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级 VISUAL+FOXPRO笔试-6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70.00)1.设 R是一个二元关系,S 是一个三元关系,则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R-SB.RSC.RSD.RS2.如果想从字符串“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取出“考试”这两个字,下列函数使用正确的是( )。(分数:2.00)A.SUBSTR(“计算机等级考试“,11)B.SUBSTR(“计算机等级考试“,5,3)C.RIGHT(“计算机等级考试“,2)D.LEFT(“计算机等级考试“,4)3.在表单 MYFORM的 INIT事件中,设置表单背景颜
2、色为红色,正确的命令是( )。(分数:2.00)A.MYFORM.BACKCOLOR=ROB(255,0,0)B.THIS.PARENT.BACKCOLOR=RGB(255,0,0)C.THISFORM.PARENT.BACKCOLOR=RGB(255,0,0)D.THIS.BACKCOLOR=RGB(255,0,0)4.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标识的图符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的是( )。(分数:2.00)A.控制流B.加工C.数据存储D.源和潭5.下列关于自由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全部是用以前版本的。FoxPr
3、o(FoxBASE)建立的表B.可以用 Visual FoxPro建立,但是不能把它添加到数据库中C.自由表可以添加到数据库中,数据库表也可以从数据库中移出成为自由表D.自由表可以添加到数据库中,但数据库表不可以从数据库中移出成为自由表6.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7.有下列二叉树,对此二叉树后序遍历的结果为( )。(分数:2.00)A.B.C.D.8.在成绩表中,查找物理分数最高的学生记录,下列 SQL语句的空白处应填
4、入的是( )。SELECT*FROM成绩表WHERE物理=_(SELECT物理 FROM成绩表)(分数:2.00)A.SOMEB.EXITSC.ANYD.ALL9.Visual FoxPro的“参照完整性”中“插入规则”包括的选择是( )。(分数:2.00)A.级联和忽略B.级联和删除C.级联和限制D.限制和忽略10.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 )。(分数:2.00)A.软件开发方法B.软件开发工具C.软件开发费用D.软件系统功能11.以下关于主索引和候选索引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主索引和候选索引都能保证表记录的唯一性B.主索引和候选索引都可以建立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上C.主索
5、引可以保证表记录的唯一性,而候选索引不能D.主索引和候选索引是相同的概念12.SQL用于显示部分查询结果的 TOP短语,必须与下列哪个短语同时使用才有效( )。(分数:2.00)A.HAVINGB.DISTINCTC.ORDER BYD.GROUP BY13.在 Visual FoxPro中,使用“菜单设计器”定义菜单,最后生成的菜单程序的扩展名是( )。(分数:2.00)A.MNXB.PRGC.MPRD.SPR14.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 )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分数:2.00)A.对象B.数据结构C.数据流D.目标15.当临时联系不再需要时可以取消,取消的命令是( )。(
6、分数:2.00)A.DELETE RELATIONB.DETETE JOINC.SET RELATION TOD.SET JOIN TO16.下列短语中,与排序无关的短语是( )。(分数:2.00)A.ASCB.DESCC.GROUP BYD.ORDER BY17.使用 REPLACE命令时,如果范围短语为 ALL或 REST,则执行该命令后记录指针指向( )。(分数:2.00)A.末记录B.首记录C.末记录的后面D.首记录的前面18.已知一个有序线性表为(13,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用二分法查找值为 90的元素时,查找成功的比较次数为( )。(分
7、数:2.00)A.1B.2C.3D.919.在 Visual FoxPro中,学生表 STUDENT中包含有通用型字段,将通用型字段中的数据均存储到另一个文件中,则该文件名为( )。(分数:2.00)A.STUDENT.DOCB.STUDENT.MEMC.STUDENT.DBTD.STUDENT.FPT20.对于学生关系表 STUDENT,写一条规则,把其中的“年龄”属性限制在 1830 之间,则这条规则属于( )。(分数:2.00)A.实体完整性规则B.参照完整性规则C.域完整性规则D.不属于以上任何规则下列各题中使用如下数据袁。“学生”表:学号 C(8),姓名 C(8),性别 C(2),系
8、名(6)“课程”表:课程编号 C(4),课程名称 C(12),开课系名 C(10)“成绩”表:学号 C(8),课程编号 C(4),成绩 N(6,2)(分数:10.00)(1).检索每门课程的最高分,要求得到的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姓名和最高分,正确的 SQL语句是( )。(分数:2.00)A.SELECT课程课程名称,学生.姓名,MAX(成绩).AS 最高分FROM成绩,课程,学生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成绩.学号=学生.学号GROUP BY课程编号B.SELECT课程课程名称,学生.姓名,MAX(成绩)AS 最高分FROM成绩,课程,学生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
9、编号AND成绩.学号=学生.学号GROUP BY课程.课程编号C.SELECT课程课程名称,学生.姓名,MAX(成绩).AS 最高分FROM成绩,课程,学生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成绩.学号=学生.学号ORDER BY课程.课程编号D.SELECT课程.课程名称,学生.姓名,MAX(成绩)AS 最高分FROM成绩,课程,学生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成绩.学号=学生.学号ORDER BY课程.课程编号(2).定义“课程”表中“开课系名”字段的默认值为“中文”的正确命令是( )。(分数:2.00)A.ALTER TABLE课程 ALTER开课系名 SET
10、 DEFAULT中文B.ALTER TABLE课程 ALTER开课系名 SET DEFAULT“中文”C.ALTER TABLE课程 ALTER开课系名 SET DEFAULT开课系名=中文D.ALTER TABLE课程 ALTER开课系名 SET DEFAULT开课系名=“中文”(3).查询所有选修了“计算机网络”的学生成绩,结果显示该学生的“姓名”、“系名”和“数据库原理”的“成绩”,并按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SELECT学生.姓名,学生.系名,成绩.成绩 FROM学生,课程,成绩FOR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
11、编号AND课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ORDER BY成绩.成绩 DESCB.SELECT学生.姓名,学生.系名,成绩.成绩 JOIN学生,课程,成绩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ON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AND课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ORDER BY成绩.成绩 DESCC.SELECT学生.姓名,学生.系名,成绩.成绩 FROM学生,课程,成绩WHERE学生.学号=成绩.学号OR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OR课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ORDER BY成绩.成绩 DESCD.SELECT学生.姓名,学生.系名,成绩.成绩 FROM学生,课程,成绩WHERE学生.学号=成绩.
12、学号AND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AND课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ORDER BY成绩.成绩 DESC(4).将“学生”表中“系名”字段的宽度由原来的 6改为 10,正确的语句是( )。(分数:2.00)A.ALTER TABLE学生 ADD系名(10)B.ALTER TABLE学生 FOR系名 C(10)C.ALTER TABLE学生 ALTER系名 C(10)D.ALTER TABLE学生 SET系名 C(10)(5).在已打开数据库的情况下,利用 SQL派生一个包含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字段的 xsview视图,正确的语句是( )。(分数:2.00)A.CREATE VIEW x
13、sview ASSELECT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称,成绩.成绩FROM学生 INNER JOIN成绩INNER JOIN课程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学生.学号=成绩.学号B.CREATE VIEW xsview AS(SELECT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称,成绩.成绩FROM学生 INNERJOIN成绩INNER JOIN课程ON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C.CREATE VIEW xsview ASSELECT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称,成绩.成绩WHERE学生 INNER JOIN成绩INNER JOIN课程ON成绩.课程编号=课程
14、.课程编号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D.CREATE VIEW xsview ASSELECT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称,成绩.成绩FROM学生 INNER JOIN成绩INNER JOIN课程ON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21.检索职工表中年龄大于 50的职工姓名,正确的命令是( )。(分数:2.00)A.SELECT姓名 WHERE年龄50B.SELECT姓名 FROM职工 FOR年龄50C.SELECT姓名 FROM职工 SET年龄50D.SELECT姓名 FROM职工 WHERE年龄5022.在 Visual FoxPro的查询设计器中对应的 SQL短语是
15、 WHERE的选项卡是( )。(分数:2.00)A.字段B.连接C.筛选D.杂项23.下列关于编辑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编辑框用来输入、编辑数据B.编辑框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字处理器C.在编辑框中只能输入和编辑字符型数据D.编辑框中不可以剪切、复制和粘贴数据24.执行下列程序CLEARDO ARETURNPROCEDURE AS=5DO B?SRETURNPROCEDURE BS=S+10RETURN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分数:2.00)A.5B.10C.15D.程序错误,找不到变量25.能够将表单的 Visible属性设置为.T.,并使表单成为活动对象的方法是
16、( )。(分数:2.00)A.HideB.ShowC.ReleaseD.SetFocus26.下列关于项目中“移出”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被移出的文件将直接从磁盘中删除B.被移出的文件将不能被任何项目添加C.被移出的文件只是将文件移出项目,但文件保留在磁盘中D.被移出的文件,以后不能再次添加到原项目中,但可以添加到其他项目中27.SQL查询语句“SELECT*FROM 职工 TO FILE ZG.dbf”的功能是( )。(分数:2.00)A.将职工表中所有记录查询输出到永久性表 ZG.dbf中B.将职工表中所有记录查询输出到文本文件 ZG.txt中C.将职工表中所有
17、记录查询输出到文本文件 ZG.dbf.txt中D.语句存在语法错误28.下列实体类型的联系中,属于多对多联系的是( )。(分数:2.00)A.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联系B.学校与教师之间的联系C.商品条形码与商品之间的联系D.班级与班长之间的联系29.数据库设计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内容,它们是( )。(分数:2.00)A.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B.模式设计和内模式设计C.内模式设计和物理设计D.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30.如果进栈序列为 e1、e2、e3、e4、e5,则可能的出栈序列是( )。(分数:2.00)A.e3、e1、e4、e2、e5B.e5、e2、e4、e3、e1C.e3、e4、e1、e2、
18、e5D.任意顺序二、填空题(总题数:14,分数:30.00)31.数据模型分为格式化模型与非格式化模型,层次模型与网状模型属于 1。(分数:2.00)填空项 1:_32.排序是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一种重要操作,常见的排序方法有插入排序、 1 和选择排序。(分数:2.00)填空项 1:_33.软件结构是以 1 为基础而组成的一种控制层次结构。(分数:2.00)填空项 1:_34.栈中允许进行插入和删除的一端叫 1。(分数:2.00)填空项 1:_35.在结构化设计方法中,数据流图表达了问题中的数据流与加工间的关系,并且每一个 1 实际上对应一个处理模块。(分数:2.00)填空项 1:_36.AT(
19、“IS“,“THAT IS A NEWBOOK“)的运算结果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37.单击表单中的命令按钮,要求弹出一个“您好!”的消息对话框,应该在命令按钮的 Click事件中编写代码:_(“您好!”)(分数:2.00)填空项 1:_38.为了把多对多的联系分解成两个一对多联系所建立的“纽带表”中,应该包含两个表的 1。(分数:2.00)填空项 1:_39.SQL插入记录的命令是 INSERT,删除记录的命令是_,修改记录的命令是_。(分数:4.00)填空项 1:_40.MOD(17,-3)函数的返回值是 1。(分数:2.00)填空项 1:_41.在 SQL语句中,为了避
20、免查询到的记录重复,可用 1 短语。(分数:2.00)填空项 1:_42.在 Visual FoxPro中,可以使用 1 语句跳出 SCANENDSCAN循环体外执行 ENDSCAN后面的语句。(分数:2.00)填空项 1:_43.设有学生表 XS(学号,课程号,成绩),用 SQL语句检索每个学生的成绩总和的语句是:SELECT学号,SUM(成绩)FROM XS_。(分数:2.00)填空项 1:_44.函数 VAL(“12/06/01“)的参数类型为 1。(分数:2.00)填空项 1:_二级 VISUAL+FOXPRO笔试-6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选择题(
21、总题数:31,分数:70.00)1.设 R是一个二元关系,S 是一个三元关系,则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R-SB.RS C.RSD.RS解析:解析 关系的交()、并()和差(-)运算要求两个关系是同元的,显然作为二元的 R和三元的 S只能做笛卡儿积运算。2.如果想从字符串“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取出“考试”这两个字,下列函数使用正确的是( )。(分数:2.00)A.SUBSTR(“计算机等级考试“,11) B.SUBSTR(“计算机等级考试“,5,3)C.RIGHT(“计算机等级考试“,2)D.LEFT(“计算机等级考试“,4)解析:解析 LEFT()从指定表达式值的左端取
22、一个指定长度的子串作为函数值;RIGHT()从指定表达式值的右端取一个指定长度的子串作为函数值;SUBSTR()从指定表达式值的指定起始位置取指定长度的子串作为函数值。由于一个汉字占用两个字节,所以选项 A的结果为”考试”;选项 B的结果为”机”;选项 C的结果为”试”;选项 D的结果为”计算”。3.在表单 MYFORM的 INIT事件中,设置表单背景颜色为红色,正确的命令是( )。(分数:2.00)A.MYFORM.BACKCOLOR=ROB(255,0,0)B.THIS.PARENT.BACKCOLOR=RGB(255,0,0)C.THISFORM.PARENT.BACKCOLOR=RGB
23、(255,0,0)D.THIS.BACKCOLOR=RGB(255,0,0) 解析:解析 MYFORM 是表单名;修改表单背景属性时,应指定标签所在的表单对象,使用 THISFORM关键字说明,PATENT 表示当前对象的直接容器对象;THIS 表示当前对象。4.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由一些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标识的图符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的是( )。(分数:2.00)A.控制流 B.加工C.数据存储D.源和潭解析:解析 数据流图(DFD),它以图形的方式描绘数据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过程,由于它只反映系统必须完成的逻辑功能,所以它是一种功能模型。数据流图有 4
24、种基本图形符号:箭头表示数据流;椭圆表示加工;双杠表示存储文件(数据源);方框表示数据的源点或终点。5.下列关于自由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全部是用以前版本的。FoxPro(FoxBASE)建立的表B.可以用 Visual FoxPro建立,但是不能把它添加到数据库中C.自由表可以添加到数据库中,数据库表也可以从数据库中移出成为自由表 D.自由表可以添加到数据库中,但数据库表不可以从数据库中移出成为自由表解析:解析 所谓自由表,就是那些不属于任何数据库的表,所有由 FoxBASE或早期版本的 FoxPro创建的数据库文件(.dbf)。在 Visual FoxPro中创建
25、表时,如果当前没有打开数据库,则创建的表也是自由表。可以将自由表添加到数据库中,使之成为数据库表;也可以将数据库表从数据库中移出,使之成为自由表。6.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解析:解析 数据库系统会减少数据冗余,但不可能避免一切冗余。7.有下列二叉树,对此二叉树后序遍历的结果为( )。(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 对二叉树的后序遍历是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是根结点。8.在成绩表中,查找物
26、理分数最高的学生记录,下列 SQL语句的空白处应填入的是( )。SELECT*FROM成绩表WHERE物理=_(SELECT物理 FROM成绩表)(分数:2.00)A.SOMEB.EXITSC.ANYD.ALL 解析:解析 ANY、ALL 和 SOME是量词,其中 ANY和 SOME是同义词,在进行比较运算时只要子查询中有一行能使结果为真,则结果为真;而 ALL则要求子查询中的所有行都使结果为真时,结果才为真。EXITS是谓词,EXITS 和 NOTEXITS用来检查在子查询中是否有结果返回(即存在元组或不存在元组)。9.Visual FoxPro的“参照完整性”中“插入规则”包括的选择是(
27、)。(分数:2.00)A.级联和忽略B.级联和删除C.级联和限制D.限制和忽略 解析:解析 参照完整性与表之间的关联有关,它的大概含义是:当插入、删除或修改一个表中的数据时,通过参照引用相互关联的另一个表中的数据,来检查对表的数据操作是否正确。参照完整性规则包括更新规则、删除规则和插入规则。插入规则规定了当在表中插入记录时,是否进行参照完整性检查。如果选择“限制”,若父表中没有相匹配的连接字段值,则禁止插入子记录。如果选择“忽略”,则不做参照完整性检查,即可以随意插入子记录。10.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 )。(分数:2.00)A.软件开发方法B.软件开发工具C.软件开发费用D.软件系统功能 解
28、析:解析 需求分析是软件定义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的基本任务就是详细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然后在这些基础上确定新系统的功能。11.以下关于主索引和候选索引的叙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主索引和候选索引都能保证表记录的唯一性 B.主索引和候选索引都可以建立在数据库表和自由表上C.主索引可以保证表记录的唯一性,而候选索引不能D.主索引和候选索引是相同的概念解析:解析 主索引是不允许索引关键字中出现重复值的索引。一个表只能有一个主索引,只有数据库表才能建立主索引,自由表不能。候选索引同主索引一样,不允许索引关键字中出现重复值,这种索引是
29、主索引的候选者。表可以有多个候选索引,数据库表和自由表都可以建立候选索引。12.SQL用于显示部分查询结果的 TOP短语,必须与下列哪个短语同时使用才有效( )。(分数:2.00)A.HAVINGB.DISTINCTC.ORDER BY D.GROUP BY解析:解析 掌握基本的 SQL查询语句中各个短语的含义。TOP 短语必须与 ORDER.BY短语一起使用才有效。TOP 短语用来显示查询结果的部分记录,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排序短语 ORDER BY一起使用才有效。13.在 Visual FoxPro中,使用“菜单设计器”定义菜单,最后生成的菜单程序的扩展名是( )。(分数:2.00)A.M
30、NXB.PRGC.MPR D.SPR解析:解析 菜单定义文件扩展名是 MNX;菜单程序文件的扩展名是 MPR;菜单备注文件的扩展名是MNT;PRG 是程序文件;SPR 是生成的屏幕程序文件。14.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 )的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分数:2.00)A.对象B.数据结构C.数据流 D.目标解析:解析 结构化分析方法是面向数据流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15.当临时联系不再需要时可以取消,取消的命令是( )。(分数:2.00)A.DELETE RELATIONB.DETETE JOINC.SET RELATION TO D.SET
31、 JOIN TO解析:解析 取消当前表到所有表的临时联系的命令是:SET RELATION TO。如果只是取消某个具体的临时联系,应该使用的命令是:SET RELATION OFF INTO NWorkAreal | CTableAliasl。16.下列短语中,与排序无关的短语是( )。(分数:2.00)A.ASCB.DESCC.GROUP BY D.ORDER BY解析:解析 通过在 SELECT语句中加入 ORDER BY可将查询结果排序,可以按升序(ASC)和降序(DESC)排列列或行,升序是默认的排列方式;ORDER BY 必须是 SQL命令的最后一个子句;GROUP BY 是用来指定
32、分组查询,ORDER BY 指定对查询结果进行排序。17.使用 REPLACE命令时,如果范围短语为 ALL或 REST,则执行该命令后记录指针指向( )。(分数:2.00)A.末记录B.首记录C.末记录的后面 D.首记录的前面解析:解析 表间更新命令是 UPDATE ON关键字字段FROM工作区源表名REPLACE字段名WITH表达式。使用 REPLACE命令时,如果范围短语为 ALL或 REST,则执行该命令后记录指针指向末记录的后面。18.已知一个有序线性表为(13,18,24,35,47,50,62,83,90,115,134),当用二分法查找值为 90的元素时,查找成功的比较次数为(
33、 )。(分数:2.00)A.1B.2 C.3D.9解析:解析 根据二分法查找需要两次:首先将 90与表中间的元素 50进行比较,由于 90大于 50,所以在线性表的后半部分查找;第二次比较的元素是后半部分的中间元素,即 90,这时两者相等,即查找成功。19.在 Visual FoxPro中,学生表 STUDENT中包含有通用型字段,将通用型字段中的数据均存储到另一个文件中,则该文件名为( )。(分数:2.00)A.STUDENT.DOCB.STUDENT.MEMC.STUDENT.DBTD.STUDENT.FPT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 Visual FoxPro系统中存储通用型字段数据的文件的
34、类型,字段类型是表示该字段中存放数据的类型,一个字段即二维表中的一列。字段类型有字符型和数值型等。备注型和通用型字段的信息都没有直接存放在表文件中,而是存放在一个与表文件同名的.FPT 备注文件中。20.对于学生关系表 STUDENT,写一条规则,把其中的“年龄”属性限制在 1830 之间,则这条规则属于( )。(分数:2.00)A.实体完整性规则B.参照完整性规则C.域完整性规则 D.不属于以上任何规则解析:解析 域完整性指的是对表中字段的取值的限定。如对于数值型数据,可以通过指定字段的宽度来限定其取值范围。域约束也称字段有效性,在插入或修改字段值时起作用,主要用于数据输入正确性检验。下列各
35、题中使用如下数据袁。“学生”表:学号 C(8),姓名 C(8),性别 C(2),系名(6)“课程”表:课程编号 C(4),课程名称 C(12),开课系名 C(10)“成绩”表:学号 C(8),课程编号 C(4),成绩 N(6,2)(分数:10.00)(1).检索每门课程的最高分,要求得到的信息包括课程名称、姓名和最高分,正确的 SQL语句是( )。(分数:2.00)A.SELECT课程课程名称,学生.姓名,MAX(成绩).AS 最高分FROM成绩,课程,学生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成绩.学号=学生.学号GROUP BY课程编号B.SELECT课程课程名称,学生.姓名,MA
36、X(成绩)AS 最高分FROM成绩,课程,学生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成绩.学号=学生.学号GROUP BY课程.课程编号 C.SELECT课程课程名称,学生.姓名,MAX(成绩).AS 最高分FROM成绩,课程,学生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成绩.学号=学生.学号ORDER BY课程.课程编号D.SELECT课程.课程名称,学生.姓名,MAX(成绩)AS 最高分FROM成绩,课程,学生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成绩.学号=学生.学号ORDER BY课程.课程编号解析:解析 本题中首先通过 GROUP BY短语将“课程”表中的记录按
37、“课程编号”分组,然后通过MAX()函数求出每组中的最高成绩,即每门课程的最高成绩。由于查询输出结果涉及到多个表的字段,因此要使用连接查询,表之间的连接条件放在 WHERE短语中,AND 用来连接两个连接条件,以保证在查询的三个表之间建立联系。(2).定义“课程”表中“开课系名”字段的默认值为“中文”的正确命令是( )。(分数:2.00)A.ALTER TABLE课程 ALTER开课系名 SET DEFAULT中文B.ALTER TABLE课程 ALTER开课系名 SET DEFAULT“中文” C.ALTER TABLE课程 ALTER开课系名 SET DEFAULT开课系名=中文D.ALT
38、ER TABLE课程 ALTER开课系名 SET DEFAULT开课系名=“中文”解析:解析 利用 SQL命令可以对基本表的结构进行修改,利用下列命令可以修改表结构、定义有效性规则:ALTER TABLE表名ALTERCOLUMN字段名 1NULLlNOT NULLSET DEFAULT表达式SET CHECK逻辑表达式ERROR字符型文本信息RENAME COUMN字段名 2TO字段名 3其中,SET DEFAULT表达式可以用来指定字段的默认值。注意:表达式值的类型要与字段类型一致。(3).查询所有选修了“计算机网络”的学生成绩,结果显示该学生的“姓名”、“系名”和“数据库原理”的“成绩”
39、,并按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A.SELECT学生.姓名,学生.系名,成绩.成绩 FROM学生,课程,成绩FOR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AND课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ORDER BY成绩.成绩 DESCB.SELECT学生.姓名,学生.系名,成绩.成绩 JOIN学生,课程,成绩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ON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AND课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ORDER BY成绩.成绩 DESCC.SELECT学生.姓名,学生.系名,成绩.成绩 FROM学生,课程,成绩WHERE学生.学号=成绩.学
40、号OR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OR课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ORDER BY成绩.成绩 DESCD.SELECT学生.姓名,学生.系名,成绩.成绩 FROM学生,课程,成绩WHERE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课程.课程编号=成绩.课程编号AND课程.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ORDER BY成绩.成绩 DESC 解析:解析 本题是一个多表连接查询的 SQL语句,关键要注意表同连接条件的使用,如果使用超连接方式查询,则正确的语句格武为:SELECTFROM数据库表 1INNER JOIN数据库表 2ON连接条件WHERE其中,INNER JOIN 等价于 JOIN,为普通的连接,在 V
41、isual FoxPro中称为内部连接,ON连接条件指定两个进行连接的条件字段。如果使用的是普通连接方式,则只需在 FROM短语中指定查询的数据表,各表各之间用逗号隔开,而各表之间的连接放在 WHERE短语后面,设计两个连接条件时,用 AND短语连接这两个条件。(4).将“学生”表中“系名”字段的宽度由原来的 6改为 10,正确的语句是( )。(分数:2.00)A.ALTER TABLE学生 ADD系名(10)B.ALTER TABLE学生 FOR系名 C(10)C.ALTER TABLE学生 ALTER系名 C(10) D.ALTER TABLE学生 SET系名 C(10)解析:解析 利用
42、SQL命令可以对基本表的结构进行修改,利用下列命令可以修改表中字段的相关属性:ALTER TABLEE表名ALTERCOLUMN字段名 1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数)本题中选项 A、B、D 在修改表字段宽度时,所使用的命令短语都是错误的,属于语法错误。(5).在已打开数据库的情况下,利用 SQL派生一个包含姓名、课程名称和成绩字段的 xsview视图,正确的语句是( )。(分数:2.00)A.CREATE VIEW xsview ASSELECT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称,成绩.成绩FROM学生 INNER JOIN成绩INNER JOIN课程WHERE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AND学生.
43、学号=成绩.学号B.CREATE VIEW xsview AS(SELECT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称,成绩.成绩FROM学生 INNERJOIN成绩INNER JOIN课程ON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C.CREATE VIEW xsview ASSELECT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称,成绩.成绩WHERE学生 INNER JOIN成绩INNER JOIN课程ON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D.CREATE VIEW xsview ASSELECT学生.姓名,课程.课程名称,成绩.成绩FROM学生 INNER JOIN成绩INNER
44、 JOIN课程ON成绩.课程编号=课程.课程编号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 解析:解析 利用 SQL命令可以定义直接建立视图,命令格式如下:CREATE VIEW视图名 AS;SELECT语句本题中要注意的是在定义视图时,SELECT 语句部分不需要用括号括起来,在进行超连接查询时,可使用的 SQL命令格式如下:SELECTFROM数据库表 1INNER JOIN数据库表 2ON连接条件WHERE其中,INNER JOIN 等价于 JOIN,为普通的连接,在 Visual FoxPro中称为内部连接;ON连接条件指定两个进行表连接的条件字段。注意:连接类型在 FROM子句中给出,并不是在 WH
45、ERE子句中,连接条件在 ON子句中给出。21.检索职工表中年龄大于 50的职工姓名,正确的命令是( )。(分数:2.00)A.SELECT姓名 WHERE年龄50B.SELECT姓名 FROM职工 FOR年龄50C.SELECT姓名 FROM职工 SET年龄50D.SELECT姓名 FROM职工 WHERE年龄50 解析:解析 简单查询基于一个关系,即仅对一个表进行查询,可以包含简单的查询条件。命令格武如下:SELECT字段名列表FROM表名WHERE查询条件“字段名列表”指查询结果中包含的字段名,多个字段名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查询条件”是一个逻辑表达式,它是由多个表达式通过逻辑运算
46、符(NOT、AND、OR)连接而成的,关系表达式中可以使用的关系运算符见下表。运算符 合 义 运算符 含 义= 等于 小于,!=,# 不等于 = 小或等于= 精确等于 BETWEENAND 在两组之间 大于 IN 在一组值的范围内= 大小或等 于IS NULL 为空值LIKE字符匹配运算符,“%”表示与若干个任意字符匹配;“_”表示与一个任意字符匹配22.在 Visual FoxPro的查询设计器中对应的 SQL短语是 WHERE的选项卡是( )。(分数:2.00)A.字段B.连接C.筛选 D.杂项解析:解析 查询设计器界面包含字段、连接、筛选、排序依据、分组依据和杂项等 6个选项卡,其中筛选
47、对应于 WHERE短语,用于指定条件。23.下列关于编辑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编辑框用来输入、编辑数据B.编辑框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字处理器C.在编辑框中只能输入和编辑字符型数据D.编辑框中不可以剪切、复制和粘贴数据 解析:解析 与文本框一样,编辑框也是用来输入、编辑数据的,它可以剪切、复制和粘贴数据,但它有自己的特点:编辑框实际上是一个完整的字处理器,其处理的数据可以包含回车符,它只能输入、编辑字符型数据,包括字符型内存变量、数组元素、字段以及备注字段里的内容。24.执行下列程序CLEARDO ARETURNPROCEDURE AS=5DO B?SRETURNPR
48、OCEDURE BS=S+10RETURN程序的运行结果为( )。(分数:2.00)A.5B.10C.15 D.程序错误,找不到变量解析:解析 程序 A中把初始值 5赋给变量 S,然后运行程序 B,程序 B执行 S=S+10,执行完毕后,变量 S的值为 15,接着返回到程序 A,最后输出。所以程序的运行结果是 15。25.能够将表单的 Visible属性设置为.T.,并使表单成为活动对象的方法是( )。(分数:2.00)A.HideB.Show C.ReleaseD.SetFocus解析:解析 能够将表单的 Visible属性设置为.T.,并使表单成为活动对象的方法是 Show。26.下列关于项目中“移出”文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被移出的文件将直接从磁盘中删除B.被移出的文件将不能被任何项目添加C.被移出的文件只是将文件移出项目,但文件保留在磁盘中 D.被移出的文件,以后不能再次添加到原项目中,但可以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