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申论-24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0 年 7 月 5 日凌晨,沪陕高速蓝田(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请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资料中所反映的警车违规问题出现的原因。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字数 400 字左右。(分数:25.00)_2.结合“给定资料 8”,谈谈对文中“警车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表面上看是车辆管理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队伍作风和执法管理问题”这一表述的理解。要求:准确、简明,字数
2、200 字左右。(分数:25.00)_3.依据给定资料,就警用车辆存在的违规使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要求:分析条理,观点明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25.00)_4.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 1000 字左右。(分数:25.00)_福建省申论-24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0 年 7 月 5 日凌晨,沪陕高速蓝田(总
3、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请概括“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并分析资料中所反映的警车违规问题出现的原因。要求: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字数 400 字左右。(分数:25.00)_正确答案:(1)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有: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警用车辆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警用车辆的管理不严格和使用不规范,存在警车私用、非警务人员驾驶警车、警车无牌或牌证办理不合规定、牌照外流和非警用车安装警笛和警灯等问题;二是很多民警交通意识不强、特权思想严重,驾驶警车时违反交通规则强闯红灯,开“霸王车”;三是少数民警警风差警纪不强,在驾驶警车时滥鸣警笛,警务用语
4、强横、不礼貌;四是警车装备保障不到位,存在使用报废车和涉案车辆的问题。(2)导致出现警车违规问题的原因有:警车的使用和管理上领导责任不明确、未实行专人负责制,未建立日常监督制约机制和奖惩机制,致使警车的使用和管理无规可依、无章可循,松散无序、随意性大;公安机关对民警缺乏教育,没有做好警风警纪的相关制度建设,致使很多民警工作作风有问题、纪律意识不强且特权思想严重;对公安机关的资金投入不足,不少公安机关在基本警力上无法保证,在警车的配备上存在严重不足,以致出现一系列不合规章、不合法的问题。)解析:2.结合“给定资料 8”,谈谈对文中“警车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表面上看是车辆管理问题,归根到底还是队伍
5、作风和执法管理问题”这一表述的理解。要求:准确、简明,字数 200 字左右。(分数:25.00)_正确答案:(这句话旨在点明,警车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并不是表面显示的车辆管理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队伍作风和执法管理问题,也即警车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简单的车辆管理不善引起的,而是基于严重的队伍作风不良和执法管理不严。因为队伍作风建设薄弱,才会导致相关人员无视警风警纪,特权思想严重,加之执法管理不严,缺乏强有力的惩治措施,使得警车和涉案车辆违规问题不仅有可能、有机会发生,更因无所畏惧而能够得以发生。)解析:3.依据给定资料,就警用车辆存在的违规使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要求:分析条理,观点明
6、确,语言流畅,对策可行。字数不超过 350 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1)加强警车使用过程中的规范管理。严格审批制度,防止挪用、冒领警车牌照;做好警车牌照的回收、销号工作;明确领导责任,实行专人负责;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奖惩机制;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广泛发动群众,拓展举报渠道。(2)加强对警用车辆驾驶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意识教育,消除其特权思想,树立文明驾驶、依法驾驶、礼貌行车的观念,严禁警车外借、公车私用、从事非警务活动,在非紧急公务情况下,不得乱开警灯、警报器或超速行驶。(3)加大公安机关的经费投入,保障必要的警用车辆的使用。对因经费不足无力配备警车的单位和部门,上级机关
7、应加大对其的经费投入力度,配齐警车。同时对基层公安机关的警车进行彻底清理,对能够继续使用的车辆维修好后,补办相关手续并配发相应的警牌;对已经报废不能继续使用的警车,强行报废。)解析:4.围绕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3)总字数 1000 字左右。(分数:25.00)_正确答案:(参考范文浅议警车违规管理曾经,在山西平遥古城发生过一起闹剧,平遥县执法局一名工作人员用警车开道,并动用数十辆公车,为其父举办了一场豪华葬礼,送葬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公里。警车本是用来执行公务,打击犯罪,保一方
8、百姓平安的公务用车,却被用来为葬礼的举行“鸣锣开道”,可谓咄咄怪事。然而事实上,随意动用警车办私事却早已不是什么奇闻,接送子女、外出旅游、访亲探友、红白喜事都有“警车私用”的用武之地。难怪平遥当地人如此淡定地认为“人家是当官的,就是威风、气派”。警车作为一种执行公务的特殊用车,其外观上鲜明的警用标志实际上是一种权力的表征,将警车作为自己的座驾实际上是披上了一件特权的外衣。由此,个别民警私用警车在马路上肆无忌惮地超速行驶、闯红灯,交通规则对警车来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作用,交通肇事自然难以避免,警车的角色错位,从“生命卫士”变成了“马路杀手”;少数民警开着警车耍特权、抖威风,随意开警灯、鸣警笛,在社
9、会上造成极坏的影响。警车违规并非仅仅是表面上看来的车辆管理问题,更是关系到群众的利益、执法的规范以及公安机关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的问题。个别民警思想里充斥着的特权意识是警车违规的重要原因。一些民警缺乏警察意识,在行动上往往忘了自己的身份是人民警察,职责是为人民服务,反而处处耍特权,将自己的行为凌驾于人民的利益和法律法规之上。特权意识是贪污腐化、滥用职权、官僚主义等等劣行的精神根源之一,它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民主与法制精神完全相悖。因此,加强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思想教育,消除其特权思想是治理警车违规现象的首要之举。对于警车违规的管理,公安部曾多次进行集中整治,但在实际执法过程中,落实到个
10、别基层公安机关,效果却并不明显,警车违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监督不到位,没有将其纳入常态化的工作监督中去。只有实现监督常态化,才能让警车违规现象越来越少。加强对警车的监督管理,仅靠公安机关内部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网络。舆论监督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的作用,对违规使用警车的现象进行曝光。并引入问责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肃查处警车管理使用工作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依纪追究警车的管理责任人、使用责任人及驾驶人员等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而加大个别民警的违规成本,达到警车规范化管理的目的。治理警车违规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在制度上予以保证,更要加大整治的决心,将其作为一项日常督察任务常抓不懈。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地使人民警察确立警察意识,远离特权思想,从而革除警车违规积弊,让警车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本位上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