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科学技术与社会(二)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07618       资源大小:52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科学技术与社会(二)及答案解析.doc

    1、科学技术与社会(二)及答案解析(总分:5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1.从结构来看,以下不属于科学精神的层次的是( )。 A认识论层次 B社会论层次 C价值论层次 D经济论层次(分数:1.00)A.B.C.D.2.1998 年 8 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试点单位是( )。 A科技部 B中国科学院 C中国科协 D教育部(分数:1.00)A.B.C.D.3.火炬计划是我国的( )。 A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B高新技术产业计划 C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D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计划(分数:1.00)A.B.C.D.4.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

    2、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分数:1.00)A.B.C.D.5.不论其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如何,各国都把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以便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在未来世界的格局中占据主要地位。这深刻说明( )。 A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各国的唯一战略目标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与科技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就 D世界各国都在力争使自己成为经济大国(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6.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三院”咨

    3、询机制包括( )。(分数:1.00)A.中科院B.国务院C.工程院D.社科院7.下列关于科学普及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1.00)A.科学普及工作要同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重B.科学普及的手段多样化、现代化C.普及科学技术,需要增强公众理解科学的能力D.各国政府不需要对科普工作很重视8.知识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1.00)A.商标权B.著作权C.房屋所有权D.专利权9.自主创新含义包括( )。(分数:1.00)A.原始创新B.集成创新C.引进技术再创新D.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10.现代科学技术整体中存在着三个明显的层次,即( )。(分数:1.00)A.理论性层次B

    4、.实践性层次C.基础性层次D.应用性层次E.开发性层次三、判断题(总题数:8,分数:8.00)11.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客观尺度。(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2.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核心和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3.我国科技工作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4.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的根本不同,所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必依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5.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渐进式发展

    5、。(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6.作者死之后,其署名权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7.“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8.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19.简述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制定过程。(分数:5.00)_20.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数:5.00)_21.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如何?(分数:5.00)_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22.试述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分数:10.00)

    6、_23.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分数:10.00)_科学技术与社会(二)答案解析(总分:53.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1.从结构来看,以下不属于科学精神的层次的是( )。 A认识论层次 B社会论层次 C价值论层次 D经济论层次(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科学精神分为认识论、社会论、价值论三个层次,D 项不属于,故选 D。2.1998 年 8 月初,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试点单位是( )。 A科技部 B中国科学院 C中国科协 D教育部(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识记题。中国科学院是 19

    7、98 年国务院批准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选 B。3.火炬计划是我国的( )。 A高新技术发展计划 B高新技术产业计划 C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D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技计划(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识记题。火炬计划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计划。4.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其中,最为关键的是( )。 A制度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理论创新最为关键,它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5

    8、.不论其社会制度和发展程度如何,各国都把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以便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在未来世界的格局中占据主要地位。这深刻说明( )。 A发展经济和科技是世界各国的唯一战略目标 B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和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C世界各国在发展经济与科技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就 D世界各国都在力争使自己成为经济大国(分数:1.00)A.B. C.D.解析:解析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和经济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影响越来越大,选 B。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5,分数:5.00)6.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三院”咨询机制包括( )。(分数:1.00)A.中科院 B.国务院C.工程

    9、院 D.社科院 解析:解析 国务院不属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三院”咨询机制。7.下列关于科学普及的表述,正确的有( )。(分数:1.00)A.科学普及工作要同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并重 B.科学普及的手段多样化、现代化 C.普及科学技术,需要增强公众理解科学的能力 D.各国政府不需要对科普工作很重视解析:解析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科普工作和科普理论研究越来越重视,D 项表达错误。8.知识产权的基本内容包括( )。(分数:1.00)A.商标权 B.著作权 C.房屋所有权D.专利权 解析:解析 知识产权是指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其基本内容包括商标权、著作

    10、权和专利权等。9.自主创新含义包括( )。(分数:1.00)A.原始创新 B.集成创新 C.引进技术再创新D.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解析:10.现代科学技术整体中存在着三个明显的层次,即( )。(分数:1.00)A.理论性层次B.实践性层次C.基础性层次 D.应用性层次 E.开发性层次 解析:解析 这三个层次是:基础性层次、应用性层次、开发性层次。三个层次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故选 CDE。三、判断题(总题数:8,分数:8.00)11.科学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生产力水平高低的客观尺度。(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劳动者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

    11、水平高低的客观尺度。12.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核心和关键是提高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3.我国科技工作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4.由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的根本不同,所以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必依靠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15.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渐进式发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两种形式的辩证统一

    12、。16.作者死之后,其署名权应受著作权法保护。(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 20 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17.“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8.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四、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5.00)19.简述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制定过程。(分数:5.00)_正确答案:(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的21 世纪议程精神,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在 1992 年 7 月召开

    13、的第 23 次会议上决定,由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牵头,组织国务院各部门、机构和社会团体编制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经共同努力完成了中国21 世纪议程,共设 20 章,78 个方案领域,内容覆盖了中国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政策和框架。1994 年 8 月,国务院第 16 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解析:20.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数:5.00)_正确答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

    14、、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它鼓励经济增长而不是取消经济增长。但可持续增长更要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其次,实现资源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条件。它要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自然承载力相协调。再次,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其本质就是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口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最大问题。因此,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析:21

    15、.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如何?(分数:5.00)_正确答案:(现代科学的发展明显地出现了以下趋势:(1)学科的分支越来越细,学科的门类越来越多;(2)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况越来越复杂,涌现了大量所谓的边缘学科,这些边缘学科往往成为最活跃的生长点;(3)出现了许多综合性的学科,所综合的范围越来越大,即所谓科学整体化的趋向;(4)产生了一些横断学科,它们的应用范围几乎涵盖所有知识领域,即所谓科学的横向整体化;(5)科学的数学化。应当认为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的知识领域更加宽阔、更加深入的表现,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反映。)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20.00)22

    16、.试述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分数:10.00)_正确答案:(通过改革、政策调整和新的行动,提高企业的创新动力、能力和推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创新合作,以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体系。要建立这个创新体系需注重完成以下任务:(1)通过体制改革,使创新体系各要素具有很强的创新动力。要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使企业有创新的动力和压力。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加大科技投入,使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富有创新动力和压力,提高国家在公共和通用上的供给能力,形成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2)建立面向未来的科技体系。要明确划分盈利和非盈利机构、公益性研究与非公益性研究机构的界限和功能

    17、,充分发挥高校等各方面的作用,加强基础研究,为国家创新体系打下坚实基础。要大力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竞争性技术的开发、战略高技术的开发。要推动技术的扩散,并提高中小企业的创造能力。(3)推动创新的合作与互动。(4)促进政府的职能从重项目向重政策转变,政策的重点是创造创新的环境和机制,在财政上要加大政府对技术创新的力度,以及对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5)加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解析:23.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分数:10.00)_正确答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进

    18、入 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进一步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为我国 20 世纪 90 年代乃至跨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驱动力。认真学习和运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978 年 3 月 18 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式上作了长篇重要讲话。他重申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强调“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2)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诸要素的主导要素,成为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要素;现代科学技术的明显超前性,是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客观依据;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崛起和发展,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使命是把经济搞上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谛在于科技与经济要一体化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是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科学技术与社会(二)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