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申论-53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4 年 5 月,N 市放射源丢失事件引(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结合“给定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分数:20.00)(1).分析环保部门在面对环境突发事件时,与媒体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数:10.00)_(2).简要回答上述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不超过 300 字。(分数:10.00)_1.结合“给定资料 67”,分析全媒体时代构建环境突发事件舆论引
2、导机制的重大意义。 要求:分析深入,准确全面,不超过 300 字。 (分数:30.00)_2.结合“给定资料”,围绕“政府作为与媒体监督的关系”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总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50.00)_广东省申论-53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4 年 5 月,N 市放射源丢失事件引(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结合“给定
3、资料”,回答以下问题。(分数:20.00)(1).分析环保部门在面对环境突发事件时,与媒体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环保部门在面对环境突发事件时,与媒体互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信息发布迟滞。环境事件发生后,信息发布滞后于媒体报道。 第二,不能善用媒体。认为言多必失,在媒体面前沉默寡言,主动放弃新闻话语权。 第三,抵制环境谣言机制不健全。在环境事件发生后不能及时借助媒体纠正和澄清谣言,工作陷入被动。 第四,缺少有效的舆情监测体系。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舆情、引导舆论,以避免更大危机。(2).简要回答上述问题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要求:观点明确,语言精练
4、,不超过 300 字。(分数:10.00)_正确答案:()解析:环保部门不能及时有效地与媒体互动造成的负面影响是: 一方面公众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引发恐慌、焦虑、谣言,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1.结合“给定资料 67”,分析全媒体时代构建环境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的重大意义。 要求:分析深入,准确全面,不超过 300 字。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一是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针对环境问题与公众事前沟通到位,可以有效避免冲突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环境突发事件具有发生突然、扩散迅速等特点,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可起到防火墙、减震器
5、和安全阀的作用,可以快速平息事态、防止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发生。 二是有助于树立政府形象。环境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消除人们的恐慌情绪,化解危机,提升政府公信力。 三是有助于环保工作取得公众支持和配合。解决环境突发问题,积极站在公众、环保和大局的立场上,面对质疑、引导舆论,有助于赢得公众的支持和配合,使环保工作取得良好成效。2.结合“给定资料”,围绕“政府作为与媒体监督的关系”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3)总字数 8001000 字。 (分数:50.00)_正确答案:(
6、)解析:参考例文 政府媒体良性互动聚集环保正能量当前,我国处于发展关键期、矛盾凸显期,环境突发事件高发,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京津冀雾霾治理,多地 PX 项目屡屡下马;垃圾焚烧厂被迫流产,自来水水质引发关注一起起环保事件在经媒体曝光后总是能得到相关部门及时、有效的处理,不免引起人们对政府与媒体二者关系的思考。政府环保部门也好,新闻监督也罢,其最终目的都是推动环保事业发展,维护公众利益。因此,面对环境问题,环保部门应与媒体良性互动,积极作为,共同聚集环保正能量。 政府是社会管理主体,代表公众履行环保职能。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的环境事业是由政府主导并自上而下发展起来的。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7、,公众赋予政府环保部门权力,环保部门行使公共职能来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然而,在现实中,公民却与政府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当面对环境问题,自身利益受到损害、个人权利无法得到保障时,公众没有办法凭借个人力量督促政府部门立即解决突发环境问题,对政府的决策或职能的履行有异议也无法申辩。这时需要有一个中间力量,给政府环保部门施加压力,促进环境问题的解决,也就是媒体监督。 媒体是政府履行职能的外在监督,是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媒体传播相对公众个人而言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尤其是新媒体不断涌现,公众可以通过微博、论坛直接与媒体进行互动,媒体可以将公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的发生以一种客观、有效和公开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
8、形成一股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环保部门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迫使相关部门积极解决环境问题。但是,媒体作为外在监督力量,曝光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政府在科学环境决策和积极履行环保职能上的“失灵”。由此可见,媒体作为一种外部监督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环保部门来说,推动环保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应只靠这种外在的推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加强与实现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才是环保的应有之义。事实证明,主动公开胜过遮遮掩掩,积极作为胜过被动解决。环保部门应积极通过媒体展现环保成果、传递环保压力、反映突出环境问题;面对突发环境问题不遮掩、不捂盖,主动回应关注,积极作为。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提出的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政府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媒体是环保部门履行职能的外在监督,二者都应以维护公众利益为目的,在沟通中凝结共识,聚集环境保护的正能量,共同推动环境问题的解决,为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鼓与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