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00770       资源大小:5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1、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 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分数:2.00)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2.我国有期徒刑期限一般为( )。(分数:2.00)A.3个月以上

    2、20年以下B.6个月以上 15年以下C.6个月以上 30年以下D.6个月以上 25年以下3.犯罪的主观要件中的间接故意是指( )。(分数:2.00)A.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B.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C.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D.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4.下列有关监视居住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

    3、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B.监视居住一律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C.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D.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5.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涉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许多方面,而其他部门法一般只能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这种区别体现的是刑法的( )特征。(分数:2.00)A.独立性B.严厉性C.广泛性D.最后性6.小王与小张有旧恩怨,小王一直寻机报复。一天小王看到小张单独在前面走,便随手拿起地上的石头想向小张砸去,突然感到腹痛,便急忙返回家中。请问小王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

    4、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不构成犯罪7.犯罪嫌疑人甲因抢劫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后,主动交代了他和乙共同人室抢劫的事实,那么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坦白B.一般自首C.特别自首D.立功8.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年,那么甲( )。(分数:2.00)A.入狱时就被剥夺政治权利 3年,3 年期满后享有政治权利B.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还需剥夺政治权利 3年C.在监狱服刑期间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3年D.入狱时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最后 3年被剥夺政治权利9.张某晚上牵着狗散步,路过的顾某(3 岁)贪玩,用小

    5、石头击打狗,致使狗挣脱绳索并咬伤顾某,当时顾某父亲正在给朋友打电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张某应负全部责任B.张某和顾某父子都要承担责任C.顾某父亲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应负全部责任D.顾某有重大过失,应由顾某父亲负全部责任10.下列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要约可以撤回B.要约可以撤销C.承诺可以撤回D.承诺可以撤销11.甲误将一件内藏 5000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B.乙依据先

    6、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C.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D.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12.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 )。(分数:2.00)A.不同意代理B.同意代理C.放弃追认权D.以上说法都不对13.公民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 )。(分数:2.00)A.50年B.作者终生C.作者终生及死后 50年D.100年14.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 )。(分数:2.00)A.只能请求适用定金条款B.只能请求适用违约金条款C.可以同时适用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D.可以选择请求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15.王某拾到李某

    7、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分数:2.00)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C.无因管理之债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16.甲市人民政府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办公大楼建筑合同,请问双方是下列何种法律关系?( )(分数:2.00)A.民事法律关系B.行政法律关系C.经济法律关系D.诉讼法律关系17.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人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分数:2.00)A.姓名权B.名誉权C.财产权D.荣誉权18.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分数:2.00)A.9岁的小王将父亲的高

    8、级相机以 5000元的价格卖到了二手店B.小红的父亲将小红关押在房间内数日,逼迫其答应嫁给了小王C.小冯趁小朱家中急用钱,说服小朱将家中名画低价卖给了自己D.小张将 500万元的合同价款打印成了 500元,并与对方签订了合同19.甲男与乙女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辆汽车和一套房子。关于甲和乙对汽车和房子的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汽车和房子都是共同所有B.对汽车和房子都是按份所有C.对汽车是共同所有,对房子是按份所有D.对汽车是按份所有,对房子是共同所有20.甲到 A市出差,好朋友乙委托其购买 A市产的名贵玉石,甲出差期间无闲暇,委托 A市朋友丙帮其购买,丙在当地知名

    9、的丁商场购买了附带各项证书的玉石。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玉石是假的,则甲的损失由谁承担?( )(分数:2.00)A.甲B.乙C.丙D.丁21.甲是爱狗人士。一日,甲在路上偶遇一只遗失的小狗,将其带回家精心照料,并贴出启事寻找狗的主人。次日,甲忘记关门,致使小狗跑到邻居乙家,将串门的丙咬伤。不久,小狗的主人丁找到甲要求领回小狗。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分数:2.00)A.甲B.乙C.丙D.丁22.甲与乙在篮球赛中不慎发生碰撞,两人均受伤,各花去了 5000元医疗费。据查,甲乙两人均无过错。请问,甲的人身损害应由谁承担?( )。(分数:2.00)A.甲B.乙C.甲或乙D.甲和乙23.甲驾驶车辆

    10、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由谁承担?( )。(分数:2.00)A.甲B.乙C.丙D.乙和丙24.孤寡老人胡某生前立下遗嘱,写明在其死后存款归其学生王某所有。胡某死后,王某接受了存款,则王某取得存款的方式是( )。(分数:2.00)A.法定继承B.遗嘱继承C.遗赠D.遗赠抚养协议25.甲委托朋友乙通过网络平台给自己的手机充话费,不料乙输错电话号码,将话费充至陌生人丙的手机里,则( )。(分数:2.00)A.丙是不当得利,应当将话费返还B.错充话费是乙操作失误所致,应当由乙承担损失C.话费是在网络平台上错充的,

    11、损失应当由该网络平台承担D.甲委托乙为其充话费,应为乙的过失行为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26.王某遗失一个卡包,内装身份证和银行卡,为了尽快寻回,王某在电视台登出广告称:凡归还卡包者,愿付 5000元作为报酬。数日后,见无人归还,王某去相关部门补办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一个月后,李某将捡到的卡包送还王某,并要求兑现 5000元的报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王某可以不支付报酬,因为送还的卡包失去了价值B.王某可以不支付报酬,因为广告登出时间较长,已经自动失效C.王某应当足额支付 5000元报酬,因为其已经在电视上公开做出承诺D.王某可以降低标准支付报酬,因为丢失东西的价值明显低于

    12、 5000元27.5月 3日,甲与乙达成了购买房屋的意向,5 月 5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买卖合同,5 月 10日乙向甲交了钥匙,6 月 18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请问,房屋所有权何时转移?( )(分数:2.00)A.5月 3日B.5月 5日C.5月 10日D.6月 18日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54.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7,分数:54.00)1.王某因诈骗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3年,人民法院在量刑时考虑到王某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 3年。缓刑考验期满后不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对王某的行

    13、为,应当如何处理?( )(分数:2.00)A.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 B.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C.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D.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解析:解析:刑法第 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 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

    14、行原判刑罚。依照这条规定和刑法原理,王某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犯交通肇事罪,不应当撤销缓刑。 刑法第 65条第 1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 18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王某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不符合“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的条件,且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故不成立累犯。故 A项正确。2.我国有期徒刑期限一般为( )。(分数:2.00)A.3个月以上 20年以下B.6个月以上 15年以下 C.6个月以上 30年以下D.6个月以上 25年以下解析:解析:刑法第 45

    15、条规定,有期徒刑的期限,除本法第 50条、第 69条规定外,为 6个月以上15年以下。3.犯罪的主观要件中的间接故意是指( )。(分数:2.00)A.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B.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C.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D.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解析:解析:所谓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

    16、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4.下列有关监视居住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A.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B.监视居住一律不得在羁押场所、专门的办案场所执行C.人民检察院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实行监督D.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 解析:解析:刑事诉讼法第 74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 1日折抵刑期 1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 2日折抵刑期 1日。据此可知,只有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才能折抵刑期。故本题应选 D。5.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涉及各

    17、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许多方面,而其他部门法一般只能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这种区别体现的是刑法的( )特征。(分数:2.00)A.独立性B.严厉性C.广泛性 D.最后性解析:解析:刑法的广泛性是指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涉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的许多方面。选项 C正确。6.小王与小张有旧恩怨,小王一直寻机报复。一天小王看到小张单独在前面走,便随手拿起地上的石头想向小张砸去,突然感到腹痛,便急忙返回家中。请问小王的行为属于( )。(分数:2.00)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解析:解析: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18、的情形。小王“拿起地上的石头想向小张砸去,这一行为表明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因为意志以外的原因(“突然感到腹痛”)而未能得逞,构成犯罪未遂。选项 C正确。7.犯罪嫌疑人甲因抢劫他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后,主动交代了他和乙共同人室抢劫的事实,那么甲的行为构成( )。(分数:2.00)A.坦白B.一般自首C.特别自首 D.立功解析:解析:特别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情形。选项 C正确。8.甲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年,那么甲( )。(分数:2.00)A.入狱时就被剥夺政治权利 3年,3 年期满后享有政

    19、治权利B.在监狱服刑期间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还需剥夺政治权利 3年 C.在监狱服刑期间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出狱后开始执行剥夺政治权利 3年D.入狱时不被剥夺政治权利,刑期的最后 3年被剥夺政治权利解析:解析:刑法第 58条第 1款规定: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选项 B正确。9.张某晚上牵着狗散步,路过的顾某(3 岁)贪玩,用小石头击打狗,致使狗挣脱绳索并咬伤顾某,当时顾某父亲正在给朋友打电话。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张某应负全部责任B.张某和顾某父子都要承担责任 C.顾某父亲

    20、没有看管好自己的孩子,应负全部责任D.顾某有重大过失,应由顾某父亲负全部责任解析:解析:侵权责任法第 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本题中,顾某作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父亲没有尽到相应的监护义务,对损害的发生存在过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但并非因此免除张某的责任。故本题答案为 B。10.下列关于要约和承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分数:2.00)A.要约可以撤回B.要约可以撤销C.承诺可以撤回D.承诺可以撤销 解析:解析:合同法第 17条规定:“要约可以撤回。撤回要约的通知应

    21、当在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者与要约同时到达受要约人。”该法第 18条规定:“要约可以撤销。撤销要约的通知应当在受要约人发出承诺通知之前到达。”该法第 27条规定:“承诺可以撤回。撤回承诺的通知应当在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之前或者与承诺通知同时到达要约人。”由此可知 A、B、C 三项均正确,D 项错误。故本题答案为D。11.甲误将一件内藏 5000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B.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C.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D.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

    22、大衣 解析:解析:题干中甲是误将内藏 5000元的大衣丢弃,甲仅仅对旧大衣有抛弃所有权的意思表示和行为,而没有抛弃隐藏物 5000元人民币的所有权。根据物权法第 114条的规定,拾得漂流物、发现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参照拾得遗失物的有关规定。该法第 10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因此,乙只能取得旧大衣的所有权,5000 元人民币应返还权利人甲。故本题答案为 D。12.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 )。(分数:2.00)A.不同意代理B.同意代理 C.放弃追认权D.以上说法都不对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 66条规定,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

    23、行为,只有经过被代理人的追认,被代理人才承担民事责任。未经追认的行为,由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同意。故本题答案为 B。13.公民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 )。(分数:2.00)A.50年B.作者终生C.作者终生及死后 50年 D.100年解析:解析:著作权法第 21条第 1款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月 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子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月 31日。”故选 C。14.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

    24、在合同中既约定了违约金又约定了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另一方( )。(分数:2.00)A.只能请求适用定金条款B.只能请求适用违约金条款C.可以同时适用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D.可以选择请求适用定金条款或违约金条款 解析:解析:合同法第 116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故选 D。15.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 )。(分数:2.00)A.合同之债B.不当得利之债 C.无因管理之债D.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解析:解析: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

    25、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民法通则第 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故选 B。16.甲市人民政府与乙建筑公司签订了办公大楼建筑合同,请问双方是下列何种法律关系?( )(分数:2.00)A.民事法律关系 B.行政法律关系C.经济法律关系D.诉讼法律关系解析: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指根据民事法律规范确立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民法通则第 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本题中政府和建筑公司签订承揽合同,是平等主体

    26、,构成了民事法律关系。故选 A。17.甲捡到了乙的身份证,用乙的名义在银行办理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被银行列人信用不良记录,甲的行为侵犯了乙的( )。(分数:2.00)A.姓名权 B.名誉权C.财产权D.荣誉权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 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本案中甲未经乙同意,盗用乙的身份证办理信用卡并恶意透支,致使乙的姓名权遭受侵犯,属于盗用、假冒他人姓名,侵犯他人姓名权的民事侵权行为。该法第 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第 102条规

    27、定,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名誉权和荣誉权在本案中均未涉及。该法第 75条规定,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本案中并不直接涉及财产权。故选A。18.下列属于无效民事行为的是( )。(分数:2.00)A.9岁的小王将父亲的高级相机以 5000元的价格卖到了二手店 B.小红的父亲将小红关押在房间内数日,逼迫其答应嫁给了小王C.小冯趁小朱家中急用钱,说服小朱将家中名画低价卖给

    28、了自己D.小张将 500万元的合同价款打印成了 500元,并与对方签订了合同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 12条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该法第 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A 项中 9岁的小王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实施的民事行为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故本题选 A。19.甲男与乙女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辆汽车和一套房子。关于甲和乙对汽车和房子的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对汽车和房子都是共同所有 B.对汽车和房子都是按份所有C.对汽车是共同所有,对房子是按份所有D.对汽车是按份所有,对房子是共同所有解析

    29、:解析:婚姻法第 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该法第1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该法第 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

    30、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 17条、第 18条的规定。本题中甲与乙对汽车和房子并没有约定,应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故选 A。20.甲到 A市出差,好朋友乙委托其购买 A市产的名贵玉石,甲出差期间无闲暇,委托 A市朋友丙帮其购买,丙在当地知名的丁商场购买了附带各项证书的玉石。后经有关部门鉴定,该玉石是假的,则甲的损失由谁承担?( )(分数:2.00)A.甲 B.乙C.丙D.丁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 68条规定,委托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需要转托他人代理的,应当事先取得被代理人的同意。事先没有取得被代理人同意的,

    31、应当在事后及时告诉被代理人,如果被代理人不同意,由代理人对自己所转托的人的行为负民事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为了保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转托他人代理的除外。题目中甲没有经过乙的同意擅自委托给丙,存在过错所以由他承担损失。故选 A。21.甲是爱狗人士。一日,甲在路上偶遇一只遗失的小狗,将其带回家精心照料,并贴出启事寻找狗的主人。次日,甲忘记关门,致使小狗跑到邻居乙家,将串门的丙咬伤。不久,小狗的主人丁找到甲要求领回小狗。丙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分数:2.00)A.甲B.乙C.丙D.丁 解析:解析:侵权责任法第 78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

    32、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另外,甲对狗的照料属于无因管理,对损害的发生没有过错,所以不承担责任。故选 D。22.甲与乙在篮球赛中不慎发生碰撞,两人均受伤,各花去了 5000元医疗费。据查,甲乙两人均无过错。请问,甲的人身损害应由谁承担?( )。(分数:2.00)A.甲B.乙C.甲或乙D.甲和乙 解析:解析:侵权责任法第 24条规定,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所以应该由二人共同承担。23.甲驾驶车辆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

    33、由谁承担?( )。(分数:2.00)A.甲B.乙 C.丙D.乙和丙解析:解析:侵权责任法第 34条第 1款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题目中工作人员丙帮助甲挪车属于职务行为,应由停车场乙承担责任。24.孤寡老人胡某生前立下遗嘱,写明在其死后存款归其学生王某所有。胡某死后,王某接受了存款,则王某取得存款的方式是( )。(分数:2.00)A.法定继承B.遗嘱继承C.遗赠 D.遗赠抚养协议解析:解析:遗赠是指被继承人通过遗嘱的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予国家、社会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的一种民事法律行为。题目中胡某将存款赠送给自己的学生王某,属于

    34、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故王某取得存款的方式是遗赠。25.甲委托朋友乙通过网络平台给自己的手机充话费,不料乙输错电话号码,将话费充至陌生人丙的手机里,则( )。(分数:2.00)A.丙是不当得利,应当将话费返还 B.错充话费是乙操作失误所致,应当由乙承担损失C.话费是在网络平台上错充的,损失应当由该网络平台承担D.甲委托乙为其充话费,应为乙的过失行为导致的损失承担责任解析:解析:民法通则第 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题目中丙对于误充到自己手机里的话费构成不当得利,应该返还。26.王某遗失一个卡包,内装身份证和银行卡,为了尽快寻回

    35、,王某在电视台登出广告称:凡归还卡包者,愿付 5000元作为报酬。数日后,见无人归还,王某去相关部门补办了身份证和银行卡,一个月后,李某将捡到的卡包送还王某,并要求兑现 5000元的报酬。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王某可以不支付报酬,因为送还的卡包失去了价值B.王某可以不支付报酬,因为广告登出时间较长,已经自动失效C.王某应当足额支付 5000元报酬,因为其已经在电视上公开做出承诺 D.王某可以降低标准支付报酬,因为丢失东西的价值明显低于 5000元解析:解析:物权法第 112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

    36、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侵占遗失物的,无权请求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费用,也无权请求权利人按照承诺履行义务。本题中,王某为寻找卡包,发出了悬赏广告,李某将拾到的遗失物归还王某,王某应履行承诺,足额支付 5000元报酬。故本题选择 C项。27.5月 3日,甲与乙达成了购买房屋的意向,5 月 5日双方正式签订了买卖合同,5 月 10日乙向甲交了钥匙,6 月 18日办理了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请问,房屋所有权何时转移?( )(分数:2.00)A.5月 3日B.5月 5日C.5月 10日D.6月 18日 解析:解析:物权法第 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房屋属于不动产,因此,本题中房屋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应为所有权变更登记发生的时间,故选 D。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常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