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程序员-网络基础(一)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36165       资源大小:149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程序员-网络基础(一)及答案解析.doc

    1、程序员-网络基础(一)及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选题/B(总题数:5,分数:44.00)有多个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网络或网段的互连,工作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和网络层的互连设备分别称为U U 4 /U /U、U U 5 /U /U、U U 6 /U /U。(分数:8.00)(1).(1) A.网关 B.路由器 C.防火墙 D.中继器(分数:1.00)A.B.C.D.(2).(2) A.转发器 B.防火墙 C.网桥 D.网关(分数:1.00)A.B.C.D.(3).(3) A.转发器 B.路由器 C.网桥 D.中继器(分数:1.00)A.B.C.D.

    2、(4).因特网属于( )。 A.万维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分数:1.00)A.B.C.D.(5).甲和乙采用公钥密码体制对数据文件进行加密传送,甲用乙的公钥加密数据文件,乙使用_对数据文件进行解密。 A.甲的公钥 B.甲的私钥 C.乙的公钥 D.乙的私钥(分数:1.00)A.B.C.D.(6).WWW 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采用_协议进行网页的发送和接收。 A.HTTP B.URL C.SMTP D.HTML(分数:1.00)A.B.C.D.(7).为防止攻击者通过 Windows XP 系统中正在运行的 Telnet 服务登录到用户的计算机,可以对 Windows XP 中 T

    3、elnet 服务进行如下设置:_。 A.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 B.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之后重启计算机 C.设置启动类型为手动 D.设置启动类型为手动,之后重启计算机(分数:1.00)A.B.C.D.(8).下面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正确的是_。 A B.kaoshi, C.kaoshi, D(分数:1.00)A.B.C.D.在 Windows XP 中,可以使用U U 12 /U /U来浏览日志文件,其中包含有U U 13 /U /U、安全性日志和系统日志。(分数:3.00)(1).(1) A.事件查看器 B.浏览器 C.超级终端 D.信息服务(分数:1.00)A.B.C.D.(2).(2) A

    4、.用户访问日志 B.应用程序日志 C.记帐日志 D.网络攻击日志(分数:1.00)A.B.C.D.(3).DoS 攻击的目的是_。 A.获取合法用户的口令和账号 B.使计算机和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C.远程控制别人的计算机 D.监听网络上传输的所有信息(分数:1.00)A.B.C.D.国际标准化组织的 OSI 基本参考模型共有 7 层。IP、TCP 分别是对应于该模型中U U 15 /U /U、U U 16 /U /U的协议。在因特网协议组中,与 TCP 在同一层的协议还有U U 17 /U /U。(分数:9.00)(1).(1)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媒体访问控制层(分数

    5、:1.00)A.B.C.D.(2).(2)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媒体访问控制层(分数:1.00)A.B.C.D.(3).(3) A.UDP B.NCP C.ARP D.ICMP(分数:1.00)A.B.C.D.(4).MAC 地址通常固化在计算机的_上。 A.内存 B.网卡 C.硬盘 D.高速缓冲区(分数:1.00)A.B.C.D.(5).Internet 上的服务都是基于某一种协议,Web 服务是基于_。 A.SMTP 协议 B.SNMP 协议 C.HTTP 协议 D.TELNET 协议(分数:1.00)A.B.C.D.(6).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共同提出的开放

    6、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共有 U U /U /U层,通信子网覆盖其中的U U /U /U层,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则为U U /U/U层。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协议,例如 EIA-RS232C 和 HDLC 就分别是一种U U /U /U层和U U /U /U层的协议。U /UA表示 B网络 C数据链路 D应用 E物 F媒体访问 G会话 H传输(分数:1.00)A.B.C.D.E.F.G.H.(7).网络中某些用户只能接收但不能发送 E-mail,此时管理员应检查_。 A.E-mail 服务器是否与网络连通 B.连接客户端与 E-mail 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是否进行了 deny

    7、SMTP 设置 C.连接客户端与 E-mail 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是否进行了 deny any 设置 D.连接客户端与 E-mail 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是否进行了 deny POP3 设置(分数:1.00)A.B.C.D.(8).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共同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共有 U U /U /U层,通信子网覆盖其中的U U /U /U层,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则为U U /U/U层。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协议,例如 EIA-RS232C 和 HDLC 就分别是一种U U /U /U层和U U /U /U层的协议。U /UA表示 B网络

    8、C数据链路 D应用 E物 F媒体访问 G会话 H传输(分数:1.00)A.B.C.D.E.F.G.H.(9).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安全体系方案 X.800 将安全服务定义为通信开放系统协议层提供的服务,用来保证系统或数据传输有足够的安全性。X.800 定义了五类可选的安全服务。下列相关的选项中不属于这五类安全服务的是_。 A.数据保密性 B.访问控制 C.认证 D.数据压缩(分数:1.00)A.B.C.D.为了增强网页的安全性,可以采用U U 24 /U /U协议,为了证明数据发送者的身份与数据的真实性,需要使用U U 25 /U /U。(分数:14

    9、.00)(1).(1)ATelnet BPOP3 CHTTPS DDNS(分数:1.00)A.B.C.D.(2).(2)A散列算法 B时间戳 C数字信封 D加密算法(分数:1.00)A.B.C.D.(3).要注意防范病毒,_是不会被感染病毒的。 A.电子邮件 B.硬盘 C.软盘 D.ROM(分数:1.00)A.B.C.D.(4).使用浏览器上网时,_不可能影响系统和个人信息安全。 A.浏览包含有病毒的网站 B.改变浏览器显示网页文字的字体大小 C.在网站上输入银行账号、口令等敏感信息 D.下载和安装互联网上的软件或者程序(分数:1.00)A.B.C.D.(5).在以下关于电子邮件的叙述中,_是

    10、不正确的。 A.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附件可能会传染计算机病毒 B.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发送电子邮件后,接收者可能几个小时后才能收到 C.在试发电子邮件时,可以向自己的 E-mail 邮箱发送一封邮件 D.电子邮箱的容量指的是用户当前使用的计算机上,分配给电子邮箱的硬盘容量(分数:1.00)A.B.C.D.(6).在 WWW 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发送和接收 HTML 文档时,使用的协议是_。 A.FTP B.GOPHER C.HTTP D.NNTP(分数:1.00)A.B.C.D.(7).下列各项中,非法的 IP 地址是( )。 A.147.45.6.2 B.256.117.34.12 C.22

    11、6.174.8.12 D.25.114.58.9(分数:1.00)A.B.C.D.(8)._服务器一般都支持 SMTP 和 POP3 协议,分别用来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A.Gopher B.Telnet C.FTP D.E-mail(分数:1.00)A.B.C.D.(9).Web 服务器 www.abc.edu 的域名记录存储在 IP 地址为 213.210.112.34 的域名服务器中。某主机的TCP/IP 属性配置如图 5-10 所示,该主机要访问 www.abc.edu 站点,则首先查询 IP 地址为_的域名服务器。 A210.112.66.78 B210.112.66.88 C

    12、213.210.112.34 D200.210.153.15 (分数:1.00)A.B.C.D.(10).某主机的 IP 地址为 10.100.100.01/20,其子网掩码是_。 A.255.255.248.0 B.255.255.252.0 C.255.255.240.0 D.255.255.255.0(分数:1.00)A.B.C.D.(11).计算机_感染可执行文件。一旦直接或间接执行了被该病毒感染的程序,该病毒会按照编制者的意图对系统进行破坏。 A.文件型病毒 B.宏病毒 C.目录病毒 D.引导型病毒(分数:1.00)A.B.C.D.(12).TCP/IP 网络的体系结构分为应用层、传

    13、输层、网络互联层和网络接口层。属于传输层协议的是_。 A.TCP 和 ICMP B.IP 和 FTP C.TCP 和 UDP D.ICMP 和 UDP(分数:1.00)A.B.C.D.(13).下列域名书写正确的是_。 A._ B C.catch, edu, Cn D-(分数:1.00)A.B.C.D.(14).Internet 中域名与 IP 地址之间的翻译是由_来完成的。 A.域名服务器 B.代理服务器 C.FTP 服务器 D.Web 服务器(分数:1.00)A.B.C.D.ADSL 对应的中文术语是U U 38 /U /U,它的两种 Internet接入方式是U U 39 /U /U接入

    14、。(分数:10.00)(1).(1) A.分析数字系统层 B.非对称数字线 C.非对称数字用户线 D.异步数字系统层(分数:1.00)A.B.C.D.(2).(2) A.固定接入和虚拟拨号 B.专线接入和 VLAN C.固定接入和 VLAN D.专线接入和虚拟拨号(分数:1.00)A.B.C.D.(3).属于物理层的互连设备是_。 A.中继器 B.网桥 C.交换机 D.路由器(分数:1.00)A.B.C.D.(4).为了在 Internet 上浏览网页,需要在客户端安装浏览器,不属于浏览器软件的是_。 A.Internet Explorer B.Fireworks C.Hot Java D.N

    15、etscape Communicator(分数:1.00)A.B.C.D.(5).U U /U /U是防止计算机中信息资源遭受人为破坏的重要方面。用户识别、权限控制、U U /U /U等是防止计算机中信息不被窃取或偷用,以保障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U U /U /U技术又分为U U /U /U、U U /U /U、UU /U /U等几种。U /U A.病毒检测 B.病毒消除 C.病毒预防 D.防跟踪 E.防复制 F.防传染 G.防扩散 H.防引用(分数:1.00)A.B.C.D.E.F.G.H.(6).下列对计算机病毒的描述正确的是_。 A.反病毒软件总是滞后于计算机新病毒的出现 B.反病

    16、毒软件总是领先于新病毒的出现,并可以预防、查杀各种类型病毒 C.计算机感染过某种病毒之后,将对该类病毒产生免疫力 D.计算机病毒会危害计算机用户的身体健康(分数:1.00)A.B.C.D.(7).在检测网络故障时使用的 ping 命令是基于_协议实现的。 A.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B.FTP(文件传输协议) C.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D.ICMP(互联网控制管理协议)(分数:1.00)A.B.C.D.(8).在计算机系统管理制度中,对于病毒防范,_是不对的。 A.禁止外来人员使用机器 B.采用软件防护措施,比如磁盘免疫 C.定期检查硬盘和软盘,清除内部病毒 D.新引进的软件要经

    17、过确认无毒再使用(分数:1.00)A.B.C.D.(9)._操作一般不会感染计算机病毒。 A.打开电子邮件的附件 B.从网站下载软件 C.通过 U 盘传送计算机上的文件 D.启动磁盘整理工具(分数:1.00)A.B.C.D.(10).在公司内网中部署_可以最大限度防范内部攻击。 A.防火墙 B.电磁泄密及防护系统 C.邮件过滤系统 D.入侵检测系统(分数:1.00)A.B.C.D.程序员-网络基础(一)答案解析(总分: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单选题/B(总题数:5,分数:44.00)有多个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网络或网段的互连,工作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和网络层的互连

    18、设备分别称为U U 4 /U /U、U U 5 /U /U、U U 6 /U /U。(分数:8.00)(1).(1) A.网关 B.路由器 C.防火墙 D.中继器(分数:1.00)A.B.C.D. 解析:(2).(2) A.转发器 B.防火墙 C.网桥 D.网关(分数:1.00)A.B.C. D.解析:(3).(3) A.转发器 B.路由器 C.网桥 D.中继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OSI 参考模型的网络设备如下: 物理层的网络设备有:中继器和集线器,第 1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D。 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有:网桥,交换机,第 2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C。 网络层的互连

    19、设备有路由器。第 3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B。 应用层的互连设备有网关。(4).因特网属于( )。 A.万维网 B.局域网 C.城域网 D.广域网(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因特网是一个全球性的网络,它综合使用了多种传输介质,是典型的广域网。本题答案为D。(5).甲和乙采用公钥密码体制对数据文件进行加密传送,甲用乙的公钥加密数据文件,乙使用_对数据文件进行解密。 A.甲的公钥 B.甲的私钥 C.乙的公钥 D.乙的私钥(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在公钥加密体制中,同一信息的加密,分为公钥和私钥,如果使用公钥加密,则用私钥进行解密,如果用私钥加密,则用公钥解

    20、密。选项 D 为正确答案。(6).WWW 服务器与客户机之间采用_协议进行网页的发送和接收。 A.HTTP B.URL C.SMTP D.HTML(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HTTP 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 WWW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客户机浏览器的传送协议;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是一种网络资源地址;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通信协议)是用于传送电子邮件的通信协议;HTML(Hyper Text Mark

    21、-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是编写网页的语言。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 A。(7).为防止攻击者通过 Windows XP 系统中正在运行的 Telnet 服务登录到用户的计算机,可以对 Windows XP 中 Telnet 服务进行如下设置:_。 A.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 B.设置启动类型为自动,之后重启计算机 C.设置启动类型为手动 D.设置启动类型为手动,之后重启计算机(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如果 Telnet 服务配置为自动,那么,每当系统启动时,就会自动启动 Telnet 服务。所以,根据题意,应当排除选项 A 和选项 B。 如果配置为手动,那

    22、么,每次系统启动,不会自动启动 Telnet 服务。而如果系统已经运行了 Telnet 服务,也不会自动关闭它。所以排除选项 C。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 D。(8).下面电子邮件地址的书写格式正确的是_。 A B.kaoshi, C.kaoshi, D(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电子邮件地址格式是为用户标识主机域名。选项 B 和 C 分别在账户名和服务器名中插入了逗号,是错误的。选项 D 中没有符号“”是错误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 A。在 Windows XP 中,可以使用U U 12 /U /U来浏览日志文件,其中包含有U U 13 /U /U、安全性日志和系统日志。(分数:3

    23、.00)(1).(1) A.事件查看器 B.浏览器 C.超级终端 D.信息服务(分数:1.00)A. B.C.D.解析:(2).(2) A.用户访问日志 B.应用程序日志 C.记帐日志 D.网络攻击日志(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系统中选择“开始”|“所有程序”|“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会出现图 5-9 所示的窗口。 * 可以看出,其中包含有应用程序日志、系统日志和安全性日志。本题第 1个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A,第 2 个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B。(3).DoS 攻击的目的是_。 A.获取合法用户的口令和账号 B.使计算机和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 C.远

    24、程控制别人的计算机 D.监听网络上传输的所有信息(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DoS 是 Denial of service 的缩写,表示拒绝服务。DoS 攻击专门设计用来阻止授权用户对系统以及系统数据进行访问,通常采用的攻击方式是让系统服务器超载或者让系统死机。类似于几百个人同时拨一个电话,导致电话繁忙和不可用。其目的是使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 B。国际标准化组织的 OSI 基本参考模型共有 7 层。IP、TCP 分别是对应于该模型中U U 15 /U /U、U U 16 /U /U的协议。在因特网协议组中,与 TCP 在同一层的协议还有U U

    25、17 /U /U。(分数:9.00)(1).(1)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媒体访问控制层(分数:1.00)A. B.C.D.解析:(2).(2) A.网络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媒体访问控制层(分数:1.00)A.B. C.D.解析:(3).(3) A.UDP B.NCP C.ARP D.ICMP(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OSI 参考模型中的 7 层以及各层对应的协议如下。 物理层。对应的协议有:ISO2110、IEEE802、IEEE802.2、EIA RS-232-C。 数据链路层。对应的协议有:HDLC、SLIP、PPP、ARP、RARP、

    26、MTU。 网络层。对应的协议有 IP、ICMP、RIP、OSPF、BGP、IGMP。第1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A。 传输层。对应的协议有:TCP,UDP。第 2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B。第 3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A。 会话层。没有协议。 表示层。没有协议。 应用层。对应的协议有:TFTP、HTTP、SNMP、FTP、SMTP、DNS、Telnet。(4).MAC 地址通常固化在计算机的_上。 A.内存 B.网卡 C.硬盘 D.高速缓冲区(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网卡属于 OSI 模型的物理层,只传输信号,不分析高层数据。网卡 MAC 地址是全球唯一的,通常固化在计算机的

    27、网卡上。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 B。(5).Internet 上的服务都是基于某一种协议,Web 服务是基于_。 A.SMTP 协议 B.SNMP 协议 C.HTTP 协议 D.TELNET 协议(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Web 服务是基于 HTTP 协议的。SMTP 是一种邮件协议,TELNET 是远程登录协议。本题答案为 C。(6).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共同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共有 U U /U /U层,通信子网覆盖其中的U U /U /U层,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则为U U /U/U层。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协议,例如 EIA-RS232C 和 HD

    28、LC 就分别是一种U U /U /U层和U U /U /U层的协议。U /UA表示 B网络 C数据链路 D应用 E物 F媒体访问 G会话 H传输(分数:1.00)A.B.C.D.E. F.G.H.解析:(7).网络中某些用户只能接收但不能发送 E-mail,此时管理员应检查_。 A.E-mail 服务器是否与网络连通 B.连接客户端与 E-mail 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是否进行了 deny SMTP 设置 C.连接客户端与 E-mail 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是否进行了 deny any 设置 D.连接客户端与 E-mail 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是

    29、否进行了 deny POP3 设置(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接收和发送电子邮件需要使用如下两种协议: POP 是适用于 C/S 结构的脱机模型的电子邮件协议,目前已发展到第三版,称 POP3。它规定怎样将个人计算机连接到 Internet 的邮件服务器和下载电子邮件的电子协议。它是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第一个离线协议标准,POP3 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把邮件存储到本地主机(即自己的计算机)上,同时删除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而 POP3 服务器则是遵循POP3 协议的接收邮件服务器,用来接收电子邮件的。 SMTP 是简单邮件传送协议,使用 SMTP 协议,可将电子邮件从发件人路

    30、由到收件人的电子邮件传输系统。SMTP 控制电子邮件通过 Internet 传送到目标服务器的方式。SMTP 服务自动安装在安装了 POP3 服务的计算机上,从而允许用户发送传出电子邮件。使用POP3 服务创建一个域时,该域也被添加到 SMTP 服务中,以允许该域的邮箱发送传出电子邮件。邮件服务器的 SMTP 服务接收传入邮件,并将电子邮件传送到邮件存储区。 如果用户只能接收不能发送电子邮件,那么,说明 POP3 服务器工作正常,SMTP 不正常,应当检查连接客户端与 E-mail 服务器之间的路由器端口的访问控制列表是否进行了 deny SMTP 设置。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 B。(8).由国际

    31、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共同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共有 U U /U /U层,通信子网覆盖其中的U U /U /U层,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则为U U /U/U层。对等层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协议,例如 EIA-RS232C 和 HDLC 就分别是一种U U /U /U层和U U /U /U层的协议。U /UA表示 B网络 C数据链路 D应用 E物 F媒体访问 G会话 H传输(分数:1.00)A.B.C. D.E.F.G.H.解析:解析 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信联盟共同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共有 7 层。它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第

    32、 1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F。第 3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D。 在这个参考模型中: 13 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主要负责通信功能,一般称为通信子网层。第 2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B。 第 4 层(传输层)起着衔接上下 3层的作用。 57 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属于资源子网的功能范畴,称为资源子网层。 物理层是 OSI 的第一层,它虽然处于最底层,却是整个开放系统的基础。物理层为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体及互连设备,为数据传输提供可靠的环境。 EIA(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的 RS-232-C 是物理层标准。第4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E。 HDLC 表示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它是数据

    33、链路层标准。第 5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C。(9).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安全体系方案 X.800 将安全服务定义为通信开放系统协议层提供的服务,用来保证系统或数据传输有足够的安全性。X.800 定义了五类可选的安全服务。下列相关的选项中不属于这五类安全服务的是_。 A.数据保密性 B.访问控制 C.认证 D.数据压缩(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X800 定义了 5 类安全服务:认证、数据保密性、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数据压缩不属于安全服务。所以,选项 D 为正确答案。为了增强网页的安全性,可以采用U U 24 /U /

    34、U协议,为了证明数据发送者的身份与数据的真实性,需要使用U U 25 /U /U。(分数:14.00)(1).(1)ATelnet BPOP3 CHTTPS DDNS(分数:1.00)A.B.C. D.解析:(2).(2)A散列算法 B时间戳 C数字信封 D加密算法(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对于第 1 个空,选项 A“Telnet”是 TCP/IP 协议族中的一员,是 Internet 远程登录服务的标准协议,应用 Telnet 协议能够把本地用户所使用的计算机变成远程主机系统的一个终端;选项B“POP3”是邮局协议第 3 版,用于电子邮件的接收,它使用 TCP 的 11

    35、0 端口;选项 C“HTTPS”是安全的HTTP,服务器和用户端需要有证书和认证手段,通常传送的数据也会被加密;选项“DNS”是域名系统(服务)协议,它是分布式网络目录服务,主要用于域名与 IP 地址的相互转换,以及控制因特网的电子邮件的发送。大多数因特网服务依赖于 DNS 而工作,一旦 DNS 出错,就无法连接 Web 站点,电子邮件的发送也会中止。综上所述,第 1 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C。 对于第 2 个空,数字信封是公钥密码体制的实际应用,是用加密技术来保证只有规定的特定收信人才能阅读通信的内容。 在数字信封中,信息发送方采用对称密钥来加密信息内容,然后将此对称密钥用接收方的公开密钥来加

    36、密(这部分称数字信封)之后,将它和加密后的信息一起发送给接收方,接收方先用相应的私有密钥打开数字信封,得到对称密钥,然后使用对称密钥解开加密信息。数字信封的功能类似于普通信封,普通信封在法律的约束下保证只有收信人才能阅读信的内容;数字信封则采用密码技术保证了只有规定的接收人才能阅读信息的内容。数字信封中采用了对称密码体制和公钥密码体制。信息发送者首先利用随机产生的对称密码加密信息,再利用接收方的公钥加密对称密码,被公钥加密后的对称密码称为数字信封。在传递信息时,信息接收方若要解密信息,必须先用自己的私钥解密数字信封,得到对称密码,才能利用对称密码解密所得到的信息。这样就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真实性和

    37、完整性。所以,本空的正确答案为选项 C。(3).要注意防范病毒,_是不会被感染病毒的。 A.电子邮件 B.硬盘 C.软盘 D.ROM(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病毒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无论是哪一种特性,都需要改动原来的数据,以便将自身植入,或是破坏原来的数据。ROM 是只读存储器,它的物理特性决定了存储在其中的数据无法被改动。从而使病毒既无法传染也不能破坏其中的数据。故应该选择 D。(4).使用浏览器上网时,_不可能影响系统和个人信息安全。 A.浏览包含有病毒的网站 B.改变浏览器显示网页文字的字体大小 C.在网站上输入银行账号、口令等敏感信息 D.下载和安装互联网上的软件

    38、或者程序(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使用浏览器上网时,浏览包含有病毒的网站,显然可能会影响系统和个人信息安全,所以,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有的网站,为了获得用户信息,骗取用户钱财,会要求用户在网站上输入银行账号、口令等敏感信息,所以,在网站上输入银行账号、口令等敏感信息也可能会影响个人和系统安全。选项 C不符合题意。 网络上的软件和程序,有的可能附加了病毒或木马程序,下载和安装互联网上的软件或者程序,也可能会影响系统和个人信息安全。选项 D 不符合题意。 改变浏览器显示网页文字的字体大小不会影响安全问题。选项 C 为正确答案。(5).在以下关于电子邮件的叙述中,_是不正确

    39、的。 A.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附件可能会传染计算机病毒 B.在网络拥塞的情况下,发送电子邮件后,接收者可能几个小时后才能收到 C.在试发电子邮件时,可以向自己的 E-mail 邮箱发送一封邮件 D.电子邮箱的容量指的是用户当前使用的计算机上,分配给电子邮箱的硬盘容量(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通常情况下,电子邮箱由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或局域网网管中心提供,电子邮件通常存放在邮件服务器、邮件数据库中。因而,电子邮箱容量由 Internet 服务提供商或局域网网管中心提供,而不是用户当前使用的计算机分配,故选项 D 的说法错误,为正确答案。(6).在 WWW 服务器

    40、与客户机之间发送和接收 HTML 文档时,使用的协议是_。 A.FTP B.GOPHER C.HTTP D.NNTP(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HTTP 是 Internet 上的应用层协议,是 Web 服务器与 Web 浏览器之间进行通信的语言。HTTP 是客户机朋艮务器结构,提供信息资源的 Web 节点称为 HTTP 服务器,Web 浏览器是 HTTP 服务器的客户。综上所述,选项 C 为正确答案。(7).下列各项中,非法的 IP 地址是( )。 A.147.45.6.2 B.256.117.34.12 C.226.174.8.12 D.25.114.58.9(分数:1

    41、.00)A.B. C.D.解析:解析 IP 地址用 32 位二进制表示,分为四段,用三个圆点隔开的四个十进制整数表示,每个十进制整数范围是 0255。选项 B 中第一段为 256 超出了 0255 的范围,所以本题答案为 B。(8)._服务器一般都支持 SMTP 和 POP3 协议,分别用来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和接收。 A.Gopher B.Telnet C.FTP D.E-mail(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Gopher 是提供分类的文档查询及管理的服务;Telnet 是提供远程登录的服务;FTP 是提供文件的上传和下载的服务;E-mail 是提供电子邮件的服务。SMTP

    42、是简单邮件传送协议,用于发送邮件;POP3 是邮局协议版本 3,用于收取邮件。所以,本题应该选择 D。(9).Web 服务器 www.abc.edu 的域名记录存储在 IP 地址为 213.210.112.34 的域名服务器中。某主机的TCP/IP 属性配置如图 5-10 所示,该主机要访问 www.abc.edu 站点,则首先查询 IP 地址为_的域名服务器。 A210.112.66.78 B210.112.66.88 C213.210.112.34 D200.210.153.15 (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主机设置了首选 DNS 服务器 IP 地址为

    43、210.112.66.78,不管访问哪个站点,都应当首先查询 IP 地址为 210.112.66.78 的域名服务器。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 A。(10).某主机的 IP 地址为 10.100.100.01/20,其子网掩码是_。 A.255.255.248.0 B.255.255.252.0 C.255.255.240.0 D.255.255.255.0(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子网掩码是一个 32 位地址,用于屏蔽 IP 地址的一部分以区别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 IP 地址是在局域网上,还是在远程网上。某主机的 IP 地址为 10.100.100.01/20,说明有 20 位子网掩码,也就是地址的前 20 位置 1,如下: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255.255.240.0 本题正确答案为选项 C。(11).计算机_感染可执行文件。一旦直接或间接执行了被该病毒感染的程序,该病毒会按照编制者的意图对系统进行破坏。 A.文件型病毒 B.宏病毒 C.目录病毒 D.引导型病毒(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计算机文件型病毒感染可执行文件。一旦直接或间接执行了被


    注意事项

    本文(【计算机类职业资格】程序员-网络基础(一)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