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题库)-试卷 6 及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我国的选举法规定,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 )。(分数:2.00)A.维护民族团结B.实现民族平等C.培养少数民族干部D.促进少数民族发展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下列选项属于这里的“征收或者征用”的是( )。(分数:2.00)A.文物部门为保护文物责令开发商停止施工B.政府下令捕杀某
2、养殖场患了禽流感的鸡C.县政府为了拓宽道路依法拆除村民祖屋D.行政机关向采矿权人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行为违反这一规定的是( )。(分数:2.00)A.快餐店老板销售快餐时根据顾客身份实行差别定价B.国家在高考政策上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适当照顾C.某地规划的妇幼保健院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为 1:3D.中国人民银行某分支机构在招录职员时要求身高 170 米以上4.下列不属于国家机构组成部分的是( )。(分数:2.00)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家主席C.全国政协D.国务院5.根据宪法,下列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分数:2.00)A.中共中央B.全
3、国人大常委会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主席团6.按照法律位阶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B.法律地方性法规一行政法规部门规章C.法律行政法规省级政府规章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际条约司法解释7.北京市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中心城区合并调整为新的东城、西城两个区。有权审批该行政区划调整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B.全国人大C.北京市政府D.北京市人大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享有平等权的宪法体现,也是国家机关活动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分数:2.00)A.对少数民族不实
4、行独生子女政策B.国家免除农民的农业税C.交警大队为了缓解某地的交通拥堵而限制货车进入D.某地高中招生政策对赞助者子女给予加分优惠9.下列不属于村民委员会职责的是( )。(分数:2.00)A.制定村民自治章程B.调解村民纠纷C.组织村民发展合作经济D.协调本村生产10.王某为 H 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选为 H 县人大代表。王某当选的正确途径是( )。(分数:2.00)A.H 县全体选民直接选举B.王某所在选区选民直接选举C.镇人大主席团选举D.镇人大代表选举11.关于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代表名额基数根据乡镇人口数确定B.选区只能按居住状况划分C.
5、县人大常委会主持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D.代表选举实行差额原则12.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分数:2.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各级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D.国务院13.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其中实行间接选举的是( )。(分数:2.00)A.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C.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4.根据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分数:2.00)A.国家主席B.全国人大主席团C.五分之一全国人大代表D.国务院15.根据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
6、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 )。(分数:2.00)A.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国务院总理16.在以下机关中,享有最高法律解释权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1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对国家主席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 45 周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C.国家主席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D.国家主席每届任期为五
7、年18.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 )。(分数:2.00)A.劳动B.纳税C.休息D.工作19.我国的审判机关是( )。(分数:2.00)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C.军事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2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分数:2.00)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C.公安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21.甲在报纸上发表煽动民族仇恨的言论,公安机关直接对其进行了逮捕,公安机关侵犯了甲的( )。(分数:2.00)A.言论自由B.出版自由C.人身自由D.示威自由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22.根据宪法和
8、香港基本法的规定,中央直接行使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的权力主体除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外,还有( )。(分数:2.00)A.中央军事委员会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D.中央人民政府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结合B.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C.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习区域自治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24.某省制定的规章与上位法相抵触,有权撤销这一规章的主体有( )。(分数:2.00)A.全国
9、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司法部D.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5.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 )。(分数:2.00)A.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行动,不受法律追究B.提出对我国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C.提出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案D.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不受逮捕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题库)-试卷 6 答案解析(总分:5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1.我国的选举法规定,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规定的出发点是( )。(分数:2.00)A.
10、维护民族团结B.实现民族平等 C.培养少数民族干部D.促进少数民族发展解析:解析:这一规定保证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从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其根本出发点是实现民族平等。2.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下列选项属于这里的“征收或者征用”的是( )。(分数:2.00)A.文物部门为保护文物责令开发商停止施工B.政府下令捕杀某养殖场患了禽流感的鸡C.县政府为了拓宽道路依法拆除村民祖屋 D.行政机关向采矿权人收取矿产资源补偿费解析:解析:宪法第 13 条第 3 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
11、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征收是指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国家将私人所有的财产强制地征归国有;征用是指为了公共利益需要而强制性地使用公民的私有财产。征收和征用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都要经过法定程序,并要给予补偿。不同之处在于,征收主要是所有权的改变,征用只是使用权的改变。征收是国家从被征收入手中直接取得所有权,其结果是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征用则主要是紧急情况下对私有财产的强制使用,一旦紧急情况结束,被征用的财产应返还原权利人。实行征收和征用,应当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公共利益需要的原则;二是依照法定程序的原则;三是依法
12、给予补偿的原则。所以题中只有 C 选项符合宪法规定。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列行为违反这一规定的是( )。(分数:2.00)A.快餐店老板销售快餐时根据顾客身份实行差别定价B.国家在高考政策上对少数民族考生给予适当照顾C.某地规划的妇幼保健院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为 1:3D.中国人民银行某分支机构在招录职员时要求身高 170 米以上 解析:解析:销售者可以制定学生价、VIP 会员价以促进销售;中国民族政策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这个实际情况就是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地理的原因,它的发展相对落后,如果不采取措施,他们就不可能和其他民族一道前进,这对整个国家利益是不
13、利的。公共厕所的厕位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设置,不涉及平等权。选项 D 中,招录银行职员时要求身高 170 米以上,违背了平等权。4.下列不属于国家机构组成部分的是( )。(分数:2.00)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家主席C.全国政协 D.国务院解析:解析:本题为选非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只有 C 项不属于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全国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 项。5.根据宪法,下列有权提议修改宪
14、法的主体是( )。(分数:2.00)A.中共中央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D.全国人大主席团解析:解析:宪法第 64 条第 1 款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因此,本题选择 B。6.按照法律位阶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 B.法律地方性法规一行政法规部门规章C.法律行政法规省级政府规章较大市的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国际条约司法解释解析:解析:立法法第 78 条规定:“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
15、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该法第 79 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选项 A 正确。7.北京市原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个中心城区合并调整为新的东城、西城两个区。有权审批该行政区划调整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 B.全国人大C.北京市政府D.北京市人大解析:解析: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撤、更名,特别行政区的设立由全国人大决定;乡、民族乡、镇的设、撤、更名、变更行政区域划分以及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审批县、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域界限的变更由省级政府决定,其他全部由国务院决定,所以本题
16、选择 A。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享有平等权的宪法体现,也是国家机关活动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分数:2.00)A.对少数民族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B.国家免除农民的农业税C.交警大队为了缓解某地的交通拥堵而限制货车进入D.某地高中招生政策对赞助者子女给予加分优惠 解析:解析:某地高中招生政策对赞助者子女给予加分优惠,使得当地学生不能平等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违反了宪法关于“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规定。9.下列不属于村民委员会职责的是( )。(分数:2.00)A.制定村民自治章程 B.调解村民纠纷C.组织村民发展合作经济D.协调本村生产解析:解析:根据村民委
17、员会组织法第 2 条,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因此,B 项正确。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 8 条村民委员会应当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因此,C 项和 D 项正确。选 A。10.王某为 H 县某镇政府工作人员,当选为 H 县人大代表。王某当选的正确途径是( )。(分数:2.00)A.H 县全体选民直接选举B.王某所在选区选民直接选举 C.镇人大主席团选举D.镇人大代表选举解析:解析: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8、选举法第 2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根据我国县乡直接选举制度,直接选举是将本行政区域内的选民划分为若干个选区,根据各选区的人口数,将代表名额分配到各选区,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代表。故题干中王某当选的正确途径是其所在选区选民直接选举,答案为 B。11.关于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代表名额基数根据乡镇人口数确定B.选区只能按居住状况划分C.县人大常委会主持乡镇人大代表的选举D
19、.代表选举实行差额原则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 30 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人数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即我国实行代表差额选举,所以本题选择 D。12.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是( )。(分数:2.00)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各级人民政府C.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委D.国务院 解析:解析: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本题答案为 D。13.我国实行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其中实行间接选举的是( )。(分数:2.00)A.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B.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C.不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
20、大会代表D.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选举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采用直接选举方式,包括选举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不设区的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而选举省、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则采用间接选举方式,因此 D 选项符合题意。14.根据宪法规定,有权提议修改宪法的主体是( )。(分数:2.00)A.国家主席B.全国人大主席团C.五分之一全国人大代表 D.国务院解析:解析:宪法第 64 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法律和其他议案
21、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故本题选 C。15.根据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 )。(分数:2.00)A.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国务院总理解析:解析:根据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发布动员令的职权则由国家主席行使。本题答案为 C。16.在以下机关中,享有最高法律解释权的是( )。(分数:2.00)A.国务院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解析
22、:17.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对国家主席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 45 周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C.国家主席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 D.国家主席每届任期为五年解析:解析:宪法第 79 条第 1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A 项正确。该法第 79 条第 2 款规定:“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四十五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可以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B 项正确。该法第 79 条第 3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
23、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第 60 条第 1 款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D 项正确。国务院统一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而非国家主席。C 项错误。故选 C。18.在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 )。(分数:2.00)A.劳动 B.纳税C.休息D.工作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故本题选A。19.我国的审判机关是( )。(分数:2.00)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 C.军事法院D.最高人民法院解析:2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分数:2
24、.00)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D.人民代表大会解析:解析:宪法第 129 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本题答案为 B。21.甲在报纸上发表煽动民族仇恨的言论,公安机关直接对其进行了逮捕,公安机关侵犯了甲的( )。(分数:2.00)A.言论自由B.出版自由C.人身自由 D.示威自由解析:解析:宪法第 37 条第 1、2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本题中,未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者法院决定,公安机关直接对甲进行逮捕,侵犯了甲的人身自由。本题答案
25、为 C。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4,分数:8.00)22.根据宪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规定,中央直接行使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的权力主体除国家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外,还有( )。(分数:2.00)A.中央军事委员会 B.最高人民检察院C.最高人民法院D.中央人民政府 解析:解析: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军队由中央军事委员会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除继续保持香港原有法律制度和原则对法院审判权所作的限制外,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所有的案件均有审判权。故本题选 AD。23
2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说法,正确的有( )。(分数:2.00)A.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统一领导与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结合 B.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C.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习区域自治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解析: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A、C 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法第 3 条第 2 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D 项正确。该法第 2 条第 2 款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B 项错误
27、。故 A、C、D 项正确。24.某省制定的规章与上位法相抵触,有权撤销这一规章的主体有(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 C.司法部D.该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解析:解析:立法法第 97 条第 3 款、第 5 款规定,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根据本条规定,本题正确答案为 BD。25.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有( )。(分数:2.00)A.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行动,不受法律追究B.提出对我国国务院或国务院各部委的质询案 C.提出全国人大职权范围内的议
28、案 D.非经全国人大主席团许可,不受逮捕 解析:解析:我国宪法第 72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分别提出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范围内的议案。第 73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常务委员会开会期间,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提出对国务院或者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的质询案。受质询的机关必须负责答复。第 74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第 75 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种会议上的发言和表决,不受法律追究。A 项中“行动”一词表述过为宽泛,不选,据此,BCD 是正确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