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管理员-软件基础及答案解析(总分:38.95,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操作系统基础知识部分/B(总题数:9,分数:39.00)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高U (1) /U。实现不同的作业处理方式(如批处理、分时处理、实时处理等),主要是基于操作系统对U (2) /U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一般说来,用户可以通过两类接口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一类是作业一级的接口(如命令语言、JCL 等);另一类是编程接口,即提供一组U (3) /U,供实用程序、应用程序与用户程序等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分数:3.00)A.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B.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C.计算机系统的交互性D.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A
2、.处理机B.存储C.设备D.文件A.程序编辑B.特权操作C.系统调用D.进程调度U(4) /U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器碎片多。U (5) /U能消除碎片,但用于存储器紧缩处理的时间长。U (6) /U克服了碎片多和靠拢处理时间长的缺点,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但不支持虚拟存储。U (7) /U支持虚拟存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分数:4.00)A.段页式B.纯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 单一连续分配A.段页式B.纯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 单一连续分配A.段页式B.纯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 单
3、一连续分配A.段页式B.纯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 单一连续分配由于内存大小有限,为使一个或多个作业能在系统中运行,常需要用外存来换取内存。其中以作业为单位对内外存进行交换的技术称为U (8) /U技术,在作业内部对内外存进行交换的技术称为U (9) /U技术。用外存换内存是以牺牲程序运行时间为代价的。为提高 CPU的有效利用率,避免内外存的频繁交换,U (9) /U技术常用某种U (10) /U来选择换出内存的页面,它的基础是程序的U (11) /U原理。据此,操作系统可根据U (12) /U来改善系统的性能。U (12) /U是一个进程在定长的执行时间区间内涉及到的页
4、面集合。(分数:5.00)A.SpoolingB.SwappingC.虚拟存储D.虚拟机E.进程管理设备管理A.SpoolingB.SwappingC.虚拟存储D.虚拟机E.进程管理 设备管理A.页面分配策略B.页面标志策略C.页面淘汰策略D.段设置策略A.完整性B.局部性C.递归性D.正确性A.工作集B.页面集C.段号集D.元素集通常,文件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无结构的U (13) /U和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U (14) /U组织方式既适合于交互方式应用,也适合于批处理方式应用。(分数:2.00)A.堆文件B.流式文件C.索引文件D.直接(Has 文件A.堆文件B.流式文件C.索引顺序文
5、件D.顺序文件可以并行工作的基本单位是U (15) /U,它是系统核心调度及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它是由U (16) /U组成的,它与程序的重要区别之一是U (17) /U。资源竞争引起死锁时,可以采取两种策略:U (18) /U和U (19) /U。其中前者付出的代价较高。(分数:5.00)A.作业B.函数C.进程D.过程A.程序、数据和 PCBB.程序、数据和标识符C.程序、标识符和 PCBD.数据、标识符和 PCBA.程序有状态,而它没有B.它有状态,而程序没有C.程序可占有资源,而它不可D.它能占有资源,而程序不能A.死锁发生前的避免和预防B.修改控制字C.死锁发生后的检测和修复D.撤消
6、锁E.改写 config文件 重新启动A.死锁发生前的避免和预防B.修改控制字C.死锁发生后的检测和修复D.撤消锁E.改写 config文件 重新启动某些操作系统把一条命令的执行结果输出给下一条命令,作为它的输入,并加以处理,这种机制称为U (20) /U;使命令的执行结果不在屏幕上显示,而引向另一个文件,这种机制称为U (21) /U;使命令所需要的处理信息不从键盘接收,而取自另一个文件,这种机制称为U (22) /U;操作系统不从键盘逐条接收命令并执行,而调用一个正文文件,执行其中保存系列命令,这种方式属于U (23) /U方式,编写这样的文件应符合U (24) /U的语法规则。(分数:5
7、.00)A.链接B.管道(线)C.输入重定向D.输出重定向A.清屏B.屏蔽显示C.输出重新定向D.管道(线)A.输入重新定向B.读保护C.管道(线)D.批处理A.系统生成B.初始装入C.批处理D.管道(线)A.会话语言B.命令定向C.机器语言D.作业控制语言B数据库基础知识部分/B结构化查询语言 SQL是一种U (1) /U,其主要功能有U (2) /U,它的典型句法为SELECT A1,A 2,A nFROM r1,r 2,r mWHERE F其中,A 1,A 2,A n和 F分别是U (3) /U。关系模式 SCS(Sno,Cno,Score)中,Sno 是学生的学号,Cno 是课程号,S
8、core为成绩。若要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且要求查询结果按平均成绩升序排列,平均成绩相同时按课程号降序排列,可用 SQL语言写为U (4) /U。若查询结果仅限于平均分数超过 85分的,则应U (5) /U。(分数:5.00)A.人工智能B.关系数据库C.函数型D.高级算法A.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安全B.数据安全、数据编辑、数据并发控制C.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D.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输入输出A.目标表列名、基本表名、逻辑表达式B.目标表列名、基本表名、数值表达式C.基本表名、目标表列名、逻辑表达式D.基本表名、目标表列名、数值表达式A.SELECT Cno, AVG(Scor
9、 FROM SCS GROUP BY Score ORDER BY 2, Cno DescB.SELECT Cno, AVG(Scor FROM SCS GROUP BY Cno ORDER BY 2, Cno DescC.SELECT Cno, AVG(Scor FROM SCS WHERE Cno, Desc GROUP BY ScoreD.SELECT Cno, AVG(Scor FROM SCS GROUP BY, AVG(Scor ORDER BY, Cno DescA.在 FROM子句的下一行加入 WHERE AVG(*)85B.在 FROM子句的下一行加入 WHERE AVG(S
10、cor85C.在 GROUP子句上一行加入 HAVING AVG(Scor85D.在 GROUP子句下一行加入 HAVING AVG(Scor85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可靠和正确有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库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保护与数据安全性保护等功能。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故障可能造成数据被破坏,数据库恢复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具体的实现方法有多种,如定期为数据库制作U (6) /U;在进行事务处理时,对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的全部有关内容写入U (7) /U;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设立U (8) /U,把内存缓
11、冲区内容还未写入到磁盘中去的有关状态记录到U (8) /U中;当发生故障时,根据现场数据内容、U (9) /U的故障前映像和U (10) /U来恢复系统的状态。(分数:4.95)A.库文件B.日志文件C.检查点文件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A.库文件B.日志文件C.检查点文件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A.库文件B.日志文件C.检查点文件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A.库文件B.日志文件C.检查点文件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A.库文件B.日志文件C.检查点文件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_关系数据模型是常用的
12、一种基本数据模型,它是用U (21) /U结构来表示实体类型和文件间联系的。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作语言(DML)主要包括U (22) /U两类操作。关系模型的关系运算是以关系代数为理论基础的,关系代数最基本的操作是U (23) /U。设 R和 S为两个关系,则 R S表示 R与 S的U (24) /U。若 R和 S的关系分别如图 10-30所示,则 R和 S自然连接的结果是U (25) /U。(分数:5.00)A.树B.图C.网络D.二维表A.删除和插入B.查询和检索C.统计和修改D.检索和更新A.并、差、笛卡尔积、投影、连接B.并、差、笛卡尔积、选择、连接C.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D.并
13、、差、笛卡尔积、除法、投影A.笛卡尔积B.选择C.连接D.自然连接(5). (分数:1.00)A.B.C.D.网络管理员-软件基础答案解析(总分:38.95,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操作系统基础知识部分/B(总题数:9,分数:39.00)分时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提高U (1) /U。实现不同的作业处理方式(如批处理、分时处理、实时处理等),主要是基于操作系统对U (2) /U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一般说来,用户可以通过两类接口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一类是作业一级的接口(如命令语言、JCL 等);另一类是编程接口,即提供一组U (3) /U,供实用程序、应用程序与用户程序等请求操作系统的服务。
14、(分数:3.00)A.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B.计算机系统的实时性C.计算机系统的交互性 D.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解析:A.处理机 B.存储C.设备D.文件解析:A.程序编辑B.特权操作C.系统调用 D.进程调度解析:U(4) /U支持多道程序设计,算法简单,但存储器碎片多。U (5) /U能消除碎片,但用于存储器紧缩处理的时间长。U (6) /U克服了碎片多和靠拢处理时间长的缺点,支持多道程序设计,但不支持虚拟存储。U (7) /U支持虚拟存储,但不能以自然的方式提供存储器的共享和存取保护机制。(分数:4.00)A.段页式B.纯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 单一连续分配 解析:A
15、.段页式B.纯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 E.固定分 单一连续分配解析:A.段页式B.纯分页式 C.请求分页式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 单一连续分配解析:A.段页式B.纯分页式C.请求分页式 D.可重定位分区E.固定分 单一连续分配解析:由于内存大小有限,为使一个或多个作业能在系统中运行,常需要用外存来换取内存。其中以作业为单位对内外存进行交换的技术称为U (8) /U技术,在作业内部对内外存进行交换的技术称为U (9) /U技术。用外存换内存是以牺牲程序运行时间为代价的。为提高 CPU的有效利用率,避免内外存的频繁交换,U (9) /U技术常用某种U (10) /U来选择换出内存
16、的页面,它的基础是程序的U (11) /U原理。据此,操作系统可根据U (12) /U来改善系统的性能。U (12) /U是一个进程在定长的执行时间区间内涉及到的页面集合。(分数:5.00)A.Spooling B.SwappingC.虚拟存储D.虚拟机E.进程管理设备管理解析:A.SpoolingB.SwappingC.虚拟存储 D.虚拟机E.进程管理 设备管理解析:A.页面分配策略B.页面标志策略C.页面淘汰策略 D.段设置策略解析:A.完整性B.局部性 C.递归性D.正确性解析:A.工作集 B.页面集C.段号集D.元素集解析:通常,文件的逻辑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无结构的U (13) /U
17、和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U (14) /U组织方式既适合于交互方式应用,也适合于批处理方式应用。(分数:2.00)A.堆文件B.流式文件 C.索引文件D.直接(Has 文件解析:A.堆文件B.流式文件C.索引顺序文件 D.顺序文件解析:可以并行工作的基本单位是U (15) /U,它是系统核心调度及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它是由U (16) /U组成的,它与程序的重要区别之一是U (17) /U。资源竞争引起死锁时,可以采取两种策略:U (18) /U和U (19) /U。其中前者付出的代价较高。(分数:5.00)A.作业B.函数C.进程 D.过程解析:A.程序、数据和 PCB B.程序、数据和标识符
18、C.程序、标识符和 PCBD.数据、标识符和 PCB解析:A.程序有状态,而它没有B.它有状态,而程序没有 C.程序可占有资源,而它不可D.它能占有资源,而程序不能解析:A.死锁发生前的避免和预防 B.修改控制字C.死锁发生后的检测和修复D.撤消锁E.改写 config文件 重新启动解析:A.死锁发生前的避免和预防B.修改控制字C.死锁发生后的检测和修复 D.撤消锁E.改写 config文件 重新启动解析:某些操作系统把一条命令的执行结果输出给下一条命令,作为它的输入,并加以处理,这种机制称为U (20) /U;使命令的执行结果不在屏幕上显示,而引向另一个文件,这种机制称为U (21) /U;
19、使命令所需要的处理信息不从键盘接收,而取自另一个文件,这种机制称为U (22) /U;操作系统不从键盘逐条接收命令并执行,而调用一个正文文件,执行其中保存系列命令,这种方式属于U (23) /U方式,编写这样的文件应符合U (24) /U的语法规则。(分数:5.00)A.链接B.管道(线) C.输入重定向D.输出重定向解析:A.清屏B.屏蔽显示C.输出重新定向 D.管道(线)解析:A.输入重新定向 B.读保护C.管道(线)D.批处理解析:A.系统生成B.初始装入C.批处理 D.管道(线)解析:A.会话语言B.命令定向C.机器语言D.作业控制语言 解析:B数据库基础知识部分/B结构化查询语言 S
20、QL是一种U (1) /U,其主要功能有U (2) /U,它的典型句法为SELECT A1,A 2,A nFROM r1,r 2,r mWHERE F其中,A 1,A 2,A n和 F分别是U (3) /U。关系模式 SCS(Sno,Cno,Score)中,Sno 是学生的学号,Cno 是课程号,Score为成绩。若要查询每门课程的平均成绩,且要求查询结果按平均成绩升序排列,平均成绩相同时按课程号降序排列,可用 SQL语言写为U (4) /U。若查询结果仅限于平均分数超过 85分的,则应U (5) /U。(分数:5.00)A.人工智能B.关系数据库 C.函数型D.高级算法解析:A.数据定义、数
21、据操作、数据安全B.数据安全、数据编辑、数据并发控制C.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控制 D.数据查询、数据更新、数据输入输出解析:A.目标表列名、基本表名、逻辑表达式 B.目标表列名、基本表名、数值表达式C.基本表名、目标表列名、逻辑表达式D.基本表名、目标表列名、数值表达式解析:A.SELECT Cno, AVG(Scor FROM SCS GROUP BY Score ORDER BY 2, Cno DescB.SELECT Cno, AVG(Scor FROM SCS GROUP BY Cno ORDER BY 2, Cno Desc C.SELECT Cno, AVG(Scor FROM
22、 SCS WHERE Cno, Desc GROUP BY ScoreD.SELECT Cno, AVG(Scor FROM SCS GROUP BY, AVG(Scor ORDER BY, Cno Desc解析:A.在 FROM子句的下一行加入 WHERE AVG(*)85B.在 FROM子句的下一行加入 WHERE AVG(Scor85C.在 GROUP子句上一行加入 HAVING AVG(Scor85D.在 GROUP子句下一行加入 HAVING AVG(Scor85 解析:为了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可靠和正确有效,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库恢复、并发控制、数据完整性保护与数据
23、安全性保护等功能。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故障可能造成数据被破坏,数据库恢复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具体的实现方法有多种,如定期为数据库制作U (6) /U;在进行事务处理时,对数据更新(插入、删除、修改)的全部有关内容写入U (7) /U;在系统正常运行时,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设立U (8) /U,把内存缓冲区内容还未写入到磁盘中去的有关状态记录到U (8) /U中;当发生故障时,根据现场数据内容、U (9) /U的故障前映像和U (10) /U来恢复系统的状态。(分数:4.95)A.库文件B.日志文件C.检查点文件D.后备文件 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
24、解析:A.库文件B.日志文件 C.检查点文件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解析:A.库文件B.日志文件C.检查点文件 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解析:A.库文件B.日志文件 C.检查点文件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解析:A.库文件B.日志文件C.检查点文件 D.后备文件E.主文件 源程序 流文件 作业解析:_解析:_解析:_解析:_解析:_解析:_解析:_解析:_解析:_解析:_解析:关系数据模型是常用的一种基本数据模型,它是用U (21) /U结构来表示实体类型和文件间联系的。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作语言(DML)主要包括U (22) /U两类操
25、作。关系模型的关系运算是以关系代数为理论基础的,关系代数最基本的操作是U (23) /U。设 R和 S为两个关系,则 R S表示 R与 S的U (24) /U。若 R和 S的关系分别如图 10-30所示,则 R和 S自然连接的结果是U (25) /U。(分数:5.00)A.树B.图C.网络D.二维表 解析:A.删除和插入B.查询和检索C.统计和修改D.检索和更新 解析:A.并、差、笛卡尔积、投影、连接B.并、差、笛卡尔积、选择、连接C.并、差、笛卡尔积、投影、选择 D.并、差、笛卡尔积、除法、投影解析:A.笛卡尔积B.选择C.连接 D.自然连接解析:(5). (分数:1.00)A.B.C. D.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