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申论-17-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给定资料 4、5”介绍了科普工作的现状。请概括当前制约我国科普工作的因素。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 200 字。(分数:30.00)_2.假定你是某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 6-8”,草拟一份关于高度重视树立科学精神的建议,呈送领导。要求:(1)认识深刻,能够引起领导重视;(2)分析透彻,建议
2、合理、可行;(3)不超过 500 字。(分数:30.00)_3.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仅限所给的材料),以“弘扬科学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分数:40.00)_广东省申论-17-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北部海域(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3,分数:100.00)1.“给定资料 4、5”介绍了科普工作的现状。请概括
3、当前制约我国科普工作的因素。要求:简明、完整。不超过 200 字。(分数:30.00)_正确答案:(当前制约我国科普工作的因素有:(1)从整体来看,我国科普人才的发展现状存在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等现实问题。(2)从管理层面来看,管理部门对科普投入不足,对科技类场所利用率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科技、轻科普的现象;对科技人员的评价考核体系缺乏对科普工作的认可激励机制。(3)从科普书的出版层面来看,科普创作队伍人才断层、后劲不足;考评体系的漏洞使得科研人员不愿花费时间和精力创作科普作品;科普读物畅销书少,尤其是成人科普图书市场化不高。)解析:2.假定你是某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 6
4、-8”,草拟一份关于高度重视树立科学精神的建议,呈送领导。要求:(1)认识深刻,能够引起领导重视;(2)分析透彻,建议合理、可行;(3)不超过 500 字。(分数:30.00)_正确答案:(关于高度重视树立科学精神的建议当前社会中,由于缺乏科学精神,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将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而更为严重的后果为,科学精神的缺失将会导致整个国家科研创新能力下降,科研发展前途堪忧。我国科学精神缺乏现状的产生有很多深层次的因素,表现为:社会价值观的日益功利化和物质化,降低了人们对科学精神向往和追求的热情;就业压力影响着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研究;快马加鞭
5、的“催产”方式打乱了科研规律,而社会评价体系的严重官僚化倾向也阻碍了科学精神的坚守和发扬等。这些危及我国社会长远发展的问题亟待下大力气解决,为此,特向上级领导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全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为民众科学精神的培养提供赖以生存的大环境和土壤。第二,教育管理部门须规范高校的教育研究,正确引导学生在就业市场和学术研究之间作出平衡选择。第三,科研管理部门须制定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形成正确的认可激励机制,避免官僚化倾向和各种腐败案件的产生。第四,各部门领导干部带头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为社会树立榜样。)解析:3.请针对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仅限所给
6、的材料),以“弘扬科学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行文流畅、内容充实、有说服力。(分数:40.00)_正确答案:(点燃科学精神的薪火从 1919 年陈独秀等新青年同仁倡导科学以来,科学在我国的境遇令人唏嘘。单看今日中国,距陈独秀倡导科学已近百年,距邓小平标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已 20 多年,然而,科学技术或有进步,科学精神却未见端倪,国民的科学素质更是一片“贫瘠”。我国已步入 21 世纪这个所谓的“中国的世纪”,然而我们看到的却是非典袭来时大家疯抢板蓝根,甲流袭来时大家疯抢大蒜,最近日本核辐射引发的恐慌中人们又疯抢碘盐。且
7、不论所抢的东西于事无补,首先这疯抢的态度就不是理智的,更不是科学的态度。古话说要“三思而后行”,这个“三思”就可以理解成科学的处事态度,遇事须冷静,不盲从、不跟风,用理智、用科学判断事情的对错、真假、因果、利弊等。这是科学素质的起码的要求。何谓科学素质?它是人们对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等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在我国的国民综合素质框架里,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乃至科学思想掌握得多、运用得好并不代表科学素质就高,因为如果欠缺了起码的科学精神,那么即便是科学家也会犯罪,也会迷信。因为没有起码的科学精神,对于事便会混淆是非,对于人便会不辨善恶,对于社会、历
8、史便会不知利害和进退。所以,我们可以没有多少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然而不能不具备起码的科学精神,不能不培养这种实事求是、崇尚理性、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科学素质里,科学知识是基础,科学方法和思想是骨干,科学精神是灵魂和不竭的动力。提高我们的科学素质,首先要倡导并培养科学精神。倡导并培养科学精神,是政府职责所在。政府不仅要“亡羊补牢”,抓住当下危机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更要未雨绸缪,放眼长远目标实施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核心在弘扬科学精神,营造科学理性的社会风气。增加科研、科普经费,改善科研人才培养、提拔机制,壮大科研人才、科普人才的队伍,同时注重提高人才质量;不仅从小孩抓起,也要对成人
9、普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的网络资源进行宣传,建立长效机制。倡导并培养科学精神,专家、媒体也义不容辞。现在人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利的一面是资源全民共享,弊的一面是信息真假难辨。在大多数民众缺乏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渠道时,媒体就该肩负起社会嘹望者的职责,为其寻求事实与真相;在民众普遍缺乏专业知识而难以辨别真伪、判断是非的时候,专家就应该不枉所学、不负众望,为其辨伪、解惑。倡导并培养科学精神,每个公民与有责焉。科学精神的培养,归根到底是每个公民的事,最终受益者也是公民自身。往大了说,它是一国风气的标志,一国实力的基础;往小了说,它又必须具体化为每个现代公民处理生活事务、人际关系的基本素质。一个有生气、有希望的国家,它的国民必然是充满理智、求实、进取的科学精神的现代公民。科学精神之火久已微弱,需要我们每个人举起自己的火把,让科学精神的星火重新燎原,让科学精神的薪火永远流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