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及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6.00)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数:1.00)A.B.C.D.2.市场决定企业该进入什么行业并生产什么产品,这是市场经济的( )功能。 A导向功能 B优化配置资源功能 C调节供求功能 D利益刺
2、激功能(分数:1.00)A.B.C.D.3.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 )。 A国有独资经营 B实行股份合作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联合(分数:1.00)A.B.C.D.4.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三改一加强” D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分数:1.00)A.B.C.D.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在于( )。 A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活动 B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D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分数:1.00)A.B.C.D.6.下列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3、。 A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B不可存在于同一社会制度下 C是经济发展的手段 D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区别的标志(分数:1.00)A.B.C.D.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6.00)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一般特征是( )。(分数:1.00)A.企业经营自主化B.市场行为法制化C.宏观调控间接化D.资源配置市场化8.我国所要建立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体系应该是( )。(分数:1.00)A.地方性的市场B.竞争的市场C.开放的市场D.全国统一的市场E.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9.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1.00)A.建立有利于逐步改
4、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B.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C.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D.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是( )。(分数:1.00)A.突破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B.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C.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属性D.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应该反映社
5、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属性11.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 )。(分数:1.00)A.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B.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C.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D.运用市场信号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12.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 )。(分数:1.00)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C.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D.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5.00)13.自由市场经济可能导致宏观经济
6、的不稳定,出现高失业率和生产下降、衰退、价格上涨等问题。(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5.供求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中最主要的规律。(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6.从研究范畴和角度看,经济制度着重研究生产关系的运行方式,在制度系统中是从属的、第二位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分数:1.00)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18.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7、?(分数:5.00)_19.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分数:5.00)_20.简要说明我国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意义。(分数:5.00)_21.简述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满足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数:5.00)_2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分数:5.00)_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23.试述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分数:10.00)_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答案解析(总分:5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6.00)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是( )。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保
8、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坚持和完善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市场决定企业该进入什么行业并生产什么产品,这是市场经济的( )功能。 A导向功能 B优化配置资源功能 C调节供求功能 D利益刺激功能(分数:1.00)A. B.C.D.解析:3.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 )。 A国有独资经营 B实行股
9、份合作制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联合(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股份合作制是实现和发展公有制的重要形式。4.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是( )。 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C“三改一加强” D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分数:1.00)A. B.C.D.解析:解析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与此相应,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在于( )。 A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活动 B国家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活动 C国家直接参与市场活动 D它
10、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分数:1.00)A.B.C.D.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是指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或特征,主要表现为它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6.下列对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A属于基本制度的范畴 B不可存在于同一社会制度下 C是经济发展的手段 D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区别的标志(分数:1.00)A.B.C. D.解析:解析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6,分数:6.00)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一般特征是( )。(分数:1
11、.00)A.企业经营自主化 B.市场行为法制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资源配置市场化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就其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即选项 ABCD。8.我国所要建立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体系应该是( )。(分数:1.00)A.地方性的市场B.竞争的市场 C.开放的市场 D.全国统一的市场 E.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 解析:解析 A 项地方性市场不选,因为只有全国的市场统一,才更有利于经济发展。9.当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分数:1.00)A.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
12、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B.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C.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D.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解析:解析 ABCD 四项均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是( )。(分数:1.00)A.突破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认为它们都是经济手段 B.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 C.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
13、身不具有社会基本制度属性 D.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应该反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属性 解析:11.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 )。(分数:1.00)A.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C.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 D.运用市场信号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 解析:解析 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因而必然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12.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 )。(分数:1.00)A.
14、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C.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D.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解析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若干问题的决定内容可知 ABCD 应选。三、判断题(总题数:5,分数:5.00)13.自由市场经济可能导致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出现高失业率和生产下降、衰退、价格上涨等问题。(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成员中存在着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在当前的生产力状
15、况下,我国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别,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15.供求规律是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中最主要的规律。( )(分数:1.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 价值规律才是最主要的规律。16.从研究范畴和角度看,经济制度着重研究生产关系的运行方式,在制度系统中是从属的、第二位的。(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宏观调控是必要的。( )(分数:1.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分工协作关系发展的要求,可以弥补市场失灵,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四、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25.00)18.市
16、场经济的基本功能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1)进行社会资源配置。(2)促进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3)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4)按照效率的原则调节社会收入。)解析:19.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什么?(分数:5.00)_正确答案:(宏观调控的目标是政府最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全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政府制定各种宏观政策和综合运用各种调节手段的依据。一般来说,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保持经济总量即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保证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地增长;优化重大经济结构;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等。)解析:20.简要说明我国加快
17、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意义。(分数:5.00)_正确答案:(1)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2)城镇化必须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镇化滞后或超前都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情况总体来说是城镇化滞后。(3)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首先,加快城镇化,加快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其次,城镇化对扩大国内需求,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解析:21.简述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要满足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数:5.00)_正确答案:(1)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其利益受到法律严格保护的不同的产权主体。(
18、2)市场经济中的交易遵循自愿的原则。(3)市场经济中各主体必须承担市场经营带来的经济责任。这个责任分两方面:一方面市场竞争会导致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市场经营本身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企业必须对这种意外的风险承担财产责任。)解析:22.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有哪些?(分数:5.00)_正确答案:(1)信息不完全。政府科学决策的前提是信息完全而且可靠,但是,政府很难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全部市场信息,何况从信息传递、研究决策、审定执行到政策效果,还会有一段很长时间的滞后,这往往使政府干预脱离实际,不仅得不到预期效果,而且适得其反。(2)决策不正确。即使信息比较充分,但由于种种原因,政府作出的决策和制定的政策,
19、也不可能都是完全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如果失误,就会造成政府失灵甚至经济混乱。(3)政府官员腐化。政府官员理应是人民公仆,但一些官员受个人利益驱使,有可能存在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违纪、违法甚至犯罪行为。即使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有些官员也会从利己出发,产生合法但不合理的决策行为。)解析:五、论述题(总题数:1,分数:10.00)23.试述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分数:10.00)_正确答案:(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增强国民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要的是要
20、使国有经济和整个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始终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这就决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如果失去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就不可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以,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增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关系到经济体制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开阔思路,大胆试验,勇于探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路子,推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前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同时,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