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面试(党政理论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

    • 资源ID:1299997       资源大小:3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面试(党政理论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

    1、国家公务员面试(党政理论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及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如何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分数:2.00)_2.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请问这与群众路线有什么关系?(分数:2.00)_3.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分数:2.00)_4.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六项工作是什么?(分数:2.00)_国家公务员面试(党政理论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3 答案解析(总分:8.00,做题时间:90 分钟)1.如何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

    2、康社会。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可以从时间、空间和质量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和把握: (1)从时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从一个起点开始不断向终点趋近的过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点是从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即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800 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为起点,终点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即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4000美元,基本实现现代化。 (2)从空间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分为空间结构和空间布局两个层次。在空间结构上,它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环境等全面发展的目标,其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

    3、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在空间布局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比较均衡,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缩小,城镇人口比重超过 50,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广大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过程。 (3)从质量上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趋近的过程。就是用约 20年的时间,使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人均超过 3000 美元,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使我国进入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

    4、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解析:2.邓小平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请问这与群众路线有什么关系?(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群众路线是党和政府处理同人民关系的问题的根本态度(“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方法论而言,“从群众中来”,即“从实践到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到群众中去”,即“从认识到实践”。要发现人才尤其是领导人才,不能再走伯乐相马式即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拔人才的老路,而必须采用公开、公平、公正的严格程序。当前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或竞争上岗必经的民主测评和任前公示两个步骤,就是落实邓小平

    5、反复强调的选拔领导人才必须注重群众公认的思想。 (2)从群众中选拔出来的领导者,在通过任前公示关之后走马上任,但还有个试用期,试用期合格后方可正式任职。从方法论而言,试用制就是“从群众中来”之后“到群众中去”,也就是“从实践到认识”之后再“从认识到实践”,以群众的检验、实践的检验鉴定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的正确性、合理性。 (3)选拔出来的领导者,还有个任期制。人才甚至杰出的人才,总是处在变化之中,可能日益优化,也可能僵化,甚至腐化。由群众检验或群众公认就比较容易治理干部人事制度中长期存在的能上不能下,以至因神设庙、副职膨胀的痼疾,也比较容易破除颇具封建主义色彩的领导干部任职终身制。)解析:3.如何

    6、理解科学发展观?(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所达到的新高度,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实现的重大创新,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们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其重大意义,才能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就重大理论意义而言,一方面,要明

    7、确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思想;另一方面,要明确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体现在发展问题上,就是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和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对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所遵循的根本方法。以人为本、全面协

    8、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从世界观的层面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从方法论上为我们认识和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基本途径和一般方法。 就重大实践意义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和现实依据。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根据。科学发展观是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另一方面,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科学发展

    9、观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解析:4.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六项工作是什么?(分数:2.00)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六项工作:(1)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2)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4)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5)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6)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解析:


    注意事项

    本文(【公务员类职业资格】国家公务员面试(党政理论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3及答案解析.doc)为本站会员(deputyduring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