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4 年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100.00)1.根据上述材料,用不超过 300 字的篇幅,概括目前我国各地公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数:20.00)_2.结合给定材料,用不超过 500 字的篇幅,就公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有说服力。(分数:30.00)_3.请以“对公车改革的思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紧密结合给定材料,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篇幅在 1200 字左右。(分数:50.00)_湖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 2004 年答案解析(总分
2、: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3,分数:100.00)1.根据上述材料,用不超过 300 字的篇幅,概括目前我国各地公车改革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公车改革之路,摸索出了“取消公务用车,发放交通费用补贴”、“取消公务用车,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政府引导,成立专门出租公司、保障公务用车需要”等办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工作不规范。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指导意见,一些单位在车改过程中,缺少阳光操作,不能保证改革公正、公平;一些单位既发补贴又配公车,变相提高福利待
3、遇。 二是缺乏应有的监督。各地在公车改革中,盲目学习,没有进行单位计算、论证、实施、效果、监督,以至于在改革中出现新的问题。2.结合给定材料,用不超过 500 字的篇幅,就公车改革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建议。要求:建议合理、可行,有说服力。(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一是统一认识,领导率先垂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公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彻底消除公车是福利待遇、身份象征的错误观念,坚决打破公车是既得利益、取消公车会影响公务的模糊认识,破除官本位思想,坚定改革信心,大胆积极探索,勇于从自身做起,为公车改革的顺利进行发挥表率作用。 二是出台指导意见,加大监督力
4、度。建议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公车管理经验,出台全国性公车改革示范性意见,在尊重地方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的基础上,对一些方向性问题做出刚性规定,尤其要规定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必须介入这项改革,以随时查处、纠正其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真正达到“改出好作风,改出高效率”的目的。 三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立严格的预算制度。当前最重要的是改革财政体制,建立严格的财政预算体制,推进财政法制化进程。政府部门要对财政管理部门负责,财政管理部门对政府负责,政府对人大负责,人大要对人民负责。通过这样的责任制,建立严格的层次分明的预算体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严格的公车消费预算制度,形成解决“车轮腐败”
5、问题的长效机制。3.请以“对公车改革的思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紧密结合给定材料,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篇幅在 1200 字左右。(分数:50.00)_正确答案:()解析:对公车改革的思考改革机关公务用车制度,从全国范围来说是从 1998 年开始进行试点工作的,迄今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主要是针对机关公务用车管理中存在的公车私用、公车“私户”、竞相购车、购超标车、以车谋私、相互攀比以及每年产生数额较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问题进行的。目前,我国多个省(区、市)以及国家审计署等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已进行或正在进行车改试点,取得了一些经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
6、,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国家机关现行的以公车配给为基础的用车管理制度弊端越来越明显。上千亿元的国家财政支出和由此滋生的公款消费、官本位等重大社会问题日益显露,使得公车改革的呼声近些年来此起彼伏。现行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抓好公车的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好的问题,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科学制定公车配备标准。现行公车制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超编超标配备公车。例如,我国公务用车制度的各种文件规定中,并没有明确乡镇领导享有专车待遇,但实际上乡镇领导不仅有专车,而且还存在超标配车问题。因此,制定公车配备标准是推进公车改革的首要前提。具体标准可作如下规定:
7、(1) 乡镇政府不论财力状况如何,一律不准配置公车,公务出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 区县政府及其部门限配一辆公务用车;(3) 市直属部门各限配一辆公务用车。二是严格执行公车使用规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目的不是取消公车,而是要规范公车使用,提高办事效率。对确因公务需要用车的公务活动应给予充分保证,要严格按照公车使用的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批登记手续,严肃查处违规用车行为。公务车只限有关人员执行公务时使用,不得以任何名义私用,也不得利用职权向下级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借用车辆,未经授权私自使用公务车者,不论其职位高低,都应受到相应的处罚。三是妥善分流机关司驾人员。做好机关驾驶人员的分流安置工作,是确保
8、公车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和必要保证。对于机关不同类型的驾驶员应采取相应的分流措施,使他们各得其所。机关借用的驾驶员可以返回原单位,聘用的驾驶员在聘用合同期满后不再续签,合同未到期的可解除合同并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四是合理保证公车财政资金。从一些地方的实践看,公车改革后用于公车的费用大大降低。但这并不等于说公车改革的目的就是取消公车费用,财政应当承担的公车资金必须保证。一方面,公车拍卖或转让的收入可以作为公车费用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对机关干部队伍状况、改革后公车保留数量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并与改革前财政每年适用于公车的费用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不同职务、不同岗位的机关工作人员可以享受的交通补贴标准。这个标准不仅要科学合理,也要符合财政承担能力。其实,公车改革是政府部门在新世纪中对公务用车做出的尝试,不管如何的运行和操作,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要各级政府部门真正地为民办事,为民解忧,为民所虑,为民所做,那么公车改革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