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辽宁省申论-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100.00)1.用 15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分数:15.00)_2.针对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要求 (1) 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2) 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总字数掌握在 400字左右。(分数:25.00)_3.给定资料 7、8 提到了“农民自办文化”,请分析农民自办文化的价值。 要求 总字数掌握在 400字以内。(分数:20.00)_4.根据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 1000字左右的文章。
2、 要求 观点明确,见解深刻,结构完整,语言顺畅。(分数:40.00)_辽宁省申论-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100.00)1.用 150字左右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发展与农民的文化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投入不足、文化队伍素质不高、基层文化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亟待解决。要充分发挥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大力弘扬和继承民间传统文化,提高
3、基层文化队伍素质,加大财政投入,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2.针对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要求 (1) 在全面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2) 条理清楚,表达简洁流畅,总字数掌握在 400字左右。(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解决我国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措施有: (1) 加大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网络村村通工程的建设,送网络、送电脑下乡,使农民及时、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信息。此外,加快乡村图书馆、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为农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 (2) 增加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建立以中央政府财政拨款、地方财政筹资为主的资金投
4、入体系,充分吸纳民间的投资,扩展资金来源渠道。 (3) 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素质。通过“大学生村官”计划,选聘一些高素质的大学毕业生到乡村文化站工作。也可以在一些农业院校设置研究农村文化发展的专业,培养专门从事农村文化工作的大批人才。 (4) 加强对农村文化骨干和文化中心户的培训辅导,奖励扶持民办文化。培养农村青年对农村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鼓励青年积极参与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文化骨干和文化户自办、宣传农村文化进行资金奖励。 (5) 完善基层文化管理体制。进行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传统的管理局限,深化劳动、人事、分配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健全竞争、激励、约束机制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全面实行
5、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3.给定资料 7、8 提到了“农民自办文化”,请分析农民自办文化的价值。 要求 总字数掌握在 400字以内。(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农民自办文化的价值有: (1) 净化农村文化市场,树立乡村文明新风。农民自办文化普遍具有文化实践活动吸引力强、内容比较健康、参与者身心满足感强的特点。从而为形成文明乡风提供了健康的养料和良好的导向。 (2) 传承乡土文化,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时间安排、内容和形式上往往与农民群众的生产互补和平衡,与其生活相适应和相融合,并且由于乡村民俗文化在村民中具有共同的文化基因,容易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因此成为农民群众丰
6、富的文化资源。农民自办文化因具有文化的传承功效,将为当代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3) 发挥“启智”效应,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在丰富的农民自办文化中,以开启民智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农民自办文化不在少数,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4) 增加沟通交流,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聚合功能。由于农民自办文化一般伴生着农民群众的聚合现象,从而也就大大地增加了农民群众互动、交流和沟通的机会,有助于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4.根据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 10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 观点明确,见解深刻,结构完整,语言顺畅。(分数:40.00)_正确答案:()解析
7、:大力扶持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才能提升农民的文化素质,破除保守习气,克服传统观念,保证新农村经济建设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才能增强农村的综合实力。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新农村文化建设呈现了较好的发展局面,为“三农”问题的解决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总体上说来,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充分挖掘农村自办文化的潜力,弘扬民间传统文化,扶持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
8、是从根本上发挥农民文化自主性和自觉性,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发展农村特色文化。按照业余自愿、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要求,利用节日和集市,组织开展花会灯谜、文艺演出、书画展览、读书征文、体育健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发掘民族民间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许多地方的民族歌舞、地方戏曲、民间书画、雕塑以及各种民间工艺等,其中不乏有价值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挖掘、保护和合理利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展展示活动和申报建立特色文化村活动,对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繁荣农村文化、展示新农村农民新形象、增强农村凝聚力和提高农民自信心,有着积极的意义。二是培养“
9、乡土艺术家”。最近几年,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如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送科技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但是这种“送文化下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代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因此,新农村文化建设要变“送”文化为“种”文化,培养和激励“乡土艺术家”。培养乡土艺术家,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还可以激发农村自身的文化活力。支持农村文化精英人才的培养,引导地方培养基层文化队伍,通过国家公共财政引导的方式,奖励和补贴农村基层文化带头人,建立一支乡土化、农民化和本土化的农村文化精英队伍,使之成为农村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这是当前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三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随着农民生活水平
10、的提高,一些农村农民自办文化应运而生,如“农村文化大院”、“农村电影队”、“业余剧团”、“农家书屋”等,这种“自办文化”相当一部分就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原始或者初级形态。我们在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的同时,应当积极地发展健康的农村文化产业。农村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依托。近年来,有些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做了有益的探索,他们往往聚集优势文化资源,力促传统文化、民间艺术向产业化发展。如乡村旅游、手工艺制造、民间艺术培训、民俗风情演艺、传统节庆活动等,这些都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较好的市场切入点。在一些农村文化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还形成了自觉的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大力扶持农村自办文化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只有充分发挥农民自身的文化自主性,鼓励各具特色的自办文化的发展,才能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