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级 C 语言机试 5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填空题/B(总题数:1,分数:30.00)1.请补充函数 fun(),该函数的功能是:把从主函数中输入的由数字字符组成的字符串转换成个无符号长整数,并且逆序输出。结果由函数返回。 例如,输入: 1 2 3 4 5 6,结果输出:6 5 4 3 2 1。 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 请勿改动主函数 main 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 fun()的横线上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表达式或语句。 试题程序: #includeconioh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unsigned
2、long fun(char *s) unsigned long t=0; int k; int i=0; i=strlen(s); for(U 【1】 /U;i=0;i-) k=U 【2】 /U; t=U 【3】 /U; return t; main() char str8; clrscr(); printf(“Enter a string made up of0to 9digital character:/n“); gets(str); printf(“The string iS:%S/n“,str); if(strlen(str)8) printf(“The string is too l
3、ong!“); else printf(“The result:%lu/n“, fun(str); (分数:30.00)填空项 1:_二、B改错题/B(总题数:1,分数:30.00)2.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 fun()的功能是:将长整型数中每一位上为偶数的数依次逆向取出,构成一个新数放在 t 中。高位在低位,低位在高位。例如当 s 中的数为 25846513 时,t 中的数为 6482。 请改正函数fun()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注意:不要改动 main 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试题程序: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onioh void
4、 fun(long s,long *t) int d; long sl=l,i=1; *t=0; while(s/i0) i=i*10; i=i/10; while(s0) d=s/i /*found*/ if(d%2!=0) /*found*/ t=d*sl+t; sl*=l0; s=s%i; i=i/10; main() long s,t; clrscr(); printf(“/nPlease enter s:“);scanf(“%ld“, 解析 错误 1:偶数是能被 2 整除,而奇数是不能被2 整除,题目要求找出偶数。错误 2:t 为指针类型,所以进行运算时要加*号。三、B编程题/B(总
5、题数:1,分数:40.00)3.学生的记录由学号和成绩组成,N 名学生的数据已在主函数中放入结构体数组 s 中,请编写函数 fun(),它的功能是按分数的高低排列学生的记录,低分在前。 注意:部分源程序给出如下。 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 和其他函数中的任何内容,仅在函数 fun 的花括号中填入所编写的若干语句。 试题程序: #include stdioh #define N 16 typedef struct char mum10); int s; STREC; int fun (STREC a ) main () STREC sN=“GA005“,88,“GA003“,64, “CA002“
6、,77,“GA004“,89,“GA001“,54, “GA007“,72,“GA008“,72,“GA006“,65, “GA015“,83,“GA013“,95,“GA012“,55, “GA014“,68,“GA011“,78,“GA017“,53, “GA018“,92,“GA016“,82; int i; FILE *out; fun(s); printf(“The data after sorted :/n“); for(i=0;iN;i+) if(i)%4=0) /*每行输出 4 个学生记录*/ printf(“/n“); printf(“%s %4d“,sinum,sis);
7、printf(“/n“); out=fopen(“out21dat“,“w“); for(i=0;iN;i+) if(i)%4=0iN;i+) /*用冒泡法进行排序,进行 N-1 次比较*/ for(j=0;jN-1;j+) /*在每次比较中要进行 N-1 次两两比较*/ if(ajsaj+1s) /*按分数的高低排列学生的记录,低分在前*/ t=aj; aj=aj+1; aj+1=t; 解析 冒泡法算法思路:如果有 N 个数,则要进行 N-1 次比较,在每次比较中要进行 N-1 次两两比较(这种算法较好理解但不是最精的)。所谓两两比较就是从头到尾依次将相邻两个数进行比较并将其中大的数放在前或在后(若要求从小到大排序,则大的数要放在后。反之则对调),即两两比较后这两个数要形成题中所要求的顺序。由于总是从头到尾进行比较,所以第 1 次比较结束后,最大(或最小)数肯定在最后,第 2 次比较结束后,次最大(或次最小)数肯定在倒数的第 2 个数,依次类推,所以进行第一次比较时必须比较到最后一个数,而进行第 2 次比较时只要比较到倒数的第 2 个数即可,所以进行第 i 次比较 I 时只需比较 N-i次即可(这种算法较难理解,但它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