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申论-52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如何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区。 要求:措施得当,具有针对性。不超过 250 字。 (分数:20.00)_2.为学习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推动我市生态农业发展,领导让你去调研被誉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的留民营,请根据“给定资料 67”,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要求: (1)内容全面,用语得体; (2)紧扣材
2、料,条理清晰; (3)500 字左右。 (分数:30.00)_3.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思考,以“生态经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鲜明,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8001000 字。 (分数:50.00)_广东省申论-52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如何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区。 要求:措施得当,具有针
3、对性。不超过 250 字。 (分数:20.00)_正确答案:()解析:打造环湖生态经济区的措施包括:一、产城融合,发展以人为本、产业支撑、生态宜居、可持续的城镇化。致力于县城、特色镇等节点城镇的扩容提质改造,不涉及行政结构,倾向于同城发展、基础设施、产业聚集和经济的一体化。二、因地制宜,统筹保护与发展。建立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机制;规划主体功能区域,优化区域空间结构。三、发展和繁荣生态文化,培育全民生态意识与生态价值观。四、制度创新,建立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将生态建设和保护成效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服务功能支付制度。2.为学习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推动我市生态农业发
4、展,领导让你去调研被誉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的留民营,请根据“给定资料 67”,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要求: (1)内容全面,用语得体; (2)紧扣材料,条理清晰; (3)500 字左右。 (分数:30.00)_正确答案:()解析:关于“留民营生态农业发展”的调查报告留民营被誉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几十年来,留民营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观光农业为特色,发展生态乡村旅游,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而且维护了生态平衡,对我市的生态农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构建循环生态模式,发展有机农业 留民营的生态模式是:以沼气站为能源转换中心,促进各种产
5、业的良性循环,达到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的目的。同时进行全方位的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大力植树造林,从单一的种植发展成为一种、二养、三加工,形成了产、工、销一条龙的生产格局。通过实施有机生态农业建设,留民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以观光农业为特色,发展生态乡村旅游 结合生态庄园、农业公园、观光采摘园、垂钓、娱乐、餐饮等设施,留民营组织了生态农业观光游,让游客在参观沼气太阳能的同时了解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通过实施有机生态农业取得的效益。积极发展生态游,留民营组织“采摘品尝吃住在农家二日游”“民俗田园采风周末游”等活动,并针对中小学生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
6、特色活动。 留民营的生态发展模式为我市的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应加强学习。3.请结合对全部“给定资料”的理解与思考,以“生态经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观点鲜明,内容充实; (2)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8001000 字。 (分数:50.00)_正确答案:()解析:参考例文 依托生态优势 发展生态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但是对环境的破坏也让人触目惊心。在经济不能止步、环境亟须治理的今天,生态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必须探索生态经济发展之路。 加大宣传,转变观念,为生
7、态经济提供有力保障。要建立健全生态环保教育宣传机制。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平台广泛宣传生态环保知识,营造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良好舆论氛围,切实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把握好生态经济的核心内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破除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辩证观,坚持发挥政府、企业单位和广大公众多方联动的合力观。 突出抓好生态产业,为生态经济提供强力支撑。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发展壮大环保特色工业。在新建、引进工业企业时要注重环保,要有规划地发展企业,杜绝占而不用、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事发生。要大力发展产业循环经济,遵守“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可循环”的原则。在招商
8、引资上,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建立完善激励与监督机制,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保证企业生产的清洁化和对环境污染的减量化、无害化,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目的,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全力建设生态城镇,为生态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城乡建设不仅直接拉动生活消费和相关产业的生产消费,而且以其巨大的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要通过生态城镇建设有效地吸引生产要素的聚集,增强对经济社会的拉动作用。但也不能盲目地扩大城镇建设规模,要根据镇域人口、经济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建设规划,要注重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把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把城镇建设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认清生态经济的本质,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才能真正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