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级公共基础知识-23 (1)及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在长度为 64的有序线性表中进行顺序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_。(分数:2.00)A.63B.64C.6D.72.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_。(分数:2.00)A.存储问题B.共享问题C.安全问题D.保护问题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大,则其时间复杂度也必定大B.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大,则其时间复杂度必定不大C.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大,则其空间复杂度必定小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4.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所
2、见的数据模式为_。(分数:2.00)A.概念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物理模式5.设有如下 3个关系表RAmnSBC13TABCm13n1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T R S=B.T R S=C.T R S=D.T=R/S6.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没计、逻辑设计和_。(分数:2.00)A.编码设计B.测试阶段C.运行阶段D.物理设计7.对下列二叉树(分数:2.00)A.ACBDFEGB.ACBDFGEC.ABDCGEFD.FCADBEG8.从工程管理角度,软件设计一般分为两步完成,它们是_。(分数:2.00)A.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B.数据设计与接口设计C.
3、软件结构设计与数据设计D.过程设计与数据设计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件生命周期开发阶段任务的是_。(分数:2.00)A.软件测试B.概要设计C.件维护D.细设计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良好程序设汁风格的是_。(分数:2.00)A.源程序要文档化B.数据说明的次序要规范化C.避免滥用 GOTO语句D.模块设计要保证高耦合、高内聚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下列软件系统结构图的宽度为_。(分数:2.00)填空项 1:_12. 1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分数:2.00)填空项 1:_13.一个关系表的行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14.按“先进后出”原则组织根
4、据的数据结构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15.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带链的队列属于 1。(分数:2.00)填空项 1:_二级公共基础知识-23 (1)答案解析(总分:3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在长度为 64的有序线性表中进行顺序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_。(分数:2.00)A.63B.64 C.6D.7解析:解析 在进行顺序查找过程中,如果线性表中的第 1个元素就是要查找元素,则只需要做一次比较就查找成功查找效率最高;但如果被查找的元素是线性表中的最后一个元素,或者被查找的元素根本就不在线性表中,则为了
5、查找这个元素需要与线性表中的所有元素进行比较,这是顺序查找的最坏情况。所以对长度为 n的线性表进行顺序查找,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 n次。2.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_。(分数:2.00)A.存储问题B.共享问题 C.安全问题D.保护问题解析:解析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数据可为多个应用所共享数据的共享自身又可减少数据冗余性,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存储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数据的不一致性。因此,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问题,而数据的安全性保护问题和存储问题是数据库技术不可缺少的内容。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分数:2.00)A.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大,则其时间复杂度也必定
6、大B.一个算法的空间复杂度大,则其时间复杂度必定不大C.一个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大,则其空间复杂度必定小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解析:解析 算法在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辅助存储空间的大小称为算法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执行该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即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为了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个算法的效率,在度量一个算法的工作量时,与所使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程序编制者无关,而且还与算法实现过程中的许多细节无关。但可以用算法在执行过程所需基本运算的执行次数来度量算法的工作量。4.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所见的数据模式为_。(分数:2.00)A.概念模式B.外模式 C.内模式D.
7、物理模式解析:解析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它主要描述数据的记录类型及数据间关系,还包括数据间的语义关系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组成。数据库的外模式也称为用户级数据库,是用户所看到和理解的数据库,是从概念模式导出的子模式,用户可以通过子模式描述语言来描述用户级数据库的记录,还可以利用数据语言对这些记录进行操作。内模式,或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指数据在数据库系统内的存储介质上的表示,即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取方式的描述。5.设有如下 3个关系表RAmnSBC13TABCm13n13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_。(分数:2
8、.00)A.T R S=B.T R S=C.T R S= D.T=R/S解析:解析 集合的并、交、差、广义笛卡尔积:设有两个关系为 R和 S,它们具有相同的结构,R 和 S的并是由属于 R和 S,或者同时属于 R和 S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记作 RS;R 和 S的交是由既属于 R又属于 S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记作 RS;R 和 S的差是由属于 R但不属于 S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记作 RS;元组的前 n个分量是 R的一个元组,后 m个分量是 S的一个元组,若 R有 K1个元组,S 有 K2个元组,则 RS有 K1K2个元组,记为 RS。从图中可以看出,关系 T是关系 R和关系 S的简单扩充,而
9、扩充的符号为,所以答案为 T=RS。6.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没计、逻辑设计和_。(分数:2.00)A.编码设计B.测试阶段C.运行阶段D.物理设计 解析:解析 我们按规范设计方法将数据库设计分为以下六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实现、数据库运行和维护。一般上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慨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7.对下列二叉树(分数:2.00)A.ACBDFEG B.ACBDFGEC.ABDCGEFD.FCADBEG解析:解析 中序遍历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8.从工程管理角度,软件设计一般分为两步完成,
10、它们是_。(分数:2.00)A.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B.数据设计与接口设计C.软件结构设计与数据设计D.过程设计与数据设计解析:解析 从工程管理角度看,软件设计分为两步完成: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概要设计(又称结构设计)将软件需求转化为软件体系结构、确定系统级接口、全局数据结构或数据库模式;详细设计确立每个模块的实现算法和局部数据结构,用适当方法表示算法和数据结构的细节。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软件生命周期开发阶段任务的是_。(分数:2.00)A.软件测试B.概要设计C.件维护 D.细设计解析:解析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及软件维护。其中软件开发阶段的任务中软件设计阶段可分解成概要没计阶
11、段和详细设计阶段;软件维护不属于软件开发阶段。10.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良好程序设汁风格的是_。(分数:2.00)A.源程序要文档化B.数据说明的次序要规范化C.避免滥用 GOTO语句D.模块设计要保证高耦合、高内聚 解析:解析 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可以使程序结构清晰合理,使程序代码便于维护,因此,程序设计风格对保证程序的质量很重要。主要应注意和考虑下述一些因素:(1)源程序要文档化;(2)数据说明的次序要规范化;(3)语句的结构应该简单直接,不应该为提高效率而把语句复杂化,避免滥用 goto语句。模块设计要保证低耦合、高内聚。二、填空题(总题数:5,分数:10.00)11.下列软件系统结构图的宽度
12、为_。(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3)解析:解析 软件系统结构图的宽度:整体控制跨度(最大模块数的层)的表示。12. 1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程序调试)解析:解析 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它与软件测试不同,软件测试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先要发现软件的错误,然后借助于一定的调试工具去找出软件错误的具体位置。软件测试贯穿整个软件生命期,调试主要在开发阶段。13.一个关系表的行称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元组)解析:解析 关系模型是建立在数学概念基础上的,在关系模型中,把数据
13、看成一个二维表,这个二维表就称作关系。关系中的行为称为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记录,关系中的列称为属性,对应存储文件中的字段。14.按“先进后出”原则组织根据的数据结构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栈)解析:解析 栈和队列都是一种特殊的操作受限的线性表,只允许在端点处进行插入和删除。两者的区别是:栈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是一种“先进后出”的线性表;而队列只允许在表的一端进行插入操作,在另一端进行删除操作,是一种“先进先出”的线性表。15.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带链的队列属于 1。(分数:2.00)填空项 1:_ (正确答案:线性结构)解析:解析 队列是“先进先出”或“后进后出”的线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