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申论-35 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60.00)1.请你根据给定材料概述目前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要求:概述全面,突出要点,字数限200字内。(分数:15.00)_2.请归纳和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我国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几类主要问题。要求:问题明确,不得整句摘录给定资料,字数限 200字内。(分数:15.00)_3.志愿服务的前提是无偿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提倡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请围绕给定材料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字数限 300字内。(分数:15.00)_4.怎样促进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请你就
2、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正确,联系实际,措施具体,文字流畅。字数在 1000字左右。(分数:15.00)_浙江申论-35 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60.00)1.请你根据给定材料概述目前国内外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及趋势。要求:概述全面,突出要点,字数限200字内。(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提示 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在国外起步早、规模大、范围广、参与者广泛,并步入制度化、组织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运作机制。我国志愿者资源丰富,活动领域广阔,并在众多大型活动和急难险重任务中提供了优
3、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不被社会理解,缺乏安全、资金及法律保障等。 志愿服务发展趋势是规范化、法制化、全民化、社区化和自觉化,从而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促进社会和谐作出贡献。2.请归纳和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我国志愿服务中出现的几类主要问题。要求:问题明确,不得整句摘录给定资料,字数限 200字内。(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提示 我国志愿服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首先,社会公众对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者的认识存在误区,存在把志愿服务者当成廉价劳动力、贫困生甚至诈骗者的现象;其次,志愿服务行动常因缺乏资金来源而难以维系;再次,志愿服务的行为缺乏法律保障,因无法可
4、依,遇到侵害时权利得不到相应的保障;最后,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不高,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无序性,服务程序不严密,服务流程不规范,使服务质量得不到保证。3.志愿服务的前提是无偿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提倡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请围绕给定材料阐述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字数限 300字内。(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答案提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和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理由如下: 第一,有利于扶贫(弱)济困,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志愿服务是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提供的社会福利性事业活动,有利于弥补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人力和资金不足。 第二,志愿服务的非官方性
5、质可弥补政府行政力量的不足,在危机或重大事件中可发挥出强大的社会服务功能,及时化解危机、克服困难。 第三,有利于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志愿服务是社会性的服务活动,特别是在艰苦环境下进行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和造就意志坚定、道德高尚的优秀人才。 第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志愿服务有助于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先进文化风尚,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面进步。4.怎样促进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请你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正确,联系实际,措施具体,文字流畅。字数在 1000字左右。(分数:15.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大力
6、促进志愿服务事业 志愿服务是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素有急公好义、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20 世纪 60年代以来,在神州大地上开展的学雷锋活动,就是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使雷锋精神重新焕发活力,更有成效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要求。 国外的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服务的活动。雷锋精神则主要源于雷锋本人的道德自觉,是一种单向的、不求回报的无偿服务精神。在无偿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上,两者是一致的。但双方
7、还是有所差别:国外的志愿服务活动既是一种个人道德高尚的体现,也是一项法律义务。而在中国,学习雷锋更多是道德上的要求,并没有上升为一种法律上的要求。同时在国外,志愿服务还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社会公众的全面响应;而在中国,原有的学习雷锋活动这一最有群众基础的志愿服务活动,却愈来愈流于形式,新型的志愿服务工作则存在着不被社会理解、缺乏安全、资金及法律保障等问题。 由上可知,志愿服务活动在我国虽然有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卓有成效地开展志愿服务,就有必要积极借鉴国外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经验与做法。 第一,社会公众要转变观念,确立为志愿服务者给予从
8、精神到物质奖励的新观念。志愿服务者自愿无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是其道德高尚的体现,但社会公众是否就能心安理得地坦然享受这一无偿服务呢?长此以往,岂不寒了天下志愿服务者的心!只有当全社会确立了为志愿服务者给予从精神到物质奖励的新观念,才能形成人人争做志愿服务的新氛围。 第二,要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法律保障。法国、墨西哥及美国等国为志愿服务工作立法的做法,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让人欣慰的是,在我国一些地方,志愿服务工作已经纳入地方立法工作日程。例如,浙江省通过了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并在 2008年 3月 5日正式施行。 第三,要建立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拓宽志愿服
9、务领域。要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切人点,改变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满足少数受服务者的生活需求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模式,创新志愿服务模式与机制。 第四,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志愿服务工作的研究和宣传力度,大力表彰优秀志愿服务者,让志愿服务成为一项阳光工程、一项光彩事业。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在我国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又有现实必要。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在继承雷锋精神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做法,实现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就能使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社会公众的全面响应,志愿服务事业就能得到长足发展,雷锋精神就能重新焕发其活力,社会和谐的促进就有了一个新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