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西省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模拟2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03813       资源大小:84.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西省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模拟23及答案解析.doc

    1、江西省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模拟 2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有些法律规范同时也是道德规范B.法律是道德最重要的评价标准C.法律和道德总是一致的D.所有法律规范都具有道德属性2.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分数:2.00)A.法的效力即法的实际约束力B.法的效力不包括对外国人的效力C.现代法律遵循法溯及既往的原则D.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3.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_(分数:2.00)A.成文法国家、不成文法国家都存在宪法

    2、性法律B.宪法惯例存在于实际政治生活中,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它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C.因为判例并不是成文宪法国家法律的渊源,所以如果最高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判决中认为,某项法律或行政命令违宪而拒绝适用,下级法院在以后审理类似案件时还是可以适用该法律或行政命令的D.国际条约不是宪法的表现形式4.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区别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法制是相对于非法律性质的社会规范而言的,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B.法治往往与民主、人权相关联,而法制既可与民主、人权也可与专制、特权相联系C.法制主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法治则主要解决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D.法制是法治

    3、的前提和条件,法治是法制的实现和保障5.A 市日报刊登了一则严重失实的反映 A 市公安局滥用强制措施的新闻报道。对此,A 市公安局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新闻侵权诉讼,要求A 市日报赔礼道歉。A 市公安局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_(分数:2.00)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6.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是_。(分数:2.00)A.法律通过之日B.法律公布之日C.法律批准之日D.法律实施之日7.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将法学划分为_。(分数:2.00)A.国际法学和国内法学B.实体法学和程序法学C.立法学和法律解释学D.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8.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是_。

    4、(分数:2.00)A.法律的构成要素包括规则、概念和解释B.判决书等规范性法律文书可以反复被适用C.法律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D.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法律的制定必须从大多数人的最基本利益出发9.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法律表达形式,可以把法划分为_。(分数:2.00)A.国际法与国内法B.根本法与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10.有关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外源型法制现代化B.由模仿大陆法系开始C.法律观念更新在前,法律制度变革在后D

    5、.法制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11.劳动法第 77 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关于此条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此法律条文是非规范性条文B.从法律的规范作用来看,它是确定的指引C.从法律规则的分类角度来看,它是强制性规则D.它包含法律规定的假定条件12.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继承了其父亲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_。(分数:2.00)A.车祸B.甲的父亲死亡C.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D.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13.下列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是

    6、_。(分数:2.00)A.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法律效力B.指导性案例是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D.指导性案例是我国的判例法14.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由_。(分数:2.00)A.国务院提出意见B.国务院裁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D.部门与地方协商15.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_(分数:2.00)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7、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16.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_(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B.马克思主义有关法的本质和作用的思想C.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论D.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17.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

    8、句话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2.00)A.法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B.国家的法以社会的法为基础C.法的变迁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D.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18.摩奴法典是古印度的法典,法典第五卷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妇女要终生耐心、忍让、热心善业、贞操,淡泊如学生,遵守关于妇女从一而终的卓越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不忠于丈夫的妇女生前遭诟辱,死后投生在豺狼腹内,或为象皮病和肺痨所苦。”第八卷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婆罗门贫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第十一卷第八十一条规定:“

    9、坚持苦行,纯洁如学生,凝神静思,凡十二年,可以偿赎杀害一个婆罗门的罪恶。”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_(分数:2.00)A.摩奴法典的规定表明,人类早期的法律和道德、宗教等其他规范是浑然一体的B.摩奴法典规定苦修可以免于处罚,说明法典缺乏强制性C.摩奴法典公开维护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D.摩奴法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与现代法律精神不相符合19.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下列哪一说法可以成立?_(分数:2.00)A.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绝对事实和真相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C.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既要遵守和服从

    10、法律规则又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D.法律推理是严格的形式推理,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2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是_。(分数:2.00)A.监察机关B.权力机关C.法律监督机关D.司法行政机关21.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_。(分数:2.00)A.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B.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D.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22.甲为上厕所,将不满 1 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 4 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

    11、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_(分数:2.00)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D.故意杀人罪23.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 6 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森林约 5 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

    12、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 日后,邻居在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_(分数:2.00)A.故意杀人B.意外事件C.过失致人死亡D.不构成犯罪24.甲因遭受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某日,甲的女儿丙(13 岁)来看望甲,甲叫丙把家中的老鼠药放入乙喝的酒中。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使乙死亡。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甲、丙构成共同犯罪B.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C.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D.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25.如果某犯罪案件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域,且该案犯罪人不是中国公民,被害人也不是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但中国对此案仍能行使刑事管辖权的

    13、,是基于_。(分数:2.00)A.属地管辖原则B.普遍管辖原则C.保护管辖原则D.属人管辖原则26.某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室主任王某,急于引进外资,对于前来投资的“外商”甲某等人盲目轻信,未认真审查其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就签订引资合作协议,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期打入对方账户 400 万元,结果,该笔资金被悉数骗走,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了_。(分数:2.00)A.玩忽职守罪B.滥用职权罪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D.尚未构成犯罪27.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_。(分数:2.00)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

    14、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8.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_。(分数:2.00)A.不可能构成犯罪B.可能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罪C.可能构成不纯正的不作为犯D.可能构成手段不能犯29.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的_。(分数:2.00)A.表面联系B.一般联系C.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D.普遍联系30.根据我国的刑法学说和司法实践,最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_。(分数:2.00)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B.对象认识错误C.手段认识错误D.客体认识错误31.在下列犯罪

    15、构成的一般要件中,体现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_。(分数:2.00)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32.盗窃罪属于_。(分数:2.00)A.故意和过失犯罪B.过失犯罪C.故意犯罪D.故意或过失犯罪33.某甲捏造某乙(某机关干部)受贿 20000 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_。(分数:2.00)A.诬告陷害罪B.诽谤罪C.侮辱罪D.报复陷害罪34.甲、乙二人携带炸药去水库僻静处炸鱼,甲在岸边准备往水中掷炸药时,不慎引起爆炸,将乙炸死,自己也受重伤。则甲的行为如何定性?_(分数:2.00)A.过失爆炸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C.意外事

    16、件D.非法捕捞水产品罪35.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刑法第 263 条抢劫罪加重法定刑事由的是_。(分数:2.00)A.在办公室内抢劫的B.多次抢劫的C.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6.甲乙二人是交往多年的好友,一日,甲请乙在某酒店喝酒,两人微醉。下楼时,因一小事意见不合,甲推了乙一把,乙便从三楼摔至一楼,导致颅脑严重损伤,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身亡,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_(分数:2.00)A.构成故意杀人罪B.构成故意伤害罪C.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D.属于意外事件37.下列犯罪行为中,属于不作为行为方式的是_。(分数:2.00)A.甲因高兴将 3 岁儿子抛接但因失手致其死亡B.乙分娩

    17、婴儿后为掩盖未婚先孕真相将婴儿扔出窗外致婴儿死亡C.丙分娩女婴后不愿抚养,遂以 2 万元价格将其卖给他人D.丁分娩婴儿后将婴儿弃置于火车站致其冻成重伤38.间歇性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_。(分数:2.00)A.应当负刑事责任B.不负刑事责任C.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待治疗痊愈后再追究刑事责任39.非法拘禁罪属于_。(分数:2.00)A.继续犯B.牵连犯C.结合犯D.连续犯40.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_。(分数:2.00)A.重大责任事故罪B.交通肇事罪C.放火罪D.破坏交通工具罪41.甲厂工程师张某利用工作之便,编写

    18、了一本发动机修理与调试。为该书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张某与甲厂发生争议。依照法律,该书的著作权属于谁?_(分数:2.00)A.归张某享有,与甲厂无关B.该书是职务作品,著作权由张某享有,但甲厂在两年内可以使用C.该书著作权由张某享有,甲厂有权在其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D.该书是职务作品,但未经张某同意,甲厂不得许可第三人优先使用42.王某现年 17 岁,高二学生,平时创新能力极强,其研究创造的一个小发明获得专利,并且经济价值较高。专利权的申请、使用和由此所获取的收入的处理一概由王某的父亲予以安排,王某的父亲从事的下列各种行为中,违背了民法通则规定的监护责任的是_。(分数:2.00)A.将王某对该发明创造

    19、的专利权转让给某公司,但转让价格比市场价格略低B.将专利权转让部分所得以王某的名义购买房产一处C.将所购买的房产租与他人,收取租金D.将专利权转让所得中的一万元以王某名义捐献给某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43.下列情形中,诉讼时效为 1 年的是_。(分数:2.00)A.甲租赁乙的房屋,因拒付租金而发生纠纷B.甲与乙签订了一承包经营合同,后乙违约C.甲借给乙 1 万元,乙到期不还欠款D.甲在乙处定作一套西服,到期后甲未及时领取西服,30 天后乙将西服卖掉44.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 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

    20、姻关系如何?_(分数:2.00)A.自行恢复B.不得自行恢复C.经乙同意后恢复D.经甲同意后恢复45.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有哪一项是错误的?_(分数:2.00)A.权利能力是公民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46.2013 年,张明因盖房挖地基,发现一个坛子,内有 500 块银圆及一张棉布,上写“为防日寇搜查,特埋此,王建林 1938 年 7 月 1 日”。王建林为王天民的爷爷,在抗战期间被日寇杀害,解放后王天民被宣布为中农。这 500 块银圆_。(分数:2.00)A.应归张

    21、明所有,作为发现人,他可按先占原则取得银圆所有权B.应归王天民所有C.应由张明与王天民平分D.属于无主财产,应归国家所有47.小宋受朋友之请去某饭店吃饭,中途去洗手间时,因地面油滑不慎摔倒,致使腿骨骨折。对小宋受到的损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小宋与饭店没有形成合同关系,所以饭店不承担责任B.小宋不是消费者,所以饭店不承担责任C.小宋是消费者,所以饭店应当承担责任D.小宋是自己不注意摔倒的,饭店并无加害行为,所以饭店不承担责任48.张大来的原户籍所在地在杨村,2010 年张大来从杨村开出迁住证,迁往李村。但在李村登记前,张大来得病,在县城医院住院一年零三个月。病愈后张大来前

    22、往北京市打工,并在某区办理了暂住证,居住期限为 6 个月,现住在某区某街道某号。现问,张大来的住所应确定为何处?_(分数:2.00)A.杨村B.李村C.县城医院D.北京某区某街道某号49.甲向乙借款 5 万元,并以一台机器作为抵押,办理了抵押登记。随后,甲又将该机器质押给丙。丙在占有该机器期间,将其交给丁修理,因拖欠修理费而被丁留置。关于本案情,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抵押权因抵押合同生效而成立,且具备对抗善意第三人的效力B.本案中机器已经交付质权人,质押权成立C.丁有权就该动产优先受偿D.乙优先于丙受偿,丁优先于乙受偿50.甲公司业务经理乙长期在某餐厅签单招待客户,餐费由公司按

    23、月结清。后乙因故辞职。月底餐厅前去结账时,甲公司认为,乙当月的几次用餐都是招待私人朋友,因而拒付乙所有签单的餐费。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_(分数:2.00)A.甲公司应当付款B.甲公司应当付款,乙承担连带责任C.甲公司有权拒绝付款D.甲公司应当承担补充责任江西省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模拟 2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100.00)1.下列关于法律与道德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_。(分数:2.00)A.有些法律规范同时也是道德规范 B.法律是道德最重要的评价标准C.法律和道德总是一致的D.所有法律规范都具有道德属性解析:解析 道德

    24、规范与法律规范关于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精神是一致的。有些法律规范同时也是道德规范。故本题答案选 A。2.下列关于法的效力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分数:2.00)A.法的效力即法的实际约束力B.法的效力不包括对外国人的效力C.现代法律遵循法溯及既往的原则D.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 解析:解析 法的效力,即法律的约束力,指人们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那样行为,必须服从。不能把法的实效等同于法的效力。A 不选。法的效力包括对外国人的效力。B 不选。现代法律遵循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C 不选。规范性法律文件具有普遍约束力。D 应选。故本题答案选 D。3.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_(分数:2.00)A.成文法

    25、国家、不成文法国家都存在宪法性法律 B.宪法惯例存在于实际政治生活中,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它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C.因为判例并不是成文宪法国家法律的渊源,所以如果最高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判决中认为,某项法律或行政命令违宪而拒绝适用,下级法院在以后审理类似案件时还是可以适用该法律或行政命令的D.国际条约不是宪法的表现形式解析:解析 B 项宪法惯例普遍存在于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国家中,它主要依靠公众舆论而不是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C 项在成文宪法国家,如果最高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判决中认为,某项法律或行政命令违宪而拒绝适用,那么下级法院在以后审理类似案件时是不可以适用该法律或行政命令的。D 项所谓宪

    26、法的渊源就是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等。4.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区别的表述,错误的是_。(分数:2.00)A.法制是相对于非法律性质的社会规范而言的,法治则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B.法治往往与民主、人权相关联,而法制既可与民主、人权也可与专制、特权相联系C.法制主要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法治则主要解决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D.法制是法治的前提和条件,法治是法制的实现和保障 解析:5.A 市日报刊登了一则严重失实的反映 A 市公安局滥用强制措施的新闻报道。对此,A 市公安局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新闻侵权诉讼,要求A 市日报赔礼道歉。A

    27、市公安局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_(分数:2.00)A.法的适用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D.法的解释解析:解析 本题中,A 市日报刊登的反映 A 市公安局滥用强制措施的新闻报道严重失实,侵犯了A 市公安局的名誉权。对此,A 市公安局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A 市日报赔礼道歉,系依法履行权利,属于法的遵守范畴,故 B 项论述正确。6.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依惯例应是_。(分数:2.00)A.法律通过之日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D.法律实施之日解析:7.从认识论的角度,可以将法学划分为_。(分数:2.00)A.国际法学和国内法学B.实体法学和程序法学C.立法学和法律解释学

    28、D.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解析:8.下列选项中,可以成立的是_。(分数:2.00)A.法律的构成要素包括规则、概念和解释B.判决书等规范性法律文书可以反复被适用C.法律事件是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 D.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要求法律的制定必须从大多数人的最基本利益出发解析:解析 法律要素是指构成法律的基本因素或元素。一般认为,法律由规则、原则和概念三种要素构成,因此 A 项错误。判决书不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而属于法律文书,因此不具有反复适用性,B 项错误。法律制定的科学性原则指制定法律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因此 D 项错误。正确

    29、答案为 C。9.对法律进行分类,可以从不同的标准、角度出发。一般来讲,根据不同的法律表达形式,可以把法划分为_。(分数:2.00)A.国际法与国内法B.根本法与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解析:解析 本题的考点是法律的分类。法律的分类多种多样,可以从大的方向分为法的一般分类和法的特殊分类。法的一般分类主要包括这样几种:按照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法律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按照法律规定的内容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按照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按照法的创制主体和适

    30、用主体的不同,法律可以分为国内法和国际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项。10.有关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历史道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分数:2.00)A.中国法制现代化是外源型法制现代化B.由模仿大陆法系开始C.法律观念更新在前,法律制度变革在后 D.法制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解析:解析 从中国法制的历史背景看,中国的法制现代化明显属于外源型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也有自己的特点:(1)从主动接受到被动选择;(2)由模仿大陆法系开始;(3)法的现代化的启动形式是立法主导型;(4)法律制度变革在先,法律观念更新在后。本题 C 选项法律观念更新在前,法律制度变革在后,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31、C。11.劳动法第 77 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关于此条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此法律条文是非规范性条文B.从法律的规范作用来看,它是确定的指引C.从法律规则的分类角度来看,它是强制性规则D.它包含法律规定的假定条件 解析:解析 A 项错误,此条文属于法律规则,故属于规范性法律条文;B 项错误,此条规定是不确定性的指引,通过宣告法律权利,给人们一定的选择范围;C 项错误,此条并没有强制性质;D 项正确,此条规定包括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两大部分。故本题答案选 D。12.甲的父亲在一次车祸中丧生,甲依法

    32、继承了其父亲的遗产。引起遗产继承这一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是_。(分数:2.00)A.车祸B.甲的父亲死亡 C.甲未声明放弃继承权D.甲与其父之间存在合法的父子关系解析:解析 甲的父亲死亡是引起遗产继承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车祸则是引起损害赔偿法律关系发生的法律事实。故本题答案选 B。13.下列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是_。(分数:2.00)A.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法律效力B.指导性案例是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C.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 D.指导性案例是我国的判例法解析:解析 指导性案例并不具有普遍法律效力。A 项说法错误。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是以宪法为核

    33、心的各种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特别行政区的法律、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等,并不包括指导性案例。B 项说法错误。我国现阶段没有判例法,主要是成文法。D 项说法错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 14 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类似案例时应当参照。C 项说法正确。故本题答案选 C。14.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由_。(分数:2.00)A.国务院提出意见B.国务院裁决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D.部门与地方协商解析:解析 我国立法法第 86 条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

    34、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故本题答案选 B。15.对法律汇编与法典编纂之间区别的理解,可以有多种角度。下列哪一表述准确地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区别?_(分数:2.00)A.法律汇编既可以由个人进行,也可以由社会团体乃至国家机关进行;法典编纂只能由国家立法、执法和司法机关进行B.法律汇编是为了形成新的统一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法典编纂是将不同时代的法典汇编成册C.法律汇编可以按年代、发布机关及涉及社会关系内容的不同,适当地对汇编的法律进行改变;法典编纂不能改变原来法律规范的内容D.法律汇编不属于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法典编纂是一种在清理已有立法文件基础上的立法活动 解析:解析 法律汇编,也叫法规汇编,是对已

    35、经颁布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目的或标准进行系统的排列,汇编成册。法律汇编不改变汇编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内容,不制定新的法律规范,因而不是国家的立法活动,仅是一项技术意义上的工作。法律汇编的目的是便于人们查阅各种法律法规,以利于法的遵守和适用。官方编制的某些权威性法规汇编,还有助于人们确定现行法的范围。法律汇编有按发布的年代顺序进行的,有按调整的社会关系进行的,也有按发布的机关进行的。既有官方的汇编,也有民间的汇编。 法律编纂是指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属于某一部门法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编纂成具有完整结构的、统一的法典的活动。法律编纂是以制定法典为目的,因而也称为法

    36、典编纂。法律编纂可以改变原来的规范的内容,即可以删除已经过时或不正确的内容,消除其中矛盾重叠的部分,还可以增加新的内容。它要根据某些共同的原则形成有内在联系的、和谐的统一体,因此,它是国家的立法活动之一,只能由国家的立法机关进行,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均无权进行。进行法律编纂要考虑到整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应当尽可能把某一部门的法律规范编入同一法典中去。法律编纂要求较高的立法技术。16.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理论渊源?_(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权思想B.马克思主义有关法的本质和作用的思想C.研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方法论D.新中国成立 60 年来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解

    37、析:解析 选项 D 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实践基础,不属于理论渊源。17.奥地利法学家埃利希在法社会学原理中指出:“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立法,也不在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关于这句话涵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_(分数:2.00)A.法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产物B.国家的法以社会的法为基础C.法的变迁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D.任何时代,法只要以社会为基础,就可以脱离立法、法学和司法判决而独立发展 解析:解析 选项 A 正确。社会性质决定法律性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归根结底的异议上最终决定着法律的本质。不同的社会就有不同的法律。选项 BC 正确。国家的法以社

    38、会的法为基础,法律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选项 D 错误。错在“任何时代”,比如英美法系的普通法就不能脱离司法判决而独立存在。18.摩奴法典是古印度的法典,法典第五卷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妇女要终生耐心、忍让、热心善业、贞操,淡泊如学生,遵守关于妇女从一而终的卓越规定。”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不忠于丈夫的妇女生前遭诟辱,死后投生在豺狼腹内,或为象皮病和肺痨所苦。”第八卷第四百一十七条规定:“婆罗门贫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第十一卷第八十一条规定:“坚持苦行,纯洁如学生,凝神静思,凡十二年,可以偿赎杀害一个婆罗门的罪恶。”结合材料,判断下列哪

    39、一说法是错误的?_(分数:2.00)A.摩奴法典的规定表明,人类早期的法律和道德、宗教等其他规范是浑然一体的B.摩奴法典规定苦修可以免于处罚,说明法典缺乏强制性 C.摩奴法典公开维护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D.摩奴法典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与现代法律精神不相符合解析:解析 选项 B 错误。古印度法是印度奴隶制时期的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选项 ACD 正确。作为一种东方奴隶制法,古印度法具有东方法和奴隶制法的共性,比如维护君权、夫权、父权,维护奴隶主的特权,诸法合体,缺乏抽象概念和规则等。又独树一帜,有其自身的特点:与宗教密不可分;严格维护种姓制度;是法律、宗教、伦理等各种规范的混合体。19.关于法律解

    40、释和法律推理,下列哪一说法可以成立?_(分数:2.00)A.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绝对事实和真相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C.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既要遵守和服从法律规则又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 D.法律推理是严格的形式推理,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解析:解析 选项 A 不成立。法律推理是一种寻求正当性证明的推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推理才是一种寻找和发现真相和真理的推理。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或真相其实只是程序意义上和程序范围内的,或者说法律上的真实与真相并不是现实中的真实与真相。在具体操作上,进行法律推理,与其说是所

    41、追求绝对的真实,毋宁说是根据由符合程序要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而重构的事实做出决断。选项 B 不成立。法律推理不能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是为了得出法律判决的结论,找出确定的答案是法律推理的主要目的,而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法律的意义。法律解释只是为法律论证提供了命题,命题本身的正确与否不是靠解释来完成的,它只能通过法律论证的方法来加以解决。通过法律论证,法官们可以进行比较与鉴别,从各种解释结果中找出最好的答案。选项 D 不成立。法律推理是人的推理,自然要受人的价值观的影响,不是完全客观的。法官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2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是_

    42、。(分数:2.00)A.监察机关B.权力机关C.法律监督机关 D.司法行政机关解析:解析 宪法第 12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故选C。21.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_。(分数:2.00)A.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B.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C.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D.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解析:解析 宪法第 64 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22.甲为上厕所

    43、,将不满 1 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 4 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_(分数:2.00)A.过失致人死亡罪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

    44、人罪解析:解析 甲过失致乙死亡,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又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即产生杀人的故意,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对象不能犯的未遂。23.工人孙某休假回村,一日主动携带邻居 6 岁小孩进入村旁林深路险、豺狼出没的山林中狩猎玩。走入森林约 5 公里的时候,两人失散。孙某继续独自狩猎,之后既不寻找小孩,也没返村告知小孩家人,便径直回县城工作单位。4 日后,邻居在林中发现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小孩尸体。孙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_(分数:2.00)A.故意杀人 B.意外事件C.过失致人死亡D.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 孙某在明知与自己失散后小孩可能发生危险的情况下,放任危险结

    45、果的发生。由题目中孙某既不寻找也不告知小孩家人可知,小孩遭遇危险与否均不违背孙某的意愿。孙某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选项 A 正确。选项 B、D 明显错误。选项 C 与孙某的主观要件不符、孙某对于危害结果抱放任而不是反对的态度。选项 C 不正确。24.甲因遭受丈夫乙的虐待而被迫离家独居。某日,甲的女儿丙(13 岁)来看望甲,甲叫丙把家中的老鼠药放入乙喝的酒中。丙按甲的吩咐行事,致使乙死亡。对此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分数:2.00)A.甲、丙构成共同犯罪B.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C.甲是故意杀人罪的教唆犯D.甲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解析:解析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本案例中,13

    46、 岁的丙既没有犯罪故意也不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所以甲、丙不能构成共同犯罪。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甲的行为并没有危害公共安全,故排除。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以,甲的行为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25.如果某犯罪案件不是发生在中国领域,且该案犯罪人不是中国公民,被害人也不是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但中国对此案仍能行使刑事管辖权的,是基于_。(分数:2.00)A.属地管辖原则B.普遍管辖原则 C.保护管辖原则D.属人管辖原则解析:解析 刑法第 9 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

    47、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对普遍管辖原则的规定。在刑法空间效力原则中,普遍管辖原则处于补充地位,只有针对少数国际犯罪,不能适用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时,才能适用普遍管辖原则。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 B。26.某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办公室主任王某,急于引进外资,对于前来投资的“外商”甲某等人盲目轻信,未认真审查其主体资格、资信状况,就签订引资合作协议,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期打入对方账户 400 万元,结果,该笔资金被悉数骗走,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王某的行为构成了_。(分数:2.00)A.玩忽职守罪B.滥用职权罪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

    48、、履行合同失职罪 D.尚未构成犯罪解析:解析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因严重不负责任被诈骗,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与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该合同失职罪是法条竞合,玩忽职守是普通条款,国家工作人员签订,履行该合同失职罪是特殊条款,仅仅适用于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的玩忽职守犯罪。27.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_。(分数:2.00)A.不负刑事责任B.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应当负完全的刑事责任D.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刑法第 18 条第 3 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西省人民警察录用考试专业基础知识模拟2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syndromehi21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