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申论-97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5 年 3 月 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总题数:0,分数:0.00)四、作答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结合给定资料,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 要求:准确简明,语言精练,字数不超过 300 字。 (分数:20.00)_2.结合给定资料,阐述如何在严峻形势下稳定就业大局。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语言精练,字数不超过 350 字。 (分数:30.00)_3.阅读给定资料,以“大学生就业难”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2、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50.00)_浙江申论-97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5 年 3 月 5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总题数:0,分数:0.00)四、作答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结合给定资料,分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 要求:准确简明,语言精练,字数不超过 300 字。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成因如下:
3、一是高校摊“大饼”式的规模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紧张,教育质量下滑;培养模式刻板固化,缺乏个性化指导,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二是受传统观念桎梏,毕业生普遍愿意留在中心城市;过高的薪资期望加上缺乏对就业环境的认识,导致就业处处碰壁。 三是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经济结构停留在低端层次,第三产业不发达,缺少现代服务业,以生产性岗位为主,需要的是一般的技术工人。 四是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高校学科设置不科学,重复现象严重,与市场需求容量增长不符,导致部分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缺少创业教育,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不足。 五是中小城市和基层公共服务不足,中小企业不稳定,不被家长认可,对毕业生吸引力不足。2.结合给定资料,阐述
4、如何在严峻形势下稳定就业大局。 要求:对策建议合理可行,语言精练,字数不超过 350 字。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在严峻形势下稳定就业大局,需多方合力。 一是政府全力推进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落实鼓励创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强化有针对性的创业指导,优化区域创业氛围,形成覆盖创业各阶段的公共创业服务链,举办各类创业主题活动。 二是着力做好以促进就业为中心的职业培训。建立职业培训公共服务平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技能培训、考核评价、使用激励等方面开展创新探索。 三是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给予招用毕业生的小微企业一定补贴支持;搭建高校毕业生市场化就业服务平台,对离校
5、未就业者实名登记;推进青年职业见习计划,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 四是努力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提高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用人单位的补贴标准。 五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采取学校教学与工作实践接轨的培养模式。3.阅读给定资料,以“大学生就业难”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50.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大学生就业难的冷思考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就业问题,有利于帮助人民群众改善生活条件、实现安居乐业,有利于推进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我国
6、稳定的大局。然而随着我国大学毕业生总量不断增加,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值此关键时刻,我们唯有冷静思考就业难的症结所在,方能对症下药。 大学生就业难由来已久,自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属于世界性难题的言论不绝于耳。为解决这一难题,各地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增加就业补贴者有之,重视职业培训者有之,宣传创业者有之,一时之间大学毕业生眼花缭乱,却依旧无法充分就业。各级政府应该改变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考方式,冷静探索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高校连年任性的扩招使教育质量不断下滑。摊“大饼”式的规模扩招,造成了高等院校教学资源紧张,学生质量与数量增长不成比例。而且我国部分学校为
7、了追求综合性,盲目开设专业,教学模式刻板,教学内容陈旧,学校课程与社会实践相脱节。学生虽然学习了多年的理论知识。但却毫无社会实践经验,理论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自然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我国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但东南沿海等地的传统制造业却一直是招工难。这种供需脱节的局面源于我国经济结构总体仍处于低端层次,依旧依赖传统制造业,而忽视了能够容纳大量人口的现代服务行业。传统制造业通过付出廉价劳动力换取发达国家技术投入和经济投资的发展模式曾经帮助我国迅速发展。但是,低端产业的需求主要是普通技术型人才,对高校培养的科技型人才需求不足,这直接造成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被闲置。 学生没有理性的人生规划。面对就业压力,越来越多学生盲目选择继续深造或留学,而学习的目的却如出一辙地只为谋得一份稳定工作。这种缺乏人生规划的结果,是学生过多集中于热门专业,没能发挥个人优势。这种就业主动性的欠缺,更使得他们极易受传统思想和就业环境的影响,一窝蜂地涌向特大城市和稳定岗位,直接提升竞争的难度。 孙中山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就业问题关系着家庭生活的幸福,关系着个人的前途,更关系着民族的复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我们不能浅尝辄止,而要冷静地深入内里,通过社会就业体系的整体改革,确保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