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申论-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给定资料/B(总题数:0,分数:0.00)三、1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端于欧洲中世纪(总题数:0,分数:0.00)四、B作答要求/B(总题数:3,分数:100.00)1.根据“给定资料”(仅限所给材料),归纳概括大学精神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要求:准确、全面。字数不超过 200字。(分数:20.00)_2.“给定资料 6”的画线部分写道:学者艾瑞予曾有过如此慨叹,“曾照亮了中国学术天空的那批大学者,竟然都是民国时期的出产,而随着岁月的滚滚向前,他们已经渐次凋零。令今人难
2、堪的是,他们所留下的位置,竟然找不出有谁可以代替,甚至稍稍与之比肩”。请结合所给全部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条理清晰,表述简明。字数不超过 250字。(分数:30.00)_3.参考所给全部材料,以“大学精神的守望与回归”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准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2)充分利用所给材料,思想性强;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 8001200 字。(分数:50.00)_广东省申论-4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B注意事项/B(总题数:0,分数:0.00)二、B给定资料/B(总题数
3、:0,分数:0.00)三、1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端于欧洲中世纪(总题数:0,分数:0.00)四、B作答要求/B(总题数:3,分数:100.00)1.根据“给定资料”(仅限所给材料),归纳概括大学精神应当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要求:准确、全面。字数不超过 200字。(分数:20.00)_正确答案:(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对文化、思想、学术的积淀和传承、传递和坚守的精神以及对新文化、新思想、新学术的创造精神方面;二是对于获取经济利益还是关注人品培养完善的人格的人文教育方面;三是大学是否有相对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四是大学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的精神;五是广
4、大师生对于知识掌握和探索的科学精神方面。)解析:2.“给定资料 6”的画线部分写道:学者艾瑞予曾有过如此慨叹,“曾照亮了中国学术天空的那批大学者,竟然都是民国时期的出产,而随着岁月的滚滚向前,他们已经渐次凋零。令今人难堪的是,他们所留下的位置,竟然找不出有谁可以代替,甚至稍稍与之比肩”。请结合所给全部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要求:条理清晰,表述简明。字数不超过 250字。(分数:30.00)_正确答案:(这句话表明我国在物质异常丰富发达的时代,大师稀缺,出现“断层”的现象。(1)大师的产生是有其气候、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的,其中大学精神就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2)民国时期,出现了蔡元培等
5、一批真正的教育家,大学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有相对的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特殊的社会政治环境,因此民国时期“出产”大学者;(3)而后来的院系调整改变了大学的体制,教师、教授忙于追求职称、晋级,不再钻研学问,学术浮躁,中国的大学不能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办学,学生缺乏独创意识、创新精神,以至于我国出现人才断层。)解析:3.参考所给全部材料,以“大学精神的守望与回归”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论点正确、鲜明,论据准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 (2)充分利用所给材料,思想性强; (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 (4)篇幅在 8001200 字。(分数:5
6、0.00)_正确答案:(重塑大学精神大学,曾经是我们心目中的圣地。然而今天,当大学不再是为了培养“完整的人格”,约翰亨利纽曼的“象牙塔理想”在人们看来早已迂腐不堪,当大学生开始“看不起学校”,当大学连学术研究都不做,当大学教授视剽窃造假为家常便饭,当大学完全成为“人力资本”加工厂大学已不再是大学,我们的大学究竟怎么了?我们又该如何拯救她?我们知道,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呈现,更因为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殿堂。正因为大学有不朽的精神存在,大学才得以绵延不绝,历久弥新。我们的大学之所以变得不再是大学,就是缺少了精神,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中最稳定的要素,印证
7、着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引导着大学前进的方向,可以说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我们的大学,现在正处于失魂状态,要拯救我们的大学,就必须重塑大学精神。大学作为一个探究高深学问的学术世界,是创造的源泉和思想的家园,是充满灵性氛围的智慧摇篮。重塑大学精神,需要政府改革和健全大学体制。我国的大学以前是教授治校时代,教授是学校的主人,有学问的教授地位最高,也最受尊重,于是那个时期成就了蔡元培这样崇尚自由、包容、独立的教育家,也生产了一个个大师。而随着学院调整,大学成了官僚社会,有学问的教授仰行政官僚鼻息,职称由官衔定,伪教授越来越多,真正钻研学问的人越来越少,大学越来越浮躁,如钱学森、袁隆平式的学术大师越
8、来越少,这些都与大学现存的制度关系密切。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和健全大学体制,还大学一个充满批判、创新、独立且相对自由的社会政治环境,让教授学者能够静下心来做学问,创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造大学的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和创新精神。重塑大学精神,大学绝对不能随波逐流、迎合社会。立足社会、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发展自然是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一味地强调服务于社会,把大学当做“人力资本”加工厂,就失去大学精神的本真,科学顶尖大师出现断层也实属必然。这就要求我们大学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合理设置大学的专业,既要抓专业技能,也不能忽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重塑大学精神,需要还大学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大学精神寓于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传统之中。大学就应该拥有特立独行的自由精神,拥有绝对的理想主义色彩,具备超然的独立自主地位。在这里,学子们可以开阔眼界和心胸,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挑战和竞争。当然,我们的大学要想重塑大学精神,还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世俗社会,实现真正的学术自由,完成独立地位的回归。)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