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300764       资源大小:55.5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

    1、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模拟试卷 3及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分数:2.00)A.B.C.D.2.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丈夫、白领等不同角色,这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分数:2.00)A.联系的多样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普遍性D.联系的主

    2、观性3.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4.个人收入所得税是一把双刃剑,个人收入所得税过高会抑制劳动者的积极性,抑制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所得税过低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国家职能的实现。

    3、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整体出发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分数:2.00)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6.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 年,我们消灭

    4、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分数:2.00)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7.马克思说: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这句话表明( )。(分数:2.00)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C.消费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D.生产反作用于消费8.“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2.00)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

    5、性的统一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9.经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是因为( )。(分数:2.00)A.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10.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之谜。马克思

    6、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分数:2.00)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B.所有人属性的综合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D.社会角色的总和1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2.00)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1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下列正确体现这个原则的选项有( )。(分数:2.00)A.埋头实践,认为学习理论是不务实B.专心读书,认为实践会干扰对理论的正确理解C.在重视理论学习、书本学习的同时

    7、,又积极参加实践,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D.读书是读书,实践是实践,所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脱节13.“机器人有意识”这一说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 )。(分数:2.00)A.意识是无知的产物这一事实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事实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事实D.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14.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数:2.00)A.B.C.D.1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

    8、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事物“什么也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分数:2.00)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D.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16.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 )。(分数:2.00)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17.请指出下述错误的观点(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B.一般说来,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的C.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具有重要意义D.在一定历史阶

    9、段,实践可以检验现存的一切认识的真理性18.“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是( )。(分数:2.00)A.唯物辩证法B.唯心辩证法C.形而上学D.唯心论19.正是基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才得以丰富多彩。可有一些物种,一旦远离“故土”,摆脱了天敌的克制,就会残害其他物种,致使引进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在引进物种时,一定要对其生态安全性做全面的评估,防患于未然。由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2.00)A.物种间是相互制约的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0、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20.“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分数:2.00)A.不与其他事物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2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分数:2.00)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22.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

    11、)。(分数:2.00)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B.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D.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致的,那就是( )。(分数:2.00)A.解放思想B.求真务实C.与时俱进D.实事求是24.“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句话出自( )。(分数:2.00)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反对本本主义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新民主主义论25.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12、,包括( )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分数:2.00)A.B.C.D.26.中国共产党建党 90多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独秀B.毛泽东C.周恩来D.邓小平27.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分数:2.00)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28.20世纪 50年代,毛泽东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要区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

    13、方法是( )。(分数:2.00)A.阶级斗争B.批评与自我批评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团结批评团结29.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 )清算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分数:2.00)A.洛川会议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古田会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模拟试卷 3答案解析(总分:58.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9,分数:58.00)1.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

    14、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幸福感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表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幸福感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同步,表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题目无关,说法错误。所以选择 D。2.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丈夫、白领等不同角色,这从哲学上说反映了( )。(分数:2.00)A.联系的多样性 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普遍性D.联系的主观性解析:解析:联系的多样性是指在普遍联系中,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正

    15、是反映了联系的多样性。因此,本题答寨选 A。3.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过程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C.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决定的D.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解析:解析: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16、。周国平与萧伯纳的观点不同在于人的意识在认识客观事物时会自觉选择对我们有利的认识。因此,本题选择 D。4.个人收入所得税是一把双刃剑,个人收入所得税过高会抑制劳动者的积极性,抑制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所得税过低不利于财政收入的增加和国家职能的实现。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分数:2.00)A.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B.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实际出发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想问题、办事情一定要从整体出发解析:解析:税收过高或过低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所以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宜的税收政策。5.“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

    17、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 )。(分数:2.00)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C.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解析:解析:这句话体现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有两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只有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故选项 A、B、D 说法均错误。6.1958年,我们认为麻雀吃粮食,于是把它列为“四害”之一,加以消灭,后来我们认识到麻雀在消灭害虫方面贡献很大,便把它从四害中解放出来,并列为保护动物。1958 年,我们消灭麻雀的错误,从哲学上看是没有做到( )。(分数:2.

    18、00)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D.用量变质变的观点看问题解析:解析:矛盾具有统一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斗争性与统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两种基本属性。因此我们看问题要全面,1958 年消灭麻雀就是因为单纯地只看到了麻雀有害的一面,而忽略了其有益的一面,没有用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故本题选 A。7.马克思说:生产就其单方面形式来说也决定于其他要素,例如,当市场扩大,即交换范围扩大时,生产的规模也就增大,最后,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这句话表明( )。(分数:2.00)A.生产决定消费B.消费决定生产C.消费积极地反作用于生产

    19、 D.生产反作用于消费解析:解析: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巨大的反作用。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消费需求为生产提供动力,提高生产积极性,揭示了消费的反作用。因此,本题选 C。8.“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主要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分数:2.00)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B.意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解析:解析:“有信路路畅通,无信寸步难行”的意思是说,讲信用的人会路路畅通,缺乏信用的人将会寸步难行。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体现了意识能

    20、动的反作用。信用作为一种正确的意识,能够使讲信用的人路路畅通。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故本题选 B。9.经过 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大大增强,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打好改革攻坚战,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之所以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是因为( )。(分数:2.00)A.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解析:解析: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

    21、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就是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坚持重点论,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故本题选 D。10.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之谜。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分数:2.00)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所有人属性的综合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D.社会角色的总和解析: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

    2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特别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而变化的。故本题答案为 A。1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2.00)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解析:解析:鲁迅这句话是说,三国演义的作者写人的时候,也有不足之处,以至于想要表现刘备忠厚仁慈却让人感觉虚伪,想要描写诸葛亮足智多谋却让人感觉近似妖怪。过多的笔墨描写产生了反作用

    23、,因此就要把握好适当的原则,即要把握度。故本题选 B。1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原则。下列正确体现这个原则的选项有( )。(分数:2.00)A.埋头实践,认为学习理论是不务实B.专心读书,认为实践会干扰对理论的正确理解C.在重视理论学习、书本学习的同时,又积极参加实践,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D.读书是读书,实践是实践,所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相脱节解析:解析:C 项“在重视理论学习、书本学习的同时,又积极参加实践,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观点。13.“机器人有意识”这一说法的错误在于违背了( )。(分数:2.00)A.意识是无知的产物这一事实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

    24、一事实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一事实 D.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解析:解析: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除了人,没有生物、机器有意识。因此本题选 C。14.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 )。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王符这句话的意思是:德行不足以适应所承担的重任,导致的祸患必定是严酷的;能力不足以胜任所居的职位,导致的灾殃必

    25、定是很大的。这句话意在说明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故本题选 A。15.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事物“什么也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分数:2.00)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B.夸大了主观能动性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事物和运动的关系解析:解析:克拉底鲁的观点是一种相

    26、对主义诡辩论观点。这种观点过分夸大运动,把事物看成是瞬息万变的,只承认运动,而否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事物之间的界限和质的差别。故本题选 C。16.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 )。(分数:2.00)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解析:解析: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地看,即坚持两点论,同时也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坚持重点论,两点论与重点论是有机统一的。因此本题选 C。17.请指出下述错误的观

    27、点( )。(分数:2.00)A.实践是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客观标准B.一般说来,指导实践获得成功的认识是正确的C.逻辑证明对实践检验具有重要意义D.在一定历史阶段,实践可以检验现存的一切认识的真理性 解析:解析:实践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人只能在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实践,而认识的真理性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拓展与深化的。因此,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实践无法检验一切认识的真理性。故本题选 D。18.“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是( )。(分数:2.00)A.唯物辩证法B.唯心辩证法C.形而上学 D.唯心论解析:解析:本题关键词在“不变”,是静止的观点,即形而上学的观点。因此本题选 C。19.正是基于

    28、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才得以丰富多彩。可有一些物种,一旦远离“故土”,摆脱了天敌的克制,就会残害其他物种,致使引进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在引进物种时,一定要对其生态安全性做全面的评估,防患于未然。由于不同物种间相生相克的循环链条,大千世界才能维持生态平衡,这一事实蕴含的哲理是( )。(分数:2.00)A.物种间是相互制约的B.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解析:解析:联系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客观事物、现象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关系。题干中的“相

    29、生相克”即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故本题选 B。20.“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涉吾地,何故?”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分数:2.00)A.不与其他事物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 C.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前提条件D.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可以联系起来解析: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你们居住在大老远的北方,我们(楚国)在遥远的南方,相距很远,即使是像马和牛与同类发生相诱而互相追逐的事,也跑不到对方的境内去,没想到你们竟然进入我们的领地,这是为什么?”这句话说明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0、,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故本题选 B。21.“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这是( )。(分数:2.00)A.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与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解析:解析:这两句话是对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的不同认识。前者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第一性的,是唯物主义观点;后者认为意识决定物质,意识是第一性的,是唯心主义观点。故本题选 C。22.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实现的。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 )。(分数:2.00)A.矛盾双方的绝对同

    31、一B.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D.矛盾双方的相互贯通解析:解析: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体现着矛盾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但和谐并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双方平衡、协调、合作,事物才能展现和谐状态。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同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一致的,那就是( )。(分数:2.00)A.解放思想B.求真务实C.与时俱进D.实事求是 解析:解析: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而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所以选 D。24.“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这句话出自( )

    32、。(分数:2.00)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反对本本主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新民主主义论解析:解析:“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出自毛泽东同志于 1930年写的反对本本主义一书。25.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但是不可移易的必要的形式”。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 )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分数:2.00)A.B. C.D.解析:解析: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

    33、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故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 B。26.中国共产党建党 90多年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 )。(分数:2.00)A.陈独秀B.毛泽东 C.周恩来D.邓小平解析:解析:1938 年 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论新阶段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他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7.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

    34、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被正式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分数:2.00)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解析:解析: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1945年在延安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8.20世纪 50年代,毛泽东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要区分敌我矛盾与人民内部矛盾,提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是( )。(分数:2.00)A.阶级斗争B.批评与自我批评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团结批评团结 解析:解析: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不能用咒骂,也不能用拳头,更不能用刀枪,只能用讨论的方法,说理的方法,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法,一句话,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29.民主革命时期,著名的( )清算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分数:2.00)A.洛川会议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古田会解析:解析: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得到确立,是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本题答案为 C。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安徽省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政治常识)模拟试卷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周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