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31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06199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311及答案解析.doc

    1、申论-311 及答案解析(总分:20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201.00)1.请用不超过 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分数:1.00)_2.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 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数:100.00)_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 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100.00)_申论-311 答案解析(总分:201.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

    2、:201.00)1.请用不超过 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分数:1.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提示一 在北京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大张旗鼓地举办了第二届中国“金榜”文化节。来自上海、四川以及本地的 6位高考状元,被施以最高礼节:先由大红轿子抬进场,再骑着高头大马,按照旧时科举状元的派头骑马游街,引来附近数千名群众观看。主办方决定,今后要将各地的高考“状元”名字造册铭记、刻碑立传,并珍藏在中国科考文化展览馆内。2.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 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数:100.00)_正确答案:

    3、()解析:答案提示二 (1)“金榜文化节”有无存在的资格?“金榜文化”是否存在,关键要看“金榜”是不是一种“精神财富”。科举制度,对推动中国历史的贡献不大。历史上的个别状元是有出息的,而更多的状元郎没有为中国的文明做出多少贡献,更何况记载他们“考试成绩”的一纸“金榜”? (2)举办“金榜文化节”的目的何在?“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句话。只要看看这个“金榜文化节”都邀请了哪些部门的人物出场,就不难理解这个“节日”的醉翁之意到底何在了。所以,“金榜文化节”说穿了不过是某些人假借现行高考体制“考古”而搞的商业炒作。 (3)“金榜文化节”有什么作用?“金榜文化节”不过是高考冠军的模

    4、特表演而已。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 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100.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质疑“金榜文化节” 今年 8月 8日,6 名今年考取清华、北大的高考“状元”,骑上高头大马,胸佩红花绶带,被迎进京西著名的单人材灵水村,参加在该村举办的中国“金榜文化节”。今年全国 31个省、市、自治区的 62名高考“状元”也全部被造册铭记,刻石碑传。恕笔者见少识寡,先前从未听说有这么一个“中国金榜文化节”,更说不清这个“金榜文化节”的历史文化渊源究竟有多长。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场面浩大的“金榜文化节”,笔者却

    5、觉得疑点不少。 其一,“金榜文化节”有没有存在的资格。金榜是什么?文化是什么?依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前者是“科举时代俗称殿试录取的榜”,后者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由此可见,“金榜丈化”是否存在,关键要看“金榜”是不是一种“精神财富”。纵观科举制度,它对推动中国历史的贡献到底有多大呢?不可否认,历史上的个别状元是有出息的,而更多的状元郎没有为中国的文明做出多少贡献,更何况记载他们“考试成绩”的一纸“金榜”?难道这张纸上还会留下诸多的文化信息吗?如果不能,那么,“金榜文化节”又从何谈起? 其二,举办“金榜文化节”

    6、的目的何在。“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句话。只要看看这个“金榜文化节”都邀请了哪些部门的人物出场,就不难理解这个“节日”的醉翁之意到底何在了。那些耀武扬威的“状元郎”骑马“游街”,不过是被主办者当作“道具”使唤。他们的“演出”结束后,真正的目的在于让文化界、教育界和经济界的人士“联欢”。炫耀“金榜丈化”,隆重推出“金榜文化节”,说穿了不过是某些人假借现行高考体制“考古”而搞的商业炒作。 其三,“金榜文化节”有什么作用。古代的科举也好,现在的高考也罢,不外乎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其本身不可能上升到“文化”的境界。笔者以为,所谓的“金榜文化节”,和时下走红的清朝宫廷戏没有本质的差别,它不过是让人了解一点科考的历史。如果仅限于此,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为给科考“贴金”,再搬出近年来各地的“高考状元”作道具,让他们披挂上阵,为这个人造的“节日”助兴,不仅不合时宜,而且容易产生一系列的反作用。高考试题无法构成文化积淀,高考成绩同样不是文化的代表。可见,“金榜文化节”不过是高考冠军的模特表演而已。 这样的“人造节日”,还是少办为好。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申论-31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