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 2014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一)宋某和妻子是身在宁夏银川的外来务工(总题数:0,分数:0.00)四、作答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请根据给定资料,阐述社会组织的概念。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要,字数不超过 150 字。 (分数:10.00)_2.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述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困境。 要求:概述准确、全面、重点突出,字数不超过 300 字。 (分数:20.00)_3.阅读给定资料(四),假定你是雅安服务中心的一名
2、工作人员,近期领导安排你写一篇宣传稿,投递给社会组织周刊,介绍和宣传“雅安模式”,请写出宣传稿的提纲。 要求:条理清晰,用语得体,重点突出,字数不超过 400 字。 (分数:25.00)_4.请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实际,以“社会组织更好地接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联系实际,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强,逻辑充分,语言流畅,字数在 1000 字左右。 (分数:45.00)_重庆市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 2014 年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
3、)三、(一)宋某和妻子是身在宁夏银川的外来务工(总题数:0,分数:0.00)四、作答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请根据给定资料,阐述社会组织的概念。 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要,字数不超过 150 字。 (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社会组织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按照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原理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少,覆盖率不足;而社会组织能有效满足人们对公共服务越来越多的诉求,解决人们遇到的困难;它客观上扮演着“接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作用。因此,政府应重视社会组织并激活其活力,促进其发展地更完善和规范。2.请根据给定资料,简要概述我国社会组织面
4、临的主要困境。 要求:概述准确、全面、重点突出,字数不超过 300 字。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我国社会组织面临的主要困境包括:一是供给量不足,每万人拥有数量仅为 2.7 个,与发达国家差距显著;二是资金来源匮乏,社会组织不具备公募资格,可参与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也很少;三是人员流动性强,从事志愿服务风险大、权益保障不足,志愿者队伍不稳定;四是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足,多数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正规训练;五是条块分割局面突出,各组织之间缺乏服务信息与资源的共享,管理模式和激励机制的协调与整合,各自为政,难成合力;六是购买服务质量难以保障,民间社会组织力量薄弱,难以承担重大购买任务,
5、且有可能为利益传输留下操作空间;七是发展潜力堪忧,单纯依靠政府财政,且创始人缺乏长远规划,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可持续模式。3.阅读给定资料(四),假定你是雅安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近期领导安排你写一篇宣传稿,投递给社会组织周刊,介绍和宣传“雅安模式”,请写出宣传稿的提纲。 要求:条理清晰,用语得体,重点突出,字数不超过 400 字。 (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在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和灾区党政的领导下,民间各类公益组织积极迅速地给予了救援响应,共同推动形成了“党政领导、群团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
6、的“雅安模式”。 党政领导:四川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及中共雅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 群团实施:四川省抽调团委系统、省民政以及部分高校的骨干力量,成立了雅安服务中心,对前来灾区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进行登记报备并提供服务。 社会协同:服务中心累计登记报备社会组织 332 个,吸引中国扶贫基金会等 44 个社会组织入驻。 公众参与:服务中心累计登记个人志愿者 4119 人。 法治保障:服务中心对通过资格审核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发放“派遣证”,这也成为地方政府和灾区群众辨识社会组织或志愿者合法性的“身份证”。 “雅安模式”使参与救灾的行为更有组织、有计划。它有效地将来自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热情洪流一点点细化成涓
7、涓细流,汇聚到灾区的各个角落和灾区人民的心中。4.请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实际,以“社会组织更好地接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联系实际,针对性和可执行性强,逻辑充分,语言流畅,字数在 1000 字左右。 (分数:45.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发展社会组织 服务万户千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互帮互助才能成事,“众人拾柴火焰高”,这是群体力量的展现,社会组织以其自发性、灵活性等特点,活跃在社会大舞台上,以更加有效、快捷的方式为人们服务,是引领正能量的社会群体,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有力补充。 “全城找耳蜗”“全城
8、吃面”轰轰烈烈,温暖人心,但这样偶然的自发行为的确能解一人之急,却无法同时将援助之手伸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身边。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但相比发达国家,数量仍然较少,管理不规范,发展困境重重。为解决社会组织发展困境,使其在社会各个层面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进一步规范发展、推进管理创新、加大扶持力度。 鼓励并规范社会组织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已远远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建立更多的社会组织作为补充,一要充分调查民情民意,以解决群众诉求为立足点;二要制定更加具体、可行的社会组织发展方案;三要对不能有效实施的方案进
9、行针对性调查、整改,不可“一条道走到黑”。 推进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社会组织肩负着“接力”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使命,而它又是作为社会力量的主体独立存在和运行的,若将其以“体制”的形式束缚或看成某个部门的“附属”,必将阻碍其功能的自主发挥。因此,政府应摒弃“控制”理念,给予其自我呼吸、自由发展的空间,赋予其更多主动权。一要简政放权。了解社会组织成员情况,实行符合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理念、管理办法;对于符合其发展需求、发挥作用的决定交其自身决定,防止政府过多干预。二要科学管理。针对社会组织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专业指导,促使其更加理性、规范地发展。 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会面临许多现实问题,或由于没有公募资格,活动资金匮乏;或不得不承受高风险,直面组织成员不稳定的压力。针对这一类问题,一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资金支持力度,保障其作用的有效发挥;二要实施有效的途径降低活动风险,保障其合法权益,如对于高危作业人员给予充分的防护设备,完善其各类保险,尤其是“意外险”。 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有效的组织是社会力量形成的关键。通过深入改革有效解除现有制度的绊羁,进一步激发活力,社会组织定能释放出强大的力量,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