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10年 9月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70分)(总题数:10,分数:20.00)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相同的B.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多于顺序存储结构C.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少于顺序存储结构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栈中,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C.在栈中,
2、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3.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分数:2.00)A.评估软件可靠性B.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C.改正程序中的错误D.发现程序中的错误4.下面描述中,不属于软件危机表现的是 (分数:2.00)A.软件过程不规范B.软件开发生产率低C.软件质量难以控制D.软件成本不断提高5.软件生命周期是指 (分数:2.00)A.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B.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到测试完成的过程C.软件的开发过程D.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6.面向对象方法中,继承是指 (分数:2.00)A.一组对象所具有的相似性质B.一个对象具
3、有另一个对象的性质C.各对象之间的共同性质D.类之间共享属性和操作的机制7.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分数:2.00)A.记录长度B.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8.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可被多个人使用,则实体工作人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 (分数:2.00)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D.多对一9.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 (分数:2.00)A.内模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D.设计模式10.有三个关系 R、S 和 T如下: (分数:2.00)A.自然连接B.交C.投影D.并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分)(总
4、题数:5,分数:10.00)11.一个栈的初始状态为空。首先将元素 5,4,3,2,1 依次入栈,然后退栈一次,再将元素 A,B,C,D依次入栈,之后将所有元素全部退栈,则所有元素退栈(包括中间退栈的元素)的顺序为_【1】_。(分数:2.00)填空项 1:_12.在长度为 n的线性表中,寻找最大项至少需要比较 1【2】 2 次。(分数:2.00)填空项 1:_13.一棵二叉树有 10个度为 1的结点,7 个度为 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共有_【3】 1 个结点。(分数:2.00)填空项 1:_14.仅由顺序、选择(分支)和重复(循环)结构构成的程序是_【4】_程序。(分数:2.00)填空项 1:_
5、15.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_【5】_。(分数:2.00)填空项 1:_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真题 2010年 9月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70分)(总题数:10,分数:20.00)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相同的B.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多于顺序存储结构 C.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少于顺序存储结构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解析: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在栈中,栈中元
6、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C.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解析:3.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分数:2.00)A.评估软件可靠性B.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C.改正程序中的错误D.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解析:4.下面描述中,不属于软件危机表现的是 (分数:2.00)A.软件过程不规范 B.软件开发生产率低C.软件质量难以控制D.软件成本不断提高解析:5.软件生命周期是指 (分数:2.00)A.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 B.软件从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到测试完成
7、的过程C.软件的开发过程D.软件的运行维护过程解析:6.面向对象方法中,继承是指 (分数:2.00)A.一组对象所具有的相似性质B.一个对象具有另一个对象的性质C.各对象之间的共同性质D.类之间共享属性和操作的机制 解析:7.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分数:2.00)A.记录长度B.文件的大小C.联系的复杂程度D.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解析:8.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可被多个人使用,则实体工作人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 (分数:2.00)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多 D.多对一解析:9.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 (分数:2.00)A.内模
8、式B.概念模式C.外模式 D.设计模式解析:10.有三个关系 R、S 和 T如下: (分数:2.00)A.自然连接 B.交C.投影D.并解析: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 30分)(总题数:5,分数:10.00)11.一个栈的初始状态为空。首先将元素 5,4,3,2,1 依次入栈,然后退栈一次,再将元素 A,B,C,D依次入栈,之后将所有元素全部退栈,则所有元素退栈(包括中间退栈的元素)的顺序为_【1】_。(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1DCAB2345)解析:12.在长度为 n的线性表中,寻找最大项至少需要比较 1【2】 2 次。(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log2(n))解析:13.一棵二叉树有 10个度为 1的结点,7 个度为 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共有_【3】 1 个结点。(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25)解析:14.仅由顺序、选择(分支)和重复(循环)结构构成的程序是_【4】_程序。(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结构化)解析:15.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_【5】_。(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物理设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