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申论-59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改革发展,就是利益分配再调整、再安排(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结合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分数:25.00)(1).请结合给定材料,谈谈你对划线句子“当下,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感慨官越来越不好当”的理解。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 150 字。(分数:12.50)_(2).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总结群体性事件衍生、恶化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方案。要求:条理清晰;不超过 350 字。(
2、分数:12.50)_1.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如何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请提出对策思路。要求:对策合理,条理清楚;不超过 400 字。(分数:25.00)_2.结合给定材料和社会现实,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标题是“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或类似标题。(2)包含对发展与稳定辩证关系的论述。(3)不必拘泥于材料。(4)主题明确,观点鲜明,结构清晰,主张合理,1000 字左右。(分数:50.00)_浙江申论-59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改革发展,就是利益分配
3、再调整、再安排(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结合材料,回答下面两个问题。(分数:25.00)(1).请结合给定材料,谈谈你对划线句子“当下,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感慨官越来越不好当”的理解。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 150 字。(分数:12.50)_正确答案:(随着改革发展的推进,社会的利益矛盾日益增多,需要领导干部有效处理。但很多干部没有处理突出矛盾的经验,公务员内部相关的教育培训也不足,导致干部遇到突发事件往往处理不当。而现在相关的问责也更严格,不能妥善处理突发状况的领导很可能被撤职,增大了处理此类事件的压力,所以会出现一些干部感慨官员难当的现象。 (
4、148 字)解析:作答思路这是一道态度观点分析题,需要用到背景原因分析法。考生应该明确这个态度观点所处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利益诉求,滋生了很多利益纠纷,社会上产生了诸多不稳定因素,这给领导干部的执政带来了新的挑战,并且领导干部的队伍内部又存在很多弊病,因此,两大方面的压力使得一些干部感慨官员难当了。(2).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总结群体性事件衍生、恶化的原因,并提出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方案。要求:条理清晰;不超过 350 字。(分数:12.50)_正确答案:(群体性事件产生的根源是:一是近年来政府基层组织弱化,个别农村基层组织对群众的号召力、凝聚力和说服教育作用大
5、减,由于财力不足,对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也不够全面。二是一些干部执政能力较差,缺乏危机意识,缺乏党性和正气,不敢面对群众,不能深入、耐心细致做群众工作,甚至存在执法不严、情大于法的现象。群体性事件恶化的原因是:部分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时过度依赖强制手段,一味重视维护秩序,随意动用警察,激化了矛盾。应对群体性事件应该做到:一是确立正确思路,要敢于面对群众、深入群众,不得躲避,更不能随意动用警力。二是及时沟通民意,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掌握实际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及时公开信息。三是切实疏导民情,尽快制定合法、合理的对策,与群众沟通,耐心说服,承诺妥善解决问题。 (334 字)解析:作答思路本题分两
6、问,第一个问题要求总结群体性事件衍生和恶化的原因,可以说这是一道原因概括题,考生回到材料中找到关于群体性事件产生和进一步恶化的原因关键词,进行总结归纳、加以整合即可,同时,考生应注意,题目中要求结合材料和社会现实,这就是告诉考生不必完全局限于材料,可以适当加入自己对于社会现实的分析。第二个问题是要提出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对策方案,这是一道对策题。这是与上一问相呼应的题目,对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只有先对其进行背景原因分析,之后才能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对策。因此,该题目的设置就是暗示考生针对第一问的原因,逐一提出解决对策即可。1.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如何更好地维护社会
7、和谐稳定,请提出对策思路。要求:对策合理,条理清楚;不超过 400 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为更好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我们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推进民主决策。建立民主决策机制,要求在重大决策过程中必须开展问卷调查、听证会等活动,广泛搜集群众意见;建立事后问责机制,对未经民主程序制定的决策切实追究相关领导责任。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干部的服务意识,推动干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推动基层网格化管理;在基层广泛建立社会矛盾调解组织,做到矛盾就地化解;加强对基层组织的财政投入,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三、完善信访制度。要求政府各部门对信访办反映的意见切实重视,建立相关的监督问
8、责机制。创新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向基层派驻信访舆情信息员,广泛搜集信访信息。四、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制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法律顾问等各项工作,依法妥善解决各类利益纠纷。五、优化干部队伍。加强公务员内部培训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特别是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87 字)解析:作答思路这同样是一道对策题,但它相对于第二题中的第二问更加宏观,上一题的客体是社会不稳定问题中的一个具体的极端性表现,即群体性事件。而这一题的客体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是一个宏观的战略性目标。因此,作答此题时考生应用战略性的全局视角审视全篇材料,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病根”全部找到,之后有针对性地
9、提出对策。建议考生用总分的结构展开对策。2.结合给定材料和社会现实,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标题是“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或类似标题。(2)包含对发展与稳定辩证关系的论述。(3)不必拘泥于材料。(4)主题明确,观点鲜明,结构清晰,主张合理,1000 字左右。(分数:50.00)_正确答案:(参考范文以发展促稳定 以稳定保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只重公平不重效率,社会基本稳定但经济发展止步不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走出一条不断探索、发展的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传统经济体制不断革新,利益分配格局不断转变,在经济总量扩张的同时,出现
10、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利益诉求和利益纠纷,从而衍生出诸如群体性事件等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我们未来如何继续保障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课题。发展与稳定相互辩证统一。孤立地看,二者存在矛盾,发展是利益再分配、再调整的过程,单纯重视发展容易导致利益分配不均,引起部分社会群体不满、影响稳定;单纯重视稳定,会造成失去竞争、墨守陈规、无所作为,从而阻碍发展。但是,如果能够对二者给予相同的重视,妥善处理二者关系,也可以使之相辅相成:要在“把蛋糕做大”的同时,注意发展的合理性,公平分配发展成果,并及时应对、处理新的社会利益诉求和纠纷,以达到发展促稳定、稳定保发展的效果。胡锦涛主席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当
11、前的重大目标就是双管齐下、统筹兼顾地推动发展、维护稳定,从而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获得坚实基础。具体来说:首先,要推进科学发展,为稳定创造条件。一要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民群众为核心,继续突破旧有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探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继续推动经济发展。二要注重发展的公平性,要加大对落后地区和人群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收入水平,同时努力完善公共服务,特别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双管齐下,使发展达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其次,要维护和谐稳定,为发展做好保障。一要在观念上重视新的社会矛盾利益诉求,认识到积极改进
12、社会管理、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的重要性。二要推进民主决策,建立重大决策群众意见收集制度和事后监督问责制度。三要积极化解基层利益纠纷,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督促基层干部深入群众,强化各类基层利益调解组织,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质量,并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信访制度。四要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普法力度,搞好法律援助等各项工作。五要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内部培训教育,提高各级干部执政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多措并举,使人民大众利益诉求得到合理应对。发展不能停止,稳定不能打破。在改革开放的关键历史阶段,必须妥善处理好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提升发展质量,改进社会管理,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而真正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和社会的
13、长治久安。 (1046 字)解析:作答思路这道题目给出标题为“以发展促稳定以稳定保发展”,这个标题已经善意地提示考生,应该用辩证的视角来写这篇文章,而实际上,具备辩证思维的考生应该能够看出,通篇材料也是按照辩证的逻辑线条展开的,材料中开篇即引出发展与稳定这一对辩证关系,材料最后也以“科学发展”来把发展与稳定统筹兼顾起来。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在材料中,关于二者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并不多,关于“如何发展”的阐述也很宏观,只有一个要“科学发展”的“大帽子”,而其中具体的措施并没有,材料中关于“维稳”的阐述却很多,这正是出题者的用意所在,目前从公考的发展趋势上看,有某种试图跳出材料的倾向,所以在这种方向的指引下,出这么一套模拟题给大家作为“练兵”,这是一个尝试,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考生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应结合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理解,加入“如何科学发展”这一必要的逻辑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