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10 及答案解析(总分:3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选择题下列各题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分数:2.00)_2.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_。(分数:2.00)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C.一定是不连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3.希尔排序属于_。(分数:2.00)A.交换排序B.归并排序C.选择排序D.插入排序4.软件设计中,有利于提高模块独立性的一个准则是_。(分数:2.00)A.低内聚低耦合B.低内
2、聚高耦合C.高内聚低耦合D.高内聚高耦合5.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是指对数据和数据的操作进行_。(分数:2.00)A.结合B.隐藏C.封装D.抽象6.设一棵二叉树中有 3 个叶子结点,有 8 个度为 1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结点数为_。(分数:2.00)A.12B.13C.14D.157.由两个栈共享一个存储空间的好处是_。(分数:2.00)A.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概率B.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概率C.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概率D.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概率8.在待排序的元素序列基本有序的前提下,效率最高的排序方法是_。(分数:2.00)A.冒泡排序B.选择
3、排序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9.公司中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_。(分数:2.00)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D.一对多10.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数据模型是关系数据模型,它的表示应采用_。(分数:2.00)A.树B.网络C.图D.二维表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是_。(分数:2.00)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管理员D.数据库应用系统二、填空题(总题数:6,分数:12.00)12.填空题请将每一个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以命令关键字填空的必须拼写完整。(分数:2.00)_13.算法的工作量大小
4、和实现算法所需的存储单元多少分别称为算法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14.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 1 及对数据的操作运算。(分数:2.00)填空项 1:_15.可以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一些不同对象归类,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1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分别为 1 模式、内部级模式与外部级模式。(分数:2.00)填空项 1:_17.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通常包括 5 个部分,即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 1 和处理过程。(分数:2.00)填空项 1:_国家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10 答案解析(总分:3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
5、(总题数:11,分数:22.00)1.选择题下列各题 A、B、C、D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分数:2.00)_解析:2.线性表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时,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_。(分数:2.00)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地址必须是连续的C.一定是不连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解析:解析: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3.希尔排序属于_。(分数:2.00)A.交换排序B.归并排序C.选择排序D.插入排序 解析:解析:希尔排序的基本思想是把记录按下标
6、的一定增量分组,对每组记录使用插入排序,随增量的逐渐减小,所分成的组包含的记录越来越多,到增量的值减小到 1 时,整个数据合成一组,构成一组有序记录,故其属于插入排序方法。4.软件设计中,有利于提高模块独立性的一个准则是_。(分数:2.00)A.低内聚低耦合B.低内聚高耦合C.高内聚低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解析:解析:模块的独立程度是评价设计好坏的重要度量标准。衡量软件的模块独立性使用耦合性和内聚性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一般优秀的软件设计,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即减弱模块之间的耦合性和提高模块内的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5.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是指对数据和数据的操作进行_。(
7、分数:2.00)A.结合B.隐藏C.封装 D.抽象解析:解析:对象是由数据及可以对这些数据施加的操作组成的统一体。对象的内部,即处理能力的实行和内部状态,对外是看不见的,这一特性称做对象的封装。6.设一棵二叉树中有 3 个叶子结点,有 8 个度为 1 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总的结点数为_。(分数:2.00)A.12B.13 C.14D.15解析:解析:按照题目的要求可得到满足条件的二叉树,如下所示。7.由两个栈共享一个存储空间的好处是_。(分数:2.00)A.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概率B.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概率 C.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概率D.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下溢发生的
8、概率解析:解析:常常一个程序中要用到多个栈,为了不发生上溢错误,就必须给每个栈分配一个足够大的存储空间。但实际中,很难准确地估计,若每个栈都分配过大的存储空间,势必造成系统空间紧张:若让多个栈共用一个足够大的连续存储空间,则可利用栈的动态特性使它们的存储空间互补。8.在待排序的元素序列基本有序的前提下,效率最高的排序方法是_。(分数:2.00)A.冒泡排序 B.选择排序C.快速排序D.归并排序解析:解析:从平均时间性能而言,快速排序最佳,其所需时间最少,但快速排序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性能不如堆排序和归并排序。当序列中的记录基本有序或元素个数较少时,冒泡排序和简单选择排序为最佳排序方法。9.公司中
9、有多个部门和多名职员,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从职员到部门的联系类型是_。(分数:2.00)A.多对多B.一对一C.多对一 D.一对多解析:解析: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信息世界中反映为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实体集间的联系个数不仅可以是单个的也可以是多个的,这种关系可以有下面几对应: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10.最常用的一种基本数据模型是关系数据模型,它的表示应采用_。(分数:2.00)A.树B.网络C.图D.二维表 解析:解析:关系数据模型用统一的二维表结构表示实体及实体之间的联系(即关系)。1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的是_。(分数:2.00)A.数
10、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库管理员D.数据库应用系统 解析:解析: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 DBS)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即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和软件。二、填空题(总题数:6,分数:12.00)12.填空题请将每一个空的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以命令关键字填空的必须拼写完整。(分数:2.00)_解析:13.算法的工作量大小和实现算法所需的存储单元多少分别称为算法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解析:解析:算法的复杂度是指对一个在有限步骤内终止算法和所需存储空间大小的估计。算法的计算量是算法
11、的时间复杂度,而算法所需存储空间大小是算法的空间复杂度。14.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 1 及对数据的操作运算。(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存储结构)解析:解析:数据结构包括 3 个方面,即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及对数据的操作运算。15.可以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一些不同对象归类,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对象类)解析:解析:类描述的是具有相似性质的一组对象;把具有相同属性的一些不同对象归为类,我们称之为对象类。1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分别为 1 模式、内部级模式与外部级模式。(分数:2.00)填空项 1:_ (
12、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概念或概念级)解析:解析:数据库系统在其内部具有三级模式及二级映射,三级模式分别是概念级模式(概念模式)、内部级模式(内模式)和外部级模式(外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如数据存储的文件结构、索引、集簇及 hash 等存取方式与存取路径。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17.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通常包括 5 个部分,即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 1 和处理过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数据存储)解析:解析: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通常包括 5 个部分,即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数据结构,是若干数据项有意义的集合;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表示某一处理过程的输入或输出;数据存储,处理过程中存取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