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论-757 及答案解析(总分:12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125.00)1.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整理、概括出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200字。(分数:20.00)_2.给定资料的内容,请谈谈如何解决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所提建议或措施要有可操作性。不超过 300字。(分数:25.00)_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分数:50.00)(1).根据所给材料,概括出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是什么。不超过 200字。(分数:12.50)_(2).给定资料
2、中谈到了食源性疾病,请指出应采取什么措施控制其发展。(分数:12.50)_(3).根据资料,概括出食源性疾病带来的后果及影响。不少于 200字。(分数:12.50)_(4).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分数:12.50)_3.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关于“食品安全“的文章。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 字。(分数:30.00)_申论-757 答案解析(总分:125.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125.00)1.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整理、概括出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
3、题。 要求:概述全面,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超过 200字。(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近年来,关系到人民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领域频频出现问题,诸如含有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及无生产厂家和质量认证的产品屡屡被查出,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因此,需要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体系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2.给定资料的内容,请谈谈如何解决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分条作答,简明扼要,所提建议或措施要有可操作性。不超过 300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加强农产品污染源头治理。食品监管部门应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
4、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专项监测与认证工作。深入开展对农产品生产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的治理,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 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的过程监管。要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厂点严格证后监管,严查无证生产。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严格出厂检验。 加强食品质量的市场监管。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准入体系,配备食品快速检测设备,加强食品市场日常监管力度;开展重点区域、经营者自律承诺和节日食品市场等专项执法检查;逐渐实行食品溯源制度,完善标签管理。 制定食品安全法规及加强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和预警。本题仅限报考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分数:50.00)(1).根据所给材料,概括出食
5、品安全问题的成因是什么。不超过 200字。(分数:12.50)_正确答案:()解析:在传统的多部门各司其职、分段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下,食品监管部门难以有效监管。(2)一些中小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执行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条例、标准的自觉性和力度不够,更有不法商人见利忘义生产假冒伪劣产品。(3)许多农产品生产者食品安全意识和知识缺乏,滥用农药和添加剂造成农产品源头的污染。(4)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问题,不同标准之间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食品安全隐患。(2).给定资料中谈到了食源性疾病,请指出应采取什么措施控制其发展。(分数:12.50)_正确答案:()解析:培训农业生产者,提
6、高生产技术 j改善生态环境,科学的使用农药和添加剂,避免农产品源头的化学污染。(2)加强对食源性致病细菌的监测。食品安全部门要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准入体系,配备先进的快速检测设备,杜绝食源性疾病的传播。(3)督促检查食品 生产企业把好质量关,提高生产和监测技术,防止带有食源性致病细菌和有毒化学物质食物进入销售领域。(4)长远来说,建立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体系,针对发现的危害因素,及时向社会发出警报,提醒公众注意防范;建立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体系和报告体系,一旦发生食源性疾病立即开展调查和检验;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重大食物中毒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纳入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3).根据资料,概括出食源性
7、疾病带来的后果及影响。不少于 200字。(分数:12.50)_正确答案:()解析: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发生改变,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生物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食源性疾病带来的后果和影响包括:首先,它的影响范围非常广,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面临食源性疾病的严峻挑战,人人都面临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其次,造成危害非常大。第三,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第四,传播其他疾病。(4).结合材料,谈谈如何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分数:12.50)_正确答案:()解析:创新食品安全部门之间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应淡化部门利益,加强合作,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起切实可行、行之有
8、效的沟通渠道和工作机制。(2)统一领导整合执法资源。应由各级食品安全领导机构整合执法资源,明确职责分工,推进综合执法、联合执法和信息共享,建立起统一、协调、权威的食品监管体制。(3)完善食品安全立法,进一步明确政府及各监管部门职责。明确执法主体的权力,担负的义务和责任,从而让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履行其食品安全监管职责时有法可依。(4)完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逐步实行食品市场准入制度,把监督管理深化到生产和加工环节。逐渐实行食品溯源制度,完善食品供应体系。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管理体制,把改革引向深入,从根本上解决好行政管理权限,权责明确,建立起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3.请结合材料,写一篇关于“食品安全
9、“的文章。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 2符合题意,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 字。(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B(五)参考例文/B B筑起食品生产企业的信用长城/B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我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包括在全国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使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我国食品市场经营的混乱秩序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因此,在当前要破解食品安全难题,亟待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进行诚信经营。 在食品安全
10、领域,近年来各种频频发生在食品行业的信用危机,引起人们对企业诚信的种种质疑。从阜阳奶粉事件到苏丹红、从喂食抗菌药物的海产品到最近出口日本的有毒饺子等事件的相继浮出,食品行业的诚信正在遭受严峻考验。如果说阜阳奶粉事件中查获的还只是一些无甚名气的小公司,那么像肯德基等国际大企业的产品质量则反映了食品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对薄弱。 食品直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食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首当其冲会受到侵害;同时不安全食品带来的危害具有涉及面广、隐蔽性强和潜伏期长等特点,因此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使人们对社会、对政府产生信任危机,不 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此外,由于食
11、品安全带来的国际贸易问题也日显突出,一些发达国家凭借技术领先、设备先进等优势,实施以检测标准为基础的贸易的技术性要求,对食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国食品出口的头号障碍。 从国民经济宏观运行而言,质量信用的优劣影响到国民生产力价值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关系进出口贸易和国家信誉。从微观经济而言,企业质量信用是企业合法参与市场竞争、树立企业和产品形象、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要求和生命线,质量失信的企业可能会在一夜之间失去市场,这些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一些金字招牌因一着不慎被迫关闭,前车之鉴,教训惨痛。因此,企业产品质量的信用是决定企业存亡和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通过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质量信用体系,客观发布其质量信用等级,并据此惩戒失信企业,鼓励诚信企业,良好的质量信誉便可能成为企业珍视的无形资产和重要资源,质量失信的企业便寸步难行,并受到政府、社会、市场的惩戒,从而全面提高我国的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