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35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_。(分数:2.00)A.对象、消息B.继承、多态C.类、封装D.过程调用2.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分数:2.00)A.数据模型B.DBMSC.软件工具D.数据库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是_。(分数:2.00)A.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B.面向数据结构的 Jackson 方法C.面向数据结构的结构化数据系统开发方法D.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4.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_。(分数:2.00)A.
2、定义、开发、运行维护B.设计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5.以下数据结构属于非线性数据结构的是_。(分数:2.00)A.队列B.线性表C.二叉树D.栈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数据处理是将信息转化为数据的过程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C.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不是本关系的关键字,但它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其为本关系的外部关键字D.关系中的每列称为元组,一个元组就是一个字段7.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_。(分数:2.00)A.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B.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
3、序存储方式D.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8.在一棵二叉树上第 8 层的结点数最多是_。(分数:2.00)A.8B.16C.128D.2569.下列模式中,_是用户模式。(分数:2.00)A.内模式B.外模式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10.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是_。(分数:2.00)A.树结构B.网结构C.线性表D.二维表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10.00)11.冒泡排序算法在最好的情况下的元素交换次数为U 【1】 /U。(分数:2.00)填空项 1:_12.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U 【2】 /U的函数。(分数:2.00)填空项 1:_13.若串 s=“MathTypes“,
4、则其子串的数目是U 【3】 /U。(分数:2.00)填空项 1:_14.软件设计模块化的目的是U 【4】 /U。(分数:2.00)填空项 1:_15.数据模型按不同应用层次分成 3 种类型,它们是概念数据模型、U 【5】 /U和物理数据模型。(分数:2.00)填空项 1:_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35 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选择题/B(总题数:10,分数:20.00)1.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_。(分数:2.00)A.对象、消息B.继承、多态C.类、封装D.过程调用 解析:2.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分数:2.00)A.数据模型B.DBMS C.软件工具
5、D.数据库解析:分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它是负责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的软件。用户使用的各种数据库命令以及应用程序的执行,最终都必须通过 DBMS。另外,DBMS 还承担着数据库的安全保护工作。3.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结构化分析方法的是_。(分数:2.00)A.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B.面向数据结构的 Jackson 方法C.面向数据结构的结构化数据系统开发方法D.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 解析:分析 常见的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两类。其中结构化分析方法又包括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A),面向数据结构的 Jackson 方法和面向数据结
6、构的结构化数据系统开发方法。4.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_。(分数:2.00)A.定义、开发、运行维护 B.设计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解析:分析 通常,将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可以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运行维护 3 个阶段。5.以下数据结构属于非线性数据结构的是_。(分数:2.00)A.队列B.线性表C.二叉树 D.栈解析:分析 线性表、栈和队列等数据结构的数据以线性结构为组织形式。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数据处理是将信息转化为数
7、据的过程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C.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不是本关系的关键字,但它是另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其为本关系的外部关键字 D.关系中的每列称为元组,一个元组就是一个字段解析:分析 数据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故选项 A 叙述错误;设计数据库的目的实质上是设计出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实际关系模型;关系中的行称为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记录,关系中的列称为属性,对应存储文件中的字段,故 D 选项也叙述错误。7.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_。(分数:2.00)A.数据所占的存储空间量B.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C.数据在计算机中的顺序存储方式D.存储在外存中的数据解析:
8、分析 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8.在一棵二叉树上第 8 层的结点数最多是_。(分数:2.00)A.8B.16C.128 D.256解析:分析 根据二叉树的性质:二叉树第 i(i1)层上至多有 2i-1个结点。故第 8 层的结点数最多是 128。9.下列模式中,_是用户模式。(分数:2.00)A.内模式B.外模式 C.概念模式D.逻辑模式解析:分析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外模式又称为用户模式,是指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结构,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模式又称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对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是所有用户见到的数
9、据视图的总和。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指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的存储介质上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描述。10.在关系数据库中,用来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是_。(分数:2.00)A.树结构B.网结构C.线性表D.二维表 解析:分析 在关系数据库中,用二维表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二、B填空题/B(总题数:5,分数:10.00)11.冒泡排序算法在最好的情况下的元素交换次数为U 【1】 /U。(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0)解析:分析 根据冒泡排序算法思想可知,若待排序的初始序列为“正序”序列,则只需进行一趟排序,在排序过程中进行 n-1 次关键字间的比较,且
10、不移动和交换记录,这种情况是冒泡排序的最好情况,故冒泡排序算法在最好的情况下的元素交换次数为 0。12.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U 【2】 /U的函数。(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算法输入规模)解析:分析 一般情况下,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性是算法输入规模的函数。一个算法的输入规模或问题的规模是指作为该算法输入的数据所含数据元素的数目,或与此数目有关的其他参数。13.若串 s=“MathTypes“,则其子串的数目是U 【3】 /U。(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46)解析:分析 串 s 中共有 9 个字符,由于串中字符各不相同,则其子串中有 0 个字符
11、的 1 个(空串),1个字符的 9 个,2 个字符的 8 个,3 个字符的 7 个,4 个字符的 6 个,5 个字符的 5 个,6 个字符的 4 个,7 个字符的 3 个,8 个字符的 2 个,9 个字符的 1 个,共有 1+2+3+4+5+6+7+8+9+1=46。14.软件设计模块化的目的是U 【4】 /U。(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降低复杂性)解析:分析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由此分解来降低复杂性。15.数据模型按不同应用层次分成 3 种类型,它们是概念数据模型、U 【5】 /U和物理数据模型。(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答案:逻辑数据模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