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模拟试卷 3 及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六大C.“八七”会议D.古田会议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不包括( )。(分数:2.00)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土地改革D.党的建设3.1930 年 1 月,毛泽东所做的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和概括农村包围城市问题的著名文章是( )。(分数:2.00)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
2、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4.标志着结束在中共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 4 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会议是( )。(分数:2.00)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古田会议D.中共六届四中全会5.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分数:2.00)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6.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分数:2.00)A.三民主义B.三大政策C.中共一大纲领D.新三民主义7.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分数:2.00)A.领导权问题B.工农武装问题C.政策策略问题D.革命目标问题8.毛泽东强调
3、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是在( )。(分数:2.00)A.“八七”会议上B.中共六大上C.古田会议上D.遵义会议上9.毛泽东决定把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在人民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是在( )时。(分数:2.00)A.古田会议B.三湾改编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10.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D.坚持实践的观点11.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主要精力是放在( )。(分数:2.00)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C.解决土地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1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
4、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始于( )。(分数:2.00)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13.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2.00)A.议会斗争B.合法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1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分数:2.00)A.军队建设B.土地革命C.政权建设D.党的领导15.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分数:2.00)A.党指挥枪的原则B.官兵一致的原则C.军民一致的原则D.民主建军的原则16.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能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1956年 4 月,毛泽东所作的( )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
5、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分数:2.00)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17.毛泽东强调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 )。(分数:2.00)A.党的思想建设B.党的作风建设C.党的组织建设D.党的制度建设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三次重大转变: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生产建设;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四项中,( )与这些转变无关。(分数:2.00)A.“八七”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七届二中全会D.遵义会议19.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著
6、作是( )。(分数:2.00)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人民民主专政C.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20.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分数:2.00)A.人民大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21.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分数:2.00)A.保持党的先进性B.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C.建设学习型党组织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22.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标志着( )。(分数:2.
7、00)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开始形成B.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形成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D.其他党派参政议政权利的形成23.中国共产党在( )上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分数:2.00)A.古田会议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24.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分数:2.00)A.积极防御的思想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25.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有( )。(分数:2.00)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B.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
8、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C.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D.民主的原则26.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有( )。(分数:2.00)A.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B.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C.既要善于斗争,又要善于妥协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7.“每个共产党员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9、分数:2.00)A.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B.廓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C.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主义革命的继承关系D.论证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28.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相继发表了论联合政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做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相同之处是( )。(分数:2.00)A.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B.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帝国
10、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C.都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D.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29.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到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成分时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以下对这五种经济成分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国营经济成分领导其他四种经济成分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国营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个体经济性质相同D.合作社经济的前途是国营经济30.
11、“总之,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对这段话分析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段话是对党的统一战线法宝的集中概括B.这段话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这段话反映的主要思想后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D.这段话提到的孤立对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3
12、1.“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 70在沿海,只有 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对这段话分析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段话论述的实际上是关于生产力布局的问题B.这段话论述了中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C.这段话认为我们要“改变
13、一下”。要将工业主要布局在内地D.这段话提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必须同时同步发展三、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3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个概念的是邓小平。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3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山东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毛泽东思想)模拟试卷 3 答案解析(总分:6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1.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
14、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分数:2.00)A.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B.中共六大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解析:解析:“八七”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不包括( )。(分数:2.00)A.统一战线B.武装斗争C.土地改革 D.党的建设解析:解析: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是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
15、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3.1930 年 1 月,毛泽东所做的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和概括农村包围城市问题的著名文章是( )。(分数:2.00)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B.井冈山的斗争C.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解析:1930 年 1 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详细分析和概括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问题。4.标志着结束在中共党内占据统治地位长达 4 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会议是( )。(分数:2.00)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 C.古田会议D.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解析:解析:
16、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5.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会议是( )。(分数:2.00)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解析:解析: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于 1949 年 3 月 5 至 13 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6.第一次
17、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是( )。(分数:2.00)A.三民主义B.三大政策C.中共一大纲领D.新三民主义 解析:解析:新三民主义的纲领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主要原则上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成为国共两党为之奋斗的共同纲领。7.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分数:2.00)A.领导权问题 B.工农武装问题C.政策策略问题D.革命目标问题解析:解析: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领导权问题。8.毛泽东强调人民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是在( )。(分数:2.00)A.“八七”会议上B.中共六大上C.古田会议上 D.遵义会议上解析:解析:古田会议上,毛泽东强调,
18、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红军建设的根本原则。9.毛泽东决定把党的支部建立在连上,在人民军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是在( )时。(分数:2.00)A.古田会议B.三湾改编 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解析:解析:1927 年 9 月,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对实现党对军队的领导,奠定了重要的组织基础,开创了党指挥枪的历史性探索。10.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分数:2.00)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B.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坚持实践的观点解析:解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充分
19、体现出思想路线的本质属性,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11.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主要精力是放在( )。(分数:2.00)A.发展党的组织B.发动工人运动 C.解决土地问题D.开展军事斗争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领导工人运动上,因为那时还不懂得武装斗争和掌握武装力量的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12.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始于( )。(分数:2.00)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百色起义解析:解析: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13.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分数:2.00)A.议会
20、斗争B.合法斗争C.地下斗争D.武装斗争 解析:解析: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14.“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分数:2.00)A.军队建设B.土地革命 C.政权建设D.党的领导解析:解析:“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提出的关于中国革命新道路理论的一个科学概念。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15.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是( )。(分数:2.00)A.党指挥枪的原则 B.官兵一致的原则C.军民一致的原则D.民主建军的原则解析:解析:1927 年
21、9 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原则,成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16.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上只能学习甚至照搬苏联的做法。1956年 4 月,毛泽东所作的( )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分数:2.00)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解析:解析:1956 年 4 月,毛泽东所作的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17.毛泽东强调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中放在首位的是( )。(分数:2.00)A.党的思想建设 B.党的作风
22、建设C.党的组织建设D.党的制度建设解析:解析:党的建设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党的思想建设处于首位。毛泽东非常重视党的思想建设。1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关头,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完成了三次重大转变: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生产建设;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下四项中,( )与这些转变无关。(分数:2.00)A.“八七”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七届二中全会D.遵义会议 解析:解析: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八七”会议,正式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指明了今后革命斗争的正确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工作重心
23、由农村转向城市、由战争转向生产建设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 拨乱反正,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转折。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观念,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19.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的著作是( )。(分数:2.00)A.星星之火,
24、可以燎原B.论人民民主专政C.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解析:解析:1948 年 4 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20.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分数:2.00)A.人民大众与资产阶级的矛盾B.落后的生产力与先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在我国所形成的是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
25、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中国社会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是历史的必然。这一社会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民族资产阶级还存在,并在国家政权中占有一定地位。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恢复国民经济,同时部分地、初步地开始社会主义的改造。21.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分数:2.00)A.保持党的先进性B.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C.建设学习型党组织D.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解析:解析:党的思想建设是毛泽东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和最核心的内容。思想建设的根本
26、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22.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和共同纲领的通过标志着( )。(分数:2.00)A.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开始形成B.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的形成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 D.其他党派参政议政权利的形成解析:解析: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次盛会的顺利召开,光荣完成了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使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23.中国共产党在( )上确立了
2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分数:2.00)A.古田会议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 解析:解析:1935 年 12 月 17 日至 25 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会议分析了华北事变后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讨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等问题,批判了党内长期存在着的“左”倾关门主义,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24.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是( )。(分数:2.00)A.积极防御的思想 B.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思想C.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思想D.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思想解析:解析: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是
28、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核心,它是根据当时敌强我弱的局势形成的。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7,分数:14.00)25.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有( )。(分数:2.00)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 C.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 D.民主的原则 解析:解析: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原则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的原则;民主的原则。26.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有( )。(分数:2.00)A.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B.利用矛
29、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 C.既要善于斗争,又要善于妥协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解析:解析: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若干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政策和策略原则有: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既要善于斗争,又要善于妥协;不要四面出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7.“每个共产党员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对这段话理解正
30、确的有( )。(分数:2.00)A.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B.廓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C.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主义革命的继承关系D.论证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解析:解析:题干所引用的这段话是对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正确概括,即“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它们具有时间上的承接关系,任何割裂它们之间这种关系的言行都是错误的。A 项是“二次革命论”“毕其功于一役”等观点的错误实质;C 项否认了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区别,它们之间不存在根本性质上的继承关系,因此A、C 项都不是对题干这段话的正确
31、理解。28.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概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相继发表了论联合政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做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概括的相同之处是( )。(分数:2.00)A.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 B.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C.都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 D.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解析:解析: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概括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32、总路线是:“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完整概括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就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当前历史阶段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官僚资产阶级中的亲英美派还是属于民族革命阵营的,所以当时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中没有反对官僚资产阶级的内容,因此 B 项被排除。两次概括都没有提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提法是中共六大上提出来的,因此 D 项也被排除。29.中国共产党七
33、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到新民主主义国家的经济成分时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以下对这五种经济成分相互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 )。(分数:2.00)A.国营经济成分领导其他四种经济成分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国营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与个体经济性质相同 D.合作社经济的前途是国营经济解析: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五种经济成分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因此 A 项是正确的;其次,区分五种经济成分的不同性质,
34、即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都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由此可知 C 项是正确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只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它里面还有私人资本,不是完全的国营经济,因此不能将两者简单等同,因而 B 项被排除;合作社经济属于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经济,与国营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所以只会将它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而不是转化为国营经济,因此 D 项也是错误的。30.“总之,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
35、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对这段话分析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段话是对党的统一战线法宝的集中概括B.这段话的时代背景是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这段话反映的主要思想后来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D.这段话提到的孤立对象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 解析:解析:这段话是 1950 年 6 月 6 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这时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所以 B 项是正确的分
36、析;这段话的主要思想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服务,后来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中共八大确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故而 C 项也是正确的分析;这段话提到的孤立对象是“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地主阶级”“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帝国主义”,这些孤立的对象概括起来就是帝国主义分子、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实质上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对象,因此 D 项的分析也是正确的。这段话虽然提到了“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来最大限度地孤立敌人,包含了党的统一战线的些许因素,但并不是
37、对党的统一战线法宝的集中概括,因此 A 项的分析是错误。31.“我国的工业过去集中在沿海。所谓沿海,是指辽宁、河北、北京、天津、河南东部、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 70在沿海,只有 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这两者的关系问题上,我们也没有犯大的错误,只是最近几年,对于沿海工业有些估计不足,对它的发展不那么十分注重了,这要改变一下。”对这段话分析正确的有( )。(分数:2.00)A.这段话论述的实际上是关于生产力布局的问题 B.这段话论述了中
38、国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 C.这段话认为我们要“改变一下”。要将工业主要布局在内地D.这段话提出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必须同时同步发展解析:解析:这段话是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一部分,这节的标题是“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生产力布局的问题,是中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关系问题,因此 A、B 项的分析是正确的。这段话提到了党要“改变一下”以往对沿海工业不重视的思路,而不是将工业主要布局在内地;而对于内地工业的发展只提出加大力度,没有提出沿海和内地要同时同步发展。所以 C、D 项的分析都不正确。三、判断题(总题数:3,分数:6.00)3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毛泽东
39、思想”这个概念的是邓小平。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1943 年 7 月 5 日,王稼祥在为纪念党的 22 周年而作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33.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 )(分数:2.00)A.正确 B.错误解析:解析: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革命领导阶级不同。五四运动以前,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只是追随资产阶级参加革命;五四运动以后,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其政党中国共产党担负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3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 ( )(分数:2.00)A.正确B.错误 解析:解析:所谓新民主主义国家,指从 1949 年 10 月 1 日新中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这段时间的国体。这段时间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