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申论-25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100.00)1.从 2011 年起,我国加快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请简要概括当前部分地区保障房建设面临的难题。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 300 字。(分数:25.00)_2.“给定资料 3”谈到“当下还出现了一种保障房被一些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当成福利盛宴的趋势”,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分析合理,理解深刻,全面准确,不超过 250 字。(分数:25.00)_3.“给定资料 2”中指出,当前保障房分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结合给定资料,请你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要求:全面、有针对性、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 字。(分数:25.00)_4.请结合给定资料,以“保障房建设”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 10001200 字。(分数:25.00)_河北省申论-25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4,分数:100.00)1.从 2011 年起,我国加快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请简要概括当前部分地区保障房建设面临的难题。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字数不超过 300 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
3、一是资金缺口问题。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建设速度前所未有,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加大。二是分配不公问题。由于立法滞后、监管不力,导致保障房分配不公,违背了其“社会保障”的公共属性。三是面临土地供应不足、配套不足的难题。目前已有的保障房土地储备不足,加上征地拆迁难度大、耗时长,导致目前新增建设用地用于保障房建设的用地指标不足。四是保障房质量存在问题。利润被限制,导致某些开发商利欲熏心,政府监管缺失,导致保障房质量得不到保证。五是住房保障尚未立法,导致对社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缺乏约束力、强制力和执行力,各地保障性住房体系在工作机制、工作体制运转模式上良莠不齐。2.“给定资料 3”谈到“当下还出现了一
4、种保障房被一些地方和企事业单位当成福利盛宴的趋势”,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分析合理,理解深刻,全面准确,不超过 250 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这句话反映了当前保障房分配上存在不公现象。“保障房”异化为“福利房”,原因在于:一方面,计划经济形成的单位福利分房制度尾大难除,导致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无论在制度还是立法上都比较滞后。另一方面,利益驱动是违规操作的主因,监管不力则为其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保障性住房建设本质上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单位福利分房的翻版,更不是资本、权势的逐利场,而应成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因此,保障房应从法律上完善保障性住房制度,既要重视建设,也要
5、关注分配;既要通过各种方式“扩容”,也要恪守其“社会保障”的公共属性。3.“给定资料 2”中指出,当前保障房分配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针对这个问题,结合给定资料,请你提出相应的建议。 要求:全面、有针对性、条理清晰,不超过 300 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一是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制度,严格界定保障对象。加强保障性住房申请受理的源头管理,避免中、高收入阶层的投机行为导致社会不公现象。 二是原则上禁止保障房上市交易,实现保障性住房在中低收入居民和人才中循环分配机制。 三是加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等基础工作。加快推动建立住房保障、房地产、民政、公安、税务、银行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 四是
6、健全保障性住房审查公示和社会监督机制。公示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并最大限度地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五是加快立法工作,制定更严厉的惩处标准。出台基本住房保障法,明确各级政府在推进住房保障工程中的责任,规范保障房分配、运营、流转环节中存在的种种混乱局面。4.请结合给定资料,以“保障房建设”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主旨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 2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字数 10001200 字。(分数:25.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例文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让百姓“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是千百年来的社会理想。对普通的家庭来说,拥有一套住房是
7、安居乐业之根本,但随着房价上扬,普通家庭的住房问题较难解决,而经济条件较差的低收入家庭更是无力负担。住房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保障性住房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目前住房保障工作与群众期望依然有差距。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先后建立了以住房公积金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住房保障制度。但是,由于我国住房保障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和相关管理机构以及制度建设的力度,以保障百姓“居者有其屋”。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需要完善的政策
8、保障体系支持。由于保障性住房属于政府主导的公共福利项目,因此,为保障性住房提供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职责,也是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政府对保障性住房要在土地供应、资金支持、配套规划等方面提供政策扶持。如对廉租房、小户型住房投资者在土地供应、贷款、利率、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以鼓励投资者积极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组建职能管理机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住宅建设、发改委、国土资源、财政、税务、民政、社保、工商、银行等众多综合部门,还涉及到多部门之间的协调,以及多项配套政策的落实。从各地的实践看,凡是保障性住房工作做得好的地区,大多都组建了保障性住房的职能管
9、理机构。因此,应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统一运作”的新机制,设立专门全面负责保障性住房的投资、开发、建设、销售和管理等工作的政府专门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体制。保障性住房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需要住房保障管理和监督部门的跟踪监测及严格监管。首先,对住房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资金来源、补贴额度、保障期限、收入状况、档案审核、合同签订等实施严格审核和监管;其次,要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公示制度,提高住房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强化社会监督;最后,加大对保障性住房在用地、建设、准入、出租、出售、骗购、使用、监管等各个环节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行百里者半九十”。“十一五”期间,保障性安居工程使中国千万户居民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进入“十二五”,保障性住房的快速增长无疑将使更多的家庭一圆住房梦。在灯火璀璨的都市,有一盏亮着灯的小屋属于自己,对更多的百姓来讲,将不再是个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