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网络工程师上午试题-15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22768       资源大小:88.50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网络工程师上午试题-15及答案解析.doc

    1、中级网络工程师上午试题-15 及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在 FDM 中,主要通过 (1) 技术,使各路信号的带宽 (2) 。使用 FDM 的所有用户 (3) 。从性质上说,FDM比较适合于传输 (4) ,FDM 的典型应用是 (5) 。(分数:5.00)A.频谱B.频谱搬移C.频率编码D.频分多址A.不重叠,无隔离带B.重叠,无隔离带C.不重叠,有隔离带D.重叠,有隔离带A.同一时间占有不同带宽资源B.同一时间占有相同带宽资源C.不同时间占有不同带宽资源D.不同时间占有相同带宽资源A.数字数据B.模拟数据C.数字信号D.模拟信号A.电话载波通信B.CDMAC.红外通信

    2、D.以太网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行校验,由接收方检测数据传输是否出现差错,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6) 。要检测接收的数据是否有错,最常用的方法是 (7) 。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 7bit,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8) ,CRC-16 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式 (9) ,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10) bit。(分数:5.00)A.自动请求重发B.反馈检测C.空闲重发请求D.连续重发请求A.海明码B.循环冗余码C.奇偶校验码D.曼彻斯特码A.2bitB.3bitC.4bitD.5bitA.X16+X12+X6+1B.X16+X15+X2+1C.X16+X

    3、15+X+1D.X16+X12+x+1A.2B.4C.16D.32EIARS-232C 定义了 DTE 和 DCE 之间的接口,其机械特性规定 RS-232C 的 D 型连接器有 (11) 个插脚,其电气特性与 CCITT 的 (12) 兼容。DTE 和 DCE 之间的接口信号线按功能一般可分为 (13) 4 类,使用EIARS-232C 接口进行数据通信时,至少需用的信号线有 (14) 。V.11 建议中规定的电气特性逻辑“1”的电子电压是 (15) 。(分数:5.00)A.37 芯B.15 芯C.9 芯D.25 芯A.V24B.V28C.V11D.V10A.发送数据线、接收数据线、定时线、

    4、地线B.数据线、地线、定时线和控制线C.信号线、定时线、数据线、控制线D.发送数据线、接收数据线、控制线、地线A.5 根B.3 根C.10 根D.7 根A.-515VB.+515VC.+2+6D.-2-6V在局域网中,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IEEE 802.4 标准采用 (16)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IEEE802.5 标准采用 (17)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其中 (18)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对最短帧长度有要求。假设这种网络的传输速率为 10Mbit/s,信号在介质上的传播速度为 200m 个 s,总线的最大长度是 1000m,只考虑数据帧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数据

    5、帧的最短应该是 (19) bit。一个 10Mbit/s 的令牌环,其令牌保持计数器的设置值为 10s,在此环上可发送最长帧为 (20) bit。(分数:5.00)A.TOKENBUSB.TOKEN RINGC.CSMAD.CSMA/CDA.TOKEN BUSB.TOKEN RINGC.CSMAD.CSSMA/CDA.TOKEN BUSB.TOKEN RINGC.CSMAD.CSMA/CDA.200B.1000C.50D.100A.400B.200C.100D.300FDDI 与 Token Ring 都采用 (21) 传递协议,在 FDDI 的令牌帧中有 (22) ,其主要作用是 (23)

    6、。FDDI在 (24) 产生新令牌帧,允许在环上同时存在 (25) 。(分数:5.00)A.控制帧B.令牌C.协议帧D.信息帧A.优先位B.预约位C.前导码D.访问控制码A.进行帧控制B.标识帧状态C.获得同步信号D.进行访问控制A.接收到自己发送的数据帧后B.任何需要传输数据的时候C.发送节点发送完数据帧后D.环上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A.1 个令牌帧和 1 个数据帧B.2 个令牌帧C.1 个令牌帧D.2 个数据帧DQDB 同时支持 (26) 两种服务。DQDB 子网的双总线结构由 (27) 总线以及接在这两条总线上的大量的节点组成。DQDB 网络为双总线提供了 (28) 访问控制方式,其中能够

    7、提供非等时服务是 (29) ,它用于 (30) 业务。(分数:5.00)A.电路交换和信元交换B.虚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C.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D.报交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A.一条双向B.一条单向C.两条双向D.两条单向A.时分多址访问和预先仲裁访问B.预先仲裁和排队仲裁访问C.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和排队仲裁访问D.排队仲裁访问和令牌总线A.预先仲裁访问B.时分多址访问C.排队仲裁访问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C.信元交换D.虚电路交换HTTP 是 WWW 的核心,它是一个 (31) 协议,当访问一个 URL 为 http:/ (32) 请求解析 http:/ 的 IP 地址。获得

    8、解析后的 IP 地址后,浏览器通过 (33) 端口与服务器建立 (34) 连接。随后浏览器发送取文件命令 (35) 。服务器响应并将文件 index.htm 发送给浏览器,最后释放连接。(分数:5.00)A.面向事务的客户B.面向对象的服务器C.面向事务的客户服务器D.面向对象的客户服务器A.网关B.DNSC.ISPD.Web 服务器A.80B.23C.25D.21A.TCPB.IPC.HTTPD.UDPA.GETB.POSTC.REQUSTD.SET多路复用技术能够提高传输系统利用率。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 (36) 。将一条物理信道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实现一条物理信道传输多

    9、个数字信号,这是 (37) 。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是 (38)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39) ,多路复用技术一般不用于 (40) 中。(分数:5.00)A.FDM 和 WDMB.FDM 和 AFMC.TDM 和 WDMD.FDM 和 TDMA.同步 TDMB.TDMC.异步 TDMD.FDM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频分多路复用A.TDMB.FDMC.CDMAD.WDMA.交换结点间通信B.卫星通信C.电话网内通信D.局域网内通信在 OSI 网络管理标准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 5 大功能。对历史数据进行分

    10、析、统计和整理,为未来的网络规划提供参考的功能属于 (41) ;提供一系列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对流程、负载、丢包、温度、内存、延迟等网络设备和线路进行实时检测的功能属于 (42) ;接收报警信息、启动报警程序、以各种形式发出警报的功能 (43) 。上述事件捕捉和报告操作可由管理代理通过 SNMP 和传输网络将 (44) 发给管理进程,这个操作 (45) 。(分数:5.00)A.日志管理B.安全管理C.性能管理D.记费管理A.安全管理B.故障管理C.审计管理D.性能管理A.入侵管理B.安全管理C.性能管理D.鼓掌管理A.getB.get-nextC.setD.tapA.无请求B.有请求

    11、C.无响应D.有响应在 ISDN 网络中,与 ISDN 交换机直接相连的是 (46) 设备,他们通过 (47) 实现互连。NT1 到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点是 (48) 。对于非 ISDN 设备要通过 (49) 设备接入 ISDN 网络,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 (50) 。(分数:5.00)A.TAB.TN1C.TN2D.TE1A.TAB.TN1C.TN2D.TE1A.U 参考点B.T 参考点C.S 参考点D.R 参考点A.U 参考点B.T 参考点C.S 参考点D.R 参考点A.信元交换B.中继连接C.报文连接D.交换连接ISDN 是由 (51) 定义的一种网络设备标准。在 ISDN 的各种设备之间定

    12、义可 (52) 个参考点,其中把网络终端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分开的参考点为 (53) 。若一个大的企业要连入 ISDN,要用到一个叫 NT2 的设备,NT2 实际上就是 (54) 。ISDN 网络的构成不包括 (55) 。(分数:5.00)A.ISOB.IEEEC.CCITTD.ASCIIA.3B.4C.5D.6A.SB.UC.RD.TA.HubB.TAC.PBXD.RouterA.用户网B.公共网C.长途网D.本地网ATM 网络的协议数据单元称为 (56) 。ATM 适配层分为 (57) 两个子层。 (58) 是对应于 A 类业务的 ATM适配层,它提供的业务特点是 (59) 。如果要传送 I

    13、P 数据报,则需要 (60) 业务的支持。(分数:5.00)A.信元B.帧C.分组D.报文A.PMD 和 TCB.CS 和 SARC.PMD 和 SARD.CS 和 TCA.AAL3B.AAL2C.AAL1D.AAL4A.实时、恒定比特率、面向连接B.实时、可变比特率、面向连接C.非实时、恒定比特率、无连接D.非实时、恒定比特率、面向连接A.A 类B.B 类C.C 类D.D 类DES 加密算法采用的密码技术是 (61) ,它采用 (62) bit 密钥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著名的网络安全系统 Kerberos 采用的是 (63) 加密技术。公钥密码是 (64) ,常用的公钥加密算法有 (65)

    14、 ,它可以实现加密和数字签名。(分数:5.00)A.对称密钥密码技术B.公钥密码技术C.数字签名技术D.访问控制技术A.16B.128C.64D.56A.DESB.RSAC.HashD.IDEAA.对称密钥技术,有 1 个密钥B.不对称密钥技术,有 2 个密钥C.对称密钥技术,有 2 个密钥D.不对称密钥技术,有 1 个密钥A.RSAB.DESC.HashD.DEAFrame Relay is simplified form of (66) , similar in principle to (67) , in which synchronous, frames of data are rou

    15、ted to different destinations depending on header information.Packets are routed throught one or more Virtual Circuits known as (68) . Most Virtual Circuits are (69) , which means that the network provider sets up all DLCI connections at subscription time. (70) are also part of the Frame Relay speci

    16、fication. They privide a link that only lasts only as long as the session.(分数:5.00)A.Datagram SwitchingB.Datagram RoutingC.Packet SwitchingD.packet RoutingA.X.21B.X.25C.X.28D.X.29A.DLCIsB.HDLCsC.SDLCsD.DLsA.Permanent CircuitsB.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sD.Switching Circuits

    17、A.Permanent CircuitsB.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s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sD.Switched CircuitsIn the following essay, each blank has four choices.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one from the four choices and write down in the answer sheet.The key to SNMP (71) is its simplicity. It has a small command set

    18、that does a good job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from (72) any network device. In a SNMP environment, (73) of the work is handled by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Devices that are being managed are not (74) with processing (75) that might affect their performance.(分数:5.00)A.popularityB.functionC.effi

    19、ciencyD.powerA.manyB.almostC.a lot ofD.nearlyA.mostB.manyC.muchD.a lotA.burdenedB.influencedC.destroyedD.mitigatedA.timeB.powerC.speedD.overhead中级网络工程师上午试题-15 答案解析(总分:75.00,做题时间:90 分钟)在 FDM 中,主要通过 (1) 技术,使各路信号的带宽 (2) 。使用 FDM 的所有用户 (3) 。从性质上说,FDM比较适合于传输 (4) ,FDM 的典型应用是 (5) 。(分数:5.00)A.频谱B.频谱搬移 C.频率编码

    20、D.频分多址解析:A.不重叠,无隔离带B.重叠,无隔离带C.不重叠,有隔离带 D.重叠,有隔离带解析:A.同一时间占有不同带宽资源 B.同一时间占有相同带宽资源C.不同时间占有不同带宽资源D.不同时间占有相同带宽资源解析:A.数字数据B.模拟数据C.数字信号D.模拟信号 解析:A.电话载波通信 B.CDMAC.红外通信D.以太网解析:分析 频分多路复用(FDM)就是将具有一定带宽的线路划分为若干条占有较小带宽的子信道,每条子信道供一个用户使用,各条信道的中心频率不相重合,且保留一定的距离。当该信道没有数据传输时,其他的用户不能使用,此时子通道保持空闲状态。为了进行差错控制,必须对传送的数据帧进

    21、行校验,由接收方检测数据传输是否出现差错,常用的差错控制方法是 (6) 。要检测接收的数据是否有错,最常用的方法是 (7) 。海明码是一种纠错码,采用海明码纠正一位差错,若信息位为 7bit,则冗余位至少应为 (8) ,CRC-16 标准规定的生成多项式式 (9) ,它产生的校验码是 (10) bit。(分数:5.00)A.自动请求重发 B.反馈检测C.空闲重发请求D.连续重发请求解析:A.海明码B.循环冗余码 C.奇偶校验码D.曼彻斯特码解析:A.2bitB.3bitC.4bit D.5bit解析:A.X16+X12+X6+1B.X16+X15+X2+1 C.X16+X15+X+1D.X16

    22、+X12+x+1解析:A.2B.4C.16 D.32解析:分析 (1)海明码是一种可以纠正一位差错的编码。它是利用在信息位为 k 位,增加 r 位冗余位,构成一个 n=k+r 位的码字,然后用 r 个监督关系式产生的 r 个校正因子来区分无错和在码字中的 n 个不同位置的一位错。它必需满足以下关系式:2rn+1 或 2rk+r+1海明码的编码效率为:R=k/(k+r)式中 k 为信息位位数,r 为增加冗余位位数。(2)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的意思是:循环冗余检验,是一种用得最广、检错能力很强的差错检测方法。它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和数附在帧的后面。接

    23、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EIARS-232C 定义了 DTE 和 DCE 之间的接口,其机械特性规定 RS-232C 的 D 型连接器有 (11) 个插脚,其电气特性与 CCITT 的 (12) 兼容。DTE 和 DCE 之间的接口信号线按功能一般可分为 (13) 4 类,使用EIARS-232C 接口进行数据通信时,至少需用的信号线有 (14) 。V.11 建议中规定的电气特性逻辑“1”的电子电压是 (15) 。(分数:5.00)A.37 芯B.15 芯C.9 芯D.25 芯 解析:A.V24B.V28 C.V11D.V10解析:A.发送数据线、接收数据线、定时线、地线B.数据线、地线、定时

    24、线和控制线 C.信号线、定时线、数据线、控制线D.发送数据线、接收数据线、控制线、地线解析:A.5 根B.3 根 C.10 根D.7 根解析:A.-515VB.+515VC.+2+6D.-2-6V 解析:分析 RS-323C 标准是美国 EIA(电子工业联合会)与 BELL 等公司一起开发的 1969 年公布的通信协议。它适合于数据传输速率在 020000bit/s 范围内的通信。这个标准对串行通信接口的有关问题,如信号线功能、电器特性都作了明确规定。由于通行设备厂商都生产与 RS-232C 制式兼容的通信设备。因此,它作为一种标准,目前已在微机通信接口中广泛采用。RS-232C 标准(协议)

    25、的全称是 EIA-RS-232C 标准,其中 EIA(Electronic Industry Association)代表美国电子工业协会,RS(ecommeded standard)代表推荐标准,232 是标识号,C 代表 RS232 的最新一次修改(1969),在这之前,有 RS232B、RS232A。它规定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常用物理标准还有 EIA & # 0;RS-232-C、EIA & # 0;RS-422-A、 EIA & # 0;RS-423A、EIA & # 0;RS-485。这里只介绍 EIA & # 0;RS-232-C(简称 232、RS232

    26、)。例如,目前在 IBMPC 上的 CDM1、CDM2 接口就是 RS-232C 接口。在局域网中,常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IEEE 802.4 标准采用 (16)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IEEE802.5 标准采用 (17) 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其中 (18)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对最短帧长度有要求。假设这种网络的传输速率为 10Mbit/s,信号在介质上的传播速度为 200m 个 s,总线的最大长度是 1000m,只考虑数据帧而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数据帧的最短应该是 (19) bit。一个 10Mbit/s 的令牌环,其令牌保持计数器的设置值为 10s,在此环上可发送

    27、最长帧为 (20) bit。(分数:5.00)A.TOKENBUS B.TOKEN RINGC.CSMAD.CSMA/CD解析:A.TOKEN BUSB.TOKEN RING C.CSMAD.CSSMA/CD解析:A.TOKEN BUSB.TOKEN RINGC.CSMAD.CSMA/CD 解析:A.200B.1000C.50D.100 解析:A.400B.200C.100 D.300解析:分析 1980 年 2 月成立 IEEE 802 委员会(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lectronics Engineers INC,即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该委员

    28、会制定了一系列局域网标准,称为 IEEE 802 标准。IEEE 委员会为局域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统称为 IEEE 802 标准。IEEE 802.1:局域网概述、体系结构、网络管理和网络互联。IEEE 802.2:逻辑链路控制 LLC。IEEE 802.3:CSMA/CD 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标准。IEEE 802.3:CSMA/CD 介质访问控制标准和物理层规范:定义了 4 种不同介质 10Mbit/s 以太网。规范:10BASE2、10BASE5、10BASET、10BASEF。IEEE 802.3u:100Mbps 快速以太网标准,现已合并到 802.3 中。IEEE

    29、 802.3z:光纤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 802.3ab:传输距离为 100m 的 5 类无屏蔽双绞线介质千兆以太网标准规范。IEEE 802.4:Token Passing BUS(令牌总线)。IEEE 802.5:Token Ring(令牌环)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 802.6:城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 802.7:宽带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与建议实施。IEEE 802.8:光纤技术咨询和物理层课题。IEEE 802.9:综合声音/数据服务的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 802.10:安全与加密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访问方法

    30、和物理层规范,包括:IEEE 802.11a、IEEE 802.11b、 IEEE 802.11c 和 IEEE 802.11q 标准。IEEE 802.12:100VG-AnyLAN 快速局域网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IEEE 802 标准之间的关系如图 12-1 所示:*FDDI 与 Token Ring 都采用 (21) 传递协议,在 FDDI 的令牌帧中有 (22) ,其主要作用是 (23) 。FDDI在 (24) 产生新令牌帧,允许在环上同时存在 (25) 。(分数:5.00)A.控制帧B.令牌 C.协议帧D.信息帧解析:A.优先位B.预约位C.前导码 D.访问控制码解析:A.进行帧控

    31、制B.标识帧状态C.获得同步信号 D.进行访问控制解析:A.接收到自己发送的数据帧后B.任何需要传输数据的时候C.发送节点发送完数据帧后 D.环上没有数据传输的时候解析:A.1 个令牌帧和 1 个数据帧 B.2 个令牌帧C.1 个令牌帧D.2 个数据帧解析:分析 令牌环网与 FDDI 存在的差别:(1)FDDI 并不是通过改变一个比特来抓住令牌的。(2)FDDI 在一个站完成其帧发送后,即使尚未开始收到它发送的帧,也立即送出一新令牌。在环上可以有多个帧。DQDB 同时支持 (26) 两种服务。DQDB 子网的双总线结构由 (27) 总线以及接在这两条总线上的大量的节点组成。DQDB 网络为双总

    32、线提供了 (28) 访问控制方式,其中能够提供非等时服务是 (29) ,它用于 (30) 业务。(分数:5.00)A.电路交换和信元交换B.虚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C.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D.报交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解析:A.一条双向B.一条单向C.两条双向D.两条单向 解析:A.时分多址访问和预先仲裁访问B.预先仲裁和排队仲裁访问 C.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和排队仲裁访问D.排队仲裁访问和令牌总线解析:A.预先仲裁访问B.时分多址访问C.排队仲裁访问 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解析:A.电路交换B.分组交换 C.信元交换D.虚电路交换解析:分析 对 IEEE 802.6MAN 的访问标准是分布队列双总线(DQ

    33、DB)技术。DQDB 定义了一种双总线结构和访问方法。在总线末端的一个槽产生器中继固定体积的槽,站将网络上传输的数据放置在这些槽中。这些槽(slots)在连续流(stream)中流动,就像在一个轨道上的许多货车。槽的体积是 53 个字节,这和异步传输模式(ATM)以及将来的集成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络(B-ISDN)中实现的信元体积兼容。这两种类型的网络提供了在光纤传送媒介上可行的可扩展传输率。所以,以后的 WAN 技术都会实现固定大小的信元。HTTP 是 WWW 的核心,它是一个 (31) 协议,当访问一个 URL 为 http:/ (32) 请求解析 http:/ 的 IP 地址。获得解析

    34、后的 IP 地址后,浏览器通过 (33) 端口与服务器建立 (34) 连接。随后浏览器发送取文件命令 (35) 。服务器响应并将文件 index.htm 发送给浏览器,最后释放连接。(分数:5.00)A.面向事务的客户B.面向对象的服务器C.面向事务的客户服务器 D.面向对象的客户服务器解析:A.网关B.DNS C.ISPD.Web 服务器解析:A.80 B.23C.25D.21解析:A.TCP B.IPC.HTTPD.UDP解析:A.GET B.POSTC.REQUSTD.SET解析:分析 用于支持 WWW 浏览的网络协议为 HTTP,是一种最基本的客户机/服务器的访问协议。浏览器向服务器发

    35、送请求,而服务器回应相应的网页。HTTP 协议从 1990 年开始出现,发展到当前的 HTTP1.1标准,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扩展。然而其最基本的实现是非常简单的,服务器需要进行的额外处理相当少,这也是为什么 Web 服务器软件如此众多的原因之一。(1)请求方法。通常 HTTP 协议使用端口 80 来提供客户访问,因此也可以使用其他的网络软件,如 telnet,模拟客户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来查看 HTTP 的传输方式。telnet webserver 80Trying 192.168.0.1.Connected to webserver.Escape character is GET/index.h

    36、tml当 telnet 显示了 Connect 等信息建立了连接之后,服务器就等待使用者输入请求,而不进行任何提示。上例中,使用者输入“GET/index.html“指令,则服务器立即将相应的网页返回,然后关闭连接。客户程序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可以有不同的类型,这样服务器可以根据不同的请求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在 HTTP 1.0 中,定义了 3 种最基本的请求类型:GET、POST 和 HEAD。这些请求方法的实现方式均与上例相同,客户程序用大写指令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后面跟随具体的数据。GET 请求最为常见,它后面跟随一个网页的位置,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返回请求的页面。除了页面位置作参数之外,请求

    37、还可以跟随协议的版本,如 HTTP1.0 等作为参数,以发送给服务器更多的信息。POST 请求要求服务器接收大量的信息,除了 POST 后面跟随的参数之外,浏览器还会在后面持续发送数据,让服务器进行处理。通常,POST 方法和 CGI 程序是分不开的,服务器应该启动一个 CGI 程序来处理 POST发送来的数据。HEAD 请求在客户程序和服务器之间进行交流,而不会返回具体的文档。当使用 GET 和 POST 方法时,服务器最后都将结果文档返回给客户程序,浏览器将刷新显示。而 HEAD 请求则不同,它仅仅交流一些内部数据,这些数据不会影响浏览的过程。因此,HEAD 方法通常不单独使用,而是和其他

    38、的请求方法一起作辅助作用。一些搜寻引擎使用的自动搜索机器人是通过这个方法来获得网页的标志信息,或者进行安全认证时,使用这个方法来传递认证信息。除了这 3 种最常见的访问方法之外,在 HTTP1.1 中还定义了更多的访问方法类型,如 PUT 用于将网页放置到正确位置、DELETE 用于删除相关文档等。这些方法并不常用,因而大部分 Web 服务器软件并没有运用。然而对于特定场合还是非常有用的,例如使用软件编辑网页时,网页编辑器可以使用这些方法管理不同的网页。如果服务器不支持客户发送的请求方法,服务器将返回错误并立即关闭连接。(2)服务器对 HTTP 的处理方式。HTTP 协议的这种请求/回应的模式

    39、,使得服务器只能根据客户程序的请求发送回信息,这样的好处是客户具备很大的自由度,可以任意访问服务器上的信息。因此就存在多个客户同时访问一个服务器的问题。在 UNIX 下,由一个守护进程监视来自客户程序的请求,当守护进程接受到一个请求时,就建立一个新的进程对请求进行处理。通常服务器能创建足够多的新进程来回应客户的请求。然而,如果同时发送请求的客户太多,那么服务器就有可能出现超载的情况,创建进程的速度跟不上众多客户发送请求的速度,这样就造成了服务器对外表现反应迟缓。此外,为了提高用户使用浏览器时的性能,现代浏览器还支持并发的访问方式,浏览一个网页时同时建立多个连接,以迅速获得一个网页上的多个图标,

    40、这样能更快速完成整个网页的传输。但是对服务器来讲,更增加了瞬间负载。显然,造成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服务器对 HTTP 协议的处理方式。一次请求就要建立一个连接,在网页上充满了多个较小的图像文件的时候,那么服务器和客户程序之间的大部分工作是用于建立连接,而真正用于传递数据的工作却很轻松。因此,更好地利用现有连接,减少建立连接的消耗,就需要能在一次连接中回应多个请求。在 HTTP 1.1 中提供了这种持续连接的方式,而下一代 HTTP 协议:HTTP-NG 更增加了有关会话控制、丰富的内容协商等方式的支持,提供更高效率的连接。除了针对每次请求都建立一个新进程的处理方式之外,HTTP 守护进程也能使用其

    41、他的方式处理多个请求,例如使用多线程,或者使用异步方式在不同请求之间进行切换,就能在一个进程内处理多个请求。虽然比起建立新进程来讲,这样消耗的处理器资源略微减少,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并发访问带来的处理器资源不足的问题。一般使用线程和异步方式的程序较为复杂,不能很容易扩充对新特性的支持,并有可能因为程序内部要自己进行同步等原因也会造成资源消耗。使用这些方式,虽然对处理静态的网页有好处,但对于执行 CGI 程序,仍然要创建子进程进行处理。因此,大部分运行在 UNIX 上的守护程序仍然使用多进程的方式,这种方式简单、有效。即使对于使用多进程方式进行处理的 Web 服务器,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UNI

    42、X 系统中提供了超级服务器进程 inetd,因此简单的 Web 服务器可以使用 inetd 来启动真正的 Web 服务器。然而,inetd 效率不高,使用 inetd 的服务器不能用作高负载的服务器系统,因此高负载的 Web 服务器,本身来监听客户连接请求,并负责启动子进程真正处理客户的请求。如果选择的服务器程序的确需要使用 inetd 来启动,可以选择与 inetd 功能相同,但效率更高的超级服务器进程 tcpserver,它可以比 inetd 更高效的启动服务进程。多路复用技术能够提高传输系统利用率。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 (36) 。将一条物理信道分成若干时间片,轮换地给多个信号使用,实现

    43、一条物理信道传输多个数字信号,这是 (37) 。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是 (38) 。在光纤中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是 (39) ,多路复用技术一般不用于 (40) 中。(分数:5.00)A.FDM 和 WDMB.FDM 和 AFMC.TDM 和 WDMD.FDM 和 TDM 解析:A.同步 TDMB.TDM C.异步 TDMD.FDM解析: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统计时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频分多路复用 解析:A.TDMB.FDMC.CDMAD.WDM 解析:A.交换结点间通信B.卫星通信C.电话网内通信D.局域网内通信 解析:分析 所谓复用

    44、就是把低等级速率信号以倍数的级别通过某一类特定的复用方式调制成一个高等级的速率。现在主要的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利用时间的间隙进行复用。例如,如果信号从一端到另外一端的传递过程中,第一次传送的内容如果和第二次传送的内容间隔多少 s 不会有延迟的话,那么可以在间隔的时间内同样的插入其他信息,如:ABCABCABCABC,ABC 各是一路信号,第一个 A 和第二个 A 之间相差 2/3 的时间,那么在这 2/3的时间里又可以传 B 和 C,这样单位时间的传送速率就大了。频分复用(FDM):就是利用频率的高低进行复用。例如,如果每单位传送的频率为 100Hz,而只需 20Hz 就可以报要传

    45、的内容传完,那样,100Hz 就可以同时传 5 倍的数据,由此提高了带宽。空分复用(SDM):就是利用空间的间隔进行复用。可以这么理解:在一根光纤中实现空分复用,即对于光纤的纤芯区域光束的空间分割。因为单模光纤纤芯部分芯径仅有 9 10mm,而且传输的光束波面各点相位要存在涨落,因而这种波面的空间分割是极为困难的。尽管最近有人提出了相干度的理论分割方法,但是距离实用化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波分复用(WDM):如同 FDM,也是根据频率来划分,都是属模拟的通信系统。在 OSI 网络管理标准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 5 大功能。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和整理,为未来的网络规划提供参考的功能属于 (41)

    46、;提供一系列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对流程、负载、丢包、温度、内存、延迟等网络设备和线路进行实时检测的功能属于 (42) ;接收报警信息、启动报警程序、以各种形式发出警报的功能 (43) 。上述事件捕捉和报告操作可由管理代理通过 SNMP 和传输网络将 (44) 发给管理进程,这个操作 (45) 。(分数:5.00)A.日志管理B.安全管理C.性能管理 D.记费管理解析:A.安全管理B.故障管理C.审计管理D.性能管理 解析:A.入侵管理B.安全管理C.性能管理D.鼓掌管理 解析:A.getB.get-nextC.setD.tap 解析:A.无请求B.有请求C.无响应 D.有响应解析:分

    47、析 在实际网络管理过程中,网络管理应具有的功能非常广泛,包括了很多方面。在 OSI 网络管理标准中定义了网络管理的 5 大功能: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这 5 大功能是网络管理最基本的功能。事实上,网络管理还应该包括其他一些功能,比如网络规划、网络操作人员的管理等。不过除了基本的网络管理 5 大功能,其他的网络管理功能实现都与具体的网络实际条件有关,因此,我们只需要关注 OSI 网络管理标准中的 5 大功能,其中:配置管理:自动发现网络拓扑结构,构造和维护网络系统的配置。监测网络被管对象的状态,完成网络关键设备配置的语法检查,配置自动生成和自动配置备份系统,对于配置的

    48、一致性进行严格的检验。故障管理:过滤、归并网络事件,有效地发现、定位网络故障,给出排错建议与排错工具,形成整套的故障发现、告警与处理机制。性能管理:采集、分析网络对象的性能数据,监测网络对象的性能,对网络线路质量进行分析。同时,统计网络运行状态信息,对网络的使用发展作出评测、估计,为网络进一步规划与调整提供依据。安全管理:结合使用用户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传输、存储的保密与完整性机制,以保障网络管理系统本身的安全。维护系统日志,使系统的使用和网络对象的修改有据可查。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计费管理:对网际互联设备按 IP 地址的双向流量统计,产生多种信息统计报告及流量对比,并提供网络计费工具,以便

    49、用户根据自定义的要求实施网络计费。在 ISDN 网络中,与 ISDN 交换机直接相连的是 (46) 设备,他们通过 (47) 实现互连。NT1 到用户设备之间的连接点是 (48) 。对于非 ISDN 设备要通过 (49) 设备接入 ISDN 网络,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 (50) 。(分数:5.00)A.TAB.TN1 C.TN2D.TE1解析:A.TA B.TN1C.TN2D.TE1解析:A.U 参考点B.T 参考点 C.S 参考点D.R 参考点解析:A.U 参考点 B.T 参考点C.S 参考点D.R 参考点解析:A.信元交换B.中继连接C.报文连接D.交换连接 解析:分析 (1)ISDN 交换机是综合业务数字网中的交换设备。ISDN 的业务特性主要由 ISDN 交换机来体现。通常的 ISDN 交换机是在原有数字程控交换机的基础上改


    注意事项

    本文(【计算机类职业资格】中级网络工程师上午试题-15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ireattitude36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