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申论-3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100.00)1.仔细阅读材料 A,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洁、语句通顺、概括全面。(分数:20.00)_2.仔细阅读资料 A、B,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就如何解决“GDP 与政绩挂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要求:结构严谨、语句通顺、建议合理。(分数:30.00)_3.针对材料 A、B 的内容,请你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紧扣材料、语句通顺、结构严谨。(分数:50.00)_湖南省申论-3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
2、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100.00)1.仔细阅读材料 A,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简洁、语句通顺、概括全面。(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人大委员吴晓灵认为,地方 GDP成了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为造假制造了动力,她建议把地方政府 GDP指标从地方指标中取消。 反对者认为地方的 GDP数据,可以反映很多问题,是中央和地方制定发展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所以不应完全取消,取消不如“打假”,挤出水分,打掉虚假成分,以求最终数据的真实和客观,以求最后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支持者认为继续保持地方政府 GDP统计,于践行科学发展观与经济社会获得更大发展及
3、促进公平正义实现弊大于利,取消地方政府 GDP统计则能在这些方面对地方政府发挥更大的正向引导与促进作用。2.仔细阅读资料 A、B,根据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就如何解决“GDP 与政绩挂钩”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建议。要求:结构严谨、语句通顺、建议合理。(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第一,是要求各级政府转变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把节能减排工作真正放在工作的首位。 第二,是完善体制。现行的干部考核和选拔体制基本上还是以 GDP论英雄,在政府拥有很大的资源配置权力下,政府官员更不顾任何代价地追求 GDP增速。而现行的以流转税为主的税收体制,也使地方官员一个劲地发展高耗能、高
4、排放的重化工业。因此,需尽快完善干部考核体制和财税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第三,要调整政策。现行的一些政策不是鼓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而是鼓励大家粗放扩张。因此,必须尽快调整有关政策,特别是尽快提高能源资源等价格,对排污坚决收费。 第四,监管到位,严格执法。政府必须依法行政,只要政府带个好头,再难的节能减排任务都能完成。 第五,落实责任。把是否完成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作为考核政府工作是否很好履行职责的重要标准。3.针对材料 A、B 的内容,请你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紧扣材料、语句通顺、结构严谨。(分数:50.00)_正确答案:()解析:正确处理经济发
5、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顾及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严重失衡。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 20多年的时间内集中出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饱和。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
6、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为新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上狠下工夫。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形成有利干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体系的首要环节。只有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
7、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增产减污。经济发展必须顾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发展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但是,发展绝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而是要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真正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国外的经验教训和国内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不能单纯追求 GDP的增长。过去那种拼资源、拼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不计环境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给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极大损害。这种所谓的发展,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子孙后代,实际上是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最终是不可持续的,人民群众也是不会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