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题库)-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03450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题库)-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1、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题库)-试卷 1 及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国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分数:2.00)A.推动经济稳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B.推动经济稳定发展,增强社会活力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活力2.自 2013 年下半年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总要求是( )。(分数:2.00)A.为民、务实、清廉B.集中解决“四风”问题C.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

    2、和自我批评D.“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3.家风是什么电视系列报道是一档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节目,下列关于“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分数:2.00)A.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B.“家风”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C.“家风”是人们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D.弘扬良好“家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4.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分数:2.00)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科学发展、和谐发

    3、展、和平发展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阐述,从个人层面指的是( )。(分数:2.0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B.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D.非公有制经济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4、,关键在于( )。(分数:2.00)A.发挥人民主体作用B.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C.创新体制机制D.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9.根据邓小平的构想,1987 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下列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它明确了全党的工作重心必须向经济建设转移B.它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C.它对落后国家

    5、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D.它进一步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步骤等全局性重大问题10.1985 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分数:2.00)A.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B.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C.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D.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11.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分数:2.00)A.源于时

    6、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D.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12.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分数:2.00)A.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1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7、。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 )。(分数:2.00)A.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B.分配形式C.所有权归属D.占有形式14.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 )。(分数:2.00)A.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村持续增收。(分数:2.00)A.发展传统农业B.发展现代

    8、农业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D.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16.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 )。(分数:2.00)A.使生产力发展B.使人民富裕C.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使国家富强17.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最终是为了实现( )。(分数:2.00)A.祖国的繁荣富强B.共产主义C.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D.社会经济的发展18.( )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分数:2.0

    9、0)A.创新B.科技C.人才D.教育19.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分数:2.00)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 )。(分数:2.00)

    10、A.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B.它们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C.它们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D.它们不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21.邓小平指出:“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这段话意在强调把( )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分数:2.00)A.按劳分配B.平均主义C.按需分配D.多劳多得2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 )。(分数:2.00)A.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能力C.遵循自然规律D.

    11、绿色科技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2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 )。(分数:2.00)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D.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 )提出的。(分数:2.00)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2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2、。”这一论断的内涵包括( )。(分数:2.00)A.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C.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D.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27.201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下列举措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分数:2.00)A.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B.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C.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D.妥善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28.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的主

    13、要内容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本质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题库)-试卷 1 答案解析(总分:56.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国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分数:2.00)A.推动经济稳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B.推动经济稳定发展,增强社会活力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活力解析:解析: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14、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本题答案为 C 选项。2.自 2013 年下半年开始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总要求是( )。(分数:2.00)A.为民、务实、清廉B.集中解决“四风”问题C.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D.“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解析:解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 2013 年 6 月 18 日启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活动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上而下在中共全党深入开展。因此,

    15、本题答案为 D 选项。3.家风是什么电视系列报道是一档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节目,下列关于“家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分数:2.00)A.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B.“家风”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 C.“家风”是人们价值观形成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起点D.弘扬良好“家风”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内容,而“家风”仅从家庭这一层面探讨,不能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因此,本题答案为 B 选项。4.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

    16、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分数:2.00)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C.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D.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解析:解析: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刻把握这个精神实质。把握了这个精神实质,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最本质的东西,就把握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故 A 项正确。5.党的十八大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

    17、行了阐述,从个人层面指的是( )。(分数:2.00)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解析:解析: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句话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阐述。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国家层面进行的阐述,“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进行的阐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从个人层面进行的阐述。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8、,其根本原因是( )。(分数:2.00)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可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B.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生产力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D.非公有制经济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解析:解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两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根本上来说是由它们在发展社会生

    19、产力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A、C、D 三项均是其不可替代地位的具体表现。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 )。(分数:2.00)A.发挥人民主体作用B.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C.创新体制机制D.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头脑解析:解析:2010 年 4 月 6 日,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故本题答案为 B。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20、的民族精神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2006 年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012 年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因此,本题选 B 项。9.根据邓小平的构想,1987 年党的十三大正式确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下列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它明确了全党的工作重心必须向经济建设转移B.它标志

    21、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C.它对落后国家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D.它进一步解决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步骤等全局性重大问题 解析: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故 A 项错误。党的十二大制定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故 B 项错误。由于“三步走”战略是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因此不能说对落后国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C 项错误。答案为 D。10.1985 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

    22、界战争是有可能的”。这一判断( )。(分数:2.00)A.有利于推进国内经济建设 B.有助于确立改革开放方针C.基于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D.缘于美苏关系的全面缓和解析:解析: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后,邓小平对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在战争与和平问题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判断: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相对和平的新历史条件,为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有利于推进我国经济建设。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11.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

    23、的伟大。可见,优秀的文化( )。(分数:2.00)A.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解析:解析:优秀的文化来源于时代的实践,而不是是时代的智慧,故 A 项错误;优秀的文化又反作用于社会实践,但并不能决定时代的走向或者创造时代的未来,故 C 项正确,B、D 项错误。12.邓小平说:“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段话主要反映的是( )。(分数:2.00)A.经

    24、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B.经济体制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C.设立沿海经济特区有必要进行试验D.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 解析:解析:题干中的话是 1992 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的,“证券、股市,这些东西”指市场经济,“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反映出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1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公有制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了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 )。(分数:2.00)A.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B.分配形式C.所有权归属D.占有形式解析:解析:公有制的实现形

    25、式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14.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是( )。(分数:2.00)A.各民族聚居区发展的不平衡性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和发展C.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D.近代以来各民族在共同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解析: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历史发展、文化特点、民族关系和民族分布等具体情况作出的制度安排,符合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发展要求。(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

    26、存在和发展是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2)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3)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异,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现实条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 ),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村持续增收。(分数:2.00)A.发展传统农业B.发展现代农业 C.加强基础设施建设D.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解析:解析: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16.邓小

    27、平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 )。(分数:2.00)A.使生产力发展 B.使人民富裕C.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D.使国家富强解析:解析:邓小平认为,讲社会主义,首先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17.邓小平认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最终是为了实现( )。(分数:2.00

    28、)A.祖国的繁荣富强B.共产主义C.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解析:发展生产,增加人民收入,最终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986 年 9 月,邓小平在回答美国记者关于“致富光荣的口号同社会主义的关系”时说:“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由此可见,发展生产是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18.( )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分数:2.00)A.创新 B.科技C.人才D.教育解析:19.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

    29、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 )。(分数:2.00)A.四项基本原则B.改革开放C.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解析:解析:A 项,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B 项,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C 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D 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

    30、足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 )。(分数:2.00)A.它们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B.它们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C.它们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 D.它们不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解析:解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非公有制经济。把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到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因为它们同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一样,也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21.邓小平指出:“不

    31、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这段话意在强调把( )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分数:2.00)A.按劳分配 B.平均主义C.按需分配D.多劳多得解析:解析: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十分重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的问题。他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加以强调,题干中的话就是这一问题的体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2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 )。(分数:2.00)A.

    3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环境承载能力C.遵循自然规律 D.绿色科技解析:解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C。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分数:2.00)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D.社会主义荣辱观 解析: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33、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D。24.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 )。(分数:2.00)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C.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D.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解析:解析: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2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是在( )提出的。(分数:2.00)A

    34、.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解析:解析: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明确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他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从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35、义,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故本题选 A。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3,分数:6.00)26.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断的内涵包括( )。(分数:2.00)A.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C.改革开放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D.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解析: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

    36、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A、B、C、D 项均符合题意。27.2013 年 12 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下列举措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分数:2.00)A.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 B.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C.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 D.妥善解

    37、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 解析:解析: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要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A、D 两项体现以人为本,B 项体现生态文明,C 项体现优化布局,故四项表述均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为 ABCD。28.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含的主要内容有( )。(分数:2.00)A.社会主义本质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解析:解析: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故A、B、C、D 均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题库)-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