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论-26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透露,为鼓(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请用 150 字左右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分数:20.00)_2.根据给定材料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归纳目前我国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数:30.00)_3.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50.0
2、0)_申论-26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透露,为鼓(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请用 150 字左右的篇幅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分数:20.00)_正确答案:(2005 年在各级政府的努力下,我国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就业实现了平稳增长。2005 年在我国劳动力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就业与再就业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 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已引起高度
3、关注,各地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及措施来缓解就业压力。)解析:2.根据给定材料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归纳目前我国在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分数:30.00)_正确答案:(2006 年,我国劳动力供给增量达到峰值,供给总量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过于求。 目前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劳动力供大于求压力进一步加大;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加大,就业服务急待加强;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解析:3.就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 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进行论
4、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50.00)_正确答案:(怎样抓紧抓好就业再就业2005 年,我国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就业实现了干稳增长。2006 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今年新增劳动力达到峰值,劳动力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就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引起高度关注。面对今年就业形势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和完善工作机制,把就业工作做实做好,为“十一五”开好头、起好步做出积极贡献。怎样抓紧抓好就业再就业?具体措施如下: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建立就业评估、监测和预警机制。继续保持宏观政策的稳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落实鼓励旁动密集型产业、
5、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保持就业增长的原动力。建立宏观调控政策的就业评估机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把就业增长作为重要的约束条件,对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影响的宏观政策和投资项目实行就业评估。建立行业就业预警和监测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结构调整和经济波动带来的就业风险。继续贯彻落实再就业政策,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作好有关政策的延续和扩展工作,重点解决体制转轨遗留的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所办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人员的再就业工作,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完善就业政策体系,加大对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体的就业扶持力
6、度。加快完善就业政策体系,整合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将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非国有企业下岗人员、大量处于待业状态的初高中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纳入统一的政策体系。加强对资源枯竭型困难城市、地处偏远的军工和森工企业、被征地农民的就业政策支持。高度关注城镇初、高中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促进其就业。研究改革退役军人就业管理体制,妥善安置退役军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和就业目标考核体系。进一步打破城乡就业体制和政策分割,将农民进城就业和城镇居民就业统一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进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
7、业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建立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区域劳务合作,推广输出与培训相结合的运作方式。建立适合转移就业农民的社会保险体系,加强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护,改善农民转移就业环境。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贯彻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志愿服务西部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深化科教文卫、公共管理、高端服务业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开放准入,加快发展,为长期有效解决高校毕业就业问题奠定基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难点是大专生和高职生的就业问题,应尽快建立健全就业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加大实验和实习设备投入,探索校企合作模式。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形成多元化的择业观,通过完善政策,满足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的人才需求,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总之,各地区、各级政府部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前提下,全面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