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8 及答案解析(总分:6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40,分数:40.00)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他们学习了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1.00)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54.陈某外出期间家中失火,邻居家 10 岁的女儿刘某呼叫邻居救火,并取自家衣物参与扑火。在救火过程中,刘某手部烧伤,花去医
2、疗费 200 元,衣物损失 100 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1.00)A.陈某应偿付刘某 100 元B.陈某应偿付刘某 200 元C.陈某应偿付刘某 300 元D.陈某无须补偿刘某55.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 )。(分数:1.00)A.属于强奸预备B.属于强奸未遂C.属于强奸中止D.不构成强奸罪56.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分数:1.00)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 3 年以下
3、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D.虽然故意杀人罪的法定最低刑为 3 年有期徒刑,但只要符合缓刑条件,仍然可以适用缓刑57.对民主社会主义认识正确的是( )。最初的民主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分支民主社会主义否认了社会制度的客观性民主社会主义肯定了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民主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种道德需要、道德抗议,否认其历史必然性(分数:1.00)A.B.C.D.58.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分数:1.00)A.戊戌变法马关条约五四运动B.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C.张衡发明地动仪诸葛亮写出师表张骞出使西域D.虎门销烟中日
4、甲午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59.下列日常生活常识,正确的是( )。(分数:1.00)A.甲烷的主要成分是氢气B.焚烧塑料会产生白色污染C.棉花、涤纶是高分子有机材料D.蛋白质是人体所需要的六大营养元素之一60.乙与丙因某事发生口角,甲知此事后,找到乙,谎称自己受丙所托带口信给乙,如果乙不拿出 2000 元给丙,丙将派人来打乙。乙害怕被打,就托甲将 2000 元带给丙。甲将钱占为已有。对甲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分数:1.00)A.按诈骗罪处理B.按敲诈勒索罪处理C.按侵占罪处理D.按抢劫罪处理61.下列名言与出处,对应正确的是( )。(分数:1.00)A.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管子B.四海之内皆
5、兄弟老子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D.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62.甲贩运假烟,驾车路过某检查站时,被工商执法部门拦住检查。检查人员乙正登车检查时,甲突然发动汽车夺路而逃。乙抓住汽车车门的把手不放,甲为摆脱乙,在疾驶时突然急刹车,导致乙头部着地身亡。甲对乙死亡的心理态度属于下列哪一选项?( )(分数:1.00)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63.陈某抢劫出租车司机甲,用匕首刺甲一刀,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陈某往前跑了 40 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分数:1.00)A.法令行为B.紧急避险
6、C.正当防卫D.自救行为64.北京市人民政府向国务院各部委制发的公文属于( )。(分数:1.00)A.上行文件B.下行文件C.平行文件D.呈请性文件65.下列说法中,说明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的是( )。(分数:1.00)A.高岸为谷,深谷为陵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近朱者赤,近墨者黑66.日本原子能安全与保安院于 2011 年 4 月 12 日上午做出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等级由目前的 5 级提高到最高级 7 级。历史上核泄漏事件中与其等级一样的还有( )。(分数:1.00)A.英国温德斯格尔核火灾B.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C.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爆炸D.美
7、国内华达州丝兰山脉核爆炸67.在民事诉讼中,下列何种人可以作为委托代理人?( )(分数:1.00)A.受过刑事处罚的人B.限制行为能力的人C.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D.人民法院认为不宜做诉讼代理人的人68.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分数:1.00)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69.家里的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 )。(分数:1.00)A.灰尘B.钨蒸气凝华C.钨丝烧断D.灯泡变旧70.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分数:1.00)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
8、.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五、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总题数:0,分数:0.00)辽宁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8 答案解析(总分:6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总题数:40,分数:40.00)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_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他们学习了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1.00)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
9、.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解析:解析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只有精确地认识量,才能更深刻地把握度。故选 B。54.陈某外出期间家中失火,邻居家 10 岁的女儿刘某呼叫邻居救火,并取自家衣物参与扑火。在救火过程中,刘某手部烧伤,花去医疗费 200 元,衣物损失 100 元。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1.00)A.陈某应偿付刘某 100 元B.陈某应偿付刘某 200 元C.陈某应偿付刘某 300 元 D.陈某无须补偿刘某解析:解析 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
10、。没有法定的或者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者服务的,构成无因管理。无因管理属于事实行为,并不要求管理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只要管理人具有认识能力为已足,所以本题中刘某的行为构成无因管理,其有权要求陈某偿付其因管理行为而支付的必要费用。民通意见(修改稿)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九十三条所规定的管理人或者服务人可以要求受益人偿付的必要费用,包括在管理或者服务活动中直接支出的费用,以及在该活动中受到的实际损失。本题中刘某救火中手部烧伤花去的医疗费 200 元和衣物损失 100 元都属于必要费用,陈某应该偿付。故选 C。55.甲深夜潜入乙家行窃,发现留长发穿花布睡衣的乙正在睡觉,意图奸淫,便扑在乙身上强脱其衣。乙惊醒后大声喝问,甲发现乙是男人,慌忙逃跑被抓获。甲的行为( )。(分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