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统分析师-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 及答案解析(总分:3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37.00)1.某 DHCP 服务器设置的地址池 IP 从 192.36.96.101 到 192.36.96.150,此时该网段下某 Windows 工作站启动后,自动获得 169.254.220.167 这一 IP 地址,这是因为 (32) 。(分数:1.00)A.DHCP 服务器提供保留的 IP 地址B.DHCP 服务器不工作C.DHCP 服务器设置租约时间太长D.网段内还有其他 DHCP 服务器,工作站接到其他 DHCP 服务器响应的地址2.关于 OSPF 协议
2、,下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19) 。(分数:1.00)A.OSPF 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B.OSPF 使用C.OSPF 网络中用区域 1 来表示主干网段D.OSPF 路由器中可以配置多个路由进程内部局域网中,客户机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 Internet 的连接方式如图 3-1 所示,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11) 软件不能提供代理服务器功能。地址为 192.168.1.100 的客户机配置“TCP/IP 网络属性”时,其中“网关”的设置内容应是 (12) 。该客户机访问 Internet 时,经由代理服务器后数据包的源地址为 (13) 。(分数:3.00)A.IISB.ISAC.Win
3、GateD.SyGateA.192.168.1.1B.192.168.0.1C.220.110.10.1D.192.168.1.100A.192.168.1.1B.192.168.0.1C.220.110.10.1D.192.168.1.1003.在 ISO OSI/RM 中, (9) 实现数据压缩功能。(分数:1.00)A.应用层B.表示层C.会话层D.网络层4.在 IPv4中,组播地址是 (23) 地址。(分数:1.00)A.A 类B.B 类C.C 类D.D 类5.关于网络工程需求分析的论述,正确的是 (37) 。(分数:1.00)A.任何网络都不可能是一个能够满足各项功能需求的“万能网”
4、B.必须采用最先进的网络设备,获得最高的网络性能C.网络需求分析独立于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D.刚络需求分析时可以先不考虑系统的扩展性6.关于 FTP 和 TF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33) 。(分数:1.00)A.FTP 和 TFTP 都是基于 TCPB.FTP 和 TFTP 都是基于 UDPC.FTP 基于 TCP、TFTP 基于 UDPD.FTP 基于 UDP、TFTP 基于 TCP7.因特网中的协议应该满足规定的层次关系,下面的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协议层次和对应关系的是 (25) 。(分数:1.00)A.B.C.D.8.在进行金融业务系统的网络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 (35) 原则。(分数:1
5、.00)A.先进性B.开放性C.经济性D.高可用性9.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各层采用的协议是网络设计中 (22) 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数:1.00)A.网络需求分析B.网络体系结构设计C.网络设备选型D.网络安全性设计10.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中,防止路由循环的技术是 (8) 。(分数:1.00)A.使用生成树协议删除回路B.使用链路状态公告(C.利用水平分裂法阻止转发路由信息D.利用最短通路优先算法计算最短通路IEEE 802.11 小组公布了多个正式的 WLAN 标准,其中 (4) 工作在 2.4GHz 的 ISM 频段。在 WLAN 体系结构中,AP 的作用是 (5) 。(分数:2.00)A
6、.802.11a 和 802.11bB.802.11a 和 802.11hC.802.11b 和 802.11gD.802.11g 和 802.11hA.无线接入B.用户服务C.数据会聚D.业务管理假设普通音频电话线路支持的频率范围为 3003300Hz,信噪比为 30dB,则该线路的带宽 B 是 (17) Hz,根据信息论原理,工作在该线路上的调制解调器最高速率 C 约为 (18) Kbps。(分数:2.00)A.300B.600C.3000D.3300A.14.4B.28.8C.57.6D.11611.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有多种方式,以下划分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7) 。(分数:1.
7、00)A.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B.基于网卡地址划分C.基于用户名划分D.基于网络地址划分12.802.11 标准定义了 3 种物理层通信技术,这 3 种技术不包括 (20) 。(分数:1.00)A.直接序列扩频B.跳频扩频C.窄带微波D.漫反射红外线13.在层次化网络设计方案中, (16) 是核心层的主要任务。(分数:1.00)A.高速数据转发B.接入 InternetC.工作站接入网络D.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14.当数据在两个 VLAN 之间传输时需要 (29) 设备。(分数:1.00)A.二层交换机B.网桥C.路由器D.中继器15.某 IP 网络连接如图 3-2 所示,在这种配置下 IP
8、全局广播分组不能够通过的路径是 (14) 。(分数:1.00)A.计算机 P 和计算机 Q 之间的路径B.计算机 P 和计算机 S 之间的路径C.计算机 Q 和计算机 R 之间的路径D.计算机 S 和计算机 T 之间的路径16.用路由器把一个网络分段,这样做的好处是 (6) 。(分数:1.00)A.网络中不再有广播通信,所有的数据都通过路由转发器转发B.路由器比交换机更有效率C.路由器可以对分组进行过滤D.路由器可以减少传输延迟将拥有 2500 台主机的网络划分为两个子网,并采用 C 类 IP 地址。子网 1 有 500 台主机,子网 2 有 2000台主机,则子网 1 的子网掩码应设置为 (
9、2) ,子网 2 至少应划分为 (3) 个 C 类网络。(分数:2.00)A.255.255.255.0B.255.255.250.128C.255.255.240.0D.255.255.254.0A.2B.4C.8D.1617.某条上海到乌鲁木齐的线缆长为 4120km,传输带宽峰值为 155Mb/s,信号在导体中的传输速度为光速的 2/3,那么平均有 (24) 字节正在光缆中通行(光速为 300000km/s)。(分数:1.00)A.0.1MBB.0.2MBC.0.3MBD.0.4MB18.关于 Windows 操作系统中 DHCP 服务器的租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21) 。(分数:1
10、.00)A.默认租约期是 8 天B.客户机一直使用 DHCP 服务器分配给它的 IP 地址,直至整个租约期结束才开始联系更新租约C.当租约期过了一半时,客户机将与提供 IP 地址的 DHCP 服务器联系更新租约D.在当前租约期过去 87.5%时,如果客户机与提供 IP 地址的 DHCP 服务器联系不成功,则重新开始 IP 租用过程POP3 协议采用 (26) 模式,当客户机需要服务时,客户端软件(Outlook Express 或 Foxmail)与 POP3 服务器建立 (27) 连接。(分数:2.00)A.Browser/ServerB.Client/ServerC.Peer to Pee
11、rD.Peer to ServerA.TCPB.UDPC.PHPD.IP19.多方多媒体会话控制组(IETF 的一个工作组)制定了一组会话控制协议来服务互联网上的多媒体应用。其中 (30) 用来描述会话包含的媒体类型。(分数:1.00)A.SDPB.SAPC.SIPD.SCCP20. (31) 是与 IP 同层的协议,可用于互联网上的路由器报告差错或提供有关意外情况的信息。(分数:1.00)A.IGMPB.ICMPC.RARPD.ARP21.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要实现一台具有多个域名的 Web 服务器,正确的方法是 (28) 。(分数:1.00)A.使用虚拟目录B.使用虚拟主机C.
12、安装多套 IISD.为 IIS 配置多个 Web 服务端口22.在层次化网络设计方案中,通常在 (34) 实现网络的访问策略控制。(分数:1.00)A.应用层B.接入层C.汇聚层D.核心层23.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 1 位起始位、7 位数据位、1 位奇偶位和 2 位终止位,每秒钟传送 100 个字符,则有效数据速率为 (36) 。(分数:1.00)A.500b/sB.700b/sC.770b/sD.1100b/s24.以下联网设备中,工作于网络层的设备是 (10) 。(分数:1.00)A.调制解调器B.以太网交换机C.集线器D.路由器25.1000Base-SX 使用的传输介质是 (1)
13、 。(分数:1.00)A.UTPB.MMFC.STPD.SMF26.正确地表现了 CSMA/CD 和令牌环两种局域网中线路利用率与平均传输延迟的关系的图是 (15) 。(分数:1.00)A.B.C.D.系统分析师-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1 答案解析(总分:37.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37.00)1.某 DHCP 服务器设置的地址池 IP 从 192.36.96.101 到 192.36.96.150,此时该网段下某 Windows 工作站启动后,自动获得 169.254.220.167 这一 IP 地址,这是因为 (32) 。(分数:1.00)A.DH
14、CP 服务器提供保留的 IP 地址B.DHCP 服务器不工作 C.DHCP 服务器设置租约时间太长D.网段内还有其他 DHCP 服务器,工作站接到其他 DHCP 服务器响应的地址解析:分析 Windows 工作站启动后,自动获得 169.254220.167 地址,而这个地址不在 DHCP 服务器设置的地址池范围内,说明这个 DHCP 服务器没有工作。本题描述中所提到的 IP 地址 169.254.220.167 实际上是自动私有 IP 地址。当 DHCP 客户端无法与 DHCP 服务器通信时,在 Windows 2000 以前的系统中,如果计算机无法获取 IP 地址,则自动配置成 IP 地址
15、 0.0.0.0、子网掩码 0.0.0.0 的形式,导致其不能与其他计算机进行通信。而对于 Windows 2000 以后的操作系统,则在无法获取 IP 地址时自动配置成 IP 地址169.254.*.*、子网掩码 255.255.0.0 的形式,这样,可以使所有获取不到 IP 地址的计算机之间能够通信。2.关于 OSPF 协议,下面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19) 。(分数:1.00)A.OSPF 是一种链路状态协议B.OSPF 使用C.OSPF 网络中用区域 1 来表示主干网段 D.OSPF 路由器中可以配置多个路由进程解析:分析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一种为 TCP/IP 开发的连
16、接状态协议,也是一种内部路由协议,多用于路由器中。OSPF 是一个内部网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GP),用于在单一自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 RIP 相对,OSPF 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而 RIP 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链路是路由器接口的另一种说法,因此,OSPF 也称为接口状态路由协议。OSPF 通过路由器之间通告网络接口的状态来建立链路状态数据库,生成最短路径树,每个 OSPF 路由器使用这些最短路径构造路由表。OSPF 从 LSA 数据库得到路由选择表。OSPF 有各种路由器名称和区域类型。这种复杂性要求 OSP
17、F 尽可能准确地交流信息以得到最佳的路由选择。OSPF 通过使用不同类型的 LSA 来完成通信。OSPF 允许几个网络组合起来,这种组合称为区域。一个区域内部的拓扑结构是不为自治系统的其他部分所见的。这种信息隐藏能够大量减少路由选择流量。区域内的路由选择只取决于本区域的拓扑,使其不受有害路由数据的影响。在 OSPF 中,区域 0 是所有其他区域要连接的中央实体,称为主干区域。OSPF 能够灵活配置 IP 子网,每条路由都有目的地址和掩码。同一个 IP 网络中的两个不同的子网的大小可以不同(通过掩码),这通常称为可变长度子网分配。数据包通过最佳路由传送。内部局域网中,客户机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 I
18、nternet 的连接方式如图 3-1 所示,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11) 软件不能提供代理服务器功能。地址为 192.168.1.100 的客户机配置“TCP/IP 网络属性”时,其中“网关”的设置内容应是 (12) 。该客户机访问 Internet 时,经由代理服务器后数据包的源地址为 (13) 。(分数:3.00)A.IIS B.ISAC.WinGateD.SyGate解析:A.192.168.1.1B.192.168.0.1 C.220.110.10.1D.192.168.1.100解析:A.192.168.1.1B.192.168.0.1C.220.110.10.1 D.
19、192.168.1.100解析:分析 在 Windows 操作系统中,有很多专用软件都可以实现局域网上共享 Internet 连接,其中有代理服务器类,例如,WinGate、WinProxy 和较新的 ISA 等;网关服务器类,例如,SyGate、WithGate 等。而 IIS 则是一个可以支持 HTTP、FTP 和 SMTP 等协议,实现 Web、FTP 等站点服务功能的软件。在连入 Internet 时,所有客户机都要申请一个 IP 地址,但 IP 地址的划分已不能满足用户对连入Intemet 的需求,使用代理服务器就可以解决这一矛盾。首先将单位内部需要接入 Intemet 的计算机连成
20、一个局域网,然后通过代理服务器连入 Intemet,这样就可以使多台计算机共用一个 Intemet 上的 IP 地址,即共用一个出口连入 Internet,从而减少用户单位申请 IP 地址的费用。代理服务器上安装有两块网卡,其中一块接内部局域网,另一块接外部网络,此时代理服务器可以起到一个边界路由器的作用,因此IP 地址为 192.168.1.100 的客户机网卡配置“TCP/IP 网络属性”时,其“网关”应设置为192.168.0.1。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是一个 IETF(Internet EngineefingTask Force,
21、Internet 工程任务组)标准,允许一个整体机构以一个公用 IP 地址出现在 Internet 上。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只申请一个合法 IP 地址,就把整个局域网中的计算机接入 Internet 中。这时,NAT 屏蔽了内部网络,所有内部网计算机对于公共网络来说是不可见的,而内部网计算机用户通常不会意识到 NAT 的存在。这里提到的内部地址,是指在内部网络中分配给节点的私有 IP 地址,这个地址只能在内部网络中使用,不能被路由(一种网络技术,可以实现不同路径转发)。虽然内部地址可以随机挑选,但是通常使用的是下面的地址: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
22、16.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NAT 将这些无法在互联网上使用的保留 IP 地址翻译成可以在因特网上使用的合法 IP 地址。因此,该客户机访问 Intemet 时,经由代理服务器后,由 NAT 技术进行源地址的转换,转换后数据包的源地址为代理服务器外口的地址,即 220.110.10.1。3.在 ISO OSI/RM 中, (9) 实现数据压缩功能。(分数:1.00)A.应用层B.表示层 C.会话层D.网络层解析:分析 开放系统互联(OSI)基本参考模型是由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该模型把整个计算机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
23、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物理层。物理层涉及通信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设计上必须保证一方发出二进制数“1”时,另一方收到的也是“1”而不是“0”。这里的设计主要是处理机械的、电气的和过程的接口,以及物理层下的物理传输介质等问题。EIARS232 是一个常用的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它详细规定了一个物理层协议。其中明确规定了通信双方的连接插头与插座的机械形状与要求,插针的数量与位置,每个插头引脚的信号含义,信号的电气要求,电信号传输时电平上升、下降的时序控制关系,包括可用的信号连线和物理介质等。(2)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使之对网络层显现为一条无错
24、线路。这是因为在原始的二进位物理传输过程中,由于外界电磁干扰或噪声等原因,可能会引起传输内容的差错,当把二进位数据流重组成为数据帧时,规定了一个数据帧的哪些位是地址段,哪些位是控制段,以及哪些位是校验码。这样才有可能采用校验接收到的内容、确认帧和重发帧等手段,保证正常接收到数据帧。分成数据帧后,还可以进行流量控制,防止发送方发送得太快,接收方接收过慢引起的数据丢失现象(称为“淹没”)。IBM 的同步数据链路控制协议(SDLC)、ANSI 的高级数据通信控制过程(ADCCP)、ISO的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CCITT 的链路访问过程(LAP、LAPB)都是数据链路层的协议,它们都基于
25、同样的原则,使用位填充来保证数据的透明性。(3)网络层。网络层的任务是控制通信子网正常运行,其中一个关键问题是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如何选择路由。网络层通过把需传送的数据划分成“分组”(packet),规定分组的格式,给出使分组经过通信子网正确地从源传送到目的地的协议。分组交换网常用的 X.25 协议和Internet 中采用的 IP 协议都是网络层协议的典型例子。在网络层,通常提供两种典型的数据分组传送服务方式: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4)传输层。传输层的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并且在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给网络层,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种信息准确无误。Internet 中广泛采用
26、的 TCP 是一个传输层协议,用来在一个不可靠的互联网上提供可靠的端到端字节流服务协议。这类传输层协议使主机用户不必了解通信子网的变化或结构,就可以方便地寻址主机、建立连接、释放连接、控制与调节流量和实现缓冲、多路利用网络连接、实施错误恢复,从而保证网络连接的服务质量。(5)会话层。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session)关系。会话层允许进行类似传输层的普通数据的传输,并提供了对某些应用有用的增强服务会话,也可用于远程登录到分时系统或在两台机器间传递文件。(6)表示层。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的功能,所关心的是所传输的信息的语法和语义。表示层服务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用一种大家一致同意的标准方
27、法对数据编码,并且在计算机内部表示法和网络的标准表示法之间进行转换。(7)应用层。应用层为各类不同的网络应用提供使用网络环境的手段,具体规定了在用户级别需要的、带有通信任务的许多常用信息服务的规则与协议。4.在 IPv4中,组播地址是 (23) 地址。(分数:1.00)A.A 类B.B 类C.C 类D.D 类 解析:分析 IP 地址方案专门为组播划出了一个地址范围,在 IPv4 中为 D 类地址,范围是224.0.0.0239.255.255.255,并将 D 类地址划分为局部链接组播地址、预留组播地址和管理权限组播地址。(1)局部链接组播地址:224.0.0.0224.0.0.255,用于局
28、域网,路由器不转发属于此范围的 IP 包。(2)预留组播地址:2240.1.0238.255.255.255,用于全球范围或网络协议。(3)管理权限组播地址:239.0.0.0239.255.255.255,组织内部使用,用于限制组播范围。5.关于网络工程需求分析的论述,正确的是 (37) 。(分数:1.00)A.任何网络都不可能是一个能够满足各项功能需求的“万能网” B.必须采用最先进的网络设备,获得最高的网络性能C.网络需求分析独立于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D.刚络需求分析时可以先不考虑系统的扩展性解析:分析 在网络建设前都要做一个需求分析工作,否则,网络建立起来就带有盲目性,轻则造成网络资源浪
29、费或网络瓶颈,重则使网络瘫痪,损失无法估量的数据资源。网络建设前的需求分析,就是要规划网络建设所要做的工作。根据用户提出的要求,进行网络的设计。可以这么说,网络建设的好坏、快慢、可持续发展性等,都将取决于网络实施前的规划工作。(1)网络的功能要求。任何网络都不可能是一个可以进行各种各样工作的“万能网”,因此,必须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网络,依据使用要求、实现成本、未来发展、总预算投资等因素仔细地反复推敲,尤其是分析出网络系统要完成的所有功能。(2)网络的性能要求。根据对网络系统的响应时间、事务,处理的实时性进行研究,确定系统需要的存储量及备用的存储量。根据网络的工作站权限、容错程度、网络安全性方面的
30、要求等,确定采取何种措施及方案。(3)网络运行环境的要求。根据整个局域网运行时所需要的环境要求,确定使用哪种网络操作系统、应用系统,以及相应的应用软件和共享资源。(4)网络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要求。如何增加工作站、怎样与其他网络联网、对软件/硬件的升级换代有何要求与限制等,都要在网络设计时加以考虑,以保证网络的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通常新建网络时都会给这个局域网提出一些有关使用寿命、维护代价等的要求。6.关于 FTP 和 TFTP 的描述,正确的是 (33) 。(分数:1.00)A.FTP 和 TFTP 都是基于 TCPB.FTP 和 TFTP 都是基于 UDPC.FTP 基于 TCP、TFTP
31、 基于 UDP D.FTP 基于 UDP、TFTP 基于 TCP解析:分析 FTP 是网络上两台计算机传送文件的协议,是通过 Internet 把文件从客户机复制到服务器上的一种途径。FTP 基于 TCP。TFTP 是用来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进行简单文件传输的协议,提供不复杂、开销不大的文件传输服务。TFTP 设计的时候是进行小文件传输的。因此它不具备通常的 FTP 的许多功能,只能从文件服务器上获得或写入文件,不能列出目录,不进行认证,传输 8 位数据。TFTP 基于 UDP。7.因特网中的协议应该满足规定的层次关系,下面的选项中能正确表示协议层次和对应关系的是 (25) 。(分数:1.00
32、)A.B.C. D.解析:分析 Intenet 协议要满足一定的封装关系,上层协议封装在下层协议数据单元中传送。应用层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通过 TCP 连接发送,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利用 uDP 数据报传送,TFTP(简单文件传输协议)也是利用 UDP 数据报传送,而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则是建立在 TCP 连接之上。8.在进行金融业务系统的网络设计时,应该优先考虑 (35) 原则。(分数:1.00)A.先进性B.开放性C.经济性D.高可用性 解析:分析 先进性、开放性、经济性和高可用性都是网络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原则。但对于金融业务系统而言,优先考虑高可用性。9.确定
33、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各层采用的协议是网络设计中 (22) 阶段的主要任务。(分数:1.00)A.网络需求分析B.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C.网络设备选型D.网络安全性设计解析:分析 显然,确定网络的层次结构及各层采用的协议是网络体系结构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10.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中,防止路由循环的技术是 (8) 。(分数:1.00)A.使用生成树协议删除回路B.使用链路状态公告(C.利用水平分裂法阻止转发路由信息 D.利用最短通路优先算法计算最短通路解析:分析 典型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有 RIP。而 RIP 使用 3 种方法来避免计值到无穷循环问题,分别是水平分裂法、带抑制逆转位的分割水平线和触发更新。水
34、平分裂法是指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中,从一个端口进来的路由信息不再向该端口通告出去,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路由循环。生成树协议用于防止链路循环,而非用来防止路由循环。链路状态公告用来交换各自的链路状态信息,一般用于 OSPF 中。最短通路优先算法用于计算拓扑,而非防止路由循环。IEEE 802.11 小组公布了多个正式的 WLAN 标准,其中 (4) 工作在 2.4GHz 的 ISM 频段。在 WLAN 体系结构中,AP 的作用是 (5) 。(分数:2.00)A.802.11a 和 802.11bB.802.11a 和 802.11hC.802.11b 和 802.11g D.802.11g 和 80
35、2.11h解析:A.无线接入 B.用户服务C.数据会聚D.业务管理解析:分析 802.11 定义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无线站,通常是通过一台 PC 加上一块无线网络接口卡构成的。另一个称为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它的作用是提供无线和有线网络之间的桥接。一个无线接入点通常由一个无线输出口和一个有线的网络接口(802.3 接口)构成,桥接软件符合 802.1d桥接协议。接入点就像是无线网络的一个无线基站,将多个无线的接入站聚合到有线的网络上。无线的终端可以是 802.11 PCMCIA 卡、PCI 接口、ISA 接口的设备,或者是在非计算机终端上的嵌入式设备(例如802.1
36、1 手机)。1997 年 6 月,IEEE 发布了针对无线局域网的 802.11 标准,该标准定义了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的规范,允许无线局域网及无线设备制造商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互操作网络设备。它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对不同的物理层设备,只有一个共同的 MAC 协议,从而可实现不同物理层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与 802.3相比,802.11 有如下新特点:在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的信号特征和调制方法,定义了两个射频(RF)传输方法和一个红外线传输方法。RF 传输标准是直接序列扩频(DSSS)和跳频扩频(FHSS)。由于在无线网络中冲突检测较困难,媒体访问控制(MAC)层采用避免冲突(CA)协
37、议,而不是冲突检测(CD)协议,但也只能减少冲突。802.11 物理层的无线媒体(WM)决定了它与现有的有线局域网的 MAC 不同,具有独特的媒体访问控制机制,以 CSMA/CA 的方式共享无线媒体。当前,802.11 规范支持 3 种无线技术,分别是红外线通信、调频扩频通信和直扩通信。2000 年 8 月,IEEE 802.11 标准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修订,并成为 IEEE/ANSI 和 ISO/IEC 的一个联合标准,ISO/IEC 将该标准定为:ISO 802.11。这次 IEEE 802.11 标准的修订内容包括用一个基于 SNMP 的 MIB来取代原来基于 OSI 协议的 MIB。
38、另外,还增加了两项新内容:IEEE 802.11a它扩充了标准的物理层,规定无线局域网工作频段在 5.15GHz5.825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54Mb/s 或 72Mb/s,传输距离控制在10100m。802.11a 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独特扩频技术;可提供 25Mb/s 的无线 ATM 接口和 10Mb/s的以太网无线帧结构接口,以及 TDD/TDMA 的空中接口;支持语音、数据、图像业务;一个扇区可接入多个用户,每个用户可带多个用户终端。这样的速率既能满足室内的应用,也能满足室外的应用。下面主要谈一下:IEEE 802.11b 标准。IEEE 802.11b 是 IEEE
39、802.11 标准的另一个扩充,它规定采用 2.4GHz 频带,不需要申请就可使用。既可作为对有线网络的补充,也可独立组网,从而使网络用户摆脱网线的束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应用。调制方法采用补偿码键控(CKK)。CKK 来源于直序扩频技术,多速率机制的介质访问控制(MAC)确保当工作站之间的距离过长或干扰太大、信噪比低于某个阈值时,传输速率能够从 11Mb/s 自动降到 5.5Mb/s,或者根据直序扩频技术调整到 2Mb/s 和 1Mb/s,实际的工作速度在 5Mb/s 左右,与普通的 10Base-T 规格有线局域网几乎是处于同一水平。IEEE 802.11b 对无线局域网通信的最大贡献是
40、可以支持两种速率5.5Mb/s 和 11Mb/s。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选择 DSSS 作为该标准的唯一物理层技术,因为,目前在不违反:FCC 规定的前提下,采用跳频技术无法支持更高的速率。这意味着。IEEE 802.11b 系统可以与速率为1Mb/s 和 2Mb/s 的 IEEE 802.11 DSSS 系统交互操作,但是无法与 1Mb/s 和 2Mb/s 的 IEEE 802.11 FHSS 系统交互操作。IEEE 802.11b 无线局域网与我们熟悉的 IEEE 802.3 以太网的原理很类似,都是采用载波侦听的方式来控制网络中信息的传送。不同之处是以太网采用的是 CSMA/CD(载波侦听
41、/冲突检测)技术,网络上所有工作站都侦听网络中有无信息发送,当发现网络空闲时即发出自己的信息,如同抢答一样,只能有一台工作站抢到发言权,而其余工作站需要继续等待。如果有两台以上的工作站同时发出信息,则网络中会发生冲突,冲突后这些冲突信息都会丢失,各工作站将继续抢夺发言权。而 802.11b 无线局域网则引进了冲突避免技术,从而避免了网络中冲突的发生,可以大幅度提高网络效率。802.11b 运作模式基本分为两种,分别是点对点模式(Ad Hoc)和基本模式(Infrastructure)。点对点模式是指无线网卡和无线网卡之间的通信方式。只要 PC 插上无线网卡即可与另一具有无线网卡的 PC 连接,
42、对于小型的无线网络来说,是一种方便的连接方式,最多可连接 256 台 PC。而基本模式是指无线网络规模扩充或无线和有线网络并存时的通信方式,这是 802.11b 最常用的方式。此时,插上无线网卡的 PC 需要由接入点与另一台 PC 连接。接入点负责频段管理及漫游等指挥工作,一个接入点最多可连接 1024 台PC(无线网卡)。当无线网络节点扩增时,网络存取速度会随着范围扩大和节点的增加而变慢,此时添加接入点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频宽与频段。无线网络需要与有线网络互联,或无线网络节点需要连接和存取有线网的资源和服务器时,接入点可以作为无线网和有线网之间的桥梁。2003 年完成草案的 IEEE 802.
43、11g 具备了 IEEE 802.11b 和 IEEE 802.11a 两个标准的优势,同时克服了两者的不足,是目前发展和应用最快的 WLAN 标准,是作为使用 2.4GHz 频带无线电波的 IEEE 802.11b 的高速版而制定的标准。但是为了实现 54Mb/s 的传输速度,IEEE 802.11g 采用了与 IEEE 802.11b 不同的OFDM(正交频分复用)调制方式。因此,为了兼容 IEEE 802.11b,IEEE 802.11g 除本身特有的调制方式外,还具备使用与 IEEE 802.11b 相同的调制方式进行通信的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通信对象切换调制方式。在 IEEE 802
44、.11g 和 IEEE 802.11b 终端混用的场合,IEEE 802.112 接入点可以为每个数据包根据不同的对象单独切换不同的调制方式。也就是说,以 IEEE 802.11g 调制方式与 IEEE 802.11g 终端通信,以IEEE 802.11b 调制方式与 IEEE 802.11b 终端通信。当然,这一标准的 WLAN 产品较 IEEE802.11b 标准的相应产品价格还是有些高。基本服务群(BSS)是无线局域网的基本单元,它的功能包括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和点协调功能(PCF)。DCF是 802.11 MAC 协议的基本媒体访问方法,作用于基本服务群和基本网络结构中,可在所有站
45、实现,它支持竞争型异步业务。DCF 是一种竞争式共享信道技术,PCF 则是以协调点轮询的方式共享信道。假设普通音频电话线路支持的频率范围为 3003300Hz,信噪比为 30dB,则该线路的带宽 B 是 (17) Hz,根据信息论原理,工作在该线路上的调制解调器最高速率 C 约为 (18) Kbps。(分数:2.00)A.300B.600C.3000 D.3300解析:A.14.4B.28.8 C.57.6D.116解析:分析 在信号处理和信息理论的相关领域中,通过研究信号在经过一段距离后如何衰减及一个给定信号能加载多少数据后,得到了一个著名的公式,叫做香农(Shannon)定理。它以比特每秒
46、(bps)的形式给出了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表示为链路信噪比的一个函数,链路信噪比用分贝(dB)衡量。因此,我们可以用香农定理来检测电话线的数据速率。香农定理由如下的公式给出。C=Blog2(1+S/N)其中,C 是可得到的链路速度,B 是链路的带宽,S 是平均信号功率,N 是平均噪声功率,信噪比(S/N)通常用分贝表示。dB=10log10(S/N)音频电话线路支持的频率范围为 3003300Hz,故 B=3300-300Hz=3000Hz,而信噪比是 30dB,即S/N=1000,因此有C=3000log2(1+1000)上式近似等于 30Kbps,是 28.8Kbps 调制解调器的极限,因
47、此,如果电话网的信噪比没有改善或不使用压缩方法,调制解调器将达不到更高的速率。11.划分虚拟局域网(VLAN)有多种方式,以下划分方式中,不正确的是 (7) 。(分数:1.00)A.基于交换机端口划分B.基于网卡地址划分C.基于用户名划分 D.基于网络地址划分解析:分析 VLAN 是为解决以太网的广播问题和安全性而提出的一种协议,它在以太网帧的基础上增加了 VLAN 头,用 VLAN ID 把用户划分为更小的工作组,限制不同工作组间的用户二层互访,每个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局域网。虚拟局域网的好处是可以限制广播范围,并能够形成虚拟工作组,动态管理网络。VLAN 在交换机上的实现方法,可以大致划分为
48、 4 类。(1)基于端口划分。这种划分 VLAN 的方法是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比如 QuidwayS3526 的 14端口为 VLAN 10,517 端口为 VLAN 20,1824 端口为 VLAN 30。当然,这些属于同一 VLAN 的端口可以不连续,如何配置由管理员决定,如果有多个交换机,例如,可以指定交换机 1 的 16 端口和交换机 2的 14 端口为同一 VLAN,即同一 VLAN 可以跨越数个以太网交换机。根据端口划分是目前定义 VLAN 的最广泛的方法,IEEE 802.1Q 规定了依据以太网交换机的端口来划分 VLAN 的国际标准。这种划分方法的优点是定义 VLAN
49、 成员非常简单,只要将所有的端口都定义一下即可。它的缺点是如果 VLAN 的用户离开了原来的端口,到了一个新交换机的某个端口,那么就必须重新定义。(2)基于 MAC 地址划分。这种划分 VLAN 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 MAC 地址来划分,即对每个 MAC 地址的主机都配置它的所属组。这种划分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当用户物理位置移动时,即从一个交换机换到其他交换机时,VLAN 不用重新配置,所以,可以认为这种根据:MAC 地址的划分方法是基于用户的 VLAN。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初始化时,所有的用户都必须进行配置,如果有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用户,配置是非常麻烦的。而且这种划分的方法也会导致交换机执行效率的降低,因为在每一个交换机的端口都可能存在多个 VLAN组的成员,这样就无法限制广播包。另外,对于使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来说,他们的网卡可能经常更换,这样,VLAN 就必须不停地配置。(3)基于网络层划分。这种划分 VLAN 的方法是根据每个主机的网络层地址或协议类型(如果支持多协议)划分的,虽然这种划分方法是根据网络地址,比如 IP 地址,但它不是路由,与网络层的路由毫无关系。它虽然查看每个数据包的 IP 地址,但由于不是路由,所以,没有 RIP、O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