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省申论-3-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100.00)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就材料所体现的主要问题,整理一份供有关领导参阅的摘要。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250字。(分数:25.00)_2.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行业潜规则”盛行的原因。要求: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 250字。(分数:25.00)_3.面对“行业潜规则”,社会各界都应当对其进行抵制和打击,除去政府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之外,其他主体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请就如何解决行业潜规则的问题,谈谈你自己的看法。要求:措施合理,切实可行,条理清楚,不
2、超过 350字。(分数:25.00)_4.请围绕“行业潜规则”这一中心问题,写一篇不少于 1000字的文章。要求: (1) 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分数:25.00)_陕西省申论-3-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100.00)1.认真阅读给定材料,就材料所体现的主要问题,整理一份供有关领导参阅的摘要。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250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所谓潜规则就是与显规则相对的暗箱操作的规定和原则,如今
3、在众多行业中都出现了潜规则,包括食品行业、餐饮住宿业、金融行业、教育行业等。在食品行业,有些企业公然造假、掺假,添加有危害性的化学物质;在餐饮业,一些饭店设定了最低消费、限制自带酒水、收取茶水费、毛巾使用费等不合理规则;在住宿业,部分酒店、宾馆的住宿房价以中午 12点为结账界限。以上的种种不合理的行业潜规则的盛行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危害,同时也引发了诚信危机,歪曲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影响了市场的正常运行。2.请依据材料,简要分析“行业潜规则”盛行的原因。要求:分析透彻,条理清晰,不超过 250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行业潜规则的盛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第一,利益的驱使是
4、其首要原因。部分企业为节约成本,扩大销售,不惜让潜规则大行其道。第二,部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一方面法律本身有滞后性,另一方法律有部分空白区域,不能很好的对行业行为进行规范。第三,部分制度设置不够合理,如产品免检制度等,给行业潜规则的滋生创造了条件。第四,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处罚过轻,存在部分“三不管”地区。第五,企业缺乏自律,无视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第六,群众面对行业潜规则时放纵的态度也是行业潜规则盛行的原因之一。3.面对“行业潜规则”,社会各界都应当对其进行抵制和打击,除去政府所起到的主要作用之外,其他主体所起到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请就如何解决行业潜规则的问题,谈谈你自己的看法。要求:措
5、施合理,切实可行,条理清楚,不超过 350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面对行业潜规则盛行这一现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治理: 首先,从政府角度来看。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针对各行各业中出现的潜规则,及时有效的解决问题,消除法律的空白地带;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监管,分清权责,落实责任,明确部门与部门间的职责,对违规企业要坚决整顿处理。 其次,从企业角度来看。要加强自律,增强企业和员工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在商业利益之外,还要考虑消费者的利益以及自身的社会责任。再次,从社会其他组织的角度来看。社会的相关组织应当起到应有的作用,尤其是“中消协”,不仅要对行业中出现的潜规则进行监督,
6、也要及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引导群众积极对抗不良规则。 最后,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要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做好监督工作,敢于同行业潜规则对抗,尤其是潜规则的知情者,应当勇敢站出来,使潜规则大白于天下。4.请围绕“行业潜规则”这一中心问题,写一篇不少于 1000字的文章。要求: (1) 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消除行业潜规则 政府应积极作为行业潜规则就是指经营者在生产、销售、提供服务过程中,自定的“陋规”,有利于自己牟取利益,不为消费者知晓或难为消费者知晓的交易习惯、格式
7、合同(条款)等损害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合法权利的行为和做法。2008 年,在轰动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中,乳制品行业在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以提高蛋白质指标的行业潜规则,最终酿成婴幼儿患病甚至死亡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其中暴露出的行业潜规则问题,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不仅是食品行业,教育、餐饮、住宿等许多行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行业潜规则的问题,究其原因,固然有企业无良、社会组织无权、人民群众放任等因素存在,更为重要的还是政府的许多工作做的不够多、还不够好。一方面,企业作为经济个体,天生追求的就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监管缺失或监管不严的情况下,要求企业严格自律显然不切实际;而社
8、会组织则由于自身的性质,虽然可以对行业潜规则进行监督,却没有权利和义务进行管理和处罚;至于广大人民群众,固然人数众多,但在面对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时却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因此要求企业、社会组织或者人民群众负起消除行业潜规则的责任显然并不合理。另一方面,政府作为整个社会的管理者,承担着调节市场秩序,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重任,有义务有责任解决行业潜规则问题;同时,政府掌管着立法、管理、调节、处罚等多方面权能,也有能力解决行业潜规则问题。由此可见,消除行业潜规则,政府应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切实履行职责。要消除行业潜规则问题,政府首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加强立法工作。政府应当向人大及其常委会及时提出设立
9、相关法律和完善相关法律的立法意见,针对现有的和可能出现的行业潜规则,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加大行政法规立法力度,弥补立法空白,杜绝部分企业利用法律漏洞的行为。及时发现是消除行业潜规则的第二步。之所以称之为“潜规则”,就是因为潜规则的隐蔽性和不为人知性,政府应当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做好监督工作,尤其是要和社会组织及人民群众做好沟通,多听取群众意见,做到见微知著,不让行业潜规则有出现和蔓延之机。彻底治理是消除行业潜规则最为重要的部分。相关部门要划清权责,落实责任,相互配合,加大处罚力度,真正做到行业的公平,市场秩序的稳定。俗语说“蛇无头不行”,在解决行业潜规则这一问题上,只有政府积极作为,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企业才会不敢越法律的“雷池”一步,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只有得到政府的支持,才能切实起到监督作用和敢于对抗行业中存在的潜规则。相信在政府的带领下。行业潜规则必定无遁形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