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海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总题数:5,分数:10.00)1.1949 年,毛泽东提出了三条外交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框架。这三条外交方针不包括_。(分数:2.00)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不包括_。(分数:2.00)A.统一战线B.政治协商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3.2012 年,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历史剧在各大电视台掀起一股热播潮。下列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分数:2.00)A.商鞅变法公孙鞅B.官渡之战袁术C.玄武门之变
2、李隆基D.虎门销烟康有为4.国画是我国三大国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关于国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国画按题材可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画科B.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C.国画在唐代就开始大量使用纸作画D.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西汉时期的绘画作品5.下列将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起来的运河是_。(分数:2.00)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京杭大运河D.伊利运河二、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10,分数:20.00)6.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词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
3、,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分数:2.00)A.梅的品格向来为国人所推崇B.国人对梅花普遍怀有爱恋之情C.梅获得国人的好评是因其具有坚贞不屈的品格D.如梅的超凡脱俗的生活历
4、来为国人向往7.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哪项与作者支持的观点不一致?_(分数:2.00)A.语言在交流、演变中的“功利性”是客观规律,我们应顺其自然地接受它、利用它,
5、而不要人为地去改变它B.对语言的演变现象不妨持豁达的态度,不必动辄大惊小怪、批评指责,过分地强调“正统”是有害且不识时务的C.坚守正统语言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积极吸收、利用外来语,我们的语言才会更加生动、新鲜D.方言和外来语不是洪水猛兽,它们能够使我们的日常用语更生动、新鲜、丰富、精确8.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这段文字意
6、在说明_。(分数:2.00)A.海发光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B.海发光的优点和缺点C.海发光的利用方法D.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9.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这段文字意在_。(分数:2.00)A.说明人为地防风沙是很难起到作用的B.强调干旱半干旱地区只能种草不能种树C.解释“防风沙”变
7、为“造风沙”的原因D.指出种植防沙植物要尊重自然规律10.麈(zh)尾,是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认为麈尾与马尾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 年出版的辞海下册4728 页“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分数:2.00)A.介绍麈尾实际的功能作用B.简述麈尾从魏晋到宋兴衰演变的历史
8、过程C.说明近代麈尾形制了然而一般人却误解或不识的原因D.剖析文献界与文物界脱节对人们认知的影响11.20 世纪 50 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 67%锐减到 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 10 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 55 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
9、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这段文字意在_。(分数:2.00)A.剖析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原因B.告诫人们不要乱砍滥伐C.说明人为因素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担当的角色D.警示人们泥石流灾害要防患于未然12.不少企业之所以将职业态度列为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其背后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人才跳槽现象。人才跳槽从一方面使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更趋向合理、效益最大化,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度跳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而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要想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诚信正是最基础的前提条件之一。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_。(分数
10、:2.00)A.职业态度成为企业用人的重要标准B.人才跳槽导致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C.人才跳槽弊大于利D.诚信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13.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内。 温暖的房间里,有人用汤匙慢慢搅动一杯蜜汁。 隔着结冰的河流,对岸是华灯灿烂的城市。 杯勺碰撞的和声里,浓浓淡淡的花香冲逸开来,唤起多少鲜艳的回忆。 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 这是白天从养蜂人那里买来的。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2.00)A.B.C.D.14.近几十年来,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中国日益成为
11、世界关注的焦点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2.00)A.B.C.D.15.近年来教育当局与大学教师,无论如何的善于自辩自解,对此实难辞咎。抗战其间,各部门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们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质。雕虫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无论做学问,或是做事业,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分数:2.00)A.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B.这类人都不足以成大事C.都不缺乏这类人才D.其都不算做真正的人才三、第三部
12、分 数量关系(总题数:0,分数:0.00)四、数字运算(总题数:5,分数:15.00)16.育才小学安排体检,在上午要求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中有 4 个年级必须全体检完,所以医院开设了 4 个体检口同时进行,但是学校明确规定最低年级和最高年级不能在第一口和第四口,其他的没有要求,问学校体检安排的分法有多少种?_(分数:3.00)A.144B.120C.96D.7217.如下图,大长方形被分为四个较小长方形,已知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已标示出来,且这个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均为整数,那么图中双向箭头之间的部分是多长?_ (分数:3.00)A.1B.2C.1 或 2D.318.一
13、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桌子上,每一面都有一个数,位于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都等于 14,小张能看到顶面和两个侧面,看到的三个数之和是 18;小李能看到顶面和另外两个侧面,看到的三个数之和是 24,那么贴着桌子这个面的数是_。(分数:3.00)A.6B.8C.3D.719.小柔家的电话分机号码是四位数,记不清是多少,只记得分机号码中没有重复数字,并且能同时被1、2、3、4、5、6、7、8、9 整除。问:这个号码是多少?_(分数:3.00)A.2450B.3456C.4260D.756020.赶制一批衣服,单独做,甲工作组需要 20 完成,乙工作组需要 30 天完成。如果两组合作,由于彼此之间受影响,他们的
14、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组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 ,乙组的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分数:3.00)A.6 天B.10 天C.8 天D.12 天五、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总题数:0,分数:0.00)六、类比推理(总题数:5,分数:15.00)21.弹匣:手枪:武器(分数:3.00)A.火药:烟花:鞭炮B.黑色:棕色:眼睛C.红外线:太阳光:电磁波D.零度:绝对零度:温度22.航天员:太空:航天器(分数:3.00)A.工程师:图纸:设计院B.律师:法庭:法官C.空军:飞行:飞机D.医生:医院:医疗设备23.田径 对于 _ 相当于 _ 对于 诗歌(分数:3.00)A.铁饼 楚辞B.运动 兵车行C.运动会 元曲D.
15、体操 散文24.蜗居 对于 _ 相当于 _ 对于 不负重望(分数:3.00)A.豪宅众望所归B.潜居大失所望C.别墅深孚众望D.游历不孚众望25.不舞之鹤 对于 _,相当于_对于 见识(分数:3.00)A.才能 坐井观天B.技巧 高瞻远瞩C.动物 才高识广D.缺乏 目光如炬七、逻辑判断(总题数:10,分数:20.00)26.某次数学竞赛,前三名在甲、乙、丙三人中,而三人分别属于 A、B、C 队。已知:C 队选手比乙成绩好。甲比 B 队选手成绩差。B 队选手比 C 队选手成绩好。 根据题干,下列判断为假的是_。(分数:2.00)A.第一名是丙B.乙是 A 队选手C.第二名是 C 队选手D.乙比甲
16、的成绩好27.某会议上有四个商人在谈生意,他们分别是河南人、湖北人、山西人和安徽人。他们做的生意分别是机械加工、服装批发和食品零售。其中: (1)安徽人单独做服装批发。 (2)山西人不做机械加工。 (3)河南人和另外某省人同做一种生意。 (4)湖北人不和河南人同做一种生意。 (5)每个人只做一种生意。 由以上条件可以推出河南人所做的生意是_。(分数:2.00)A.机械加工B.食品零售C.服装批发D.和湖北人做同一种生意28.具有能够让一个乐队特别是一流乐队反复进行排练的权威,这是一个优秀指挥家的标志。这种威望不是轻而易得的。一个指挥家必须通过赢得乐队对他所追求的艺术见解的尊重才能获得这种威望。
17、 在上文的论述过程中,作者预先假设了以下哪项陈述?_(分数:2.00)A.优秀的指挥家在与不同的乐队合作时,对同一首作品会有不同的艺术见解B.优秀的指挥家都是完美主义者,即使对一流乐队的表演,他们也从不满意C.如果优秀的指挥家以为附加的排练是必需的,那么一流乐队总是时刻准备加班训练D.即使一种艺术见解还没有被充分表现出来,一流乐队也能够领悟这种艺术见解的优点29.甲地区禽流感爆发,为了遏制疫情的扩散,省政府决定对该地区的禽类产品实施贸易禁运。若要使这一计划成功,必须保证整个省内各市县的行政协调以及维持阻止禽类产品进入或离开该地区的能力。若要实施禁运,对甲地区的港口实行完全的货品检查是有必要的。
18、但这样的检查可能导致其他市县对禁运计划的行政不协调。 以上的观点如果正确,最有力地支持了下面哪个观点?_(分数:2.00)A.在检查行动中各市县意见的不一致可能有利于甲地区贸易禁运的实施B.只要各市县的行政协调一致,甲地区的贸易禁运就能成功C.对甲地区的港口实施货品检查可以保证没有禽类产品进入或离开甲地区D.任何针对甲地区的禽类产品禁运都可能在某个时刻失败30.白酒行业仍然赢利,并且预测它将继续盈利。今年在中国,白酒酿造者销售的白酒总量继续上升,尽管喝白酒的成年人数继续下降。 以下每一项,如果是正确的,都可以解释白酒销量的增长和喝白酒的成年人数的下降同时出现这一现象,除了_。(分数:2.00)
19、A.今年开始喝白酒的成年女性数量比戒喝白酒的成年男性数量多B.今年开始喝白酒的青少年人数比同期戒喝白酒的成年人数多C.今年继续喝白酒的人每人消耗的白酒比他以前消耗的多D.今年有比去年更多的中国制造的白酒出口到其他国家31.许多杂志有两种版面免费的电子版和花钱购买的纸质版。杂志电子版的出现使得纸质版的读者迅速流失,而电子版的广告收入有限,杂志经济收益大幅下降。如果不出电子版,杂志的影响力会大大下降。如果对电子版收费,很多读者很可能会转而阅读其他电子杂志。要让读者心甘情愿地掏腰包,杂志必须提供优质、独家的内容。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可以推出?_(分数:2.00)A.如果对电子版杂志收费
20、,则一部分读者会重新购买纸质版B.只有提供优质、独家的内容,杂志才会有良好的收益C.只要杂志有优质、独家的内容,即使不出电子版,也能造成巨大的影响力D.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阅读电子版杂志,纸质版的杂志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32.一个地区的能源消耗增长与经济增长是呈正相关的,二者增长的幅度差通常不大于 15%。2010 年,甲省统计报告显示:该省的能源消耗增长了 33%,而经济增长率却是 16.3%。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都可能对上文中的不一致之处做出合理的解释,除了_。(分数:2.00)A.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给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留点余地,低报了经济增长的数字B.民营经济在甲省的经济中占的比例较大,某些民营经
21、济的增长难以被统计到C.由于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甲省新投资上马的企业有 90%属于低能消耗企业D.由于能源价格的大幅上涨,高能耗的大型国有企业的经济增长普遍下滑33.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转基因玉米是将其他生物的基因导入玉米中,使玉米产生人类所需要的性状。转基因玉米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争议。人们最关心转基因玉米的安全性:转基因玉米是否对人体有害?是否会导致不良反应?一位专家断言:转基因玉米是安全的,可放心食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不能支持这位专家的断言?_(分数:2.00)A.转基因玉米抗杂草,所以无需使用对人体有害的除草剂B.转基因玉米大面积商业化种植 10 余年来,从未发生过安全性事故C.普
22、通玉米的害虫食用转基因玉米后会中毒,所以种植转基因玉米无需使用农药D.杂交育种产生的作物是安全的,用传统方法对作物品种的杂交选育,实质上也是转基因34.按照价值规律,商品的价格上升通常会使其销量减少,除非价格上升的同时伴随着质量的提高。化妆品却是一个例外。某化妆品牌的一款产品市场价 30 元时无人问津,厂家将零售价统一为 128 元后,销量却大增。 下面哪一项最能解释上述反常现象?_(分数:2.00)A.在化妆品市场上,化妆品是充分竞争性产品B.许多消费者在购买服装时,看重广告宣传或使用者的商品评价C.消费者通常通过价格的高低来判断化妆品的质量的好坏D.有的女士购买化妆品时往往不买最好,只买最
23、贵35.一般认为,长毛象是从西伯利亚地区穿过白令海峡进入北美洲的,长毛象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浑身长满了毛,毛的长度甚至可垂到地面,这也是其名字的由来。长毛象是食草动物,大约存在了几十万年,目前的许多证据都显示在美洲史前人类捕捉过长毛象。由此可以推测,长毛象的灭绝可能与人类的过度捕杀有密切关系。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够反驳上述结论的是_。(分数:2.00)A.气候剧变使得地表植被骤然大幅减少B.长毛象在遇到人类攻击时缺乏自我保护能力C.有证据表明长毛象存在从美洲进入西伯利亚的回迁现象D.幼年长毛象的自我生存能力较弱八、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总题数:0,分数:0.00)九、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题(总
24、题数:1,分数:20.00)2011 年山西省全年出口煤炭 180.3 万吨,下降 6.1%,出口金额 4.2 亿美元,增长 24.6%;出口焦炭 161.4万吨,下降 2.8%,出口金额 7.6 亿美元,增长 9.2%;出口镁及其制品 9.7 万吨,下降 0.8%,出口金额3.0 亿美元,增长 10.2%;出口钢材 79.0 万吨,增长 3.9%,出口金额 14.7 亿美元,增长 21.4%,其中不锈钢 27.8 万吨,增长 1.0%;出口机电产品 15.9 亿美元,增长 31.2%;出口高新技术产品 5.6 亿美元,增长 21.2%。 全年进口铁矿砂 2879.0 万吨,比上年增长 18.
25、2%,进口金额 43.0 亿美元,增长 49.6%;进口机电产品 23.8亿美元,增长 19.2%。 2011 年与山西省有贸易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 单位:万美元 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 比上年增长(%) 进口额 比上年增长(%) 中国香港 中国台湾 印度 日本 韩国 印度尼西亚 德国 巴西 美国 澳大利亚 31868 32572 31117 41073 81129 9232 16199 27837 62985 9337 36.5 35.4 -13.4 11.6 -3.9 82.6 54.6 44.2 35.3 35.3 1188 284147 36548 46764 19344 41295
26、 61621 108344 31873 238902 178.7 91.8 -10.3 31.9 96.3 63.3 7.7 82.0 20.9 15.9 (分数:20.00)(1).2010 年,山西省全年出口煤炭_万吨。(分数:4.00)A.170B.186C.192D.209(2).2010 年,山西省出口钢材单价是出口焦炭单价的_倍。(分数:4.00)A.3.8B.2.3C.4.5D.1.1(3).在 2011 年山西省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_(分数:4.00)A.煤炭出口B.机电产品进口C.钢材出口D.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下列关于与山西省有贸易往来的主要国家
27、和地区进出口情况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4.00)A.2010 年韩国进口额2011 年印度尼西亚出口额B.2011 年日本出口额2010 年印度尼西亚进口额C.2011 年美国出口额2010 年巴西进口额D.2011 年中国香港出口额2010 年印度进口额(5).根据以上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4.00)A.2010 年机电产品的贸易逆差约为 6 亿美元B.2010 年澳大利亚的进出口总额小于 2011 年澳大利亚的进口额C.2011 年铁矿砂进口金额增速高于不锈钢出口金额增速D.2011 年中国台湾出口额占进出口额的比重小于 50%青海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2 答案解析(总
28、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常识判断(总题数:5,分数:10.00)1.1949 年,毛泽东提出了三条外交方针,构成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框架。这三条外交方针不包括_。(分数:2.00)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一边倒解析:解析 1949 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1953 年,周恩来在北京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 B 项为正确答案。2.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不包括_。(分数:2.00)A.统一战线 B.政治协商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解析:解析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
29、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其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故本题选 A。3.2012 年,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题材的历史剧在各大电视台掀起一股热播潮。下列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_。(分数:2.00)A.商鞅变法公孙鞅 B.官渡之战袁术C.玄武门之变李隆基D.虎门销烟康有为解析:解析 公孙鞅又名卫鞅、商鞅,“商鞅变法”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A 项正确。官渡之战发生在袁绍和曹操之间,袁术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地方豪强,B 项错误。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即唐太宗,为争夺皇位而策划的政变,李隆基是唐玄宗,C 项错误。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是林则徐,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主要参
30、与者,D 项错误。故本题选 A。4.国画是我国三大国粹之一,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关于国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分数:2.00)A.国画按题材可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画科B.文徵明是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C.国画在唐代就开始大量使用纸作画 D.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是我国西汉时期的绘画作品解析:解析 国画按题材分,自古就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画科,A 项正确;吴门画派代表着明代绘画的最高水平,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B 项正确;马王堆汉墓帛画是 1972至 1974 年先后在湖南长沙出土的西汉绘画作品,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汉代独幅绘画作品,D 项正确;国画在唐宋时期多用
31、绢,到了元代以后才大量使用纸作画,C 项表述错误。本题选 C。5.下列将太平洋和大西洋连接起来的运河是_。(分数:2.00)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 C.京杭大运河D.伊利运河解析:解析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连接红海与地中海,将大西洋、地中海、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间的航程,排除 A 项;巴拿马运河位于美洲大陆中部,横穿巴拿马地峡,是一条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水闸式运河,B 项正确;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古运河,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是中国境内的运河,排除 C 项;伊利运河将美国五大湖与大西洋水域连接起来,现属纽约州运河系统,排除 D项。故本题选 B。二、第二部分 言语理解与
32、表达(总题数:10,分数:20.00)6.中国人对于梅花普遍怀有一种特殊的爱恋之情。应该说,没有哪一种花像梅花这样享受着众口一词的好评。其实,就梅的形象看,若是在花中“选美”,她是无论如何难当花魁的。那薄如蝉翼的花瓣,稀疏的花蕊,淡淡的清香,在众香国里,绝对难以招人眼目。历览前贤崇尚梅的缘由,加之几次充当梅客的感悟,我想,千百年来,梅之所以让人欣赏、赞誉、咏叹,多半是源于她的品格。因此,“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宋代林和靖老先生生性奇俊,超凡脱俗,终生不愿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直在杭州孤山过着隐居生活,平生植梅放鹤,人称“梅妻鹤子”,也历来被传为佳话。 对这段
33、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分数:2.00)A.梅的品格向来为国人所推崇 B.国人对梅花普遍怀有爱恋之情C.梅获得国人的好评是因其具有坚贞不屈的品格D.如梅的超凡脱俗的生活历来为国人向往解析:解析 由“因此”可知,其后是文章的主旨:“品逸如梅常常被用作是对一个人品行的赞誉抑或是自励的标准”,也即梅的品格为人们所肯定和向往,A 项是对其的同义替换。B 项是对文段第一句话的重复,并非文段主旨。C 项,文段是说梅获得国人好评多半源于品格,但是并未说是什么品格,C 项无众生有。D 项,文段主体为梅的品格,D 项所述为生活,偏离主题。本题正确答案为 A。7.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大量“外来语”甚至有
34、“外”来居上之势,盖因“西学”较“中学”发达先进也。无论高兴与否赞成与否,这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就是如此,难以人为改变,大可不必因此而痛心疾首。若一定要“查户口”“讲出身”,非要“正本清源”查“血统”,非祖宗八代“根正苗红”不可,一定要把这种带有“殖民”色彩的“外来语”统统扫地出门,则我们现在几乎无法开口说话。应当说,从总体上来看,无论是方言还是外来语,都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丰富、精确。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哪项与作者支持的观点不一致?_(分数:2.00)A.语言在交流、演变中的“功利性”是客观规律,我们应顺其自然地接受它、利用它,而不要人为地去改变它B.对语言的演变现象不妨持豁达的态度,不
35、必动辄大惊小怪、批评指责,过分地强调“正统”是有害且不识时务的C.坚守正统语言是不切实际的,只有积极吸收、利用外来语,我们的语言才会更加生动、新鲜 D.方言和外来语不是洪水猛兽,它们能够使我们的日常用语更生动、新鲜、丰富、精确解析:解析 根据文段第一、二句话可知,A 选项正确。根据文段第三句可知,B 选项正确。根据文段最后一句可知,D 选项正确。文段只是说外来语会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新鲜,但不代表积极利用外来语是使语言生动、新鲜的唯一途径,事实上,对于外来语,作者的态度是自然而然,不存在积极或消极性,故 C 项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 C。8.海发光强的海区能映出黑夜的海景,因此在没有月光的夜晚
36、,当船舶遇到海发光时,能使船长产生错觉,导致海损事故,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正确掌握海发光可以预报天气,我国辽宁、河北一带的渔民经多年观察总结出海火见、风雨现的民谚。鱼游动时所发生的海光,暴露了鱼群的藏身之地,因此,经验丰富的渔民在夜间利用它来捕鱼。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分数:2.00)A.海发光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B.海发光的优点和缺点C.海发光的利用方法D.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解析:解析 文段叙述的海发光能够影响船舶航行、可以预报天气、便于渔民捕鱼三个事例,均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文段实际上意在通过不同角度说明海发光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海发光本身并没有优缺点,只能说其对人
37、们的生产生活有利或有害,故排除 B 项。C 项只说明了海发光的利用方法,表述片面。D 项,文段本身并未提及,属于过度引申。本题正确答案为 A。9.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这段文字意在_。(分数:2.00)A.说明人为地防风沙是很难起到作用的B.强调干旱半干旱地区只能种草不能种树C.解释
38、“防风沙”变为“造风沙”的原因D.指出种植防沙植物要尊重自然规律 解析:解析 文段阐述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的原因,意在告诉人们防风固沙不能盲目,选择固沙植物要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D 选项正确。A 项说法错误,文段并未说人为地防风沙很难起到作用,而是说不尊重自然规律的防风沙行为不仅不会起到作用,甚至会起到反作用,排除A 项。B 项并非文段重点,排除。C 项仅是对文段内容的概括,而非文段的意图所在,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 D。10.麈(zh)尾,是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道具。直到唐代,还在士大夫间流行。宋朝以后逐渐失传。近现代的人没有见过实物,往往顾名思义,认为麈尾与马尾
39、拂尘是一类东西;或见古代图画中有之而不识,把麈尾看成扇子。其实,考古与文物界,早在四十年代傅芸子先生发表正仓院考古记之时,对麈尾的形制已经了然。可是文献界与文物界有时脱节,1979 年出版的辞海下册4728 页“麈尾”条的解说是:“拂尘。魏晋人清谈时常执的一种拂子,用麈的尾毛制成。”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_。(分数:2.00)A.介绍麈尾实际的功能作用B.简述麈尾从魏晋到宋兴衰演变的历史过程C.说明近代麈尾形制了然而一般人却误解或不识的原因 D.剖析文献界与文物界脱节对人们认知的影响解析:解析 文段前面对麈尾进行了简介,接着指出近代人对麈尾的误解或不识,后用两个转折词“其实”“可是”
40、指出近代考古与文物界已对麈尾的形制了然,但由于文献界与文物界的脱节导致人们的误解。根据转折后是重点,可以看出文段重在解释原因,C 项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 C。11.20 世纪 50 年代,舟曲县森林覆盖面大,生态环境平衡,有“陇上江南”之称。然而之后的半个多世纪,舟曲的森林覆盖率从 67%锐减到 20%。森林的过度砍伐导致舟曲水土流失严重,山体风化,土地裸露,一旦遇到狂风暴雨,泥石流就容易形成并沿着山谷倾泻而下。另外,近 10 年来,舟曲县获批的大小水电站有 55 座。修建水电站要炸山辟地,会令岩体变得松动,植被遭到破坏,制造了大量的松散物质。更有甚者,舟曲矿产资源丰富,开矿遗留的废弃土石处理
41、不当,使松散碎屑物质量大增。这样,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桶里装满了“火药”,自然一点就炸。 这段文字意在_。(分数:2.00)A.剖析舟曲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原因B.告诫人们不要乱砍滥伐C.说明人为因素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担当的角色 D.警示人们泥石流灾害要防患于未然解析:解析 文段对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剖析,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过度砍伐”“不合理建水电站”“开矿遗留废弃土石处理不当”,这些均是泥石流发生的人为因素。由后面的“在自然状态下需数十、数百乃至上千年才能聚集起来的松散碎屑物质量,现在几年内便达到了”可知,文段列举上述原因
42、意在说明人为因素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充当了催化剂的角色。C 选项正确。A 项所述范围过宽,文段重点在促使泥石流发生的人为因素,排除。B 项所述过于片面,乱砍滥伐仅是人为因素中的一项。D 项无法从文中推出。本题正确答案为 C。12.不少企业之所以将职业态度列为选择人才的重要标准,其背后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人才跳槽现象。人才跳槽从一方面使劳动力要素的配置更趋向合理、效益最大化,但从另一方面看,过度跳槽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而一个好的市场经济,要想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诚信正是最基础的前提条件之一。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_。(分数:2.00)A.职业态度成为企业用人的
43、重要标准 B.人才跳槽导致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C.人才跳槽弊大于利D.诚信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解析:解析 主旨概括题。本段文字第一句阐述了企业将职业态度作为选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一现象,并给出了现象背后的原因是愈演愈烈的人才跳槽现象。接下来对这一原因进行深入剖析,人才跳槽加重了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而诚信又是良好的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因素。这也是企业注重人才职业态度的客观原因。本段文字首句与其他句之间为总分关系,本段中的诚信即为最重要的职业态度。故本题正确答案选择A。B 项说法错误,人才跳槽是“加重”而非“导致”诚信缺失;C 项、D 项表述没有切中主旨。13.雪落在城外,也落在城内。 温暖的房间里,
44、有人用汤匙慢慢搅动一杯蜜汁。 隔着结冰的河流,对岸是华灯灿烂的城市。 杯勺碰撞的和声里,浓浓淡淡的花香冲逸开来,唤起多少鲜艳的回忆。 蜜是花的情感,是融化的琥珀。 这是白天从养蜂人那里买来的。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 根据句首的代词“这”可知,其应紧跟在后面,代指蜂蜜,排除 B 项。观察六个句子,可以发现里面隐藏着空间顺序,分别是由远及近的“对岸的城市”“城外城内”“房间”,故 D 项正确。14.近几十年来,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45、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将以上 6 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_。(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 根据中的“也高于”可知,其应排在后,排除 B、C 选项。根据中的“增长的原因”“增长的事实”可知,叙述主题相同,应排在一起,故排除 D 项,本题正确答案为 A。15.近年来教育当局与大学教师,无论如何的善于自辩自解,对此实难辞咎。抗战其间,各部门都感到人才的缺乏。我们所缺乏的人才,主要的不在量,而在质。雕虫小技的人并不算少。但无
46、论做学问,或是做事业,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_。(分数:2.00)A.所需要的都是眼光远大的人才 B.这类人都不足以成大事C.都不缺乏这类人才D.其都不算做真正的人才解析:解析 根据前面的文字可知,主语是“做学问、做事业”,B、D 项均包含主语,排除。前一句说雕虫小技的人不算少,后一句转折,隐含的意思是说这类人并不是做学问、做事业所需要的,故横线处应填入做学问、做事业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三、第三部分 数量关系(总题数:0,分数:0.00)四、数字运算(总题数:5,分数:15.00)16.育才小学安排体检,在上午要求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
47、年级学生中有 4 个年级必须全体检完,所以医院开设了 4 个体检口同时进行,但是学校明确规定最低年级和最高年级不能在第一口和第四口,其他的没有要求,问学校体检安排的分法有多少种?_(分数:3.00)A.144 B.120C.96D.72解析:解析 若 4 个年级中包含一年级但没有六年级,则分法有 ,若 4 个年级中包含六年级但没有一年级,则分法有 ,若 4 个年级中既包含一年级又包含六年级,则分法有 ,若 4 个年级中既不包含一年级也不包含六年级,则分法有17.如下图,大长方形被分为四个较小长方形,已知四个长方形的面积已标示出来,且这个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均为整数,那么图中双向箭头之间的部分是多长
48、?_ (分数:3.00)A.1B.2C.1 或 2 D.3解析:解析 由题图可知,上面两个长方形宽相同,面积比为 1:3,则长的比也为 1:3;同理下面两个长方形的长之比为 1:2。将大长方形看成上、下两部分,则可知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的宽之比为(12+36):(24+48)=2:3。设大长方形的长为 x,宽为 y,则 。根据这个式子可知大长方形的长是 4 的倍数,宽是 5 的倍数,两者的积是 120。同理根据式子 可知大长方形的长是 3 的倍数。因此大长方形的长是12 的倍数。根据以上推理可判定大长方形的长为 12,宽为 10 或者长为 24 宽为 5。箭头部分的长,当大长方形的长为 12 时为18.一个正方体木块放在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