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级公共基础知识-51 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有两个关系 R 和 S 如下:RABCa12b21C31SABCC31则由关系 R 得到关系 S 的操作是A) 自然连接 B) 选择 C) 并 D) 投影(分数:2.00)A.B.C.D.2.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是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和_。A) 对象成分 B) 变量成分 C) 语句成分 D) 传输成分(分数:2.00)A.B.C.D.3.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
2、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分数:2.00)A.B.C.D.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软件测试应该由程序开发者来完成 B) 程序经调试后一般不需要再测试C) 软件维护只包括对程序代码的维护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分数:2.00)A.B.C.D.5.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原则是A各模块应包括尽量多的功能B各模块的规模应尽量大C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应尽量紧密D模块内具有高内聚度、模块间具有低耦合度(分数:2.00)A.B.C.D.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是_。A) 自顶向下 B) 逐步求精C) 模块化 D) 可复用(分数:2.00)A.B.C.D.7
3、.在长度为 n 的有序线性表中进行二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是A) O(N)B) O(n2)C) O(log2n)D) O(nlog2n)(分数:2.00)A.B.C.D.8.索引属于_。A模式 B内模式C外模式 D概念模式(分数:2.00)A.B.C.D.9.在深度为 5 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A32 B31C16 D15(分数:2.00)A.B.C.D.10.有三个关系 R、S 和 T 如下:(分数:2.00)A.B.C.D.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数据库保护分为:安全性控制、 1、并发性控制和数据的恢复。(分数:2.00)填空项 1:_12.软
4、件维护活动包括以下几类: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 1 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分数:2.00)填空项 1:_13.一棵二叉树第六层(根结点为第一层)的结点数最多为 1 个。(分数:2.00)填空项 1:_14.耦合和内聚是评价模块独立性的两个主要标准,其中 1 反映了模块内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分数:2.00)填空项 1:_15.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 1。(分数:2.00)填空项 1:_二级公共基础知识-51 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有两个关系 R 和 S 如下:RABCa12b21C31SABCC31则由关系 R
5、得到关系 S 的操作是A) 自然连接 B) 选择 C) 并 D) 投影(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选择运算又称为限制。它是指从一个关系(表)中找出满足一定条件的所有元组(记录),即在二维表中选取若干行。选择运算是根据某些条件对关系做水平分割,即选取符合条件的元组。从题目中所给关系可以看出由关系 R 得出关系 S 的操作是选择,故答案为 B)。2.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成分是数据成分、运算成分、控制成分和_。A) 对象成分 B) 变量成分 C) 语句成分 D) 传输成分(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程序设计语言是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其基本成分有以下 4 种
6、,数据成分:用来描述程序中的数据。运算成分:描述程序中所需的运算。控制成分:用来构造程序的逻辑控制结构。传输成分:定义数据传输成分,如输入/输出语言。3.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具有高共享性和低冗余性,但不能完全避免数据冗余;数据的一致性是指在系统中同一数据的不同出现应保持相同的值。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软件测试应该由程序开发者来完成 B) 程序经调试后一般不需要再测试C) 软件维
7、护只包括对程序代码的维护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分数:2.00)A.B.C.D. 解析:5.在结构化程序设计中,模块划分的原则是A各模块应包括尽量多的功能B各模块的规模应尽量大C各模块之间的联系应尽量紧密D模块内具有高内聚度、模块间具有低耦合度(分数:2.00)A.B.C.D. 解析: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是_。A) 自顶向下 B) 逐步求精C) 模块化 D) 可复用(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提出了许多软件设计方法,主要有逐步求精:对复杂的问题,应设计一些子目标作过渡,逐步细化;自顶向下:程序设计时应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节
8、;先考虑全局目标,后考虑局部目标。不要一开始就过多追求众多的细节,先从最上层总目标开始设计,逐步使问题具体化;模块化:一个复杂问题,肯定是由若干相对简单的问题构成。模块化是把程序要解决的总目标分解为分目标,再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小目标,把每个小目标称为一个模块,而可复用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一个优点。7.在长度为 n 的有序线性表中进行二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是A) O(N)B) O(n2)C) O(log2n)D) O(nlog2n)(分数:2.00)A.B.C. D.解析:8.索引属于_。A模式 B内模式C外模式 D概念模式(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内模式又称物
9、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如数据存储的文件结构、索引、集簇及 hash 等存取方式与存取路径。9.在深度为 5 的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_。A32 B31C16 D15(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所谓满二叉树是指这样的一种二叉树: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都有两个叶子结点。这就是说,在满二叉树中,层上的结点数都达到最大值,即在满二叉树的第 K 层上有 2k-1 个结点,且深度为 m 的满二义树有 2m-1 个结点。10.有三个关系 R、S 和 T 如下:(分数:2.00)A. B.C.D.解析: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1
10、1.数据库保护分为:安全性控制、 1、并发性控制和数据的恢复。(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完整性控制。)解析:解析 安全性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有意或无意存取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免数据被泄露、更改或破坏;完整性控制:保证数据库中数据及语义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防止任何对数据造成错误的操作;并发控制:正确处理好多用户、多任务环境下的并发操作,防止错误发生;恢复:当数据库被破坏或数据不正确时,使数据库能恢复到正确状态。12.软件维护活动包括以下几类: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 1 维护和预防性维护。(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完善性。)解析:解析 软件维护活动包括以下几
11、类:改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改正性维护是指在软件交付使用后,为了识别和纠正软件错误、改正软件性能上的缺陷、排除实施中的误使用,应当进行的诊断和改正错误的过程;适应性维护是指为了使软件适应变化,而去修改软件的过程;完善性维护是指为了满足用户对软件提出的新功能与性能要求,需要修改或再开发软件,以扩充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改进加工效率、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预防性维护是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等,为以后的进一步改进软件打下良好基础。13.一棵二叉树第六层(根结点为第一层)的结点数最多为 1 个。(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32。)解析:解析 根节点为第
12、一层的二叉树第 n 层上的结点数最多为 2n-1个,所以第 6 层上的结点最多为 26-132 个。14.耦合和内聚是评价模块独立性的两个主要标准,其中 1 反映了模块内各成分之间的联系。(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内聚)解析:解析 内聚性是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的度量,内聚是从功能角度来度量模块内的联系;耦合性足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的度量。15.在树形结构中,树根结点没有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前件)解析:解析 在树形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它们都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