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技术与社会(一)及答案解析(总分:1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是( )。 A为农业、畜牧业改变品种 B为克隆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C寻找出了问题的基因,解决人类遗传病治愈难的问题 D完成对人类所有基因的解密工作(分数:1.00)A.B.C.D.2.科技工作的主战场是( )。 A面向科学研究 B面向国民经济 C面向世界 D面向市场(分数:1.00)A.B.C.D.3.信息技术以( )为基础。 A电波技术 B电子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激光技术(分数:1.00)A.B.C.D.4.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
2、。 A99% B99.9% C99.8% D99.98%(分数:1.00)A.B.C.D.5.国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追求升学率 B培养精英人才 C普及科技知识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分数:1.00)A.B.C.D.6.20 世纪 60 年代,( )的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 A前苏联 B美国 C中国 D英国和法国(分数:1.00)A.B.C.D.7.技术成果利用的性质和价值由( )。 A专家来评价 B社会来评价 C发明人来评价 D消费者来评价(分数:1.00)A.B.C.D.8.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要十分重视( )。 A政府的作用 B企业的作用 C物的因素 D人的因素(分数:1.
3、00)A.B.C.D.9.科学来源于( )。 A理论 B经验 C思维 D实践(分数:1.00)A.B.C.D.10.在现代技术领域中( )。 A“种子型”技术越来越多 B大众型技术越来越多 C“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 D民用型技术所占比重增多(分数:1.00)A.B.C.D.11.“西部大开发”是( )。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分数:1.00)A.B.C.D.12.探测器用于( )。 A加速粒子 B产生粒子 C观测粒子 D接收粒子(分数
4、:1.00)A.B.C.D.1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 A发展教育 B发展科技和教育 C繁荣文学艺术 D发展体育和文化(分数:1.00)A.B.C.D.14.技术的实用性是由( )。 A技术本身决定的 B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 C技术发展的环境和目标决定的 D技术的可操作性(分数:1.00)A.B.C.D.15.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 A波兰的哥白尼 B英国的牛顿 C法国的拉瓦锡 D俄国的门捷列夫(分数:1.00)A.B.C.D.16.光年是( )单位。 A时间 B长度 C光学 D面积(分数:1.00)A.B.C.D.17.“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是由( )提出的。 A江泽民在全国科
5、技大会上 B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 C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开幕式上 D朱镕基在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分数:1.00)A.B.C.D.18.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 A直接 B间接 C未来 D潜在(分数:1.00)A.B.C.D.19.21 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因此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激励人才的政策和法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逐步限制人才流动,防止人才外流 B分配时拉开差距,不完全按照按劳付酬的分配政策 C制定了平等竞争的用人政策,不论资排辈 D制定严格的法规,确保出国人员按期回国(分数:1.00)A.B.C.D.20.瓦特的蒸汽机是一种( )产物。 A科学原理 B专业知识 C经验 D派生(
6、分数:1.00)A.B.C.D.21.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发生在( )。 A1957 年 B1959 年 C1964 年 D1967 年(分数:1.00)A.B.C.D.22.下列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在当今应用高技术的时代,各国应逐步减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B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上,应用研究要大于基础研究 C应用研究没有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 D我国将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分数:1.00)A.B.C.D.23.( )对元素周期律的确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法国的拉瓦锡 B美国的爱迪生 C英国的达尔文 D俄国的门捷列夫(分数:
7、1.00)A.B.C.D.24.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 世纪议程的时间是( )。 A1996 年 B1992 年 C1990 年 D1987 年(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25.有关数字地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B.在工业化并不十分充分的条件下,在中国建设数字地球是不必要且不可行的C.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发展数字地球提供了通讯支撑条件D.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26.核酸
8、的类型有( )。(分数:1.00)A.DNAB.RNAC.BNAD.TNA27.计算机的硬件由( )组成。(分数:1.00)A.CPUB.存贮器C.输入和输出装置D.主机28.细胞的结构包括( )。(分数:1.00)A.细胞膜B.细胞壁C.细胞质D.细胞核29.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是( )。(分数:1.00)A.大学B.工厂C.科研机构D.企业自身3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措施包括( )。(分数:1.00)A.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B.建立新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入C.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D.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31.生物技术包括( )。(分数:1.00)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
9、D.发酵工程32.十九世纪三大科学发现是( )。(分数:1.00)A.电磁理论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33.空间技术包括对( )的研究与开发。(分数:1.00)A.大型运载火箭B.巨型卫星C.宇宙飞船D.空间运输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 )。(分数:1.00)A.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的C.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D.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35.新能源技术包括( )。(分数:1.00)A.核能技术B.太阳能技术C.地热能技术D.海洋能技术36.地球内部结构包括( )。(分数:1.00)A.生物圈B.地表C.地核D
10、.地壳37.知识产权是保护( )成果的基本法制。(分数:1.00)A.科学B.文化C.劳动D.技术38.党的十五大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提出了“三个面对”,即( )。(分数:1.00)A.面对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B.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C.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D.面对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39.新材料包括( )。(分数:1.00)A.高分子材料B.先进复合材料C.电子和光电子材料D.超导材料40.下列选项属于八大行星的是( )。(分数:1.00)A.地球B.流星C.彗星D.天王星41.世界万物间的四种基本
11、力包括( )。(分数:1.00)A.强力B.弱力C.电磁力D.引力42.太阳系的构成包括( )。(分数:1.00)A.太阳B.小行星C.彗星及行星际物质D.八大行星及其卫星43.粒子可分为( )。(分数:1.00)A.中子B.电子C.强子D.轻子44.信息技术包括( )。(分数:1.00)A.通信技术B.自动化技术C.微电子技术D.光电子技术三、判断题(总题数:20,分数:20.00)45.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6.“863”计划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7.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真
12、理性的标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8.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是使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更加迅速的有效形式。( )(分数:1.00)A.正确B.错误49.基础性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0.开发研究不同于技术开发。(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1.政府上网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提高经济效益。(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2.我国原有科技体制的主要缺点是高度的集中管理和单一的计划调节。(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3.科学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活动。(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4.“科
13、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5.技术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6.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7.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8.“火炬”计划是将高新技术和其他重大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指导性计划。( )(分数:1.00)A.正确B.错误59.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这场变革的重要标志是人力资本成为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0.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是
14、渐进式发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1.自然科学内容有阶级性。(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2.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趋势是高度分化。(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3.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得力助手。( )(分数:1.00)A.正确B.错误64.要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辨析题(总题数:10,分数:20.00)65.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分数:2.00)_66.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巨大反作用,表现为它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分数:2.00)_67
1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分数:2.00)_68.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是指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分数:2.00)_69.版权,又叫著作权,其主体只能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分数:2.00)_7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原理表明,科学技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分数:2.00)_7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分数:2.00)_72.继“863 计划”之后,1988 年我国又制定了一个“火炬计划”,它的主要宗旨是极大地推进农业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分数:2.00)_73.凡是实现了技术突破的科学技术活
16、动都属于创新。(分数:2.00)_74.“863 计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分数:2.00)_五、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50.00)75.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数:5.00)_76.研究与开发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分数:5.00)_77.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如何?(分数:5.00)_78.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有什么特点?(分数:5.00)_79.什么是技术创新?(分数:5.00)_80.技术创新有什么特点?(分数:5.00)_81.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分数:5.00)_82.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如何?(分数:5.00)_83.什么是高技术?(分数:
17、5.00)_84.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分数:5.00)_六、论述题(总题数:2,分数:10.00)85.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分数:5.00)_86.我国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分数:5.00)_科学技术与社会(一)答案解析(总分:14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24.00)1.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标是( )。 A为农业、畜牧业改变品种 B为克隆技术的发展创造条件 C寻找出了问题的基因,解决人类遗传病治愈难的问题 D完成对人类所有基因的解密工作(分数:1.00)A.B.C.D. 解析:2.科技工作的主战场是( )。 A面向科学研究
18、 B面向国民经济 C面向世界 D面向市场(分数:1.00)A.B. C.D.解析:3.信息技术以( )为基础。 A电波技术 B电子计算机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激光技术(分数:1.00)A.B.C. D.解析:4.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 A99% B99.9% C99.8% D99.98%(分数:1.00)A.B.C. D.解析:5.国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追求升学率 B培养精英人才 C普及科技知识 D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分数:1.00)A.B.C.D. 解析:6.20 世纪 60 年代,( )的宇航员首次登上了月球。 A前苏联 B美国 C中国 D英国和法国(分数:1.00)A
19、.B. C.D.解析:7.技术成果利用的性质和价值由( )。 A专家来评价 B社会来评价 C发明人来评价 D消费者来评价(分数:1.00)A.B. C.D.解析:8.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要十分重视( )。 A政府的作用 B企业的作用 C物的因素 D人的因素(分数:1.00)A.B.C.D. 解析:9.科学来源于( )。 A理论 B经验 C思维 D实践(分数:1.00)A.B.C.D. 解析:10.在现代技术领域中( )。 A“种子型”技术越来越多 B大众型技术越来越多 C“需求型”技术不断涌现 D民用型技术所占比重增多(分数:1.00)A.B.C. D.解析:11.“西部大开发”是(
20、)。 A党中央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作出的战略决策 B“两个大局”决策中的第一个大局 C以对西部富饶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为主要目标 D要求东部发达地区暂停发展,全力支持西部(分数:1.00)A. B.C.D.解析:12.探测器用于( )。 A加速粒子 B产生粒子 C观测粒子 D接收粒子(分数:1.00)A.B.C. D.解析:13.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 A发展教育 B发展科技和教育 C繁荣文学艺术 D发展体育和文化(分数:1.00)A.B. C.D.解析:14.技术的实用性是由( )。 A技术本身决定的 B生产发展水平决定的 C技术发展的环境和目标决定的 D技术的可操作
21、性(分数:1.00)A.B.C. D.解析:15.科学揭示燃烧现象的是( )。 A波兰的哥白尼 B英国的牛顿 C法国的拉瓦锡 D俄国的门捷列夫(分数:1.00)A.B.C. D.解析:16.光年是( )单位。 A时间 B长度 C光学 D面积(分数:1.00)A.B. C.D.解析:17.“科教兴国”这一伟大战略是由( )提出的。 A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 B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大会上 C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开幕式上 D朱镕基在九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分数:1.00)A. B.C.D.解析:18.科学技术是( )生产力。 A直接 B间接 C未来 D潜在(分数:1.00)A.B.C.D. 解析:19.21
22、 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因此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激励人才的政策和法规,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逐步限制人才流动,防止人才外流 B分配时拉开差距,不完全按照按劳付酬的分配政策 C制定了平等竞争的用人政策,不论资排辈 D制定严格的法规,确保出国人员按期回国(分数:1.00)A.B.C. D.解析:20.瓦特的蒸汽机是一种( )产物。 A科学原理 B专业知识 C经验 D派生(分数:1.00)A.B.C. D.解析:21.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发生在( )。 A1957 年 B1959 年 C1964 年 D1967 年(分数:1.00)A. B.C.D.解析:22.下列关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论述,
23、正确的是( )。 A在当今应用高技术的时代,各国应逐步减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B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上,应用研究要大于基础研究 C应用研究没有商业目的,以创新探索知识为目标 D我国将增加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并鼓励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课题(分数:1.00)A.B.C.D. 解析:23.( )对元素周期律的确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法国的拉瓦锡 B美国的爱迪生 C英国的达尔文 D俄国的门捷列夫(分数:1.00)A.B.C.D. 解析:24.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 世纪议程的时间是( )。 A1996 年 B1992 年 C1990 年 D1987 年(分数:1.00)A.B. C.D.解析:二、
24、多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20.00)25.有关数字地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分数:1.00)A.无论是否提出数字地球的概念,地球信息集成和整体化工作都是当前地球科学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B.在工业化并不十分充分的条件下,在中国建设数字地球是不必要且不可行的C.信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发展数字地球提供了通讯支撑条件 D.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 解析:26.核酸的类型有( )。(分数:1.00)A.DNA B.RNA C.BNAD.TNA解析:27.计算机的硬件由( )组成。(分数:1.00)A.CPUB.存贮器 C.输入和输出装置
25、D.主机 解析:28.细胞的结构包括( )。(分数:1.00)A.细胞膜 B.细胞壁 C.细胞质 D.细胞核 解析:29.企业创新的知识源是( )。(分数:1.00)A.大学 B.工厂C.科研机构 D.企业自身解析:30.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措施包括( )。(分数:1.00)A.加速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B.建立新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科技投入 C.大力开发科技人才资源 D.积极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解析:31.生物技术包括( )。(分数:1.00)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解析:32.十九世纪三大科学发现是( )。(分数:1.00)A.电磁理论B.细胞学说 C.能量守
26、恒与转化定律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解析:33.空间技术包括对( )的研究与开发。(分数:1.00)A.大型运载火箭 B.巨型卫星 C.宇宙飞船 D.空间运输 解析: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 )。(分数:1.00)A.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致的 C.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D.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解析:35.新能源技术包括( )。(分数:1.00)A.核能技术 B.太阳能技术 C.地热能技术 D.海洋能技术 解析:36.地球内部结构包括( )。(分数:1.00)A.生物圈B.地表C.地核 D.地壳 解析:37.知识产权是保护( )成果的
27、基本法制。(分数:1.00)A.科学 B.文化 C.劳动D.技术 解析:38.党的十五大在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时,提出了“三个面对”,即( )。(分数:1.00)A.面对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历史使命B.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 C.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D.面对小康社会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解析:39.新材料包括( )。(分数:1.00)A.高分子材料 B.先进复合材料 C.电子和光电子材料 D.超导材料 解析:40.下列选项属于八大行星的是( )。(分数:1.00)A.地球 B.流星C.彗星D.天王星 解析:41.世界万物间
28、的四种基本力包括( )。(分数:1.00)A.强力 B.弱力 C.电磁力 D.引力 解析:42.太阳系的构成包括( )。(分数:1.00)A.太阳 B.小行星 C.彗星及行星际物质 D.八大行星及其卫星 解析:43.粒子可分为( )。(分数:1.00)A.中子B.电子C.强子 D.轻子 解析:44.信息技术包括( )。(分数:1.00)A.通信技术 B.自动化技术 C.微电子技术 D.光电子技术 解析:三、判断题(总题数:20,分数:20.00)45.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的矛盾。(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6.“863”计划是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的计划。
29、(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47.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标准。(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8.数字图书馆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载体,是使数字化资源的管理更加迅速的有效形式。(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49.基础性研究的使命是探索自然界的规律。(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0.开发研究不同于技术开发。(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51.政府上网的目的是利用网络,提高经济效益。(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52.我国原有科技体制的主要缺点是高度的集中管理和单一的计划调节。(
30、)(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3.科学是一种生产知识的活动。(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4.“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5.技术只有自然属性,没有社会属性。(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56.科学技术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7.科学技术主要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58.“火炬”计划是将高新技术和其他重大研究成果商品化的指导性计划。(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
31、解析:59.人类正经历着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这场变革的重要标志是人力资本成为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60.科学发展的主要形式是渐进式发展。(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61.自然科学内容有阶级性。(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62.现代科学技术主要趋势是高度分化。(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63.数学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得力助手。(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64.要解决我国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关键在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32、 解析:四、辨析题(总题数:10,分数:20.00)65.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社会的最高革命力量,是因为其不仅可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能使生产力得到不断的加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进而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最终必然要推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解析:66.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巨大反作用,表现为它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分数:2.00)_正确答案:(错误。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有巨大反作用,表现为:进步的社会制度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而落后的社会制度则会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33、。)解析:67.“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双百”方针既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也是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其中心思想是主张学术自由,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解析:68.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是指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分数:2.00)_正确答案:(错误。技术创新的系统性有两层含义:其一,创新要求企业内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如研究开发部门与生产、销售部门的配合等;其二,创新的实现依赖外部环境的密切配合,这包括经济、政治以及与创新相关的其他产业的技术水平等。)解析:69.版权,又叫著作权,其主体只能是一个国家
34、的公民。(分数:2.00)_正确答案:(错误。版权又称为著作权,其主体可以是公民,也包括法人和非法人单位。)解析:7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原理表明,科学技术在任何情况下都表现为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分数:2.00)_正确答案:(错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技术在知识形态上,只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一旦科学技术进入生产过程,这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就会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解析:7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社会主义之所以比资本主义优越,之所以能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得
35、到人民群众拥护,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它最终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是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解析:72.继“863 计划”之后,1988 年我国又制定了一个“火炬计划”,它的主要宗旨是极大地推进农业现代科技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分数:2.00)_正确答案:(错误。“火炬计划”同“863 计划”一样是发展高技术产业的计划,其主要宗旨是使高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技术商品产业化、高技术产业国际化。)解析:73.凡是实现了技术突破的科学技术活动都属于创新。(分数:2.00)_正确答案:(错误。技术创新与纯科学技术活动有所区别,技术创新活动必须围
36、绕市场目标而进行,纯粹技术突破而没有市场价值的技术并不属于创新。)解析:74.“863 计划”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分数:2.00)_正确答案:(错误。“863 计划”是 1986 年 3 月由我国王大珩等四位著名科学家倡议制定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 21 世纪议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全国纲领性文件。)解析:五、简答题(总题数:10,分数:50.00)75.我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数:5.00)_正确答案:(1)大力发展网络技术,利用网络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以信息产业为主导产业,减少产业发展对能源等自然资源的依赖;(3)提高环保产业的知识化水平,开展绿色技
37、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4)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知识经济。)解析:76.研究与开发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分数:5.00)_正确答案:(研究与开发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研究一般是针对基础科学而言的,开发则是针对应用技术而言的。研究与开发是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1)基础理论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证明了这一点。同哲学、社会科学一样,自然科学绝不能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这些理论研究是任何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所不可缺少的。基础研究的每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能力的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技术产业的形成和
38、经济文化的进步,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2)技术开发强调实际应用,科学技术只有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应用于生产实践,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在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当前形势下,我国多数学科和大批科研机构,要围绕着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快速有效的转化,集中力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改革调整。支持和鼓励企业加强科研力量,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改造,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科研、教育单位直接兴办技术产业,开拓新的产业领域。(3)今后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要继续贯彻“统观全局,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瞄准科学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立足我国国情,突出国家需要,集中优势力量,在基础研究的优势领域取得突破。要加强应用科技的研究和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