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嵌入式系统设计师-35 (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35456       资源大小:67.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嵌入式系统设计师-35 (1)及答案解析.doc

    1、嵌入式系统设计师-35 (1)及答案解析(总分:29.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29.00)分配给某公司网络的地址块是 220.17.192.0/20,该网络被划分为_个 C 类子网,不属于该公司网络的子网地址是_。(分数:2.00)A.4B.8C.16D.32A.220.17.203.0B.220.17.205.0C.220.17.207.0D.220.17.213.01.关于软件需求分析,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等要求B.软件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是: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信息域和功能域C

    2、.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是总体设计说明D.软件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不断认识、逐步细化的过程2._不属于系统总线。(分数:1.00)A.ISAB.EISAC.SCSID.PCI3.以下针对嵌入式系统高速 PCB 布线描述原则,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合理选择层数B.增大高频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C.注意信号线近距离平行走线时所引入的交叉干扰D.减少高频电路器件管脚间引线的弯折4.对信号量 S 执行 V 操作后,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1.00)A.当 S 等于 0 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B.当 S 小于 0 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C.当 S 小于等于 0 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D.当 S

    3、小于 0 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5.某嵌入式系统主存容量为 64KB,其中 ROM 区为 4KB,其余为 RAM 区,按字节编址。现要用 2K8 位的ROM 芯片和 4K4 位的 RAM 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 ROM 芯片数和 RAM 芯片数分别是_。(分数:1.00)A.1、15B.2、15C.1、30D.2、30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含的活动,则里程碑_在关键路径上。若在实际项目进展中,活动 AD 在活动 AC 开始 3 天后才开始,而完成活动 DG 过程中,由于有临时事件发生,实际需要 15 天才能完成,则完成该项目的最短时间比

    4、原计划多了_天。 (分数:2.00)A.BB.CC.DD.IA.8B.3C.5D.66.以下叙述中不是嵌入式系统特点的是_。(分数:1.00)A.要求编码体积小,能够在嵌入式系统的有效存储空间内运行B.面向应用,可以进行裁减和移植C.用于特定领域,不需要支持多任务D.可靠性高,无需人工干预独立运行,并处理各类事件和故障7.软件质量特性是用来描述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组属性,在 GJB 5236-2004 标准中,将软件质量属性划分为 6 个特性,下面关于软件质量特性正确的是_。(分数:1.00)A.功能性、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维护性B.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C

    5、.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维护性、可移植性D.功能性、适应性、准确性、可靠性、易用性、维护性8.下列关于程序局部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所谓程序局部性,包括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B.所谓空间局部性,是指某个地址一旦被使用时,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它附近的地址通常不会被访问C.所谓时间局部性,是指某个指令被访问时,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它很可能再次被访问D.导致程序局部性的原因是通常程序中包含大量的循环,数据结构中又会经常出现数组等存储分配区域比较集中的结构9.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_。(分数:1.00)A.存储器的容量B.指令字长C.数据总线的宽度D.地址总线的宽度10

    6、.设有 4 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 2 小时,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分数:1.00)A.1 小时B.2.5 小时C.5 小时D.8 小时11.一个项目为了修正一个错误而进行了变更,这个错误被修正,但却引起以前可以正确运行的代码出错。_最可能发现这一问题。(分数:1.00)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回归测试D.安装测试12.在 I/O 设备与主机间进行数据传输时,CPU 只需在开始和结束时作少量处理,而无需干预数据传送过程的是_方式。(分数:1.00)A.中断B.程序查询C.无条件传送D.直接存储器存取13.为了解决 CPU 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

    7、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这一矛盾,可采用_。(分数:1.00)A.并行技术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D.虚存技术14.程序运行过程中常使用参数在函数(过程)间传递信息,引用调用传递的是实参的_。(分数:1.00)A.地址B.类型C.名称D.值15.使用串行总线传输数据时,被传输的数据_。(分数:1.00)A.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都是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B.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都是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C.在发送设备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在接收设备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D.在发送设备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在接收设备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16.嵌入式处理器指令系统一般采用精简指令集(RISC)或者复杂指令

    8、集(CISC),以下关于 RISC 和 CISC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CISC 的指令种类要多于 RISCB.RISC 的寻址方式复杂,CISC 的寻址方式简单C.CISC 的有些指令执行时间长,RISC 多为单周期指令D.RISC 中 Load/Store 指令对存储器进行操作,其余指令对寄存器进行操作17.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实时系统就是响应快的系统B.JTAG 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及系统调试C.嵌入式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下载 bootloader 可以采用 Jtag 接口D.触摸屏是一种输入输出设备18.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ache 与主存的

    9、地址映像由_。(分数:1.00)A.硬件自动完成B.程序员调度C.操作系统管理D.程序员与操作系统协同完成19.应用程序利用系统调用打开 IO 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_。(分数:1.00)A.逻辑设备名B.物理设备名C.主设备号D.从设备号20.存储一个 32 位数 0x2168465 到 2000H2003H 四个字节单元中,若以大端模式存储,则 2000H 存储单元的内容为_。(分数:1.00)A.0x21B.0x68C.0x65D.0x0221.以下关于数据流图中基本加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对每一个基本加工,必须有一个加工规格说明B.加工规格说明必须描述把输

    10、入数据流变换为输出数据流的加工规则C.加工规格说明必须描述实现加工的具体流程D.决策表可以用来表示加工规格说明22.基线是一组经过正式验证或确认的,并作为后续工作开展依据的一个或一组工作产品,软件项目至少应形成_三类基线。(分数:1.00)A.任务基线、功能基线、产品基线B.任务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C.功能基线、测试基线、产品基线D.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23.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_。(分数:1.00)A.栈B.队列C.树D.图24.在某嵌

    11、入式系统中,采用 PowerPC 处理器,若定义了如下的数据类型变量 X,则 X 所占用的内存字节数是_。 union data int i; char ch; double f; x;(分数:1.00)A.8B.13C.16D.2425.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 100MHz,宽度为 32 位,地址/数据线复用,每传输一个地址或者数据占有一个时钟周期。若该总线支持 burst(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 128 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_。(分数:1.00)A.20nsB.40nsC.50nsD.80ns嵌入式系统设计师-35 (1)答案解析(总分:29.00,做题时间:90

    12、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29.00)分配给某公司网络的地址块是 220.17.192.0/20,该网络被划分为_个 C 类子网,不属于该公司网络的子网地址是_。(分数:2.00)A.4B.8C.16 D.32解析:220.17.192.0 是一个 C 类网络地址,应该有 24 位子网掩码,现在仅采用 20 位子网掩码,少了 4位,所以被划分成了 16 个子网。 这 16 个子网号的第三个字节都应该在 192+0192+15 之间,由于 213 大于 192+15,所以 220.17.213.0不属于地址块 220.17.192.0/20。A.220.17.203.0B.22

    13、0.17.205.0C.220.17.207.0D.220.17.213.0 解析:1.关于软件需求分析,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等要求B.软件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是: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信息域和功能域C.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成果是总体设计说明 D.软件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不断认识、逐步细化的过程解析:本题考查软件需求分析方面的知识。 软件需求分析的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等要求,分析软件系统的数据要求,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修正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是: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信息域和功能域,以层次化方式

    14、对功能进行分解和不断细化,清楚定义信息接口,给出系统的逻辑视图和物理视图,定义系统的抽象模型。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输入是软件研制任务书和软件开发计划,工作成果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软件需求分析工作是一个不断认识、逐步细化的过程。2._不属于系统总线。(分数:1.00)A.ISAB.EISAC.SCSI D.PCI解析:3.以下针对嵌入式系统高速 PCB 布线描述原则,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合理选择层数B.增大高频电路器件管脚间的引线 C.注意信号线近距离平行走线时所引入的交叉干扰D.减少高频电路器件管脚间引线的弯折解析:4.对信号量 S 执行 V 操作后,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

    15、:1.00)A.当 S 等于 0 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 B.当 S 小于 0 时唤醒一个阻塞进程C.当 S 小于等于 0 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D.当 S 小于 0 时唤醒一个就绪进程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荷兰学者 Dijkstra 提出的信号量(或信号灯)机制,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进程同步与互斥的工具。对信号量的操作原语有两种,P 操作和 V 操作。P 操作和 V 操作是执行时不被打断的两个操作系统原语,P 操作和 V 操作必须成对使用。 在操作系统中,信号量是表示资源的实体,它由两个成员(S,Q)构成,其中 S 是一个具有非负初值的整型变量,是一个初始状态为空的队列。整型变量 S 表示系

    16、统中某类资源的使用情况,当其值大于 0 时,表示系统中当前可用资源的数目;当其值小于 0 时,其绝对值表示系统中因请求该类资源而阻塞等待的进程数目。除信号量的初值外,信号量的值能由 P 操作和 V 操作改变。 P(S)的主要功能是:先执行 S=S-1;若 S0 则进程继续执行;若 S0 则阻塞该进程,并将它插入到该信号量的等待队列 Q 中。 V(S)的主要功能是:先执行 S=S+1;若 S0 则进程继续执行;若 S0 则从该信号量等待队列中移出第一个进程,使其变为就绪状态并插入就绪队列,然后再返回原进程继续执行。 综上所述,当前的 S 小于等于 0 时,会将信号量队列中第一个进程移出,变为就绪

    17、状态。当 S 等于 0 时,原进程执行完后,移出的进程就会被唤醒。5.某嵌入式系统主存容量为 64KB,其中 ROM 区为 4KB,其余为 RAM 区,按字节编址。现要用 2K8 位的ROM 芯片和 4K4 位的 RAM 芯片来设计该存储器,则需要上述规格的 ROM 芯片数和 RAM 芯片数分别是_。(分数:1.00)A.1、15B.2、15C.1、30D.2、30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结构相关的基础知识。 4KB 的 ROM,用 2K*8 位的 ROM 芯片,需要 2 片;60KB 的 RAM,用 4K*4 的 RAM 芯片设计,需要 30 片。下图是一个软件项目的活动图,其中顶点表示项

    18、目里程碑,连接顶点的边表示包含的活动,则里程碑_在关键路径上。若在实际项目进展中,活动 AD 在活动 AC 开始 3 天后才开始,而完成活动 DG 过程中,由于有临时事件发生,实际需要 15 天才能完成,则完成该项目的最短时间比原计划多了_天。 (分数:2.00)A.BB.C C.DD.I解析:本题考查软件项目管理的基础知识。 根据关键路径法,计算出关键路径为 ACGIK,关键路径长度为 65。因此里程碑 C 在关键路径上,而里程碑 B、D 和 I 不在关键路径上。 若完成活动 DG 需要 15 天,则相当于 ADGIK 也是一个关键路径,而且活动 AD 推迟了三天才能完成,此时,完成项目的最

    19、短时间应该是 68 天,比原来的最短时间 65 天多了 3 天。A.8B.3 C.5D.6解析:6.以下叙述中不是嵌入式系统特点的是_。(分数:1.00)A.要求编码体积小,能够在嵌入式系统的有效存储空间内运行B.面向应用,可以进行裁减和移植C.用于特定领域,不需要支持多任务 D.可靠性高,无需人工干预独立运行,并处理各类事件和故障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系统特点的基础知识。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的计算机系统,大到飞机、轮船、卫星、导弹,小到电视机、洗衣机、智能水表,都可以说是一个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是软件和硬件的综合体,还可以涵盖机械等附属装置。 嵌入式系统通常的定义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

    20、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有: 可裁剪性。支持开放性和可伸缩性的体系结构。 强实时性。实时性一般较强,可用于各种设备控制中。 统一的接口。提供设备统一的驱动接口。 操作方便、简单、提供友好的图形 GUI 和图形界面,追求易学易用。 强稳定性,弱交互性。嵌入式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就不需要用户过多的干预、这就要负责系统管理的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一般不提供操作命令,它通过系统的调用命令向用户程序提供服务。 固化代码。在嵌入式系统中,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被固化在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的 RO

    21、M 中。 更好的硬件适应性,也就是良好的移植性。 嵌入式系统和具体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升级换代也是和具体产品同步进行,因此嵌入式系统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7.软件质量特性是用来描述和评价软件产品质量的一组属性,在 GJB 5236-2004 标准中,将软件质量属性划分为 6 个特性,下面关于软件质量特性正确的是_。(分数:1.00)A.功能性、性能、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维护性B.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维护性、可移植性 C.功能性、安全性、可靠性、易用性、维护性、可移植性D.功能性、适应性、准确性、可靠性、易用性、维护性解析:软件产品的质量是指软件产品特性的总和

    22、,表示软件产品满足明确或隐含要求的能力。软件产品的质量可分为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两部分。 内部质量是指产品属性的总和,决定了软件产品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时,满足明确和隐含要求的能力。 外部质量是指软件产品在特定条件下使用时,满足明确或隐含要求的程度。 在 GIB 5236-2004 标准中,软件产品质量的内部质量和外部质量属性可划分为 6 个特性: 功能性(适合性、准确性、互操作性、安全保密性和功能性的依从性); 可靠性(成熟性、容错性、易恢复性和可靠性的依从性); 易用性(易理解性、易学性、易操作性、吸引性、易用性的依从性); 效率(时间特性、资源利用性、效率的依从性); 维护性(易分析性、易改变

    23、性、稳定性、易测试性、维护性的依从性); 可移植性(适应性、易安装性、共存性、易替换性、可移植性的依从性)。8.下列关于程序局部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所谓程序局部性,包括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B.所谓空间局部性,是指某个地址一旦被使用时,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它附近的地址通常不会被访问C.所谓时间局部性,是指某个指令被访问时,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它很可能再次被访问D.导致程序局部性的原因是通常程序中包含大量的循环,数据结构中又会经常出现数组等存储分配区域比较集中的结构解析:本题考查程序局部性的基础知识。 程序局部性包括空间局部性和时间局部性。所谓空间局部性,是指某个地址一旦

    24、被使用时,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它附近的地址通常也会被访问;所谓时间局部性,是指某个指令被访问时,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它很可能再次被访问。导致程序局部性的原因是通常程序中包含大量的循环,数据结构中又会经常出现数组等存储分配区域比较集中的结构,前者导致变量和代码被重复使用,后者则引起访问区域相对集中。9.指令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_。(分数:1.00)A.存储器的容量B.指令字长 C.数据总线的宽度D.地址总线的宽度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指令寄存器是 CPU 中的关键寄存器,其内容为正在执行的指令,显然其位数取决于指令字长。10.设有 4 个作业同时到达,每个作业的执行时间均为 2 小时,

    25、它们在一台处理器上按单道方式运行,则平均周转时间为_。(分数:1.00)A.1 小时B.2.5 小时C.5 小时 D.8 小时解析:11.一个项目为了修正一个错误而进行了变更,这个错误被修正,但却引起以前可以正确运行的代码出错。_最可能发现这一问题。(分数:1.00)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回归测试 D.安装测试解析:单元测试也称模块测试,它是软件测试的第一步,通常在编码阶段进行。单元测试以软件详细设计为指导,对软件模块进行正确性检查,其目的在于发现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它要求对所有的局部和全局数据结构、外部接口与程序代码关键部分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 集成测试也称为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26、。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实践表明,一些模块虽然能够单独工作,但并不能保证连接起来也能正常的工作。程序在某些局部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在全局上很可能暴露出来,影响功能的实现。 回归测试是检验原有正常功能没有应更改出现缺陷而进行的测试,通过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起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回归测试作为软件生命周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整个软件测试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比重,软件开发的各阶段都会进行多次回归测试。 安装测试确保该软件在正常情况和异常情况的不同条件下,进行首次安装、升级、完整的或自定义的安装都能进行安装。异常情况包括磁盘空间不

    27、足、缺少目录创建权限等。核实软件在安装后可立即正常运行。安装测试包括测试安装代码以及安装手册。安装手册提供如何进行安装,安装代码提供安装一些程序能够运行的基础数据。12.在 I/O 设备与主机间进行数据传输时,CPU 只需在开始和结束时作少量处理,而无需干预数据传送过程的是_方式。(分数:1.00)A.中断B.程序查询C.无条件传送D.直接存储器存取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 中断方式下的数据传送是当 I/O 接口准备好接收数据或准备好向 CPU 传送数据时,就发出中断信号通知CPU。对中断信号进行确认后,CPU 保存正在执行的程序的现场,转而执行提前设置好的 I/O 中断

    28、服务程序,完成一次数据传送的处理。这样,CPU 就不需要主动查询外设的状态,在等待数据期间可以执行其他程序,从而提高了 CPU 的利用率。采用中断方式管理 I/O 设备,CPU 和外设可以并行地工作。 程序查询方式下,CPU 通过执行程序查询外设的状态,判断外设是否准备好接收数据或准备好了向 CPU 输入的数据。 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DMA)方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硬件控制实现主存与 I/O 设备间的直接数据传送,数据的传送过程由 DMA 控制器(DMAC)进行控制,不需要 CPU 的干预。在 DMA 方式下,由 CPU启动传送过程,即向设备发出“传送一块数据

    29、”的命令,在传送过程结束时,DMAC 通过中断方式通知 CPU进行一些后续处理工作。13.为了解决 CPU 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这一矛盾,可采用_。(分数:1.00)A.并行技术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 D.虚存技术解析:并行技术是多处理器(CPU)或多处机并行处理任务的技术,为了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提高计算速度,一般采用这种技术。如现在我们所称的多核技术、众核技术、大规模并行机等等。 通道技术是一种任务(分区或进程)之间通信的一种技术。 缓冲技术也称 Spooling 技术,Spooling 的意思是外部设备同时联机操作,又称为假脱机输入/输出操作,是操作系统中采用的一项将

    30、独占设备改造成共享设备的技术。Spooling 系统的组成包括三部分: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进程和输出进程。为了解决 CPU 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这一矛盾,在操作系统中一般采用 Spooling 技术。 虚存(VM)技术能从逻辑上对内存进行扩充,达到扩充内存的效果,具有请求调入和置换功能。14.程序运行过程中常使用参数在函数(过程)间传递信息,引用调用传递的是实参的_。(分数:1.00)A.地址 B.类型C.名称D.值解析:本题考查程序语言基础知识。 进行函数调用时,常需要在调用环境中的数据传递给被调用函数,作为输入参数由被调用函数处理,基本的调用方式为

    31、值调用(或传值调用)和引用调用。其中,值调用方式下是将实参的值单向地传递给被调用函数的形参,引用调用方式下通过将实参的地址传递给形参,在被调用函数中通过指针实现对实参变量数据的间接访问和修改,从而达到将修改后的值“传回来”的效果。15.使用串行总线传输数据时,被传输的数据_。(分数:1.00)A.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都是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B.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中都是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C.在发送设备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在接收设备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D.在发送设备进行并行到串行的变换,在接收设备进行串行到并行的变换 解析:本题考查串行总线的基础知识。 外部总线用来传输 I/O 路径技术指

    32、定的数据和控制信号,按照传输模式分为串行总线和并行总线。串行总线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通过数据信号线、地线、控制线等,按位进行传输数据的一种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使用的数据线少,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约通信成本。 由于 CPU 与接口之间按并行方式传输,接口与外设之间按串行方式传输,因此,在串行接口中,必须要有“发送移位寄存器”(并串)和“接收移位寄存器”(串并)。 在数据输出过程中,CPU 把要输出的字符(并行地)送入“数据输出寄存器”,“数据输出寄存器”的内容传输到“发送移位寄存器”,然后由“发送移位寄存器”移位,把数据 1 位 1 位地送到外设。 在数据输入过程中,数据 1 位 1 位地从外设

    33、进入接口的“接收移位寄存器”,当“接收移位寄存器”中已接收完 1 个字符的各位后,数据就从“接收移位寄存器”进入“数据输入寄存器”。CPU 从“数据输入寄存器”中读取接收到的字符。16.嵌入式处理器指令系统一般采用精简指令集(RISC)或者复杂指令集(CISC),以下关于 RISC 和 CISC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00)A.CISC 的指令种类要多于 RISCB.RISC 的寻址方式复杂,CISC 的寻址方式简单 C.CISC 的有些指令执行时间长,RISC 多为单周期指令D.RISC 中 Load/Store 指令对存储器进行操作,其余指令对寄存器进行操作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

    34、处理器指令系统的基础知识。 嵌入式处理器的指令系统可以是精简指令集(RISC)或者是复杂指令集(CISC)。RISC 是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一种设计模式。这种设计思路对指令数目和寻址方式都做了精简,使其实现更容易,指令并行进度更好,编译器的效率更高。目前常见的精简指令集微处理器包括 DEC Alpha、ARC、ARM、AVR、MIPS、PA-RISC、Power Architecture(包括 PowerPC、PowerXCell)和 SPARC 等。精简指令集设计中常见的特征有:统一指令编码(例如,所有指令中的 op-code 永远位于同样的比特位置、等长指令),可快速解释;泛用的暂存器,所有

    35、暂存器可用于所有内容,以及编译器设计的单纯化(不过暂存器中区分了整数和浮点数);单纯的寻址模式(复杂寻址模式以简单计算指令串行取代);硬件中支持少数数据类型(例如,一些 CISC 计算机中存有处理字节字符串的指令,这在 RISC 计算机中不太可能出现)。CISC 是一种微处理器指令集架构,每个指令可执行若干低阶操作,诸如从内存读取、储存和计算操作,全部集于单一指令之中。复杂指令集的特点是指令数目多而复杂,每条指令字长并不相等。属于复杂指令集的处理器有CDC6600、System/360、VAX、PDP-11、Motorola 68000 家族、x86 等。17.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_。(分数:1

    36、.00)A.实时系统就是响应快的系统 B.JTAG 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及系统调试C.嵌入式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下载 bootloader 可以采用 Jtag 接口D.触摸屏是一种输入输出设备解析:本题考查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 实时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嵌入式系统,其正确性不仅依赖系统计算的逻辑结果,还依赖于产生这个结果的时间。实时系统不是响应快的系统,而是能够在指定或者确定的时间内完成系统功能和外部或内部、同步或异步时间做出响应的系统。 JTAG 是一种国际标准测试协议(IEEE 1149.1 兼容),主要用于芯片内部测试。基本原理是在器件内部定义一个 TAP(Test Access Port 测

    37、试访问口)通过专用的 JTAG 测试工具对内部节点进行测试。JTAG 测试允许多个器件通过 JTAG 接口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 JTAG 链,能实现对各个器件分别测试。 现今多数的高级器件都带有 JTAG 接口,支持 JTAG 协议,如 DSP、FPGA、ARM、部分单片机器件等,方便多目标系统进行测试,同时还可以实现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 在线编程),对 FLASH 等器件进行编程。 触摸屏(touch screen)是一种可接收触头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式液晶显示装置,当接触了屏幕上的图形按钮时,屏幕上的触觉反馈系统可根据预先编程的程式驱动各种连接装置,可用以取代

    38、机械式的按钮面板,并借由液晶显示画面制造出生动的影音效果。触摸屏作为一种最新的电脑输入输出设备,是目前最简单、方便、自然的一种人机交互方式,主要应用于公共信息的查询、领导办公、工业控制、军事指挥、电子游戏、点歌点菜、多媒体教学、房地产预售等。18.在程序执行过程中,Cache 与主存的地址映像由_。(分数:1.00)A.硬件自动完成 B.程序员调度C.操作系统管理D.程序员与操作系统协同完成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Cache 的工作是建立在程序与数据访问的局部性原理上。即经过对大量程序执行情况的结果分析:在一段较短的时间间隔内程序集中在某一较小的内存地址空间执行,这就是程序执行的局

    39、部性原理。同样,对数据的访问也存在局部性现象。 为了提高系统处理速度才将主存部分存储空间中的内容复制到工作速度更快的 Cache 中,同样为了提高速度的原因,Cache 系统都是由硬件实现的。19.应用程序利用系统调用打开 IO 设备时,通常使用的设备标识是_。(分数:1.00)A.逻辑设备名 B.物理设备名C.主设备号D.从设备号解析:本题考查操作系统中设备管理的基础知识。 设备文件实际上是操作系统管理设备的一种方法,为设备起一个固定的文件名,可以像使用文件一样方便地管理这些设备。20.存储一个 32 位数 0x2168465 到 2000H2003H 四个字节单元中,若以大端模式存储,则

    40、2000H 存储单元的内容为_。(分数:1.00)A.0x21B.0x68C.0x65D.0x02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存储系统的基础知识。 大端模式,是指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而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地址由小向大增加,而数据从高位往低位放。 小端模式,是指数据的高位保存在内存的高地址中,而数据的低位保存在内存的低地址中,这种存储模式将地址的高低和数据位权有效地结合起来,高地址部分权值高,低地址部分权值低,和我们的逻辑方法一致。 存在大小端模式之分的原因是在计算机系统中,以字节为单位编址。但是在 C 语言中除了 8bit 的 char 之外,还有 16bit 的 short

    41、 型,32bit 的 long 型(要看具体的编译器),另外,对于位数大于 8 位的处理器,例如 16 位或者 32 位的处理器,由于寄存器宽度大于一个字节,那么必然存在着一个如何将多个字节安排的问题。因此就导致了大端存储模式和小端存储模式。 例如一个 16bit 的 short 型 x,在内存中的地址为 0x0010,x 的值为 Ox1122,那么 0x11 为高字节,0x22为低字节。对于大端模式,就将 0x11 放在低地址中,即 0x0010 中,0x22 放在高地址中,即 0x0011 中。而小端模式则刚好相反。 常用的 X86 结构是小端模式,而 KEII.C51 则为大端模式。很多

    42、的 ARM、DSP 都为小端模式。有些 ARM 处理器还可以由硬件来选择是大端模式还是小端模式。21.以下关于数据流图中基本加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分数:1.00)A.对每一个基本加工,必须有一个加工规格说明B.加工规格说明必须描述把输入数据流变换为输出数据流的加工规则C.加工规格说明必须描述实现加工的具体流程 D.决策表可以用来表示加工规格说明解析:本题考查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础知识。分层的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数据流图中的每个基本加工,需要有一个加工规格说明,描述把输入数据流变换为输出数据流的加工规则,但不需要描述实现加工的具体流程。可以用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判定树来

    43、表达基本加工。22.基线是一组经过正式验证或确认的,并作为后续工作开展依据的一个或一组工作产品,软件项目至少应形成_三类基线。(分数:1.00)A.任务基线、功能基线、产品基线B.任务基线、功能基线、分配基线C.功能基线、测试基线、产品基线D.功能基线、分配基线、产品基线 解析:本题考查软件工程的基础知识。在配置项目生存周期的某一特定时间内,一个和一组正式指定或固定下来的配置标准文件。基线加上根据这些基线批准同意的改动构成了当前配置标识,对于配置管理至少应有以下三个基线: 功能基线:是指在系统分析与软件定义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批准、签字的系统规格说明书、项目任务书、合同书或协议书中所规定的对待

    44、开发软件系统的规格说明。 分配基线:是指在需求分析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需求规格说明。分配基线是最初批准的分配配置标识。 产品基线:是指在综合测试阶段结束时,经过正式评审和批准的有关所开发的软件产品的全部配置项的规格说明。产品基线是最终批准产品配置标识。23.为解决计算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依次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该缓冲区的逻辑结构应该是_。(分数:1.00)A.栈B.队列 C.树D.图解析:本题考查数据结构相关的基础知识。 栈是只能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即后进先出表。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

    45、端叫栈顶,另一端叫栈底。 队列是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的一端称为队尾,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队头,也称为先进先出表。 树是包含 n 个结点的有限集合(n0)。24.在某嵌入式系统中,采用 PowerPC 处理器,若定义了如下的数据类型变量 X,则 X 所占用的内存字节数是_。 union data int i; char ch; double f; x;(分数:1.00)A.8 B.13C.16D.24解析:本题考查编译程序的基础知识。 X 为联合型变量,占用的内存空间为其成员中最大的成员变量的空间,即 f 的空间,f 为 double 型变量,双精度浮点数,占用

    46、8 个字节空间。25.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 100MHz,宽度为 32 位,地址/数据线复用,每传输一个地址或者数据占有一个时钟周期。若该总线支持 burst(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 128 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_。(分数:1.00)A.20nsB.40nsC.50ns D.80ns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组成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总线按功能和规范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等,有的系统中,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是复用的,即总线在某些时刻出现的信号表示数据而另一些时刻表示地址。 总线的数据传输类型分单周期方式和猝发(burst)方式。单周期方式是指一个总线周期只传送一个数据。猝发(burst)方式是指取得总线控制权后进行多个数据的传输。寻址时给出目的地首地址,访问第一个数据,数据 2、3 到数据 n 的地址在首地址基础上按一定规则自动寻址(如自动加 1)。 某同步总线的宽度为 32 位,传输 128 位数据需要 128/32=4 个时钟周期,由于采用 burst 方式,共需要 5个时钟周期,在时钟频率为 100MHz 的情况下,即每个周期 10ns,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5*10=50ns。


    注意事项

    本文(【计算机类职业资格】嵌入式系统设计师-35 (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livefirmly3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