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申论-14-1 及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所谓“潜规则”,就是表面上不能明文公(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请用不超过 200 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分数:25.00)_2.根据你对给定资料的理解,试分析行业“潜规则”的危害。要求:分析合理,语言简练,字数在 300 字左右。(分数:25.00)_3.针对材料中反映的主要问题,请提出你的对策,篇幅不超过 300 字。要求:逻辑
2、合理,对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数:25.00)_4.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以“让潜规则浮出水面”为题,自选角度,撰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策论文章。要求:结构完整,措施全面、可行、操作性强,条理清晰,行文流畅。(分数:25.00)_山东省申论-14-1 答案解析(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注意事项(总题数:0,分数:0.00)二、给定资料(总题数:0,分数:0.00)三、1所谓“潜规则”,就是表面上不能明文公(总题数:0,分数:0.00)四、申论要求(总题数:4,分数:100.00)1.请用不超过 200 字的篇幅概括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语言流
3、畅。(分数:25.00)_正确答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千奇百怪的“潜规则”也趁虚而入、应运而生,不管是在舞台还是手术台,不管是在官场还是足球场,潜规则无处不在、遗患无穷。根深蒂固、复杂多样的潜规则不但给广大人民的生活带来不便,甚至也对公共秩序、国家利益造成破坏和损害,广大人民群众应提高警惕、捍卫权益,相关部门更亟须采取措施严厉打击行业潜规则,建立公开、明晰的规则和公正、阳光的秩序。)解析:2.根据你对给定资料的理解,试分析行业“潜规则”的危害。要求:分析合理,语言简练,字数在 300 字左右。(分数:25.00)_正确答案:(首先,行业潜规则给消费者造成了身体或心理上的损
4、害。因为行业潜规则只是行业内部的约定,而不为外人所知晓,所以不知情的消费者成了最直接的受害者。它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而且如果不是某一环节暴露问题,消费者就可能一直被蒙在鼓里,行业却照常发展。其次,行业潜规则损害了公平公正,违背等价交换原则。信奉行业潜规则的企业,不但要受到市场的惩罚和政府的处罚,还将导致整个行业的诚信危机。而这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才是最致命的,最终损害的是社会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发展。第三,在行业潜规则的背后,容易形成特定的利益链,通过这种不为外人所熟知的规则,攫取不当利益,最终转嫁到普通消费者身上,损害社会的正义,不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解析:3.针对材料中反映的
5、主要问题,请提出你的对策,篇幅不超过 300 字。要求:逻辑合理,对策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分数:25.00)_正确答案:(第一,积极建立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定义、明确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使潜规则无缝可钻。第二,加强法律常识宣传工作,增加人们的法律知识,提高人们的维权意识,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第三,加强对各行各业的检查监督,要求各行各业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律意识,加快制定完善行业规则,使潜规则无处滋长。第四,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一方面政府部门要及时、全面公开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政策信息,另一方面要督促各行各业公开消费者知情权范围内的信息,使潜规则无法蒙混。第五,充分发挥民间、网络的监督举报作
6、用,建立并完善听取、反馈民声民意的长效机制;同时鼓励媒体曝光揭发,使潜规则无所遁形。)解析:4.请根据全部给定资料,以“让潜规则浮出水面”为题,自选角度,撰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策论文章。要求:结构完整,措施全面、可行、操作性强,条理清晰,行文流畅。(分数:25.00)_正确答案:(参考范文让潜规则浮出水面如何打击潜规则?有人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浮出水面、曝在阳光下。是的,潜规则其买见光即死,而法律之剑正如驱魔之光会让潜规则无所遁形、灰飞烟灭。然而,打击潜规则并非易事,潜规则无处不在,在各种关系网与利益链之下盘根错节,牵涉到各团体、各方面的广泛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伤一犬而群相吠。同时,
7、法律固然是打击潜规则的利器,但是仅靠立法定规是不够的,还需要从各方面督促保障法律法规的公开、公正,执行有力,贯彻到底;并使广大人民能够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权利,齐心协力打击潜规则,使潜规则真正销声匿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是当务之急,也是根本之策。潜规则之所以成燎原之势,逞其猖獗之态,法律法规等“显规则”的缺位是主要原因,它导致潜规则有机可乘、有空可钻,加上有巨大利润可赚的诱惑,潜规则的创立者、运用者以及参与者自然铤而走险、心照不宣。沉疴需下猛药,止沸还得去薪,要根除潜规则,必须树立“显规则”,明确责任、加重惩罚,使投机者尝到苦头,从根本上断绝潜规则发生的源头。保障法律法规的公
8、正有效,监督法律法规执行的公平有力,是根本之策的两翼。法律法规的制定虽然刻不容缓,但也要保证其公正、有效、合理、可行,杜绝法律法规的随意性,防止“人治”现象的出现;同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有赖于政府部门对各行各业加强检查监督,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严格执行,常抓不懈。民间的监督、检举是打击潜规则的有生力量。各种媒体的曝光,广大群众的维权,既能保证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又能补法律法规之遗,全面、深入、具体地反映实际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政府部门更加有针对性地、更加有效地打击潜规则。一方面,政府部门亟须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全面公开相关的法律、规定及政策信息,督促各行各业公开消费者知情权范围内的信息;另一方面加强法律常识宣传工作,增强人们的维权意识与能力,同时鼓励媒体的报道与曝光。让潜规则浮出水面,任重而道远,不能奢望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妄想单枪匹马孤军奋战。“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长效机制,从全局着眼,作长远规划,下定破除替规则的决心,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而同时,“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人心齐,方能泰山移,不管是新闻媒体还是普通大众,政府只有号召全社会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才能彻底清除潜规则,还大家一个幸福和谐的社会。)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