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9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模块独立性是软件模块化所提出的要求,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则是模块的_。(分数:2.00)A.抽象和信息隐蔽B.局部化和封装化C.内聚性和耦合性D.激活机制和控制方法2.索引属于_。(分数:2.00)A.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D.概念模式3.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为一个给定的逻辑结构选取一个适合应用环境的_的过程,包括确定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分数:2.00)A.逻辑结构B.物理结构C.概念结构D.层次结构4.下列不属于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的是_。
2、(分数:2.00)A.数据流图B.数据字典C.判定树D.PAD 图5.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_。(分数:2.00)A.循环、分支、递归B.顺序、循环、嵌套C.循环、递归、选择D.顺序、选择、循环6.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_。(分数:2.00)A.确认测试B.集成测试C.验证测试D.验收测试7.希尔排序法属于哪种类型的排序法_。(分数:2.00)A.交换类排序法B.插入类排序法C.选择类排序法D.建堆排序法8.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一个对象请求另一对象为其服务的方式是通过发送_。(分数:2.00)A.调用语句B.命令C.口令D.消息9.下列关于队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
3、(分数:2.00)A.在队列中只能插入数据B.在队列中只能删除数据C.队列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D.队列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10.将 E-R 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_。(分数:2.00)A.属性B.关系C.键D.域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10.00)11.在先左后右的原则下,根据访问根结点的次序,二叉树的遍历可以分为三种:前序遍历、U 【1】 /U遍历和后序遍历。(分数:2.00)填空项 1:_1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U 【2】 /U和限制使用goto 语句。(分数:2.00)填空项 1:_13.软件测试的主要和重要的测试方法是
4、通过测试数据和U 【3】 /U的设计来实现。(分数:2.00)填空项 1:_14.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用来请求对象执行某一处理或回答某些信息的要求称为U 【4】 /U。(分数:2.00)填空项 1:_15.关键字 ASC 和 DESC 分别表示U 【5】 /U的含义。(分数:2.00)填空项 1:_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9 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模块独立性是软件模块化所提出的要求,衡量模块独立性的度量标准则是模块的_。(分数:2.00)A.抽象和信息隐蔽B.局部化和封装化C.内聚性和耦合性 D.激活机制和控制方法解析
5、:分析 模块的独立性是评价程序设计好坏的重要度量标准。衡量软件的模块独立性使用耦合性和内聚性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2.索引属于_。(分数:2.00)A.模式B.内模式 C.外模式D.概念模式解析:分析 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如数据存储的文件结构、索引、集簇及 hash 等存取方式与存取路径。3.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为一个给定的逻辑结构选取一个适合应用环境的_的过程,包括确定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分数:2.00)A.逻辑结构B.物理结构 C.概念结构D.层次结构解析:分析 根据数据库物理设计的概念可知:为一个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合适
6、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就是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的物理结构就是指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4.下列不属于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的是_。(分数:2.00)A.数据流图 B.数据字典C.判定树D.PAD 图解析:分析 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有数据流图、数据字典、判定树和判定表。而 PAD 图是常见的过程设计工具中的图形设计。5.算法一般都可以用哪几种控制结构组合而成_。(分数:2.00)A.循环、分支、递归B.顺序、循环、嵌套C.循环、递归、选择D.顺序、选择、循环 解析:分析 算法的控制结构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决定了算法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而且也直接反映了算法的设计是否符
7、合结构化原则。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6.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_。(分数:2.00)A.确认测试 B.集成测试C.验证测试D.验收测试解析:分析 确认测试的任务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满足了需求规格说明中的确定的各种需求,以及软件配置是否完全、正确。7.希尔排序法属于哪种类型的排序法_。(分数:2.00)A.交换类排序法B.插入类排序法 C.选择类排序法D.建堆排序法解析:分析 希尔排序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整个无序序列分割成若干小的子序列分别进行插入排序。所以希尔排序法属于插入类排序,但它对简单插入排序做了很大的改进。8.在面向
8、对象方法中,一个对象请求另一对象为其服务的方式是通过发送_。(分数:2.00)A.调用语句B.命令C.口令D.消息 解析:分析 面向对象的世界是通过对象与对象间彼此的相互合作来推动的,对象间的这种相互合作需要一个机制协助进行,这样的机制称为消息。消息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它请求对象执行某一处理或回答某一要求的信息,它统一了数据流和控制流。9.下列关于队列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在队列中只能插入数据B.在队列中只能删除数据C.队列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D.队列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解析:分析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它又称为“先进先出”
9、或“后进后出”的线性表,体现厂“先来先服务”的原则。10.将 E-R 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_。(分数:2.00)A.属性B.关系 C.键D.域解析:分析 关系是由若干个不同的元组所组成,因此关系可视为元组的集合,将 E-R 图转换到关系模式时,实体与联系都可以表示成关系。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10.00)11.在先左后右的原则下,根据访问根结点的次序,二叉树的遍历可以分为三种:前序遍历、U 【1】 /U遍历和后序遍历。(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中序)解析:分析 在先左后右的原则下,根据访问根结点的次序,二叉树的遍历可以分为三种:前序
10、遍历、中序遍历和后序遍历。前序遍历是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中序遍历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并且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后序遍历指在访问根结点、遍历左子树与遍历右子树这三者中,首先遍历右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左子树;并且遍历左、右子树时,仍然先遍历右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左子树。1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
11、自顶向下、逐步求精、U 【2】 /U和限制使用goto 语句。(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模块化)解析:分析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可以概括为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和限制使用 goto语句。13.软件测试的主要和重要的测试方法是通过测试数据和U 【3】 /U的设计来实现。(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测试实例)解析:分析 进行软件测试时,应精心设计测试实例和选择测试数据,以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14.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用来请求对象执行某一处理或回答某些信息的要求称为U 【4】 /U。(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消息)解析:分析 在面向对象技术中,主要用到对象、类、方法、消息、继承、封装等基本概念,其中消息是用来请求对象执行某一处理或回答某些信息的要求。15.关键字 ASC 和 DESC 分别表示U 【5】 /U的含义。(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升序排列和降序排列)解析:分析 ASC 表示升序排列,DESC 表示降序排列,多用在索引定义和 SELECT 语句中的 ORDER 子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