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申论-1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办假证、中奖、交友、点歌、炫铃办理(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请用不超过 200 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概括全面、语言简洁。(分数:20.00)_2.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请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求:条理清晰,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数:20.00)_3.结合资料 2,要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分析治理“垃圾短信”
2、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的工作的原因。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分数:20.00)_4.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请用 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40.00)_湖北省申论-1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办假证、中奖、交友、点歌、炫铃办理(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请用不超过 200 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要求:概括全面、语言简洁。(
3、分数:20.00)_正确答案:(短信因其收发及时、随身漫游、收费低廉等特点,对手机用户群具有极大诱惑。在用户为短信服务掏腰包的同时,制度、技术、事后追惩等方面的部分缺位,导致短信收费等行为有失规范时有发生。为维护消费者利益,规范短信服务行为已成当务之急。同时,不良手机短信扰乱公共通信秩序、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及财产权,并可能成为个别人违法犯罪行为和非法经营活动的“帮凶”,治理不良短信迫在眉睫。)解析:2.以政府调研员的身份,请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求:条理清晰,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数:20.00)_正确答案:(1)电信运营商提高技术手段,有效防范垃圾
4、短信的发送。(2)通过对短信的立法,规范信息产业中有关手机短信的管理。相关部门互相配合,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切实加强对手机短信以及互联网的管理,坚决防止各种有害信息通过各种渠道在公众中传播。(3)加大对不良短信的监管力度,对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一经查实,要坚决依法予以打击。(4)加强互联网从业单位的自律,共同创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在短信发展中努力创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渠道,引导其发展。)解析:3.结合资料 2,要用 200 字左右的篇幅分析治理“垃圾短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的工作的原因。要求:分析全面、条理清晰。(分数:20.00)_正确答案:(第一,法律依据滞后。对
5、于点到点短信是属于个人通信,受法律的保护,电信企业无权事先检查和监控。第二,技术防范难。违规发送的短消息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同时,有可能也是跨地域的传播,另外调查取证也比较难。第三,用户喜好需求的差异性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和不同的需求。第四,多部门的协调问题。需要联合公安、工商、新闻、文化、电信等在内的多个管理部门和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通力合作,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综合性治理。)解析:4.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请用 1200 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分数:40.00)_正确答案:(治理短信陷阱不能光靠自律近几年,电信业关于电信业
6、诚信、自律的讨论可谓热闹非凡。各电信运营商不但推出各种让人心暖的“承诺”,而且还要求合作的 SP(服务提供商)签署各样的协议,确保其“自律”。之所以要让 SP“自律”,跟近几年来中国无线增值业务的混乱是分不开的。强行定制、无法退订形形色色的短信陷阱,让手机用户受苦不浅。有业内人士曾经戏言,中国 SP 敛财招数的繁多,恐怕 10 部三十六计也无法匹敌。中国手机用户群非常庞大,短信等业务获益肥润,吸引了众多 SP 千方百计争夺用户,有的干脆设置各种陷阱直接“扣款”。为此,信息产业和两大移动运营商自 2005 年以来大力整治短信等无线增值业务市场,例如从监管部门在牌照审批上从严把关,运营商推出统一退
7、订方式、对违规 SP 加以严惩等。另外,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从 2005 年开始,就相继宣布上马其全新的数据业务管理平台,这些措施收效的确比较明显,相关投诉也已减少。但是,上述措施只能“封死”SP 一部分陷阱招数,一些不良 SP仍然可以变换手法,绕开新的平台继续骗钱。从用户投诉情况看,无线增值服务市场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例如 SP 私自发送广告短信“勾引”用户回复,甚至一些语音类的 SP 擅自拔通了用户的手机,为其播放“点歌”服务等等。也就是说,上述种种监管手法,仍然未能完全砍掉短信陷阱的黑手。实际上,让 SP 签署一份协议就能“自律”,无疑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愿望。从去年受到中国移动
8、重罚的 SP 黑名单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都是来头不小的门户网站和大型 SP,这些声名在外的服务商尚且铤而走险,不顾声誉损失违规操作,何况是在无线增值服务市场中占了绝大多数的无名小辈?有消费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短信陷阱”的种种措施,监管部门和运营商仍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上。短信陷阱之所以存在,跟制度和法律等方面存在漏洞有关。例如,目前短信息服务条例基本上是各省自行制定的,对于全国接入的 SP 根本不起效用。行业千呼万唤的电信法迟迟未出台,而无线增值业务在法律上则存在不少空白。因此,与其寄望于 SP“自律”,不如在无线服务监管上弥补制度缺陷,使 SP 违规操作的风险变大,用市场的手段,从利益上遏制其种种敛财招数。当 SP 无论使用何种方式侵犯消费者的利益,都会受到法律严惩的时候,相信也是无线增值服务市场净化的时候。)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