序C.从左向右优先次序依次排序 D.从右向左优先次序依次排序解析:【解析】在 Access 中利用排序记录是根据当前表中的一个或多个字段的值对整个表中的记录来进行升序或降序的排列,在按多个字段进行排序时,按照从左向右优先次序依次排序。14.关于通配符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1.00)A.有效的通配符?表示问号所在的位置可以是任何一个字符;*表示星号所在的位置可以是任何多个字符B.使用通配符搜索星号、问号时,需要将搜索的符号放在方括号里C.在一个日期字段下面的准则单元中使用表达式:Like6/*/98,系统会报错日期类型不支持*号通配符 D.在文本的表达式中可使
16、用通配符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通配符的使用。通配符一般作为其他字符的占位符,其中包括“*”、“?”、“”、“!”、“一”和数字号码“#”。其中最常用的是“?”,表示所在的位置可以是任何一个字符;“*”表示所在的位置可以是任何多个字符。使用通配符搜索这些代表通配符的符号时,需要将搜索的符号放在方括号内;无论是文本型还是日期型字段都可以使用通配符。15.已知一个学生数据库,其中含有班级、性别等字段,若要统计每个班男女学生的人数,则应使用( )查询。(分数:1.00)A.交叉表查询 B.选择查询C.参数查询D.操作查询解析:【解析】常见的查询分为选择查询、操作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和 SQL 查
17、询。其中选择查询是根据指定的查询准则从一个或多个表中获取数据并显示结果;操作查询是在一次查询操作中对所得结果进行编辑;参数查询是用对话框来提示用户输入准则;交叉表查询是利用表中的行和列来统计数据。在本题中,在行列交叉处进行计数,便可得到结果。16.在 Access 中已建立了学生表,表中有学号、姓名、性别和入学成绩等字段。执行如下 SQL 语句后的结果是( ) (分数:1.00)A.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B.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 C.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D.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所有学生的入学成绩的平均值解析:【解析】本题中,SQL 查询
18、由于有分组查询 GroupBy 子句,在 GroupBy 后面的就是分组字段也就是按性别分组计算并显示性别和入学成绩的平均值。17.关于查询设计视图中设计网格中行的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字段表示可以在此添加或删除字段名B.总计表示对查询的字段求和C.表用于字段所在的表或查询的名称 D.准则用于输入一个准则来限定字段的选择解析:【解析】查询的设计视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字段列表,下半部分为设计网格。其中设计网格中有若干行,常用的有:“字段”表示可以在此添加或输入字段名;“表”表示字段所在的表或查询的名称;“总计”用于确定字段在查询中的运算方法;“排序”用于
19、选择查询所采用的常用方法;“准则”用于输入一个准则来限定记录的选择。18.下列数据结构中,能用二分法进行查找的是( )。(分数:1.00)A.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 B.结性链表C.二叉链表D.有序线性链表解析:【解析】二分法查找只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而顺序查找用在顺序存储的非有序线性表和线性链表。19.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用最多的阶段是( )。(分数:1.00)A.详细设计B.软件编码C.软件测试D.软件维护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软件生命周期的理解。软件生命周期整体上可分为定义阶段、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 其中定义阶段包括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订和需求分析;开发阶段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
20、开发和测试;维护阶段是一个单独阶段,不包含在开发阶段内。它是所花费用最多的一个阶段。20.在一个数据库中已经设置了自动宏 AutoExec,如果在打开数据库时不想执行此自动宏,正确的操作是( )。(分数:1.00)A.按 Enter 键打开数据库B.打开数据库时按住 Alt 键C.打开数据库时按住 Ctrl 键D.打开数据库时按住 Shift 键 解析:【解析】在 Access 中以 AutoExec 名字命名的宏,会在数据库打开时自动运行。若想在数据库打开时不自动运行宏,需要在打开数据库时按住上档键“Shift”。21.在窗体中添加了一个文本框和一个命令按钮(名称分别为 tText 和 bC
21、ommand),并编写了相应的事件过程。运行此窗体后,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字符,则命令按钮上的标题变为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能实现上述操作的事件过程是( )。 (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在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字符能触发的只有 tText 的 Change 事件,在给控件的属性赋值时,必须加上控件名,不可将其省略。22.视图设计一般有 3 种设计次序,下列不属于视图设计次序的是( )。(分数:1.00)A.自顶向下B.由内向外C.由外向内 D.自底向上解析:【解析】视图设计的设计次序分 3 种:自顶向下、自底向上和由内向外,它们为视图设计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方法,设计者可根据实际情况
22、灵活掌握。23.在报表设计的工具栏中,用于修饰版面的控件是( )。(分数:1.00)A.直线和圆形B.矩形和圆形C.直线和矩形 D.直线和多边形解析:【解析】报表的版面设计中,用于修饰版面的控件只有直线和矩形,没有其他控件。24.下列有关选项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1.00)A.如果选项组结合到某个字段,实际上是组框架本身而非组框架内的复选框、选项按钮或切换按钮结合到该字段上B.选项组可以设置为表达式C.使用选项组,只要单击选项组中所需的值,就可以为字段选定数据值 D.使用结合性选项组,只要单击选项组中所需要的值,就可以为字段选定数据值解析:【解析】选项组是一个组框以及一组复选框、选
23、项按钮(切换按钮)。如果选项组结合到某个字段,实际上是组框架本身,而不是组框架内的复选框、选项按钮或切换按钮结合到该字段上;选项组也可以设置为表达式或非结合选项组,在自定义对话框中使用非结合选项组接受用户的输入。使用结合性选项组时,只要单击选项组中所需的值,就可以为字段选定数据值。25.下列关于字段属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格式和输入掩码是一样的B.可以对任意类型的字段使用向导设置输入掩码C.有效性规则属性是用于限制此字段输入值的表达式 D.有效性规则和输入掩码是一样的解析:【解析】表中的格式属性用来决定数据的打印方式和屏幕显示方式,输入掩码是用来控制输入格式或检查输
24、入中的错误的,两者不一样,虽然对于大多数数据类型都可以设计输入掩码,但是只有文本型和日期/时间型字段才可以使用输入掩码向导,有效性规则属性是用于限制此字段输入值的表达式,和输入掩码的作用也不一样。26.在深度为 5 的满二叉树叶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 (分数:1.00)A.32B.31C.16 D.15解析:【解析】根据二叉树的性质及定义,一棵深度为 k 且有 2k-l 个结点的二叉树为满二叉树。满二叉树的叶子结点为最后一层的结点数,又根据满二叉树的性质,在满二叉树的第 i 层上至多有 2i-1 个结点。因此深度为 5 的满二叉权的叶子结点数为 25-1=16 个。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
25、是( )。(分数:1.00)A.在一个函数中,只能有一条 return 语句B.函数的定义和调用都可以嵌套C.函数必须有返回值D.不同的函数中可以使用相同名字的变量 解析:【解析】模块的函数与子过程不相同,子过程没有返回值,而函数通常具有返回值,当然某些情况下也可以没有;在函数中可以使用 return 语句返回函数值,return 语句可以有多个,函数可以嵌套调用,但是不得嵌套定义;不同的函数中可以使用相同名字的变量,它们互相无关。28.设 Student 为学生关系,SC 为学生选课关系,Sn0 为学生号,Sname 为学生姓名,Cn0 为课程号,执行下列 SQL 语句的查询结果是( )。
26、SelectStudentSname FromStudent,SC WhereStudentSno=SCSno AndSCCn0=C1(分数:1.00)A.选出选修 c1 课程的学生信息B.选出选修 C1 课程的学生姓名 C.选出 Student 中学生号与 SC 中学生号相等的信息D.选出 Student 和 SC 中的一个关系解析:【解析】在 SQL 的查询语句中,Select 子句用于指定最后结果中的字段,Where 子句用于指定查询条件,只有满足条件的元组才会出现在结果中。对于本题来说,由于 Select 子旬后面是StudentSname,故此查询结果只有学生名;Where 子句中首
27、先将 StudentSn0 和 ScSno 相等的筛选出来,为两表连接;并且条件 SCCno=C1限定了选修的课程号为 C1。29.若要在子过程 P1 调用后返回两个变量的结果,下列过程定义语句中有效的是( )。(分数:1.00)A.SubPl(n,m) B.SubPl(ByValn,m)C.SubPl(n,ByValm)D.SubPl(ByValn,ByValm)解析:【解析】在 VBA 的过程调用时,参数有两种传递方式:传址传递和传值传递。如果在过程声明时形用 ByVal 声明,说明此参数为传值调用,此时参数的变化不会返回到实参;若用 ByRef 声明,说明此参数为传址调用,此时形参的变化
28、将会返回到实参;没有说明传递类型,则默认为传址传递。由于本题要求可以返回两个变量的结果,所以应该使用传址调用,不能出现传值调用,也就是不能出现使用 ByVal 声明的形参。 30.在报表中,要计算数学字段的最高分,应将控件的控件来源属性设置为( )。(分数:1.00)A.=Max(数学) B.Max(数学)C.=MaxE 数学D.=Max(数学)解析:【解析】报表的控件来源必须以等号“=”开始,控件来源可以设置为有关字段的表达式,字段必须用中方括号“口”括起来,要计算某一项的最大值可用 Max()函数。31.在 IfEndIf 选择结构中,允许可嵌套的深度是( )。(分数:1.00)A.最多
29、32 层B.最多 64 层C.最多 256 层D.没有严格限制 解析:【解析】在 VBA 中,在 IfEndIf结构中包含其他 IfEndIf结构的构造称为选择嵌套,对于嵌套的层次没有严格规定,理论上可以嵌套无穷多层次。32.一棵二叉树中共有 70 个叶子结点与 80 个度为 1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总结点数为( )。(分数:1.00)A.219 B.221C.229D.231解析:【解析】在任意一棵二叉树中,设度为 0 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数为 n0,度为 2 的结点数为 n2,则有 n0=n2+1,本题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 70,所以度为 2 的结点个数为 69,故总结点数=叶子结点数+度
30、为1 的结点数+度为 2 的结点数=70+80+69=219。33.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B.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 C.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数据库系统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解析:【解析】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软件平台这五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以数据库为核心的完整的运行实体,称为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的是要解决数据的共享问题。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作、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是数据库系统的一部分,二者不能
31、等同。 34.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分数:1.00)A.为了建立一个关系,首先要构造数据的逻辑关系 B.表示关系的二维表中各元组的每一个分量还可以分成若干数据项C.一个关系的属性名表称为关系模式D.一个关系可以包括多个二维表解析:【解析】元组分量的原子性要求二维表中元组的分量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关系的框架称为关系模式。一个称为关系的二维表必须同时满足关系的 7 个性质。35.如果输入掩码设置为L,则在输入数据的时候,该位置上可以接受的合法输入是( )。(分数:1.00)A.必须输入字母或数字B.可以输入字母、数字或空格C.必须输入字母 AZ D.任意符号解析:36.定义字段默认值的
32、含义是( )。(分数:1.00)A.不得使该字段为空B.不允许字段的值超出某个范围C.在未输入数据时系统自动提供的数值 D.系统自动把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解析:【解析】当在数据表视图下向表中输入数据时,末输入的数据都使用该字段的默认值。37.在窗体上画一个按钮 Command1,编写如下代码: (分数:1.00)A.1234 B.12C.34D.4321解析:【解析】Array(arglist)函数用于将 arglist 参数中一组用逗号隔开的值列转换成一个数组并赋值给某数组变量。在本题中,a(1)=1,a(2)=2,a(3)=3,a(4)=4;第一次 For 循环后:s=O+a(4)*1=
33、4,j=1*10=10;第二次 For 循环后:s=4+a(3)*10=34,j=10*10=100;第三次 For 循环后:s=34+a(2)*100=234,j=100*10=1000;第四次 For 循环后:s=234+a(1)*1000=1234。所以答案为 A 选项。38.下面程序运行后,输出结果为( )。 (分数:1.00)A.1357B.3579 C.7531D.9753解析:【解析】在 VBA 中定义的数组默认下限都为 0。本题每次把 S*10 后加上数组的某一个元素构成一个新的数字,从下标为 1 的第二个元素开始。 39.设有如下程序: (分数:1.00)A.1+1/Z+Z/
34、3+3/4+4/5B.1+1/2+1/3+1/4+1/5C.0/1+1/2+2/3+3/4+4/5 D.1/2+1/3+1/4+1/5解析:【解析】本题考查 VBA 中循环结构的知识。这类问题需要分析出每一次循环所做的操作。第一次循环时,i=1,n=0,x=0/1,所以累加上去的是 0/1;第二次循环时,i=2,n=1,x=1/2,所以累加上去的是1/2;第三次循环时,i=3,n=2,x=2/3;所以累加上去的是 2/3;循环 5 次后累加的应该是0/1+1/2+2/3+3/4+4/5。40.以下程序结束后,变量 X 的值为( )。 x=1 y=2 Do x=X*Y y=y+1 Loop While y2(分数:1.00)A.1B.2 C.3D.4解析:【解析】在 Until 循环中,条件为真时退出循环,条件为假时执行循环体。在 While 循环中条件为真时执行循环体,条件为假时退出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